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长衫”思想的常青路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a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讯作者/康洁平
  摘  要:中国传统服饰不仅拥有独特形制,而且还包含了自古以来的经典意味和广博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当代社会的新青年需要长衫这一服饰去浮静心,需要得到且传承中国文化的本质——“中和、天人合一”的内涵。设计师在思索如何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之时,更重要的是应该思索如何将中华传统的优秀思想与价值观物化直观地传播到世界的时装舞台,建立文化自信,发扬民族精神,形成不可复制的中国设计。
  关键词:长衫;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一、引言
  传统民族服饰承载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生活美学态度,它从各个方面体现出人们的生活习性与精神意志。古朴的材质与手艺,儒雅的气韵与风度,这些无一不成为现代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与追求。东西方交流愈深,中式服装在国际上的声名愈加鹊起,也让我们对传统服饰的创新与传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近代民族的气节与大义常现于一袭长衫的文人形象。长衫的出现恰逢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时,并且在之后作为受西方服饰较少影响的传统服饰,它本身就具有文化含义的研究价值。只是现在,在与长衫处于同一时期的“袍服”——旗袍作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服饰研究素材之际,对长衫的关注度却远远不够。但同时,两者本就一脉同盛,鉴于对旗袍的充分解构设计,再回顾长衫便是多了许多依据。目前为止,对长衫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从它的文化含义以及服饰结构这两个角度来谈。诸如服饰通史类的书籍,有沈从文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周锡保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史》等,主要提到长衫的起源、形成环境以及变化过程。袁仄先生等前辈所著的《百年衣裳》对于长衫更多地是从其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角度谈论。刘瑞璞教授在《古典华服结构研究——清末民初典型袍服考据》一书中则重点阐明了这一传统服饰工艺方面的情况。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姚岁岁在论文《民国长衫结构与工艺研究》中探究了长衫的服饰形制,并从此方面提出了结构与工艺的创新想法。由此,在注重精神思想的新时代,对于传统服饰的精髓把握,以及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确与继承,两者的重要程度是不分上下的。
  二、长衫概述
  (一)长衫始现之渊源
  纵观中华历史长河,早在《周易·系辞下》便有服饰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说明华夏自古以来便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服饰在华夏文化中扮演的角色除却一般的实用功能以外,更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在强调“名正言顺”的中华文明中,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1]。衣冠见证了政权更易、文明起落,更是有将民众同心的作用。康有为在变法之初为寻求社会基础,深知服装对造就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所以他曾不止一次上书道:“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2]由此而知,易服一举必定是变革中一大重要的部分。即此,清末至民国这个时间段内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各种思想和文化的时代性服饰,长衫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通商口岸的开放,国门的打开,中外交流得以加速,中国服饰的变革也理所当然。西方服饰变化从平面到立体,从宽衣到窄衣,花样翻新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而传统中式服装的变化可谓甚微,只是在近代特殊情况影响下,中国服饰似被揠苗助长一般,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例如上海、香港的大众的服饰变革几乎和西方达到了同步的效果。一时间,服饰花样百变,竟也呈现出了犹如“百花齐放”的景象,中外服饰区别界限猛然缩短。
  (二)长衫之称谓
  魏晋南北朝时期,“衫”作为一种没有衬里的单衣出现,其材质主要为轻薄的纱罗。当时文人墨客们以穿衫为风尚,因其穿法不羁,更能体现贤士潇洒的情怀。如今被称为长衫的服饰,通常被认为是袍服的一种,单衣樣式的被称为长衫或者大褂,夹里棉、毛的被称为长袍。
