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莫高窟最大的宝藏(上)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年前,我曾陪同著名作家黄宗英女士从上海赶赴数千公里之外的敦煌莫高窟,采访常书鸿先生……
  启程
  1979年,黄宗英向上海文艺出版社报了一个写作计划,准备去拜访远在敦煌莫高窟的常书鸿先生。那—年,黄宗英56岁。“文革”后的上海文艺出版社,集中了一批无所归属的老作家。除黄宗英外,还有菡子、哈华、王西彦、茹志鹃、赵自等。他们都是原来作家协会的人,作家协会解散了,没地方去,就安排到了出版社。那一年,我23岁,刚进出版社,和他们在一个办公室。平时,他们也不是每天都来,只是有事才会露面。
  黄宗英的写作计划得到了出版社的关注,很陕就批了下来。由于敦煌距离上海遥远,而且大家对那边情况也不十分清楚。慎重起见,出版社安排我陪着黄宗英一起远赴敦煌,万一有什么特殊情况还可以多个人救急。临,亍前,黄宗英的丈夫、著名演员赵丹专门为常老写了一幅字—_.‘不服老”,草书。那时候的赵丹已经可以回家了,也没什么事,就专心画国画,牡丹山水之类的。我也不是很懂,无法评判,但感觉他画得很不错。
  从上海去敦煌,要先坐飞机飞到兰州,然后换从上海到乌鲁木齐的火车,在甘肃的最后一站柳园下车,那里已经离敦煌很近了,300公里。我们走之前,给常老打过了电话,他知道了我们的行程。黄宗英叫家里的老阿姨去菜市场买了一大堆新鲜蔬菜,用很厚的塑料袋装了起来。她说,敦煌那地方吃不到新鲜蔬菜,所以要带去。从兰州上了火车之后,听说乘客里来了黄宗英,列车员们都挤过来看热闹。因为是上海铁路局的车,列车员也都是上海人,因此,多少都听说过黄宗英。当时,黄宗英着急要把那袋子蔬菜安置好,因为我们从上海出发时已是大热天,尽管兰州没有上海那么热,但要是继续这么捂着,恐怕菜非坏了不可。幸好,列车上有冰柜,赶紧放了进去,这下我们也就安心了。
  兰州距离柳园还有1000多公里,火车很慢,开了—天一夜,直至次日傍晚才到。从火车上下来,柳园漫天飞雪。想想上海的酷热,转眼就到了寒冬,恍如隔世。常老亲自坐车来柳园接我们。车是那种绿色的北京吉普。常老说,冻坏了吧?常老叫黄宗英“小妹”。
  相遇
  第一次见到常老,觉得他是一位很憨厚、很和气的老人,身材魁,不像是江浙人。但他讲的是浙江话,口齿不大清楚,听起来有点费劲。不过,在这茫茫戈壁上,突然能听到吴侬软语,也是让我倍感兴奋。
  车子在戈壁滩上飞奔起来。接站的人带来了绿色的军大衣,要我们赶紧穿上,不然容易着凉。其实,所谓的路根本不像样,坎坎坷坷,汽车一路颠簸。终于远远望去,一座高大的沙土山上,有着无数的洞窟,还有着与山一样高的宝塔—般的门楼。这就是莫高窟了吧,我想。汽车又开近了点,看到进洞窟前有一个门楼,牌匾上题写的是“三危揽胜”四个字,好像是郭沫若先生题的。当晚,我们在莫高窟前的招待昕住下了。莫高窟的夜静得出奇。次日,我们先去了常老的家,见到了他的夫人李承仙。去之前,我看过一些资料,知道李承仙是常老的第二位夫人。原先的夫人,即从法国跟着常老一起回来的陈芝秀,因为忍受不了戈壁滩的寂寞与枯燥,逃离了莫高窟。后来,常老在重庆去奠高窟学习临摹壁画的女学生中认识了李承仙,并与之结为夫妻。黄宗英当场拿出了赵丹的题词“不服老”送给常老,常老激动地举起酒杯说:“阿丹,写得好!”
