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清早、夜晚,我在这条长长的胡同里,有时往东,有时往西,走着走着的时候,总是听到寓所斜对面高楼的窗口里,传出一阵阵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那窗口挂着的榴红色的窗帘,倒很凑趣,不时地飘出窗口,仿佛是它把好听的琴声像恭送尊贵的客人似的送了出来。
春天的日子多雨,雨常常淅淅沥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它们多么淘气呵,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老是在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然而在那摇曳着荷绿色窗帘的窗口里,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秋天天高气爽。晴朗的夜里,月牙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草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飘动着菊黄色的窗帘的窗口里传出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赞美着这个弹琴的人,“锲而不舍”啊!
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有时飘雪,我夜深回来,走进这条长长的胡同,没遇见过一个人,可是一阵熟悉的、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感谢着这个弹琴的人。
日子过得飞快,不是几天、几星期、几个月,而是整整一年了吧,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仿佛一直在耳边响着。它从来没有缺席过。
“弹琴的是谁呢?”我非常非常想知道“他”,并且想见一见“他”。
一天,音乐界的一位朋友,给我捎来了一张入场券。那晚所有歌唱的、弹琴的都是好手,每一个节目演完,鼓掌声都像春天的惊雷、夏天的阵雨。到最后一个节目了,那是第三次的钢琴独奏。一个年纪小小的、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每支曲弹完,谢幕总是欲罢不能地一次又一次。
我疑惑起来,这琴声那样优美、轻松,有甜味儿,却又是那样亲切、熟悉,如逢故友。“难道弹琴的就是她?”
事情真巧,隔不上半个月,有一个黄昏,我刚从街东口进来,又听到了琴声,就踏着“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拍子,走得真轻快。忽然琴声陡地停止了,我不知不觉地快走到自己家门口了,猛抬头一看,在那窗口挂着紫罗兰色窗帘的楼下,一个脸蛋俊秀的、似曾见过一面的、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扶着一个头发已全白、臂弯里挟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慢慢走出来。
我愣住了。“原来就是她!”
我才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又响了起来,传进我的耳朵里,灌注到我的心里。
(选自《语文世界》)
品读
读完这篇文章,小朋友们的耳边是不是也响起了“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大概有这样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这种听觉上的客观感受可以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正是这琴声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这个句子反复出现,可以引导读者跟作者一起来探究弹琴的人,使文章自然地进行下去。
是谁在弹琴呢?作者好奇,是因为琴声优美、动听。有多动听呢?拿多雨的春天来说吧,下雨的日子听到琴声,雨点都变得“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作者好奇,还因为弹琴的人勤学苦练,从春弹到冬,让他心生敬佩。即使是刮风或飘雪的冬日,作者也能听到熟悉的琴声。
“谜底”最终还是揭晓了。作者写小姑娘送老教师出来的举动,既是解疑释惑的需要,更是揭示小姑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原因的一处妙笔。
作者在表达他对弹琴的姑娘的赞美、感谢时,似乎也告诉我们,只有锲而不舍、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那窗口挂着的榴红色的窗帘,倒很凑趣,不时地飘出窗口,仿佛是它把好听的琴声像恭送尊贵的客人似的送了出来。
春天的日子多雨,雨常常淅淅沥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它们多么淘气呵,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老是在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然而在那摇曳着荷绿色窗帘的窗口里,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秋天天高气爽。晴朗的夜里,月牙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草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飘动着菊黄色的窗帘的窗口里传出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赞美着这个弹琴的人,“锲而不舍”啊!
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有时飘雪,我夜深回来,走进这条长长的胡同,没遇见过一个人,可是一阵熟悉的、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感谢着这个弹琴的人。
日子过得飞快,不是几天、几星期、几个月,而是整整一年了吧,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仿佛一直在耳边响着。它从来没有缺席过。
“弹琴的是谁呢?”我非常非常想知道“他”,并且想见一见“他”。
一天,音乐界的一位朋友,给我捎来了一张入场券。那晚所有歌唱的、弹琴的都是好手,每一个节目演完,鼓掌声都像春天的惊雷、夏天的阵雨。到最后一个节目了,那是第三次的钢琴独奏。一个年纪小小的、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每支曲弹完,谢幕总是欲罢不能地一次又一次。
我疑惑起来,这琴声那样优美、轻松,有甜味儿,却又是那样亲切、熟悉,如逢故友。“难道弹琴的就是她?”
事情真巧,隔不上半个月,有一个黄昏,我刚从街东口进来,又听到了琴声,就踏着“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拍子,走得真轻快。忽然琴声陡地停止了,我不知不觉地快走到自己家门口了,猛抬头一看,在那窗口挂着紫罗兰色窗帘的楼下,一个脸蛋俊秀的、似曾见过一面的、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扶着一个头发已全白、臂弯里挟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慢慢走出来。
我愣住了。“原来就是她!”
我才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又响了起来,传进我的耳朵里,灌注到我的心里。
(选自《语文世界》)
品读
读完这篇文章,小朋友们的耳边是不是也响起了“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大概有这样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这种听觉上的客观感受可以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正是这琴声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这个句子反复出现,可以引导读者跟作者一起来探究弹琴的人,使文章自然地进行下去。
是谁在弹琴呢?作者好奇,是因为琴声优美、动听。有多动听呢?拿多雨的春天来说吧,下雨的日子听到琴声,雨点都变得“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作者好奇,还因为弹琴的人勤学苦练,从春弹到冬,让他心生敬佩。即使是刮风或飘雪的冬日,作者也能听到熟悉的琴声。
“谜底”最终还是揭晓了。作者写小姑娘送老教师出来的举动,既是解疑释惑的需要,更是揭示小姑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原因的一处妙笔。
作者在表达他对弹琴的姑娘的赞美、感谢时,似乎也告诉我们,只有锲而不舍、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