  长衫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其称谓是具有时代性的。中国传统服饰中形制类似长衫的有多种,然称呼却不尽相同。长衫称谓的出现,直接体现了人们对抗封建礼数、决然步入新文化的思想。人们不仅仅想要摒弃落后封建的思想,更是怀揣着对一切崭新未来的向往,所以对腐旧事物的改变无论性质与称谓都是不遗余力。用“长衫”称谓代表的一类服装表明了和清朝“长袍、马褂”更少的关联[3]。所以此时的长衫所包含的概念不是单一的一种服饰,而是一类服饰的名称。
  “长衫”这一称谓的由来,据历史溯源,与广东的方言——粤语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其音译词“Cheongsam”最早被199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英汉大字典》收录时,注释的意思为:系对旗袍的混称[4]。但其实根据多方了解,广东地区的人原本是习惯性地将女性上衣称为衫,将男性长袍称为长衫。“五四”运动以后,进步女性渴望独立平等,思想开放的风潮直至于一时兴起了女穿男袍的风尚,这之后便演变成了女性穿的旗袍。故有了女性旗袍在广东地区亦被称为长衫的事由。所以现在“Cheongsam”一词代表着男子长衫和旗袍这两类传统的中式服装。一般中文讨论中大家亦不会混淆概念,通常认为“长衫”指代的是区别于旗袍的另一种服饰。
  (三)长衫之形制
  清末时,康有为便称:“断发易服改元,以与民更始”。进步人士普遍认为要学习西方、世界化、实用化、现代化、强国强种等[5]。民国建立以后,新政府为适应新气象,也为择选一种可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亦能面向大众乃至世界的服饰,经过多次商讨,大致分别于1912年、1929年和1936年陆续颁布了三部服饰方面的条例,对服制进行颜色、款式、质料和尺寸进行一定的规定与统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服饰款式如何,取何样式,当时政府都明确声明废除服饰的等级制度。尽管事实上依旧存在上层富裕人士着装与中下层劳动人群的差别,但人们可以自行选择装束。
  民国长衫的基本形制为立领、大襟右衽、连袖,采用盘扣或者摁扣,长度尺寸基本保持在膝盖以下、脚背以上,两边开衩,平面裁剪,宽松平直不收腰。长衫服饰革新的基础原为清朝的典型装扮,清初满汉文化相融之时,形成圆领、窄袖、大襟、开衩造型的男子袍服。开衩随地位而变,平常官吏开左右二衩,皇族宗室加开前后共四衩。作为礼服还配有“箭袖”,其除了御寒和方便射箭的作用外还具有等级的外化标志。民国时期,长衫服饰形制在制定时,要求去繁从简,便于行动,于是保留侧边开衩,为求单纯稳定的结构和消除制度化意味,则摒弃了箭袖这类细节装饰,使袖子更简单实用。   民国时期,早前的服饰等级制度已不复存在,并且由于服饰功能的转变,服饰主要色彩与材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服饰色彩的选择上,介于西方男士礼服与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黑色最为常见,蓝色次之,再就是灰白颜色。并且面料多较为素雅单一,没有了繁复的纹饰而是暗纹或素织。服饰设计简练方便,此皆能展现出当时人们在革新之后自信、开放、奋发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与思维方式。材质选择方面,一如传统,夏季服饰多为透气的丝绵、麻料,冬季则以毛料、绵密的绸缎为主。变数在于中外通货的往来,出现了实用性强、质地更为光滑细密、技术性在当时更胜一筹的洋布,因其较价高的丝帛绸缎更为实惠而深得中下层市民的欢心,甚至一些为了体面羞于承认富裕不再的中上等人士也逐渐将洋布作为制衣首选。
  三、“读书人”的长衫
  1993年,实时编著的《大众实用新语词词典》对收录的“长衫”一词的解释为:“建国前流行的一种衣服,一般是有学识的人穿,因此又用来借指有学问、有地位的人。现时作为知识分子或脑力劳动者的代称。”[6]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初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然使竟用西式,于习惯上一时尚未易通行”,之后决定将西式服装定为主要的礼服,而旧式长衫、对襟马褂为常礼服的一种,以适应社会习惯[7]。因此,根据西美尔时尚滴流理论“时尚是一种特定的模仿机制”原理,长衫成为彼时有学识、或者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有学识的人的常备服饰。
  近代中国服饰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兼容并蓄、中西糅合所形成的另一番景致。从清朝封建社会的解体到民国的建立,社会形态的变化发生在一朝一夕,但政治制度和思想的变化终究是不同的,它们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民国时期服饰款式的纷多杂糅,不仅是因为经济落后、信息传递阻塞等客观原因,更因为有远见的人即使在乱世中也保持着对历史和前人的坚定尊重。彼时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常见长衫搭配西式裤子、大衣、礼帽、风衣、皮鞋、围巾等饰品,颇有特色的国人中西混搭体现了服饰功能性提升的特点,也是理性思考的后果,顺应时代的选择。长衫的朴素内敛,洗尽前朝封建装饰过剩的繁文缛节,义气隐蓄而待薄发,一如为争国权的“五四青年”,又如一袭长衫的民族之魂鲁迅先生等谦恭内敛、百折不挠的时代文人。
  特殊的历史时期,当现实的齿轮跟不上思想飞跃的速度时,“落后”这个罪名总要有事物来背负。“中国老病夫的状态不一而足,而服装是此中最显病态的一个象征,长袍马褂,大鼻鞋,尖头帽,终合成了一种带水拖泥、?步滑头的腐败样子。”[8]于是长衫一类服饰又有了封建主义的意味。彼时,根据男子的着装形态,一般约分为长衫、短衫、西装、制服等四个阶级。长衫阶级通常即有一定文化的知识分子,因其外表看起来是一副文绉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气的样子,而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被解读成懦弱怕事、迂腐强撑的形象。然此亦确非全为误解,一如鲁迅笔下入木三分的“孔乙己”,披着长衫的外衣,没有血肉思想,空有固执,强要颜面,注定了其悲惨的结局。
