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有效监控,实施精致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素养、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机制等密切相关。本文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出发,系统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策略,让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成为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11-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的生命力之所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多种因素,而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则是质量稳定提升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报告重点围绕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这一关键环节即质量监控进行,深入分析影响质量提升的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监控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思考质量监控中的矛盾,总结、反思质量监控的成功经验、有效策略和努力方向。
  一、课堂教学质量监控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基于教学质量这个永恒的主题而提出来的现实问题,它关系到师生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而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研修活动、教师专业素养、德育、制度设计等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层面
  有4个普遍存在的情况,一是教师讲得多,“一言堂”情况比较普遍,二是管理精细化不足,备课唱“空城计”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课堂练习和检测“拿来主义”情况普遍存在,四是课堂教学不分层情况,普遍存在。
  2.教师层面
  有2个跟不上,一是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跟不上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年龄大,健康状况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对质量的要求。
  3.学生层面
  存在3个不好的习惯,一是多数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习主动性不足,二是多数学生习惯于搞题海战术,三是多数学生习惯了等、靠、要,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
  4.管理层面
  存在2个不力,一是薄弱教师、学科、班级改薄工程不力,二是德育工作解决重大热点问题不力,缺乏创新精神,学风建设面临很大的压力。
  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粗放不力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精细化不足。
  1.教学理念先行培训不到位
  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育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普遍推开阻力大,个别教师的生本课堂仍然是盆景,未能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
  2.教学过程监控和跟进措施不力
  极个别老师不参加集体备课,甚至不备课就进班上课,学校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进措施;个别老师缺乏课堂掌控的能力,课堂组织松散甚至无序,监控缺乏跟进措施;作业布置没有层次,粗放不够精致,广撒网、搞题海战术,学生负担重,对此的监控缺乏制约机制等等。
  3.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监控缺位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思想准备和能力发展明显不足,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学习质量有待提高。对此的监控,一直处于盲区,被忽略。
  4.教师业务能力发展监控面临挑战
  骨干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班主任队伍老化,整个班主任队伍出现断层现象。学校骨干教师的发展比较滞后,与学校的快速发展不协调,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年龄结构有待优化,平均年龄45岁。教师业务能力发展的短板客观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5.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够完善
  缺少必要的制度设计,质量监控因人而异,质量监控的措施不落实,质量监控的责任不到位,质量监控的激励机制作用有待增强。
  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策略研究
  1.落实“一个责任”,加强管理机制的质量监控
  加强质量监控制度建设,为质量提升提供制度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业务部门、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质量监控工作小组,明确监控职责,让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成为全体领导班子、全体行政、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完善质量监控“十大制度”建设,加强六认真检查和反馈制度、好课标准建设、听课与评课制度、常态课教学调研和反馈制度、薄弱年级、班级、教研组、备课组、老师的质量发展和跟踪制度、质量通报制度、小组建设制度、研修制度建设、质量分析制度、绩效考核等制度的完善和建设,从制度上确保质量监控有章可循,真正将质量监控落到实处。
  2.围绕“五个如何”,强化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
  切实围绕课程改革进行校本研修和管理,做到过程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确保质量监控落到细处、落到实处。我们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研修目标:教研活动要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进行研修,并将这一目标渗透到研修过程的始终。
  (2)备课研修:教研活动围绕“如何引导教师围绕‘精、活、实’教学主张,进行‘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设计改革”进行研修,做到教学设计先行,彻底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科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开,扩大到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主张。
  (3)上课研修:教研活动围绕“如何引导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打造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体现自主、合作、高效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修,转变教学方式,打造教师自身的课堂品牌;通过常态课、校际交流课、各级别的公开课等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4)教学手段研修:教研活动围绕“如何促进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研修,探讨最适合的教育技术手段,增加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建设智慧课堂。   (5)辅导研修:教研活动围绕“如何引导教师科学实施分层辅导,做到因材施教”进行研修,引导教师研究师徒结对模式,“兵”教“兵”模式,加强课后辅导的有效性,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
  3.做实“四级监控”,强化教学主体的质量监控
  (1)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质量监控。主动邀请上级部门,会诊学校发展,尤其是诊断学校的教学质量。落实教学常规督导精神,会诊薄弱学科、薄弱教师;仔细分析发展中心统一组织的教学基本情况调研测试,重点研究目标达成、发展趋势、试卷特点、教学过程,关注合格率、全科合格率、优秀率等,实现学生的协调发展。
  (2)学校的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各项检查、监控制度,精细化监控的各个环节,完善“十大制度”建设,通过各级各类会议,通过常态课、各类公开课、校际研修等,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落到实处。
  (3)教研组内部的质量监控。做好薄弱学科、薄弱教师的质量监控和跟踪工作,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研修,帮助薄弱教师、薄弱学科脱困;做好基础薄弱学生的质量监控工作,建立薄弱学生质量发展档案,建立提优补差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学生协调发展。
  (4)教师质量的自我监控。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常规要求,以“六认真”考核要求认真落实。以“走进课堂听、静下心来读、坐下身来研、潜下心来写、俯下身来思、横下心来改”为标准,抓住一切环节和机会,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将各级各类质量监控措施落到实处,实现自身的发展。
  4.处理“四大矛盾”,实现质量监控的新突破
  (1)正确处理学校推动和自我发展的矛盾。学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通过网络培训和研修,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是也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发展不同步,没有相向而行,没有形成合力,这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在质量监控上的努力。
  (2)正确处理理念更新和教学实践的矛盾。经过各级各类的研修活动,教师的理念得到了及时更新。但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方式,教学重点转向重视学生学、转向注重课堂生成、转向知行一致,困难重重。