  随后几天,我们跟随常老一同参观莫高窟。常老边走边讲,能有他这样—位大艺术家为我们“服务”,真是莫大的荣耀。在这杳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常老名闻遐迩,但他却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经常一边讲解一边和黄宗英开着玩笑。莫高窟的夜晚来得特别晚,时钟几乎已经指向了十点,但太阳还没有落山。这里与东海边上的上海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时区。与我们一起坐飞机来莫高窟的还有一批日本人,几天以后,我们竟然在莫高窟又相遇了,再次谋面,我们彼此韶惊呼起来。后来,他们发现我们与常老那么熟络,才知道我们也是为莫高窟而来的,并非旅游者。尤其是,这群日本人见到常老,无不毕恭毕敬。经过翻译的介绍,才知道他们来自京都大学,其中有好几位都是敦煌学的研究者。他们对常书鸿的名字简直是如雷贯耳,充满了敬仰与尊重,希望能与常老好好座谈一次。这个请求,他们当面不好意思说,就找到了我,拜托我向常老转达这个意愿。我转达到了,常老同意。飞机上还有两位香港女孩,他们倒是真正的旅游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莫高窟,眼见那么多千年遗存,心情无比激动。两个女孩万万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遇到像我这样的上海青年,所以也很好奇,经常与我—起寒暄。当时,日本NHK电视台也派出了一个《丝绸之路》摄制组,来莫高窟取景。他们要在这里拍摄一部长篇的纪录影片,希望能采访常书鸿,要老人出镜。
  黄宗英从上海带来的新鲜蔬菜当天就拿出来交给了李承仙。大家看到难得一见的蔬菜,高兴得都叫了起来。当晚,我们在常老家里吃了饭,那真是难忘的—餐。黄宗英告诉我,采访要仔细,因为常老的经历实在复杂,经多见广,如果搞不清楚,会出笑话的。在黄宗英之前,报告文学作家徐迟也写过常书鸿,《祁连山下》发表后,非常震撼。我们就与常老商议采訪之事。常老说,可以的,不急。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从1956年至1996年,北京市曲剧团弦师许吉星先生几乎参与了魏喜奎先生所有的曲艺、曲剧演出的伴奏。常在人民大会堂、怀仁堂、政协礼堂等地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他还为良小楼、孙砚琴、刘淑慧、刘淑贞、关学曾、赵俊良、马玉萍、陈富贵等伴奏各种曲艺曲种,多次参加全国性曲艺汇演并获奖……许先生乐观开朗,说起从艺、谈起弦琴滔滔不绝。  12岁拜师  许吉星,1938年生于北京崇文门外花市中四条,12岁那年,拜了
期刊
哈丽特冒着被重金悬赏缉捕的危险,138次潜回南方带领奴隶逃亡,救出700多人,而且从未出过事故,这多半归功于她的机智与勇敢。  不久前,美国财政部宣布,20美元纸币的  正面印上著名废奴主义者哈丽特·塔布曼的头像。被称为“黑摩西”的哈丽特是美国史上首位印在纸币上的非裔女性,也是100年来第—位印在美钞上的女性。  朝着北极星的方向走  1830年9月的一个夜晚,在马里兰州多切斯特苏珊太太家,3个月
期刊
“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建安七子”是指活跃于建安时期(公元196年至220年)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玚和刘桢的合称。他们与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和曹植)是“建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的《典論·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千伟长,陈留阮J出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千。斯七子者,于学无
期刊
[第七十九辑]北京土话中的满语(一)  我有一个朋友姓鄂。他跟我说:十个人f艮不得有九个会把他的姓念成“e”(“饿”的音)。其實“鄂”姓是满语,准确的读法是“ao”(音“傲”)。  北京土话里有很多满语。原因是满族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国的统治者,虽然大清国把汉语作为国语,但依然保留着满语的地位,在两种语言的交流中,满语也在不断地融入北京话的口语之中,成为北京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后来的人,
期刊
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补水食谱,早上一杯豆浆,中午榨一杯果汁,晚饭后喝一碗汤。对于不爱喝水的她来说.这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张艾嘉,这个出道四十多年的女人,做演员、做导演和编剧可以拿“最佳”,当歌手演唱的《爱的代价》流传至今。即使已经65岁,但对张艾嘉来说,人生似乎才刚刚开始,她还有许多事情未尝试,许多工作待完成,许多奇思妙想要落地。而这一切,都需要她有一副强大健康的身体来支撑。而曾经患过严重肝病,
期刊
做了20年彩灯,陈志棠的作品不仅风靡珠三角多个城市,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同样很受欢迎,甚至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区,都能见到陈志棠做的花灯。  陈志棠今年40岁,籍贯佛山三水,一说起入行的时间,陈志巢便不由地叹息:“老了、老了。”20年前,刚从广东省二轻中等专业学校装潢设计专业毕业,陈志棠便来到当时的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工作。  赴香港做280米长巨龙  原来,研究社突然招人的原因是接到了—个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陈子昂落第后,意识到自己的落第,并不完全是因为学问没做到家,而是没能在考前,去找一个既欣赏自己,又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官为自己扬名。他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可怎样才能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呢?  —天,他在洛阳街头花了一百万钱的天价,买了把看去很普通的胡琴,并说他能用此琴奏出如仙乐—般的声音。人们部将信将疑,于是,他又和众人约定:“明天,请大家来我住的宣阳里客浅,听我演奏。”这个事,一下子轰动了整个
期刊
专家简介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学术传承人,贺氏火针传承人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双百工程指导老师;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市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北京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  擅长运用多种针法治疗疾病,特别是在中风、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症、疼痛、五官病中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疗效。  院落的每层走廊,精雕细刻的门楣梁枋,表达
期刊
米南阳兴趣宽泛,学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此外,篆刻治印、诗词格律、京剧曲艺等也都十分在行,可谓当代极富特色的学者型书法家。  米南阳,1946年出生于书法世家。书法所学严谨,博古通今,锐意创新,几十年如一日苦练,逐步形成隽秀独特的笔墨风格。他一惯追求书写格调,用笔、结体、章法力求多变,雄浑豪放,气韵生动。他个性;率真拙补,诗书画酣畅淋漓,在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催人奋发向上。米南阳先生在日
期刊
北京广播电视报·摄影俱乐部2019年初創,与其他摄影俱乐部相比,我们有传统纸媒《北广人物》周刊摄影专版做阵地,能够让更多摄影爱好者有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机会,这在网络媒体时代尤显珍贵,这也是我们设立月赛的初衷。  但是我们在奖项设置时,不分等级、没有奖金,是希望大家把关注点放在作品上,至于点赞拉票也是顺应这个时代的特点,但是得赞多少和作品本身的水平不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采取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