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钻了牛角尖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一个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能促成自己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获益匪浅,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虚怀若谷,正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现代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一个人是否“听人劝”有其理论和依据——你是否在固守一种不良情绪。河北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李少成解释说,它包含了这样一个过程: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件—自己对事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评价;评价的结果对自己不利从而产生了不良情绪——产生不良情绪后与人有了某种沟通——沟通的结果影响了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结果,从而使情绪发生了变化。所以,是否听人劝的根本之处在于情绪管理。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引起的,但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则认为,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不良情绪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而每个人几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合理信念,因此劝解的过程,实际就是为当事者提供更多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以代替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从而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达到减少或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不合理的信念、认识和思维方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即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一旦这种情绪过于绝对化,就容易“不听劝”,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患。”李少成说。
那些偏执的自我引导
那么这些不合理信念从哪里来?哪些人又容易产生不合理信念呢?
1.没有那么多“必须”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我应该……,不应该……”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2.一票否决 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可能以偏概全。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另一个方面则容易对他人进行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池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3.糟糕效应 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当一个人沿着这种思路想下去,当他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糕的事情时,他就将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性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了。糟糕至极常常与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物并未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无法忍受这样的情景,他们的想法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
劝说别人的心理探究
生活中处处需要决策。只要你有选择的需要,就要进行决策的。人们在做决策时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不确定性因素下做出决策就意味着风险,有风险,就要进行风险决策。
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都是关于人们如何为自己做风险决策。事实上,在生活中也需要为他人做决策、提建议或是接受他人的建议,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而且很多重要的决策是建立在别人的利益之上的。如果你的决策身份转换了,你还会做出同样的决策吗?
曾经有过这样的实验场景:你得了严重的流感,这病最终是会好的,但要是用药的话会好得更快。你得的只可能是两种病,X或者Y,这两种病看起来很像。你有两个选择:A,用一种药将会治愈X(但对Y没影响);B,在两种药之间做出选择,一种可治愈X(对Y无影响),另一种可治愈Y(对X无影响)。你更倾向哪种选择?研究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了选项B。尽管两种选择的期望结果是一样的,而人们往往会选择有选择的选项。但如果你是个医生,那么在这两个选项中你将会怎样为病人作出选择?结果是选择A项的人大大增多,也就是说,当为他人做决策时,更倾向于没有选择的选项。为自己做决策与为他人做决策在不同情况下便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以上例子说明二者面对风险时在决策态度上的差异,会导致决策结果的不同。
心理学家克莱尔和冈萨雷斯提出:当为他人提建议时,人们会倾向于只把决定基于对最重要的属性的判断上,即对相对最重要的维度给予更多的权重;而为自己做决策时则会更多地同时考虑问题的不同方面。比如,他们在实验中让接受试验者为自己或为朋友在两个工作中做选择。两个工作在三个维度上有所不同:个人兴趣、薪水和地点。工作A 在薪水和地点属性上较好,工作B 在个人兴趣上较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维度)。
结果是,大多数接受试验者更多地为朋友推荐了工作B。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让接受试验者在为他人提建议时和为自己做决策前先列个单子,写下做决策时考虑的有关因素,结果发现为别人提建议时考虑到了更多的因素。也就是说,为别人做决策时并不缺乏动机,而是决策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天然地造成这种差异。他们认为,为别人做决策时人们会错误地推测别人的风险偏好。
在涉及金钱的领域,为自己做决策与为他人做决策有差别吗?电视上的股票专家们给电视机前百姓的建议真的是他们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吗? 面对同样的风险投资信息,为自己做投资决策与为他人做投资决策时,投资决策的结果会一致吗?决策心理学家斯通和耶伊斯在2002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自我—他人决策在金钱领域似乎并无差异,都会有风险规避的倾向。所以,平时不妨多听听他人在金钱投资领域的建议—只要他不是别有所图的话。
总而言之,当某个人要为他人做决策时,相对来说会更多地考虑社会规范的问题,是社会价值的存在导致了与自我决策的差异。比如,为别人买礼物的人喜欢更加高级、高品质的物品,而礼物的接受者则更喜欢实用的。因此,当你需要为他人做决策时,可以多注意一下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否有偏差,是否符合情况。同样,当你采纳他人建议时,也要谨慎从之。(摘自《职场》)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一个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能促成自己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获益匪浅,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虚怀若谷,正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现代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一个人是否“听人劝”有其理论和依据——你是否在固守一种不良情绪。河北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李少成解释说,它包含了这样一个过程: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件—自己对事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评价;评价的结果对自己不利从而产生了不良情绪——产生不良情绪后与人有了某种沟通——沟通的结果影响了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结果,从而使情绪发生了变化。所以,是否听人劝的根本之处在于情绪管理。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引起的,但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则认为,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不良情绪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而每个人几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合理信念,因此劝解的过程,实际就是为当事者提供更多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以代替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从而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达到减少或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不合理的信念、认识和思维方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即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一旦这种情绪过于绝对化,就容易“不听劝”,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患。”李少成说。
那些偏执的自我引导
那么这些不合理信念从哪里来?哪些人又容易产生不合理信念呢?
