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为“齐派艺术”续写辉煌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齐白石再传弟子、齐派艺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
  他是在京城黄金地段开设大型个人艺术馆的最年轻画家;
  他同时是北京电视台知名节目主持人、制片人;
  他就是著名学者画家李海峰。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十里河收藏文化核心区,位于红石坊四层的“李海峰艺术馆”,与热闹喧嚣的十里河市场相比,浓郁的艺术氛围衬托出别样的幽雅:由吴悦石先生题写的艺术馆牌匾,浑厚雅逸;700多平方米空中四合院的建筑风格,让人感觉跨过了时空的隧道;清一色的上等红木古典家具,使整个艺术馆尽显传统的典雅;展厅悬挂的李海峰近百幅画作,彰显了浓郁的齐派艺术风格——大写意作品浑厚大气;工笔草虫作品细腻精微。
  眼前的李海峰儒雅帅气,谦和诚恳,丝毫没有著名画家和知名主持人的架子。在此之前,记者对他的印象,则是他在北京电视台荧幕上,手拿折扇,风趣幽默,稳重大方,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知名主持人和制片人形象。
  “我从事绘画的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刚过“不惑之年”的李海峰在采访中娓娓道来,标准而又富含男人磁性的声音,清晰缜密的思维,一下子将人带入享受聆听的境界。
  李海峰说,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他的艺术馆将常年开展多种艺术讲座和文化沙龙活动,以齐派艺术为特色,将艺术馆办成一个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基地。
  机缘所至拜名师
  李海峰祖籍山东,1972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他从小喜欢画画。大约七八岁的时候,他偶然得到一本《齐白石》小画册。
  “这本画册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虽然当时并不很了解齐白石。”李海峰说,他立即对着画册临摹“白石虾”,画了平生第一张在宣纸上的画。
  命运非常奇妙,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小时候临摹“白石虾”的经历,竟是李海峰与齐派艺术结缘的启始;他没想到,这段临摹经历,让他一下子闯进了齐派艺术的美妙世界,自此一发不可收。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30多年后,他会成为齐派艺术当代最优秀的传承者之一。
  中学时期,李海峰对美术的兴趣依然浓厚。本来一心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结果却阴错阳差地被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录取。大学新生报到时,他是唯一一个带着笔墨纸砚进入播音系的学生。
  初到京城,李海峰无意中来到王府井工美大厦,在众多名家绘画作品中,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幅水墨画——紫藤下几只毛茸茸的小鸭子,稚拙可爱。落款写着“娄师白作于首都”。
  “说实话,很惭愧。我当初根本都不知道娄师白是谁,更没有想到我后来会正式拜在娄先生的门下。”李海峰说。
  后来机缘所至,李海峰遇到了齐白石的弟子、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李海峰的人品艺品深得娄先生器重,按传统礼仪收为入室弟子。
  回忆当年向娄师白先生求学问道的往事,李海峰感慨颇多。他曾向娄先生请教画虾,娄先生说:“画画这门艺术很特殊,光听老师说不行,还得看老师怎么画。”娄先生走到画案前拿起了画笔。“我教你正宗齐派画虾方法,就要把齐白石先生画虾的精华教出来,当然不能随便画。因为那种感觉很微妙,一定要反复找准。”
  三次换笔、不断调墨酝酿、反复落笔……直到一张斗方大的纸上画满了虾之后,终于满意地说“现在笔下的感觉找到了,咱们正式开始。你要仔细看,用心体会……”大师教学认真若此,无半点敷衍。对此,李海峰深受感动,“画虾是齐派画法的基本功,一般人认为娄先生作为齐白石的入室弟子,画虾肯定信手捻来,但没想到老师会如此认真……”
  恩师言传身教,奠定了李海峰在创作中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传承齐派 勇于创新
  娄师白先生说:“习画之人,临摹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大量地去临摹前人的作品,才能够去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才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发展自己的艺术。”
