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种质抗病性的分子标记检测和人工接种鉴定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病害是西瓜生产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关键因素。利用已报道的西瓜抗枯萎病、炭疽病和白粉病分子标记对230份西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分别筛选出相应的抗性种质60份、20份和35份,其中兼抗枯萎病和炭疽病的资源6份,兼抗枯萎病和白粉病的资源8份,兼抗炭疽病和白粉病的资源6份。对其中23份种质进行抗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8份高抗西瓜种质,为西瓜抗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西瓜;种质;抗病性;分子标记;人工接种
  中图分类号:S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1)09-007-08
  Screening of watermelon germplasm for disease resistance by molecular markers and artificial inoculation
  YI Licong1, WANG Yunqiang1, GONG Yu1, QIU Yichun1, JIAO Chunhai2, XU Shangjun3, DAI Zhaoyi1
  (1.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ble Germplasm Enhancement and Genetic Improvement/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Hubei, China; 2.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Hubei, China; 3.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Shishou City, Shishou 434400, Hubei, China)
  Abstract: Disease is a crucial reason leading to yield and quality decline in watermelon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ree previously reported molecular markers for resistant to fusarium wilt, anthracnose and powdery mildew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the potential disease resistance of 230 watermelon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60, 20 and 35 resistant germplasm we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Also, eight watermelon germplasm that highly resistant to fusarium wilt were obtained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This work provides valuable germplasm resources for watermelon disease resistance breeding.
  Key words: Watermelon; Germplasm; Disease resistance; Molecular marker; Artificial inoculation
  西瓜(Citrullus lanatus)是一種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栽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统计,2018年我国西瓜栽培面积达151.0万hm2,占全球总面积的46.58%,总产量超60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0.64%。西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病害是导致西瓜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西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包括枯萎病(Fusarium wilt)、炭疽病(Anthracnose)、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和白粉病(Powdery mildew)等。在所有病害中,枯萎病是危害西瓜产量和制约西瓜产业发展最严重的病害。枯萎病由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孢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感染引起,是一种土传性病害,其孢子能在土壤中存活达10年[1]。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刺盘孢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 et Mont)感染引起,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及果实贮运过程中均可产生危害,可感染西瓜的幼苗、茎蔓、叶片和果实[2-3]。白粉病为多循环真菌性病害,寄主有甜瓜、南瓜、冬瓜、黄瓜等多种葫芦科作物。白粉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茎蔓和果实[4],导致品质下降和大幅度减产。生产上主要通过土壤消毒、喷施化学药剂和选用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病害。随着消费者对西瓜品质和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选用抗病品种已成为防治西瓜病害的首要手段。
  在传统育种中,培育一个抗病品种时间长、工作量大、效率低。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抗病育种和聚合育种的效率[5]。目前已报道多个与西瓜抗病、品质、外观等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6-8]。在枯萎病抗性方面,张屹[1]、李娜等[9]分别利用不同的遗传分析群体定位出西瓜抗枯萎病主效基因位点,并开发出7716_fon、InDel1_fon1等抗病分子标记。Jang等[10]对西瓜炭疽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完成定位并开发出分子标记CL14-27-9,该标记对41份栽培西瓜的抗性检测准确率达100%。Kim等[11]利用F2抗感分离群体定位1个抗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1W的主效基因,并开发出分子标记PMR2.1。上述分子标记为西瓜抗病种质筛选和抗病育种提供了良好基础。   笔者利用上述报道的抗枯萎病、炭疽病和白粉病分子标记进行西瓜抗病种质初步筛选,并对部分材料开展枯萎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为西瓜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参试的230份西瓜种质主要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瓜类课题组自主创制的高代自交系材料,少部分为国内外引进,包含栽培种、地方种和野生种。所有材料均为二倍体。
