古阳洞造像题记:多元一体文化视阈下的书风——孝文帝与北魏书学场域的重塑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孝文帝迁都以来对儒家思想、礼制、文化正统身份的追求、重塑与佛教相协作对文化正统身份确立,探析古阳洞造像题记书法的艺术价值及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个性化教育与特色化办学已经成为教育的必然选择.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且便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开展小学戏曲社团,能够使学生在传承与弘扬优秀戏曲文化的同时,还能受到戏曲的熏陶与浸染,进一步提升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从而确保学生真正热爱戏曲、热爱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塑造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期刊
佛教自东汉初期传入中国内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带来了佛经、佛像,并在京城洛阳建造了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当时,汉明帝曾令画工图写了佛像以供养.故造像自佛教传入,就作为宣扬和信奉佛教的一种方式.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自汉末就逐渐内迁,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少数民族的贵族乘机起兵,先后争夺和建立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大多是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他们认为佛是胡神,故对佛教虔诚崇奉并大力提倡,借助佛教来维护统治,而佛教也需要依附于国家权力来取得存在和加以弘扬,因此北方的佛教更具有政治色彩,其规模和势力
期刊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rn大家上午好!rn今天我以三个身份来参加“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及“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基础课程”发布会.我的三个身份: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一个是中国儿童中心的兼职研究人员,还有一个是曾经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副会长.今天,我要谈三个问题.
期刊
在我国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外语学习行为,但很多家长对当下的网络外语学习持观望或怀疑态度.本文从社会文化的理论视角分析家长对网络外语学习所产生的疑虑及成因,并针对这些疑虑,分析网络外语学习所带来的有别于课堂教学的外语学习机遇,在此基础上,对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网络外语学习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
古阳洞是洛阳龙门造像群的代表石窟之一,康有为推崇的『龙门二十品』当中有十九品出自古阳洞.通过对古阳洞中佛龛造像以及造像题记的整理分析,不难发现弥勒造像的题材在当时尤为流行,这对于我们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弥勒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论述的是佛教书法,由于只有造像书法才是佛教书法,故以龙门造像书法为考察对象(而龙门造像中又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并以『龙门造像体』名之.在这个名词概念中,既明确了特定的对象,又能包含『造像体』的主要艺术特色.脱离了造像的独特性谈魏碑,是大魏碑概念,但以其他魏碑的特点概括造像书法,实非造像体的概念外延.
妇联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是负责《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主要部门,但是《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并没有专门的条款将妇联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自的家庭教育管理职责予以规范,这就为法律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借助法律解释的方法,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法律文本为中心,对妇联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自的职责进行了区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为了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应加强妇联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
我与宋季丁先生曾有过一面之缘.一九八六年春,我因公务到苏州,一天晚饭后由华人德、王歌之、朱大霖几位友人陪同至宋季丁先生家中拜访.在黑暗的窄巷中七转八拐,到了马医科四十二号,虽然友人介绍说这是曲园故地,但我印象中却是破旧昏暗的陋室.记忆中宋季丁先生热情随和、风趣幽默,一直呼大霖兄为『达令』(因『大霖』与英语『Darling』谐音) ,当晚,小屋中不时响起众人的欢笑.告辞后,歌之兄向我解释了先生眼上的纱布是因为长年眼疾之故,我十分震惊.
期刊
2021年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①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九月开学伊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便积极落实并全面推进文件要求,其执行力之强可见一斑.在“双减”政策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在全面缩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的情况下,如何提升作业的“质”?如何通过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如何加大监管力度来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从字面上来看,“双减”主要立足于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以及二胎政策和三胎政策的实施,祖辈参与孙辈教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发挥祖辈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其紧迫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借助角色理论,从人类文化领域挖掘祖辈角色的智慧和力量,梳理人类选择隔代教养的动因和价值,并提出应发挥政府、社区、家庭等主体的合力,构建隔代教育的平台和空间,提高老人科学育儿的理念和能力,从而提升祖辈角色在隔代教养中实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