  谨遵恩师的教诲,李海峰临摹了大量齐白石先生的作品,特别是工笔草虫类的画作。齐派风格炉火纯青,形神兼备,艺术水准之高,皆能乱真。
  艺术道路上,超乎常人的勤奋是李海峰最大的特点——最初,学画工笔草虫时,练笔成痴、昼夜不辍,眼球极度疲劳,三次流出鲜血……他付出了常人难及的勤奋,而且更懂得该如何按照正确方法去做。
  《百寿》是李海峰临摹作品中极为精彩的一件。人们可以从题跋上感受到他对待临摹的那种既认真又敢于取舍的态度—— “壬辰海峰又制白石翁旧本,并自添金饰也,不知可否?”尽管画面上只是多了个小小的金耳环,却为白石老人的《百寿》大添光彩,使得那个抱儿少妇的背影显得更灵动了。
  李海峰说,“临摹书画,最怕的是死临。临摹前一定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人无完人,大师的作品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对于画得好的,我们就要去学习去继承;对于不完美的,我们也应当去修正,去补充。”
  其实,著名画家徐悲鸿关于如何继承传统方面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不足者增之……”徐悲鸿的话与海峰所谈多有相近之处。
  的确,李海峰是位优秀的学者画家,他的一言一行,与其文化修养、生活经历以及看待艺术的视角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李海峰的同门师兄、著名画家邓治平用十二字来形容李海峰的临摹功力:笔墨美、形式美、意境美、创造美。那么既然是临摹的作品,为什么还有创造美呢?邓治平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李海峰临摹的所有作品都是带着思考去临摹的,画中每一根线条,每一片墨色,都倾注了他对齐白石老人的那种至真至纯的情感,只要读者静心赏读就会发现其中的味道。
  电视节目主持人属于公众人物,职业特点使李海峰有机会频繁接触文化名人、艺术大师,也拓宽了李海峰的文化视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不同于一般画家的文化高度。
  当年的播音工作是声音和听觉的艺术,如今的绘画事业则是色彩和视觉的艺术。两者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转换起来得心应手。多年前,他就下定决心把书画事业当成自己毕生的精神追求。而此前文化圈里有人问过李海峰,“你一边是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一边又是著名学者画家,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这问话确有深义——因为在文艺界特别是电视主持界,很多知名主持人都喜欢写字画画,但是偶尔附庸风雅很容易,俗话说便是“玩票”,而要在书画领域达到专业水准和文化高度并非易事。   继续做主持人还是做专职画家?李海峰曾就这个问题郑重请教恩师娄师白先生。娄老先生说:“你没必要辞职去做职业画家。职业和专业,是两回事。”
  娄老先生说,在中国古代,像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师,他们都有自己的职业(为官)和本职工作,但是都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宗师。
  经过多年名师指点,李海峰以追求成为一名专业画家的志向,海量临摹,继承齐派艺术。他作为学者画家,辅以大量理论研究,并出版著述,逐步奠定了其在当今美术界“齐派艺术当代最具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地位。
  优秀的画家,其作品一定是被市场认可的。2006年,李海峰的一幅画被朋友拿去展销,几天后,朋友告诉他“卖了两千元”。“这是我平生卖的第一幅画,总觉得应该给第一位收藏者再额外赠送上一幅字表示感谢。”李海峰真诚地说。
  从此以后,在拍卖市场中,作为潜力股中青年画家,李海峰作品受到更多重量级藏家关注,市场价格逐年稳定上扬。
  2012年,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中,李海峰作品《出居声响》(约1.4平尺)以2875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2013年,在北京瀚海拍卖中,李海峰作品《生命·作品第39号》(约2.6平尺)以8050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今天,观众在李海峰艺术馆看到众多精彩的绘画作品,既源于齐派,又具有李海峰个人创新的面貌,其情理也就了然了。
  探寻艺术形式新突破
  作为齐派艺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李海峰不遗余力地弘扬传播和发展齐派艺术。他开始了在更加广阔的艺术载体中进行探索。