  1.2 抗病分子标记
  1.2.1 抗枯萎病分子标记 抗枯萎病分子标记7716_fon由张屹开发[12],针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引物序列见表1。7716_fon为CAPS标记,PCR扩增产物为170 bp,感病材料存在碱基C
其他文献
布鲁氏菌病是危害养牛业发展,威胁公共卫生的重要疾病。在疫病净化过程中,诊断技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缸奶监测具有经济有效的特点,能够整体评估牛群的疫病状态,欧美等奶业发达国家已将其整合到国家兽医防控体系中。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是监测、筛查传染病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本文主要对国际上荧光偏振监测方法在大缸奶监测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该方法应用于大缸奶布病监测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本研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生鲜水牛乳加工前的细菌多样性。分别提取刚挤出30min内,及冷藏5h、12h及24h的水牛乳样本细菌总DNA,PCR扩增其16S rDNA,利用纯化后的扩增片段构建其菌群的16S rDNA文库,采用Miseq PE300进行高通量测序及BLAST比对。结果显示,在属水平,刚挤出30min~冷藏5h组中的优势菌属为金黄杆菌属(39.28%)、巨型球菌属(16.47%)、乳球菌属(9.61%),而在冷藏12~24h组中则以不动杆菌属(34.95%)、芽孢杆菌属(11.2
新疆褐牛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牛品种,其饲养方式分为舍饲和放牧。为了解新疆褐牛在两种饲养方式下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种饲养方式的产奶量差异,本研究对新疆褐牛美系、德系、加系和新褐系的产奶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SPSS 19.0和SAS 9.2软件对新疆褐牛各性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在舍饲和放牧条件下的305d产奶量差异不显著;舍饲条件下,胎次、品系、杂交代数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第1~3胎次中,305d产奶量与胎次呈正相关关系;放牧条件下,胎次、产犊年份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
摘 要:近年来,辣椒生产中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危害日趋严重,并影响到辣椒的品质和产量。综述了辣椒轻斑驳病毒的危害性与分布、寄主范围、在寄主组织中的分布与传播途径、基因组结构、致病型及亲缘关系、检测方法、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为今后的PMMoV防治与抗性品种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辣椒;辣椒
摘 要:为了探讨基质中适宜的保水剂添加量,以砧木葫芦为材料,研究了保水剂不同添加量处理对基质理化性状和葫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添加量的增加,基质的pH值和E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通气孔隙和容重呈逐渐降低趋势,总孔隙和持水孔隙以及葫芦幼苗株高、全株干质量、叶面积、主根长、根体积和壮苗指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保水剂添加量(ρ,后同)为1.0 g?L-1时,基质的理化性状在正常范围
摘 要:为获得具有较高耐盐能力的根际促生菌并探究其对黄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对5株菌株的生化特性进行测定,并通过耐盐盆栽试验初步筛选出HG15-7、NSY1、NSY50等3株耐盐促生菌株,进一步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3株耐盐促生菌株对黄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盐促生菌株均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和IAA合成能力,接种耐盐促生菌株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
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常被用于研究乳成分的合成调控以及乳腺的生理代谢。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永生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其应用也更为广泛。本文综述了奶牛乳腺细胞系的种类和奶牛乳腺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研究乳腺上皮细胞的功能及泌乳机制提供参考。
为探寻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5006头头胎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量4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鉴定牛只的五大部位20个描述性状和总体得分性状的表型参数,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特征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弱正相关,差异不
摘 要:基于科学计量学与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借助Cite Space软件从CNKI和WOS库筛选出2000—2020年的1006篇文献,分析发文刊物、研究者及科研单位、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突现关键词、研究历程时空聚类,揭示近20 a(年)有关尾菜利用和研究的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中国在尾菜利用研究方面的发文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关于尾菜利用研究的研究体系主要在西部的甘肃省
为了解近年内国内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现状,从2019年1月开始至2020年12月,在全国7个奶牛重点养殖区域的98家规模牛场,共采集了2831份血样。使用血清中和试验方法进行了BVDV血清学检测分析。按采样对象月龄,将样品分为3月龄以下、4~6月龄、7~12月龄和12月龄以上,按牧场规模将样品分为小规模(100~1000头)、中规模(1000~2000头)和大规模(2000头以上)。结果显示,98家牛场中,出现BVDV抗体阳性牛场的比例为99.47%。其中,各区域3月龄以下牛群和12月龄以上牛群的BVDV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