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4G LTE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公共网络的覆盖,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接入信息网络重要的个人平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以日益丰富的科技手段重塑着人际交往方式,颠覆了信息消费模式,培养了用户新的媒介接触习惯。移动APP是搭载在智能移动平台上兼容各类应用系统的功能软件,是用户获取定制性内容的便利端口,是实现云端数据库资源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匹配。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迫切需要信息的精准投放和随时更新,移动APP借助移动终端的时空转换及时摸清用户的诉求,扮演着目标信息的展示窗口,集操作平台与娱乐中心于一体。
纵观各大APP软件中心下载次数位居前列的应用程序,会发现其至少具备两个特点: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高质量的内容输送。这两点统一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用户需求和功能服务的无缝对接,也是移动APP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移动APP对用户需求存在三个关照维度,它们分别是附加功能的拓展、多元信息的整合和个性内容的推送。
附加功能的拓展
移动APP的功能扩展主要有社交网络、LBS、云服务、二维码等。用户对媒介接触的期望价值呈多元化态势,而APP的功能最大化往往依靠各种科技手段的协同配合。单个功能的局限迫使用户在各类型APP之间频繁切换,不仅增加搜索成本,而且重复的步骤带来的繁琐感会令用户产生疲惫的情绪。而基于核心功能衍生的配套服务则可以实现一劳永逸的便利,一次设置终生受用,即用户在一个APP平台上可以完成一系列操作,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多重需求同时被满足,从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无社交不内容”是社会化媒体信息消费的准则,人际关系网络成为主要的流通渠道,维系情感和建立圈子上升为上网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基于此,优质的内容如果缺乏社交网络的搭建就不可能产生裂变式效果。原有的大众门户已经适应不了小众化社会,个人门户演变成整个网络世界的一个节点,既是信息的目的地,又是发源地。转型期的社会变化让人们感到空虚无措,纷纷在网络舞台上表达自我,以寻找存在感;记录生活的点滴,分享感兴趣的资源,关注价值认同的事件成为联络感情和发表意见的主要活动。新闻类、视听类APP的社交嵌入通常需要把账户信息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绑定,成功授权后便可以在自己的人际网络中分享评论信息。淘宝网作为一个网购平台,推出“微淘”板块实现买家与卖家的互动交流,打造“来往”APP实现熟人之间的购物分享。
2011年初,北美创业投资教父John Doerr 首开先河地提出SoLoMo 概念,将“Social(社交)”“Local(本地)”与“Mobile(移动)”三者的无缝接合看作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移动终端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消费情境的随时变化,消除时空限制,收集碎片化的时间,记录渐变性的位移,实现信息或服务的随时更新和智能匹配。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技术在SoLoMo趋势下得到广泛应用,把用户的地理位置改变作为提供服务的依据,利用移动终端的GPS定位和移动运营商的通讯网络获取位置信息,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生活类移动APP的底层设计是建立在LBS技术的灵活运用上,通过分析用户的各项数据实现当地资源与用户需求的迅速对接。
多元信息的整合
“内容为王”的生存法则在任何时代都值得追求,新的时代内涵需要信息在形式和内容上寻求转变。人们获取资讯是为了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用来指导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在技术与文化的共同催生中成为信息生态的主要机制,微博表演和自制视频渐趋常态。毋庸置疑,流通关卡的开放能激活媒介领域的创新活力,带来社会文化的繁荣。但任意的放纵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信息冗余和文化荒漠,引发传播环境的恶化。根据施拉姆提出的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如果用户挑选于己攸关的内容,明辨热点新闻的真假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那么媒介的公信力将不复存在。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和新媒体工作者专业新闻素养的薄弱,有些偏激性观点或情绪化言论在网络放大机制的发酵下,往往造成“群体性迷失”。移动终端的功能平台是用户参与信息生活的常态化渠道,多元信息的有序整合是移动APP的立身之本,也是关照用户体验的重要评判标准。
信息的跨平台传播不是重复内容的简单复制,必须体现差异化优势。具体而言,依据平台的使用习惯和硬件特点,传输符合用户审美标准和价值期待的人性化内容。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优势培养用户随时随地的使用习惯,碎片化的关注时间需要内容呈现“麻雀式”的格式,即界面设计简洁明晰便于信息归类,消息的篇幅排版适合有限的屏幕,字体大小合适、背景干净排除阅读障碍。仅仅信息形式的恰当规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整合,关联信息按照内在逻辑陈列才是精髓之所在。实时更新的信息生产效率让人们疲于在各领域仓促跳跃,“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场逐渐消磨普罗大众的理性思考,消费信息流于“浅尝辄止”的初级层次,不同信息的关联和不同角度的逻辑受到忽视。海量资源和畅通渠道承载过剩的繁杂信息,毫无顺序地堆砌在一起,按照内在相关性合理组合成具有分析解读意义的整合信息较少。再加上用户的信息需求更多体现在对事物的褒贬评判上,所以,归类性和整合性必将成为移动APP上发布信息的灵魂标签。