  古典红木家具是一种特殊的中国传统文化载体。李海峰认为,红木家具的器型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国学精髓;榫卯结构富含中国传统的人文哲理,花纹、图样体现了高贵的雕刻与审美情趣。李海峰幽默地说,“齐派艺术和红木有缘!这种缘分自我的师爷齐白石就有,众所周知,齐老早年是雕花木匠出身……”
  在红木艺术与绘画艺术方面创新的探索中,李海峰遇到了知音——京誉鸿翔阁红木家具董事长刘群祥先生。痴爱红木文化的刘先生,也非常认可李海峰的齐派绘画艺术,在寻求传统的绘画艺术与古典红木家具创新与突破方面,两人一拍即合。
  “齐派艺术与古典红木家具制作的结合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两种文化形式的有机融合。”李海峰说,首先必须要了解红木八大类的木性。比如小叶紫檀、金丝楠的木性就不一样,在红木上雕刻,特别是要雕工笔草虫类画作,更是需要根据各种红木的木材纹理和木性扬长避短。而且,要结合红木特性深入设计,譬如:做家具时,红木的白皮价值不大,但是在设计雕刻“白头翁鸟”题材时,白皮可以“废物利用”,用于俏色雕刻鸟头顶的白羽毛。不但巧妙遮丑,而且锦上添花。只有充分了解红木的特性,才能在红木艺术世界里自由驰骋。
  身为京誉鸿翔阁的艺术顾问,李海峰提出大量可行性方案。目前京誉鸿翔阁正在以他的画作《四季花鸟屏》定制收藏级精品红木屏风。下一步,他希望能将更加精细的齐派工笔草虫作品引入到红木文化中,在刘群祥先生的鼎力支持下,打造更具文化含量、可以传世的红木艺术精品。
  除红木领域外,李海峰还在做更多的探索。今年,李海峰收了几位弟子。其中一位张泽卉是中国传媒大学大二的女学生,学的是动漫专业,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另一位弟子郑小平出自手工制扇艺术世家。“用齐派艺术去给他们补充营养,既是对齐派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齐派艺术的拓展。”李海峰说。
  齐派艺术与瓷器、丝绸等艺术载体的嫁接和融合,李海峰也在尝试中。他说,齐派艺术在当代应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文化外延。
  铸就学者画家之路
  众所周知,成功的画家拥有几部自己的绘画作品集,并不罕见。但除了作品集之外,还在美术评论和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多有建树,并为传播艺术做出突出成绩的画家寥寥无几,而李海峰就是其中一位。
  个人专辑《李海峰书画作品集》、《李海峰百扇画集》、《李海峰画集》先后刊载了近年几百件绘画精品;而研究齐派艺术的美术评论类书籍《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鉴别》、《齐白石密码》则在理论层面,面向大众深度解读齐派艺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齐派工笔草虫图集》,历时5年,全面整理汇总齐派工笔草虫,集大成于此书,为齐派艺术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李海峰热心传播齐派艺术,多年来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京城俱乐部等地举办“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鉴别”文化讲座近百场。
  2012年,李海峰应邀出席“第四届海峡论坛”,并作为大陆文化学者代表做主题演讲《传播白石艺术,弘扬国学精粹》,受到两岸四地舆论好评。
  2011年11月18日,“神舟八号”从太空返回。在返回舱搭载的物品中,载有一件中国画艺术作品《和风》。这是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精华的“齐派”书画作品第一次太空旅行。李海峰是该作品的作者。“‘齐派’书画登上太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弘扬,是中国人的骄傲,能更好地唤起大家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李海峰说。
  志存高远 不负丹青
  在采访中,李海峰多次谈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先后遇到两位好老师——娄师白先生和吴悦石先生。
  中国画的学习,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师徒传承,另一种是“学院派”教学。当初,李海峰在娄师白老先生门下,师徒传承,口传心授,全面夯实了齐派艺术基础。面对个人艺术之路的发展问题,他毫不自满,全力攀登新的高峰,为此他决定到国家画院进修。
  2012年9月,李海峰修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高级研修班吴悦石导师工作室。一年的研修,李海峰找到了自己绘画艺术创新发展的方向、路径以及文化理想的终极目标。
