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勒叔叔的生蚝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不是所有食物的最初体验都源于口腔。
  初中有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的剩女二姐,好容易找到对象,于是一家人决定去旅行。游船上,父亲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漂亮太太吃牡蛎——我对牡蛎这种食物的认知或者想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



  这个片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尽管语文老师的肥东口音乡土气息浓厚,但身处内陆平原的我仍然觉得,第一,吃牡蛎这件事很高雅;第二,牡蛎这种海鲜应该很美味。
  二十年前,去法国拍片,同行的导演老杨是重庆人,长着“不吃米饭要死”的中国胃,走到哪里都要找中餐。而翻译小宋在巴黎生活过,不时推荐我们尝尝法国饭,众口难调。直到有一天,小宋说:“我们今天去吃牡蛎吧?”我和老杨异口同声地问:“是《我的叔叔于勒》里写的那种吗?”
  马路边一家餐厅,我们正经八百等牡蛎上来。现实总是骨感,没有像于勒叔叔一样的“年老水手”拿小刀撬开牡蛎,它们赤裸着,集合在侍应生的托盘上出现了。这一刻,我有点疑惑,忙问:“我怎么觉得,这东西有点儿像我们说的生蚝或者海蛎子啊?”小宋的回答非常决绝:“它们压根就是一种东西!”
  是的,牡蛎就是生蚝,全世界温度合适的海边都生长。全世界对牡蛎的认识也有共通之处。首先,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都认为此物催情。中国人认为它“形以壮阳补肾”,希腊人的爱神索性就是从牡蛎壳里诞生的。其次,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认为享用牡蛎的最好时节是秋冬两季。西方人甚至规定,单词里没有R的月份不吃此物(南半球除外),因为五月到八月,正值繁殖期,生蚝身心俱疲,且体内分泌一种酸,不好吃——这与中国人对水产的时令选择也一致。
  然而,在吃蚝的方法上,东西方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以蚝入菜,可以煲汤、可以抱蛋,潮州做蚝烙、闽南蚵仔煎、胶东炸蛎黄、大连炖豆腐……但一定是做熟了吃,这应该是传统。
  西餐中牡蛎也用黄油或奶酪焗烤,但最常见的是生吃,最多配上柠檬、甜辣酱或者红酒醋,还属于选项。生蚝极难保存,因此可贵之处就在新鲜,生吃应该是对它最好的尊重。坚硬的外壳包裹着柔弱的蚝肉,挑落一颗,灵动跳脱,接近百分之九十的鲜美汁液滑落食道的刹那,眼睛都睁不开。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种顺滑中不失锋利的味觉体验,比如英、德就少有蚝客,电影里,憨豆把海鲜拼盘中的,号称牡蛎中劳斯莱斯的特级吉拉多生蚝弃如敝屣,看得我真心疼。
  我好吃不求甚解,偶尔会参加所谓的“土蚝”聚餐,桌上罗列着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蚝种,淡的重的口味一路吃过去,甚至有不用签证便环游世界的幻觉。在座都是美食行家兼地理老师,熟稔各种牡蛎的味型口感及出产地。我真记不住这么多外国名字,如果说真爱,我比较中意原产日本、现在更多生长在美国西海岸的熊本蚝,猫爪子一样,小小的,呆萌呆萌,弹性好,回口有水果味。但老师严肃地告诉我,熊本是入门级的,应该试试喜欢大牌的贝隆铜蚝,或者爱尔兰高威也比较有个性……对于一个三十岁才搞清楚生蚝就是牡蛎别名的人,这要求也太高了吧?
  不过我还是决定继续在“蚝门”打打酱油,因为生蚝的美味和生活的美好。正如现在,我很難回忆《我的叔叔于勒》是不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却清晰记住了吃牡蛎的场景一样。对美食的追求,对体面生活的向往,都源自人的本能,这是常识。
其他文献
简单说,《摩尔庄园》就是一款“种田养老”的游戏,与前段时间大火的《动物森友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在今天已经是“时代的眼泪”,但在当年,《摩尔庄园》绝对是儿童游戏“一哥”,与《奥比岛》《赛尔号》等并称童年“伊甸园”。可种田养老的游戏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摩尔庄园》火了?这与它的受众群体分布有很大关系。  从百度指数看,在400多万的预约人中,90后和95后是最积极的一批,占比超过90%,而这群
期刊
另类催婚  去年情人节回家路上看见卖甘蔗的,想吃就买了一根。  到家碰见我妈出来遛狗,我妈说:“人家姑娘都领个男朋友抱束花,你再看看你,拎着个金箍棒像只猴儿。”偏方  到医院问专家,有没有不节食,不锻炼就能减肥的东西。专家说有。我急问是什么。他说是大蒜。我刚开始觉得不对,后来想想,有道理,大蒜有燃烧脂肪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专家说,大蒜能让别人远离你,离得越远,看你越小。挽留  本人移動客服。一天,
期刊
期刊
兰州拉面,一种文化  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谁能一统中式快餐江湖?这得看怎么比。  如果要比谁的肉多,那黄焖鸡米饭便是绝对的王者。  它背靠八大菜系之首——鲁菜的深厚历史,2013年前后才走出齐鲁大地,却迅速给长期浸淫在碳水主食中的人,带来了一种“活久见”的肉食体验。  砂锅,滚烫;汤汁,浓香;鸡腿肉,更是酥嫩得叫人一口难忘。黄焖鸡,是将一只鸡焖进了传说里,学生党把它当作与饭堂对抗之利器
期刊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21年5月26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5岁。60余年来,陈清如院士一直致力于煤炭分選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与开发,对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业界被誉为“干法选煤之父”。他经常对学生讲:“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
期刊
期刊
期刊
张桂梅轻轻地靠在偶像“江姐”身上,这一幕令人动容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直播画面在网络上热传,受到广泛关注,网友直呼“偶像!太感动了!”这位深受网友崇敬的英雄,也有自己的偶像——张桂梅一直以革命先烈江姐作为自己的榜样。2018年,在歌剧《江姐》中扮演江姐的演员孙少兰来到华坪女高演出。演出结束,孙少兰在
期刊
作文君:2021年5月下旬,我国首座碳中和加油站——中国石化江苏常州石油嘉泽加油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运。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综合评估,该站光伏发电量可以抵消站内电力消费量,碳减排量能够抵消碳排放量,成为我国第一座实现碳中和的加油站,在行业内具有标志性意义。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加油站如何实现碳中和?你心中如果有了疑惑,就快跟作文君一起来看看这个新事物的样貌吧!  聚焦1 什么是碳中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