1.没有那么多“必须”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我应该……,不应该……”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2.一票否决 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可能以偏概全。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另一个方面则容易对他人进行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池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3.糟糕效应 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当一个人沿着这种思路想下去,当他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糕的事情时,他就将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性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了。糟糕至极常常与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物并未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无法忍受这样的情景,他们的想法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
劝说别人的心理探究
生活中处处需要决策。只要你有选择的需要,就要进行决策的。人们在做决策时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不确定性因素下做出决策就意味着风险,有风险,就要进行风险决策。
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都是关于人们如何为自己做风险决策。事实上,在生活中也需要为他人做决策、提建议或是接受他人的建议,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而且很多重要的决策是建立在别人的利益之上的。如果你的决策身份转换了,你还会做出同样的决策吗?
曾经有过这样的实验场景:你得了严重的流感,这病最终是会好的,但要是用药的话会好得更快。你得的只可能是两种病,X或者Y,这两种病看起来很像。你有两个选择:A,用一种药将会治愈X(但对Y没影响);B,在两种药之间做出选择,一种可治愈X(对Y无影响),另一种可治愈Y(对X无影响)。你更倾向哪种选择?研究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了选项B。尽管两种选择的期望结果是一样的,而人们往往会选择有选择的选项。但如果你是个医生,那么在这两个选项中你将会怎样为病人作出选择?结果是选择A项的人大大增多,也就是说,当为他人做决策时,更倾向于没有选择的选项。为自己做决策与为他人做决策在不同情况下便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以上例子说明二者面对风险时在决策态度上的差异,会导致决策结果的不同。
心理学家克莱尔和冈萨雷斯提出:当为他人提建议时,人们会倾向于只把决定基于对最重要的属性的判断上,即对相对最重要的维度给予更多的权重;而为自己做决策时则会更多地同时考虑问题的不同方面。比如,他们在实验中让接受试验者为自己或为朋友在两个工作中做选择。两个工作在三个维度上有所不同:个人兴趣、薪水和地点。工作A 在薪水和地点属性上较好,工作B 在个人兴趣上较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维度)。
结果是,大多数接受试验者更多地为朋友推荐了工作B。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让接受试验者在为他人提建议时和为自己做决策前先列个单子,写下做决策时考虑的有关因素,结果发现为别人提建议时考虑到了更多的因素。也就是说,为别人做决策时并不缺乏动机,而是决策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天然地造成这种差异。他们认为,为别人做决策时人们会错误地推测别人的风险偏好。
在涉及金钱的领域,为自己做决策与为他人做决策有差别吗?电视上的股票专家们给电视机前百姓的建议真的是他们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吗? 面对同样的风险投资信息,为自己做投资决策与为他人做投资决策时,投资决策的结果会一致吗?决策心理学家斯通和耶伊斯在2002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自我—他人决策在金钱领域似乎并无差异,都会有风险规避的倾向。所以,平时不妨多听听他人在金钱投资领域的建议—只要他不是别有所图的话。
总而言之,当某个人要为他人做决策时,相对来说会更多地考虑社会规范的问题,是社会价值的存在导致了与自我决策的差异。比如,为别人买礼物的人喜欢更加高级、高品质的物品,而礼物的接受者则更喜欢实用的。因此,当你需要为他人做决策时,可以多注意一下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否有偏差,是否符合情况。同样,当你采纳他人建议时,也要谨慎从之。(摘自《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