  四、遗落的长衫
  朝代更替并不太平,国内的一切似乎都在萌生发芽的阶段。民国国民经济实力已然跟不上平稳发展的步伐。此刻对服饰的要求必然是更偏向实用性、经济性和技能性。短衫形制的服饰在这时被更多人所接受。“拖沓、用料耗费”的长衫显得黯然失色。加之激进分子坚称这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的服饰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在这种社会情况下,长衫的退场几成定局。
  中西交流愈盛,随之而来的是让人们应接不暇的工业革命合成的“新鲜玩意儿”愈多。思想开放加持着人们的接受能力。在“海派文化”兴起之后,西式服装的接受程度和广度更是提上一个阶梯。国民实业发展得以扩展,西装产业日渐火热,人们在男装上的选择多了许多余地。长衫的身影于是渐渐消失在大众的眼前。
  五、长衫的新革命
  中国的长衫是近代服饰的集大成者,它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被人们所了解与认同并且传承。
  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长衫被认为带有封建主义意味、不够经济、机能性差而未得到长久的接受,这在当时特殊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理解的。时过境迁,若当今社会再有类似评价便未免有些偏颇。现如今,我们强调建立文化自信,因此,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亦不能弃传统文化而不顾。而树立文化自信的最好方法,便是国人自身学好传统文化,并将之与新时代融合,让传统发光发热。从服饰的角度考虑,对长衫文化的创新可以分为两种方向,一是从长衫本身结构型质上做出改变,使之保留长衫特色的同时也能被现代大众所接受;二是从长衫所体现的思想出发,使长衫元素与合适目标结合,从而碰擦出新的传统火花,实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期愿。
  传统长衫通常采用十字形结构,造型整体呈A字形,因为发展年限并不长所以造型在长衫流行的年份内未有很大变化。其线条平直,结构单纯,与立体西装追求凸显人体特征不同,长衫采取的是含蓄内敛的服饰审美,体现中国古典“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但同时长衫的穿着缺陷也于此显现:袖子因为连裁的服饰特征,忽略了人体的自然天性及重力作用,致使肩袖多余面料呈向下走的趋势,从而在人体上出现不美观的褶皱现象,并且由于人体臀腰的弧度存在,穿着时也会呈前翘后撅的样子。所以,在长衫结构的改良上,现代长衫应以人体为导向,不必执着于传统的十字型平面结构,而是按照人体结构,裁剪多个裁片运用西方服饰“省”的理念,通过缝合形成包裹人体的形态[9]。但值得一提的是,长衫独特的开襟方式——“厂”字襟,它在工艺上凝聚了传统裁缝工艺的智慧结晶:长衫喉头一字纽与垂直的襟头纽一横一直能最大限度的让衣服整体看起来挺拔。因而,这种具有力学、美学理据和象征意义的襟头扣系方式需要作为长衫不可更改的特征而保留下来。借此,美观性和合体性的体现也能更好地让现代人认可这个传统服饰。
  传统长衫意在形、美在行:立领,斜部加以割裁、缝缀,采用盘扣,有征福田、百纳之意;前后两片,行走时衣随身动,衣摆形制独特颇有东方圣贤之感。同时,为了区别长衫与旗袍,一般来说,长衫采用的盘扣形制通常为最简易的一字扣,不似旗袍可用的盘扣花样繁多。所以,在服饰设计中,立领、盘扣、旁侧开衩、独特衣摆等元素可分别从长衫中摘取下来加入现代设计思想,形成复古潮物。搭之素色、暗纹一类更能彰显出这种独特气韵。并且不同场合、理念需求的不同,都有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独立设计师品牌“塗月”便是利用长衫元素在内的民国风格吸引到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只需谨记,大气得体的长衫断是没有某些影视剧中呈现的翻卷白袖口样式的,在设计与服饰搭配过程中,长衫的经典样式和法则还需要被谨慎搬运与创新。
  六、结语
  当一个人年事渐长,素养渐深,事理渐达,心气渐平,必然会了解传统服饰的好处[10]。长衫作为中华传统服饰,无论其形制之美或是意蕴之美,都从来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我们听着长衫文人百折不挠荡气回肠的故事,虽不能感同身受彼时的艰难处境,却需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当代社会的新青年需要长衫这一服饰去浮静心,需要得到且传承中华文化的本质——“中和、天人合一”的内涵。设计师在思索如何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之时,更重要的是应该思索如何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思想与价值观物化直观地传播到世界的时装舞台,建立文化自信,发扬民族精神,形成不可复制的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1]左思.三都赋[C]//萧统,主编.昭明文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陈旭麓,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膨朝忠,饶萍.旗袍的英译名考辨[J].丝绸,2016(10):67-68.
