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质量评价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现行技工院校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后存在的不正常现象,探讨了技工院校分层教学质量评价中对学生学习质量分层评价的意义,提出了对学生学习质量分层评价的方案。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 学习质量 分层评价
课 题: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课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分层评价体系构建与探索”(编号2012026,主持人:秦忠敏)部分研究成果之一。
技工院校专业繁多,课程差异较大,学生的基础及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果用同一指标同一尺度去衡量学生学习质量,难以获得准确、合理、客观的评价结果。笔者在此探讨技工院校如何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分层评价。
一、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现状及问题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其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在就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应体现在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方面。
在学生方面,笔者学院2012年入学的1669名新生数学摸底考试成绩,11.38%的学生成绩是个位数,只有17.4%的学生及格,最高为97分,最低为0分,数量不少的学生基本四则运算算不准,一元一次方程不会解,学生基础和学习习惯存在巨大差异。在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技工院校专业繁多,理论课科目大大多于技能实习课,现阶段不管各科与学生的基础(主要是数学基础)知识关联程度怎样,也不管所学科目对学生将来就业有多大的影响,针对学生,都是按每学期总评成绩不及格就补考,到毕业时仍有两门及以上课程经补考不及格者不予毕业的办法。这使诸多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勇气。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不考虑生源基础对不同科目学习效果的影响,都是通过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和优良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样的标准评价,只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老师及学生本人由于基础差无法建造空中楼阁而失去信心,处于放弃状态,平均分和合格率都不理想,教学质量大受影响;二是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合格率,不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钻研教学方法,而是在期末试卷出题或复习时,迁就基础差的学生,降低考试难度或变相考前放水,使考试失去了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实际作用。这导致不自觉学习的学生觉得平时学习无所谓,只要在考前背一下就会有好成绩;平时学习好的学生,则得不到激励。就使考试失去了考试本该有的评价和激励作用,使一些性格不成熟的学生失去上进心而沦为学习不认真;再有某些有个性的学生会觉得在学校学不到预想的知识,选择放弃学习而退学。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使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因此,只有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注意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分层评价,才能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学习质量分层评价的可行性
有多年技工院校从教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入学基础差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课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与初中基础关联度不大的课程、与工厂工作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机械制图和技能实习课等成绩却不错。而且,部分坚持学习下来的学生,虽然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但仍能胜任用人单位工作。教学质量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避免教师教学活动的盲目性、松散性,使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改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生学习效果分层评价,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差异,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使暂差生获得学习自信,中等生不断进步,优秀生主动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分层评价,衡量出各种基础的学生都进步了,符合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让理论基础差的学生能成为合格技术工人,让理论基础好的学生不仅能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同时又能对他们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帮助,让所有学生都能奋发向上,促使教学质量真正提高。
三、学习质量分层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及影响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形成过程中对教与学过程的检测,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具体方法是结合上课、作业、复习、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持续对学生进行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学生的才艺展示由学生申报学校综合评定加分,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业水平、能力水平、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总分100分)由任课教师提供,评分标准如下:课堂评价(20%):根据纪律、听讲、笔记、安全意识等给予评价;作业评价(20%):据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整洁情况、完成率、订正率、教师批改情况给予评价;复习评价(40%):理论教学以复习提问、平时测验、主动提问等给予评价,实习课及体育课以平时练习成绩给予评价;学习能力(20%):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自觉性、创新学习等给予评价;学生才艺展示及技能比赛获学院及以上奖项,一项加5分,最多20分,计入对应相近科目过程性评价总分。
2.学生学习终结性评价(总评成绩)
终结性评价是对教与学结果的一种检测,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激励师生共同进步。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学期考试,所有学生均参加具有一定深度的统一期末质量测试。
学生学习终结性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具体操作规定如下:暂差生终结性评价成绩按过程性评价成绩50%、期末质量测试成绩50%计算,终结性评价总分设定80分为上限值,以终结性评价成绩参加期末质量测试科目及格、优良率统计;优秀生终结性评价成绩按过程性评价成绩30%、期末质量测试成绩70%计算,有做试卷附加题的权利,优秀生每门学科附加题分值为20分,计入学生期末质量测试成绩;其余60%的学生终结性评价成绩按过程性评价成绩40%、期末质量测试成绩60%计算,作为每个学生学习终结性评价的成绩;参加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实习课成绩以鉴定成绩为学习终结性评价的成绩。 所有学科均实行优秀生评价,教务处根据各课程与学生基础及工厂工作所需技能的关联度,确定各学科暂差生比例,由班主任负责实行滚动管理,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由各班班主任将暂差生和优秀生的名单,按学科上报教务处,各学科名单应该不尽相同,暂差生、优秀生的比例原则上分别不大于班级人数的20%。
