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系列指示精神,努力探索“群体帮扶”、“资源共享”、“产业带动”模式,构建党员帮扶群众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格局,拓展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
实行“群体帮扶”,打造脱贫解困新动力
根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通山县建立“县领导联乡带镇、县直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包户脱贫”的群体结对帮扶机制,不脱贫不脱钩,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实现驻村帮扶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
突出“双联包保”扶贫。通山县委深入开展单位联系贫困村、党员干部联系特困户“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带头结对行动,着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县领导带头包保到户,一线开展帮扶,确保每户特困户有一个牵头部门,有一个包保单位,有县乡村三名包保责任人跟踪帮扶。目前,已在全县确定重点特困户998户、2648人,各级帮扶干部解决实际困难2600余件。
突出“支部帮建”扶贫。通山县委借助党员中心户建设和村“两委”换届等契机,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深入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建设一支带头创业致富有实际本领、带领群众致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为贫困乡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人才支撑。针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从县直单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中选派“第一书记”,主要负责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切实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党员帮带”扶贫。通山县委紧扣党建促扶贫主题,先后在全县党员中实施“致富先锋”工程、“党员创业明星”工程和“亮身份践承诺”活动,引导一批能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鼓励一批困难党员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在全县57个贫困村中,骨干党员牵头创办种植、养殖、劳务等专业合作社46个,创办农村淘宝网点28个,并在合作组织中成立党支部12个,吸纳1800多名困难党员和贫困群众共同致富。
实行“资源共享”,开创共同致富新路子
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是关键。通山县委把党建工作与脱贫帮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盘活经济惠民生,变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在大畈镇板桥村探索“二次流转、资源共享、共同致富”扶贫新模式,引进公司开发荒山资源,建设油茶基地,让全体村民入股公司经营。由村委会代表村民与公司签订股权协议,给村民下发股权收益证,让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民,全体村民实现了共享政策、共享资源。
在“二次流转”过程中,通山县委通过招商引进龙头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通过政策资源与基地对接,使全体村民共同享受扶持政策,解决土地流转难和农民持久增收难问题。自这种模式推行以来,全县共发展9万多亩基地,企业满意、群众高兴,脱贫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探索出了“党建红色引领、产业绿色发展”的扶贫模式。
实行“产业带动”,开创群众增收新局面
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山县委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要求,突出产业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引领,有效黏合山水资源和扶贫政策,逐村逐户制订脱贫计划,研究脱贫措施,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狠抓基础提升。通山县委紧盯需求清单,大力解决瓶颈问题。在加快推进通畅工程、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对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培育富民产业三大任务需求,不断加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做到产业基地发展到哪、基础设施配套到哪。
狠抓市场主体。通山县委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政策性资金投入的引领放大作用,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让贫困户劳动力挂靠企业务工、挂靠合作社入社经营、挂靠大户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全县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4家、种养殖大户1494户,带动了3万多户群众在农业产业链中增收。
狠抓整村推进。通山县委将整村推进扶贫与“绿满通山”建设等结合起来,每个整体推进的重点贫困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以上,整合部门项目资金200万元以上,确保资金投入的80%用于产业发展和扶贫到户,让贫困户参与特色板块基地开发经营,实现整体脱贫。
狠抓特色开发。通山县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出台加快油茶、楠竹、小龙虾等产业发展意见,实施政策奖补和贴息贷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九宫山、隐水洞、富水湖等一批国字号旅游景区,实施“景区景点 基础设施 农家乐”旅游富民工程,带动发展农家乐1200家,旅游综合收入GDP占比达到28.5%。 (责任编辑:单庆、张少义)
实行“群体帮扶”,打造脱贫解困新动力
根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通山县建立“县领导联乡带镇、县直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包户脱贫”的群体结对帮扶机制,不脱贫不脱钩,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实现驻村帮扶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
突出“双联包保”扶贫。通山县委深入开展单位联系贫困村、党员干部联系特困户“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带头结对行动,着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县领导带头包保到户,一线开展帮扶,确保每户特困户有一个牵头部门,有一个包保单位,有县乡村三名包保责任人跟踪帮扶。目前,已在全县确定重点特困户998户、2648人,各级帮扶干部解决实际困难2600余件。
突出“支部帮建”扶贫。通山县委借助党员中心户建设和村“两委”换届等契机,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深入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建设一支带头创业致富有实际本领、带领群众致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为贫困乡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人才支撑。针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从县直单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中选派“第一书记”,主要负责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切实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党员帮带”扶贫。通山县委紧扣党建促扶贫主题,先后在全县党员中实施“致富先锋”工程、“党员创业明星”工程和“亮身份践承诺”活动,引导一批能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鼓励一批困难党员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在全县57个贫困村中,骨干党员牵头创办种植、养殖、劳务等专业合作社46个,创办农村淘宝网点28个,并在合作组织中成立党支部12个,吸纳1800多名困难党员和贫困群众共同致富。
实行“资源共享”,开创共同致富新路子
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是关键。通山县委把党建工作与脱贫帮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盘活经济惠民生,变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在大畈镇板桥村探索“二次流转、资源共享、共同致富”扶贫新模式,引进公司开发荒山资源,建设油茶基地,让全体村民入股公司经营。由村委会代表村民与公司签订股权协议,给村民下发股权收益证,让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民,全体村民实现了共享政策、共享资源。
在“二次流转”过程中,通山县委通过招商引进龙头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通过政策资源与基地对接,使全体村民共同享受扶持政策,解决土地流转难和农民持久增收难问题。自这种模式推行以来,全县共发展9万多亩基地,企业满意、群众高兴,脱贫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探索出了“党建红色引领、产业绿色发展”的扶贫模式。
实行“产业带动”,开创群众增收新局面
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山县委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要求,突出产业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引领,有效黏合山水资源和扶贫政策,逐村逐户制订脱贫计划,研究脱贫措施,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狠抓基础提升。通山县委紧盯需求清单,大力解决瓶颈问题。在加快推进通畅工程、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对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培育富民产业三大任务需求,不断加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做到产业基地发展到哪、基础设施配套到哪。
狠抓市场主体。通山县委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政策性资金投入的引领放大作用,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让贫困户劳动力挂靠企业务工、挂靠合作社入社经营、挂靠大户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全县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4家、种养殖大户1494户,带动了3万多户群众在农业产业链中增收。
狠抓整村推进。通山县委将整村推进扶贫与“绿满通山”建设等结合起来,每个整体推进的重点贫困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以上,整合部门项目资金200万元以上,确保资金投入的80%用于产业发展和扶贫到户,让贫困户参与特色板块基地开发经营,实现整体脱贫。
狠抓特色开发。通山县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出台加快油茶、楠竹、小龙虾等产业发展意见,实施政策奖补和贴息贷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九宫山、隐水洞、富水湖等一批国字号旅游景区,实施“景区景点 基础设施 农家乐”旅游富民工程,带动发展农家乐1200家,旅游综合收入GDP占比达到28.5%。 (责任编辑:单庆、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