  [4]李悦.民国时期香港华人女性服饰特征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8.
  [5]山内智惠美.20世纪汉族服饰文化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6]刘学谦,张彦斌,主编.大众实用新语词辞典[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62.
  [7]原海晓.民国时尚与服饰制度——以女子服饰为中心的考察(1912-1929)[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8]张竞生.美的人生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9.
  [9]姚岁岁.民国长衫结构与工艺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8.
  [10]林语堂.论西装[J].论语,1934(39):3-5.
  作者简介:
  朱玉娟,北京服装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康洁平,北京服装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编辑:刘贵增
其他文献
摘 要:水彩作为绘画种类的一种,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彩语言本身具备的独特魅力,给其他设计领域带来了崭新的活力。文章以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彩语言表现形式的特点,结合案例探寻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阐述了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领域存在的艺术价值,并试图引起人们对海报设计的关注。  关键词:水彩语言;海报设计;艺术表现  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产品宣传、公益宣传等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的考察,探讨小镇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文化空间来激活自身的文化魅力与价值,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如何借助当代媒介不断发掘文化资源创新动能,充分释放文化空间的表现活力;并从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优化整合、活态互动式多媒介传播、媒体生态的体验与社会生态的和谐三个层面对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的文化价值传播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特色小镇;文化空间;数字化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系
期刊
通讯作者/罗明金  摘 要:湘西尽远古村民居中的木窗雕花历史悠久,具体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其中的木刻图案纹样融合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植物以及鸟兽纹样,具有湘西地域审美特色,是宝贵的艺术遗产。尽远古村中的木窗雕花的保护绝不意味着将传统村落放入博物馆中冻结起来,而是要进行“活态”传承,让其成为书写家族印记的、活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关键词:尽远古村;木窗雕花;活态保护  一、引言  古村落也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与设计软件日益普及与更新,我国平面设计不再是一味模仿西方设计,而是更加追求设计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力求体现民族气节。彩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重要的一个美术载体,器型丰富,纹样富于变化,数量众多,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通过对河南仰韶酒业品牌中出现的史前彩陶纹样的形象梳理,分析彩陶纹样元素在其品牌视觉包装中的运用,探寻史前彩陶文化对品牌文化的深层构建意义,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通讯作者/沈 航 郑曦阳  摘 要:本文对2020年日本“东京公厕”计划已建成的公厕特点进行分析,反思中国“厕所革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空间氛围、卫生环境与软硬件设施、文化理念、多功能空间、无性别厕所五个方面,挖掘值得中国“厕所革命”学习与借鉴之处,并提出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性建议与对未来中国厕所改革的展望。  关键词:东京厕所;厕所革命;人性化设计;多功能空间;无性别厕所  一、“东京公厕”项目概
期刊
摘 要:地方古镇中的博物馆是地域文化传播和展示的重要载体,它设计中的叙事性体现不仅会影响到博物馆整体空间的营造和效果的呈现,也会影响到古镇的复兴。景观叙事下的地方博物馆空间营造研究以羊楼洞中国青砖茶博物馆为例,运用物、场、事的相关原理,分析地方古镇中文化主题性博物馆的空间营造和设计的可行性展示,期望为古镇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可行性策略,帮助此类博物館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也为地方古镇的文化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越来越受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对于企业来说移动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15年阿里钉钉正式掀起了行业的巨浪,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钉钉。用户界面作为软件与用户沟通的第一扇窗口,界面设计对软件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先对手机办公软件界面设计理论进行阐述,并总结了手机办公软件用户界面设计原则,最后探索了设计美学在钉钉软件用户界面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办公软件;用户界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一农村留守儿童。就笔者所处的南康市凤岗镇朱家村,夫妻双双外出务工的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他们成了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需要我们加于关注,同时,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留守儿童的管教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担
期刊
摘 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电信诈骗等线上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在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方面,传统的方式是张贴平面海报,但面对当下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普及,什么样的宣传方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以动态视觉设计普及电信诈骗知识的优势,并结合笔者的动画创作实践,具体探讨如何利用动态视觉设计,以动画的形式向大众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从而提升大众对于防范电信诈骗
期刊
摘 要:徽雕纹样是“徽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和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继承和发扬“徽文化”和徽雕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将徽雕纹样应用于包装设计等现代商业设计中。当前对徽雕纹样的运用大多局限于旅游商品包装中的直接展示,往往不能满足当前多元消费模式下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以茶叶包装为切入点,探索更多徽雕纹样的创新运用方式,让徽雕传统艺术之美与当前消费审美需求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创作出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