四、学习质量分层评价坚持三大原则
1.公平评价原则
评价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人的本质是功利性的,且“90后”学生很要面子,对学生的分层要采用滚动式,分得他们心服口服,起到奖勤罚懒作用。学习是连续而漫长的劳动,过程评价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要有根有据,认真记载,严格考核,促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有提高,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有付出才有收获。教师要加强在学生过程评价中的监督,避免过程评价成为暂差生不认真学习,学习无进步却逃避补考的避风港。
2.全面评价原则
评价中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避免出现学生上课只要不无故缺席,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过程评价成绩就能接近满分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情,钻研教材,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在每个教学单元中,教师至少有一次对所有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在知识学习方面,对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制定教学目标,从课前提问、课上互动、课后作业、单元测验等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基本掌握、掌握、熟练掌握要求来量化打分;在学习过程方面,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灵活运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对应评价;在习惯养成方面,所有的学生在出勤、课堂纪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提出同样的要求,保持评价的连续性。
在过程评价的比例中,教师评价定性占20%,教师定量占60%,学生互评定量占20%。学生互评旨在提高学生间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能力。要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监督,如果缺乏对过程性评价的监督,势必造成失控的局面,使学习质量大打折扣,教师要注意把控,避免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出现“做老好人”全打满分或打感情分的状况。
3.科学检测原则
各科期未质量检测,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区分度。试题内容一般包括:一是考核教学大纲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的试题,约占70%;二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能力内容的试题,约占30%;三是考核指定的必读参考书内容的试题(附加题),约占20%。要正确处理好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教研组应指定若干名各方面能力强的教师组成命题小组,根据有关要求拟定试题,或从学校试题库抽题制卷。学院加强出卷、试卷保密、阅卷登分等环节的监督,以保证终结性评价的质量。
总之,笔者学校力求通过分层评价促使学科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对于暂差生,以基本掌握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主要目标,降低考评标准和难度,综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使他们也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对于优秀生,除了常规的考评之外,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型学习能力的发展,采用加分形式对学生课外拓展、创新学习进行评价,开放、多元且富有激励性的分层评价方式,全面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郭芳芳.大学中以GPA为主导的考试文化和以过程为主导的评价文化[J].江苏高教,2012(3).
[2]申秀清等.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8).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 学习质量 分层评价
课 题: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课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分层评价体系构建与探索”(编号2012026,主持人:秦忠敏)部分研究成果之一。
技工院校专业繁多,课程差异较大,学生的基础及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果用同一指标同一尺度去衡量学生学习质量,难以获得准确、合理、客观的评价结果。笔者在此探讨技工院校如何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分层评价。
一、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现状及问题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其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在就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应体现在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方面。
在学生方面,笔者学院2012年入学的1669名新生数学摸底考试成绩,11.38%的学生成绩是个位数,只有17.4%的学生及格,最高为97分,最低为0分,数量不少的学生基本四则运算算不准,一元一次方程不会解,学生基础和学习习惯存在巨大差异。在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技工院校专业繁多,理论课科目大大多于技能实习课,现阶段不管各科与学生的基础(主要是数学基础)知识关联程度怎样,也不管所学科目对学生将来就业有多大的影响,针对学生,都是按每学期总评成绩不及格就补考,到毕业时仍有两门及以上课程经补考不及格者不予毕业的办法。这使诸多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勇气。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不考虑生源基础对不同科目学习效果的影响,都是通过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和优良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样的标准评价,只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老师及学生本人由于基础差无法建造空中楼阁而失去信心,处于放弃状态,平均分和合格率都不理想,教学质量大受影响;二是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合格率,不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钻研教学方法,而是在期末试卷出题或复习时,迁就基础差的学生,降低考试难度或变相考前放水,使考试失去了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实际作用。这导致不自觉学习的学生觉得平时学习无所谓,只要在考前背一下就会有好成绩;平时学习好的学生,则得不到激励。就使考试失去了考试本该有的评价和激励作用,使一些性格不成熟的学生失去上进心而沦为学习不认真;再有某些有个性的学生会觉得在学校学不到预想的知识,选择放弃学习而退学。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使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因此,只有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注意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分层评价,才能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学习质量分层评价的可行性