移动终端是用户感受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看到的“拟态环境”应该是真实社会的缩影。搭设多元信息的整合平台,集纳优质新闻资源,按照不同排列原则归类放置,建立内容之间的关系框架,使平台上的信息丰富全面、重点突出、组织合理、评述结合,达到广度与深度的统一。
个性内容的推送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畅销品一样的销售业绩。媒介市场在Web2.0的冲击下发生了分化与重组,依据人口特征的目标投放与细分化的小众市场格格不入。个人门户已经成为信息集聚的平台,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价值认同定制的内容充斥其中。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影响力通过积累分散的关注度而渐趋广泛,媒体公信力经由内容定位准确而逐步树立。用户的信息偏好主要由兴趣爱好、年代背景、心理认同和价值体系决定,长期的品味培养把市场剥离成不同的“文化部落”。后现代主义勃兴起来,颠覆主流思想、张扬个性特质、渴望自我解放是其文化内核。基于此,标准化的信息生产必将被个性化定制所取代,精确描绘用户的“信息食谱”成为媒介适销对路的首要前提。
大数据技术为拓展用户分析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科学支撑。随着网络触角的深入,一切事物与行为都能被数据化描述,整个社会处于数据的包围之中。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科学分析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挖掘数据资源的深层价值,编织出解释性和预测性的关系逻辑,实现数据的最大化利用。由用户的个人信息、浏览记录、网络活动和互动交流产生的数据是摸准其信息品味的“富矿”,是用户个人“数据化生存”的真实记录。移动终端作为用户感知外部世界的延伸,已经被赋予独有的文化特质,所以特色内容的第一落点成为移动APP关照用户体验的努力方向。个性内容的推送分为定制推送和智能推送,定制推送是用户主动对感兴趣的方面事先进行标签选择,客户端后台数据库进行用户账号的内容配送,是用户主动对内容进行过滤遴选;智能推送是APP平台运用数据收集、分析、处理、挖掘技术对用户的信息生活进行特征定义,及时匹配与用户个性相符的内容与服务,达到用户需求与信息资源的智能匹配。
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是新媒体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移动APP的设计思路成为影响其发展前景的重要制约因素。不论传播科技如何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应服务于人类的信息生活方式。移动APP对用户使用体验的关照方式会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改进,但其开发的人文内涵会渐趋深厚。只有在为人们观察世界提供贴心服务的宗旨下不断前行,移动APP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
纵观各大APP软件中心下载次数位居前列的应用程序,会发现其至少具备两个特点: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高质量的内容输送。这两点统一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用户需求和功能服务的无缝对接,也是移动APP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移动APP对用户需求存在三个关照维度,它们分别是附加功能的拓展、多元信息的整合和个性内容的推送。
附加功能的拓展
移动APP的功能扩展主要有社交网络、LBS、云服务、二维码等。用户对媒介接触的期望价值呈多元化态势,而APP的功能最大化往往依靠各种科技手段的协同配合。单个功能的局限迫使用户在各类型APP之间频繁切换,不仅增加搜索成本,而且重复的步骤带来的繁琐感会令用户产生疲惫的情绪。而基于核心功能衍生的配套服务则可以实现一劳永逸的便利,一次设置终生受用,即用户在一个APP平台上可以完成一系列操作,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多重需求同时被满足,从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无社交不内容”是社会化媒体信息消费的准则,人际关系网络成为主要的流通渠道,维系情感和建立圈子上升为上网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基于此,优质的内容如果缺乏社交网络的搭建就不可能产生裂变式效果。原有的大众门户已经适应不了小众化社会,个人门户演变成整个网络世界的一个节点,既是信息的目的地,又是发源地。转型期的社会变化让人们感到空虚无措,纷纷在网络舞台上表达自我,以寻找存在感;记录生活的点滴,分享感兴趣的资源,关注价值认同的事件成为联络感情和发表意见的主要活动。新闻类、视听类APP的社交嵌入通常需要把账户信息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绑定,成功授权后便可以在自己的人际网络中分享评论信息。淘宝网作为一个网购平台,推出“微淘”板块实现买家与卖家的互动交流,打造“来往”APP实现熟人之间的购物分享。