  不惑之年,李海峰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中青年画家之一,同时在传播齐派艺术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正如娄师白先生所言“海峰从余游数年,画艺精进。工笔草虫、写意花卉,皆有神韵。且海峰书画,多文人气息、儒雅本色。”
  吴悦石先生也对李海峰的画作评价很高:“余曾见海峰寻丈巨制或尺幅扇册,无论大笔泼洒或工细草虫,皆能笔中求韵,墨中求味。机趣之巧成于腕下,画法之妙出于胸中。老辣苍劲、雄肆沉郁。虽源于白石老人,而骨气洞达,自性已见。倘白石老人重生亦当抚掌。”
  李海峰说,创新是所有艺术门类的终极价值所在。但创新的门径为“循序渐进”,即便天赋极佳、聪慧无双者的“顿悟”,亦是广博知识积累后水到渠成——“吃饱肚子,绝非只是第四张饼的功效”,至于创新的文脉,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脉搏契合,要稳稳扎住这个根。
  当代世界,全球文明的融合史无前例。对于中西结合式的创新,李海峰向来不反对,只是客观陈述——相对于传统中国文人画的“绿色纯天然”,融入西方审美理念的“转基因产品”也是有存在价值的,我的师父娄师白也曾说过“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如果刻意排斥一切西方审美元素,只能是掩耳盗铃,而不做取舍地“拿来主义”,也是对传统艺术的背叛。画家中的智者,自有取舍的分寸和尺度。
  采访结束,送别记者,在“李海峰艺术馆”的牌匾下,他说“我的艺术馆,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责任编辑 陈晰
其他文献
一我出生在1945年2月,未出百天,还是热血青年的父母带着我投奔陕北延安,结果在晋西南被日军扣押,关进运城监狱。我在一篇回忆录里曾经说过,抗战八年,我大概是坐过侵略者大牢
我曾在国家博物馆工作,与诸多国宝和珍贵历史文物朝夕相处,多次在馆内陈列有关辛亥革命和孙中山文物的展柜前留连忘返,对伟人的事迹如数家珍。我还多次亲耳聆听包括郭沫若、沈从文、史树青、李学勤等文博大家对馆藏珍品的深刻剖析,对历史文物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愫,也渐渐对收藏着了迷,尤其喜欢收藏与孙中山有关的藏品。  我自幼就十分景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常听父母亲为我讲述孙中山的故事。母亲说,孙中山
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中,有不少人先是自发的抗日义勇军的首领,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的猛将。人称“祁老虎”的东北抗联第11军创始人、军长祁致中,就是这样的一位充满
1945年2月8日,我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到这年年底,我也不过10个多月,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可能站都站不住。这一年,在我的记忆中,绝对是一片空白。然而,1945年,在我的一生中却不
1949年,国民党在中国大陆全面溃败、退守台湾后,展开了长达近40年的“戒严时期”——当然,这只是台湾官方的说法,我们应该将这段历史正名为“白色恐怖”。六张犁,应当是发生在这个
谁与谁结缘,定是上苍有意。一日在某画店,偶遇河北日报社年近八旬的老美术编辑刘明义先生,彼此投缘,他说我听。他除了以一个国民党兵的身份亲历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前前后后之外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无疑是一次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会议:特殊在于这是我党党史上唯一一次这种类型的会议;重要在于它正式吹响了“大跃进”的冲锋号角。从此,中国社会主义
从哲学思想到国民道德《大公报》创始于1902年,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民国年间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大公报》名下的《现代思潮》栏目创刊于1931年9月4日
一民国闻人章士钊先生原与安徽名门闺秀的吴弱男女士是一对伉俪,这中间还有·蝗故事:吴弱男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人物,曾奉章太炎令在日本动员章士钊加入同盟会。不料二
西藏有着“空中禁区”之称,在雪域高原开通航线,谈何容易!然而,1956年,我年轻的人民空军长空探路,战胜了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奇迹般安降世界屋脊。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航线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