有多年技工院校从教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入学基础差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课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与初中基础关联度不大的课程、与工厂工作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机械制图和技能实习课等成绩却不错。而且,部分坚持学习下来的学生,虽然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但仍能胜任用人单位工作。教学质量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避免教师教学活动的盲目性、松散性,使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改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生学习效果分层评价,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差异,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使暂差生获得学习自信,中等生不断进步,优秀生主动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分层评价,衡量出各种基础的学生都进步了,符合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让理论基础差的学生能成为合格技术工人,让理论基础好的学生不仅能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同时又能对他们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帮助,让所有学生都能奋发向上,促使教学质量真正提高。
三、学习质量分层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及影响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形成过程中对教与学过程的检测,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具体方法是结合上课、作业、复习、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持续对学生进行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学生的才艺展示由学生申报学校综合评定加分,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业水平、能力水平、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总分100分)由任课教师提供,评分标准如下:课堂评价(20%):根据纪律、听讲、笔记、安全意识等给予评价;作业评价(20%):据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整洁情况、完成率、订正率、教师批改情况给予评价;复习评价(40%):理论教学以复习提问、平时测验、主动提问等给予评价,实习课及体育课以平时练习成绩给予评价;学习能力(20%):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自觉性、创新学习等给予评价;学生才艺展示及技能比赛获学院及以上奖项,一项加5分,最多20分,计入对应相近科目过程性评价总分。
2.学生学习终结性评价(总评成绩)
终结性评价是对教与学结果的一种检测,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激励师生共同进步。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学期考试,所有学生均参加具有一定深度的统一期末质量测试。
学生学习终结性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具体操作规定如下:暂差生终结性评价成绩按过程性评价成绩50%、期末质量测试成绩50%计算,终结性评价总分设定80分为上限值,以终结性评价成绩参加期末质量测试科目及格、优良率统计;优秀生终结性评价成绩按过程性评价成绩30%、期末质量测试成绩70%计算,有做试卷附加题的权利,优秀生每门学科附加题分值为20分,计入学生期末质量测试成绩;其余60%的学生终结性评价成绩按过程性评价成绩40%、期末质量测试成绩60%计算,作为每个学生学习终结性评价的成绩;参加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实习课成绩以鉴定成绩为学习终结性评价的成绩。 所有学科均实行优秀生评价,教务处根据各课程与学生基础及工厂工作所需技能的关联度,确定各学科暂差生比例,由班主任负责实行滚动管理,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由各班班主任将暂差生和优秀生的名单,按学科上报教务处,各学科名单应该不尽相同,暂差生、优秀生的比例原则上分别不大于班级人数的20%。
四、学习质量分层评价坚持三大原则
1.公平评价原则
评价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人的本质是功利性的,且“90后”学生很要面子,对学生的分层要采用滚动式,分得他们心服口服,起到奖勤罚懒作用。学习是连续而漫长的劳动,过程评价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要有根有据,认真记载,严格考核,促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有提高,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有付出才有收获。教师要加强在学生过程评价中的监督,避免过程评价成为暂差生不认真学习,学习无进步却逃避补考的避风港。
2.全面评价原则
评价中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避免出现学生上课只要不无故缺席,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过程评价成绩就能接近满分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情,钻研教材,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在每个教学单元中,教师至少有一次对所有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在知识学习方面,对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制定教学目标,从课前提问、课上互动、课后作业、单元测验等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基本掌握、掌握、熟练掌握要求来量化打分;在学习过程方面,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灵活运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对应评价;在习惯养成方面,所有的学生在出勤、课堂纪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提出同样的要求,保持评价的连续性。
在过程评价的比例中,教师评价定性占20%,教师定量占60%,学生互评定量占20%。学生互评旨在提高学生间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能力。要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监督,如果缺乏对过程性评价的监督,势必造成失控的局面,使学习质量大打折扣,教师要注意把控,避免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出现“做老好人”全打满分或打感情分的状况。
3.科学检测原则
各科期未质量检测,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区分度。试题内容一般包括:一是考核教学大纲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的试题,约占70%;二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能力内容的试题,约占30%;三是考核指定的必读参考书内容的试题(附加题),约占20%。要正确处理好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教研组应指定若干名各方面能力强的教师组成命题小组,根据有关要求拟定试题,或从学校试题库抽题制卷。学院加强出卷、试卷保密、阅卷登分等环节的监督,以保证终结性评价的质量。
总之,笔者学校力求通过分层评价促使学科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对于暂差生,以基本掌握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主要目标,降低考评标准和难度,综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使他们也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对于优秀生,除了常规的考评之外,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型学习能力的发展,采用加分形式对学生课外拓展、创新学习进行评价,开放、多元且富有激励性的分层评价方式,全面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郭芳芳.大学中以GPA为主导的考试文化和以过程为主导的评价文化[J].江苏高教,2012(3).
[2]申秀清等.自学考试过程性评价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