2011年初,北美创业投资教父John Doerr 首开先河地提出SoLoMo 概念,将“Social(社交)”“Local(本地)”与“Mobile(移动)”三者的无缝接合看作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移动终端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消费情境的随时变化,消除时空限制,收集碎片化的时间,记录渐变性的位移,实现信息或服务的随时更新和智能匹配。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技术在SoLoMo趋势下得到广泛应用,把用户的地理位置改变作为提供服务的依据,利用移动终端的GPS定位和移动运营商的通讯网络获取位置信息,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生活类移动APP的底层设计是建立在LBS技术的灵活运用上,通过分析用户的各项数据实现当地资源与用户需求的迅速对接。
多元信息的整合
“内容为王”的生存法则在任何时代都值得追求,新的时代内涵需要信息在形式和内容上寻求转变。人们获取资讯是为了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用来指导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在技术与文化的共同催生中成为信息生态的主要机制,微博表演和自制视频渐趋常态。毋庸置疑,流通关卡的开放能激活媒介领域的创新活力,带来社会文化的繁荣。但任意的放纵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信息冗余和文化荒漠,引发传播环境的恶化。根据施拉姆提出的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如果用户挑选于己攸关的内容,明辨热点新闻的真假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那么媒介的公信力将不复存在。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和新媒体工作者专业新闻素养的薄弱,有些偏激性观点或情绪化言论在网络放大机制的发酵下,往往造成“群体性迷失”。移动终端的功能平台是用户参与信息生活的常态化渠道,多元信息的有序整合是移动APP的立身之本,也是关照用户体验的重要评判标准。
信息的跨平台传播不是重复内容的简单复制,必须体现差异化优势。具体而言,依据平台的使用习惯和硬件特点,传输符合用户审美标准和价值期待的人性化内容。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优势培养用户随时随地的使用习惯,碎片化的关注时间需要内容呈现“麻雀式”的格式,即界面设计简洁明晰便于信息归类,消息的篇幅排版适合有限的屏幕,字体大小合适、背景干净排除阅读障碍。仅仅信息形式的恰当规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整合,关联信息按照内在逻辑陈列才是精髓之所在。实时更新的信息生产效率让人们疲于在各领域仓促跳跃,“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场逐渐消磨普罗大众的理性思考,消费信息流于“浅尝辄止”的初级层次,不同信息的关联和不同角度的逻辑受到忽视。海量资源和畅通渠道承载过剩的繁杂信息,毫无顺序地堆砌在一起,按照内在相关性合理组合成具有分析解读意义的整合信息较少。再加上用户的信息需求更多体现在对事物的褒贬评判上,所以,归类性和整合性必将成为移动APP上发布信息的灵魂标签。
移动终端是用户感受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看到的“拟态环境”应该是真实社会的缩影。搭设多元信息的整合平台,集纳优质新闻资源,按照不同排列原则归类放置,建立内容之间的关系框架,使平台上的信息丰富全面、重点突出、组织合理、评述结合,达到广度与深度的统一。
个性内容的推送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畅销品一样的销售业绩。媒介市场在Web2.0的冲击下发生了分化与重组,依据人口特征的目标投放与细分化的小众市场格格不入。个人门户已经成为信息集聚的平台,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价值认同定制的内容充斥其中。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影响力通过积累分散的关注度而渐趋广泛,媒体公信力经由内容定位准确而逐步树立。用户的信息偏好主要由兴趣爱好、年代背景、心理认同和价值体系决定,长期的品味培养把市场剥离成不同的“文化部落”。后现代主义勃兴起来,颠覆主流思想、张扬个性特质、渴望自我解放是其文化内核。基于此,标准化的信息生产必将被个性化定制所取代,精确描绘用户的“信息食谱”成为媒介适销对路的首要前提。
大数据技术为拓展用户分析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科学支撑。随着网络触角的深入,一切事物与行为都能被数据化描述,整个社会处于数据的包围之中。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科学分析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挖掘数据资源的深层价值,编织出解释性和预测性的关系逻辑,实现数据的最大化利用。由用户的个人信息、浏览记录、网络活动和互动交流产生的数据是摸准其信息品味的“富矿”,是用户个人“数据化生存”的真实记录。移动终端作为用户感知外部世界的延伸,已经被赋予独有的文化特质,所以特色内容的第一落点成为移动APP关照用户体验的努力方向。个性内容的推送分为定制推送和智能推送,定制推送是用户主动对感兴趣的方面事先进行标签选择,客户端后台数据库进行用户账号的内容配送,是用户主动对内容进行过滤遴选;智能推送是APP平台运用数据收集、分析、处理、挖掘技术对用户的信息生活进行特征定义,及时匹配与用户个性相符的内容与服务,达到用户需求与信息资源的智能匹配。
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是新媒体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移动APP的设计思路成为影响其发展前景的重要制约因素。不论传播科技如何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应服务于人类的信息生活方式。移动APP对用户使用体验的关照方式会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改进,但其开发的人文内涵会渐趋深厚。只有在为人们观察世界提供贴心服务的宗旨下不断前行,移动APP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