  (3)正确处理高效课堂与勤于奉献的矛盾。一面是学校全力打造高效务实的课堂,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好课”建设,打造品牌,磨课,实现课堂“精、活、实”,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同时,也存在部分现象,把教学质量的提升寄托在课后个性化的辅导上,寄托在时间的消耗上,寄托在打持久战、疲劳战上。这是不可持续的。质量监控必须正视和解决找个矛盾,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
  (4)创新发展与墨守成规的矛盾。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变革的勇气,需要创新的策略和发展的思路。但是我校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不合理,求稳、安于现状是常态,这给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和困难。
  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监控的实施构想和展望
  追求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各学校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给了我们很多的感触和反思。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重点在过程,而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和重要环节。备课理念、教与学的方式、课堂设计、教学和作业分层、学生的状态等等,是我们监控的切入点,是主要矛盾。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围绕以下构想进行质量监控:
  1.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整个教学过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也是个系统的工作,必须放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中用联系的观点协调安排、统筹考虑,促进教学各环节的联系和发展、促进课堂教学与德育管理、教育科研、后勤服务和谐共生,加强团队协作,坚强小组建设,从根本上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提升。
  2.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个发展性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质量提升是个量变引起质量的过程,对质量的监控必须坚持发展性评价,坚持周监控、月监控、学期监控和学年相统一,在动态中实现质量的监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新评价制度、激励机制,激发质量监控的内驱力,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3.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以师生发展为目标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
  质量的高低是以人的发展为衡量标准的,质量监控必须坚持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教师的尊严,必须尊重生命、激发生命、发展生命,“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教师不跪着教书”。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审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做实做细质量监控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实现师生的持续、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度过一段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散文教学中,笔者采用问题导学的形式引导学生个性阅读,讨论、交流感想,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问题导学模式;散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43-2  【设计理念】  采用问题导学模式教授散文,让学生开展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设想:课前让学生预习、提出问
摘要:班主任的教育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德育,德育要渗透于各门学科中。德育做起来其实很辛苦,而且是一个“慢工程”,需长时间才出效果,有时候效果还微乎其微。在教育的过程中,当教师感到黔驴技穷的时候,可以寻找突破口——“适当压力”,让“适当压力”成为谈话的重要原则,这样才会使谈话更有效。有效的谈话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进而产生师生共鸣、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压力;谈话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
摘 要: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最经常性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用来检查、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物理作业批改及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作业;批改及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入,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的各个领域。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得信息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教学当中。高中阶段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高中历史的信息化教学 ,也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针对信息化教学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信息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推动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在创新教学中往往片面追求新异,丢掉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东西,忽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不太重视课堂的整体安排,导致教学事倍功半。本文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简明扼要地介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应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重要性;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教
摘 要:强调科学的生物学概念体系的掌握是新课程与教学和传统课程与教学相比之下重要的转变,然而教师往往忽视了前概念对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影响,难于使学生建立起稳固而合理的生物学概念体系,本文介绍了概念转变学习中的POE策略,并举例说明了该策略使用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POE策略;生物学概念;体系建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66-
摘 要:在新课改、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与学的课堂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在提倡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趋势下,“疑探”教学理论已在学校中逐步开展。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特点,对于如何开展“疑探”教学从“设疑”、“解疑”“探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助力课堂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设疑;解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改的理念,试图带着学生亲近经典名诗,在阅读品味过程中让学生把握诗歌特征,进而明确诗歌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教给学生阅读赏析诗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从而会读会写诗歌,最终达到自觉亲近诗歌冶性情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54-1  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诗歌
摘 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基础,思是解题的过程,是疑的升华;用是最终目的,也是对疑和思过程的检测,更是学生能力的再现,结合牛津教材起点高的特点,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享受语言的快乐。  关键词:疑是基础;思是过程;用是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29-2  随着新课
摘 要: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当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其主要思想是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学习内容等的混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學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探讨混合学习模式的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介绍该模式教学的具体做法,并积极剖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教育;混合学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