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成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在形象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蕴涵了许多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从客观理性的平面构成法则、色彩构成法则、立体构成法则到具体的形态构成方法、形式构成方法、构成原理及造型形态的材料运用。都对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制作有着指导作用。对构成课程具体的教学改革,打破原有的格局。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进行实用性探讨,使教学更加的精炼。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 形象设计 构成课 三大构成 改革
一、构成课在形象设计与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成课是一门设计基础课, 所谓构成是指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的用语,它的含义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构成作为一门正式的设计基础课程,最早始于1919年德国包沽斯学校,在距今80年的时间里,“构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通认可和重视,一致认为构成是设计教育中心不可少的基础训练课程。我们国家对构成教育意义的认识较晚,直到1981年,广州美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才把构成列为设计基础的训练课程,正式进入大学课程。
构成课在形象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平面构成可以指导学生在设计中的构图问题、为专业的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等;《色彩构成》可以解决学生在设计中的与色彩有关的心理效应,生理效应;而《立体构成》则实际的解决在整个立体空间中的位置,构成与结构关系。
在整个的设计中,各个都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作为一门基础课,又往往被学生所忽视,认为与自己的就业与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只是一些手工课,所以针对学生的认识误区与学生的心理,我将整个构成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就业技能相联系,以具体的应用项目为引导,改变了原有的讲完了做的传统教学方法。让构成课更加的生动,实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构成课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蕴涵了许多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从客观理性的平面构成法则、色彩构成法则、立体构成法则到具体的形态构成方法,形式构成方法、构成原理及造型形态的材料运用,都对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制作有着指导作用。
二、形象设计专业对构成进行改革的理由
在《平面构成》当中,包括点、线、面的认识;重复构成、近似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常态构成、矛盾空间、肌理构成等几个知识点;《色彩构成》包括色彩产生的生理因素,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和复色,色相、明度、纯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形象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形象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形象色彩的情感,形象色彩的联想,形象色彩的肌理与心理感受等知识点;而《立体构成》中也包括了立体的构成要素、造型原理、造型方法、等众多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一门课的知识点要达到几十个。原来的教学是将知识点一个一个地讲授,然后一样一样的做作业。学生听着累,作业任务量也大。往往一个构成就让学生筋疲力尽、怨声载道,收效还不大。从而对这一门都有产生了厌恶感。立体构成往往又被学生当成是一门没有什么用的手工课来看。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这个东西最后能用来做什么,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针对我们人物形象的专业特点,对构成教学进行了改革。
三、 构成课在形象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暂各自取名为××形象设计公司。在开课的第一节,我先将三大构成的各个知识点将会形成的画面效果和立体效果,以欣赏和点评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个构成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就是发挥各个公司的力量,进行运作,以公司为单位向其他公司发出形象设计征集。其他公司就会应征向这个公司投标,最后,公司选择出自己认为最优秀的形象设计作品上交作为作业。
(二)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设计目的提炼构成中的知识,并将知识点用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实践中
比如:
1)在本阶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假设××形象设计公司发出征集(小组的成员首先讨论得出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设计效果,其中的讨论内容就包括了对整个形象设计要用什么构成的讨论。)
2)其他小组的应征(小组成员分析这个设计要以什么样的构成组合来表现,怎样设计更具表现力,用怎样的表现手法等。最后小组通力合作完成整体的人物形象制作。)
3)各形象设计公司向发起公司当面答辩应征。(答辩应征的过程首先可以锻炼学生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表述能力;其次,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运用更灵活。)
四、 形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总结的经验
在形象设计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总结,如需要用什么样的构成知识比如:是色彩知识,平面图形知识.还是立体空间知识,教师就适度的讲解这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对构成知识的学习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以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构成打破原有的格局。
整个人物形象设计与制作用到哪个知识点,老师就针对这一知识点做具体的讲解。当平构、色构、立体相互交插运用的时候,往往就能创作出相当出色的作品来。也就是构成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这样的讲授,学生听着有目的性,学着有主动性。老师不用泛泛的讲,只对学生需要的进行实用性的讲解,使教学更加的精炼。在人物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案例可以借鉴,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地与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交流,将制作过程中的實际需要总结出来,这样的教学才更贴近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压缩了构成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 从素描走向设计. 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
[2]陈文捷. 我的构成教学观. 文艺研究,2007(04).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 形象设计 构成课 三大构成 改革
一、构成课在形象设计与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成课是一门设计基础课, 所谓构成是指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的用语,它的含义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构成作为一门正式的设计基础课程,最早始于1919年德国包沽斯学校,在距今80年的时间里,“构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通认可和重视,一致认为构成是设计教育中心不可少的基础训练课程。我们国家对构成教育意义的认识较晚,直到1981年,广州美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才把构成列为设计基础的训练课程,正式进入大学课程。
构成课在形象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平面构成可以指导学生在设计中的构图问题、为专业的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等;《色彩构成》可以解决学生在设计中的与色彩有关的心理效应,生理效应;而《立体构成》则实际的解决在整个立体空间中的位置,构成与结构关系。
在整个的设计中,各个都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作为一门基础课,又往往被学生所忽视,认为与自己的就业与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只是一些手工课,所以针对学生的认识误区与学生的心理,我将整个构成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就业技能相联系,以具体的应用项目为引导,改变了原有的讲完了做的传统教学方法。让构成课更加的生动,实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构成课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蕴涵了许多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从客观理性的平面构成法则、色彩构成法则、立体构成法则到具体的形态构成方法,形式构成方法、构成原理及造型形态的材料运用,都对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制作有着指导作用。
二、形象设计专业对构成进行改革的理由
在《平面构成》当中,包括点、线、面的认识;重复构成、近似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常态构成、矛盾空间、肌理构成等几个知识点;《色彩构成》包括色彩产生的生理因素,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和复色,色相、明度、纯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形象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形象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形象色彩的情感,形象色彩的联想,形象色彩的肌理与心理感受等知识点;而《立体构成》中也包括了立体的构成要素、造型原理、造型方法、等众多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一门课的知识点要达到几十个。原来的教学是将知识点一个一个地讲授,然后一样一样的做作业。学生听着累,作业任务量也大。往往一个构成就让学生筋疲力尽、怨声载道,收效还不大。从而对这一门都有产生了厌恶感。立体构成往往又被学生当成是一门没有什么用的手工课来看。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这个东西最后能用来做什么,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针对我们人物形象的专业特点,对构成教学进行了改革。
三、 构成课在形象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暂各自取名为××形象设计公司。在开课的第一节,我先将三大构成的各个知识点将会形成的画面效果和立体效果,以欣赏和点评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个构成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就是发挥各个公司的力量,进行运作,以公司为单位向其他公司发出形象设计征集。其他公司就会应征向这个公司投标,最后,公司选择出自己认为最优秀的形象设计作品上交作为作业。
(二)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设计目的提炼构成中的知识,并将知识点用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实践中
比如:
1)在本阶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假设××形象设计公司发出征集(小组的成员首先讨论得出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设计效果,其中的讨论内容就包括了对整个形象设计要用什么构成的讨论。)
2)其他小组的应征(小组成员分析这个设计要以什么样的构成组合来表现,怎样设计更具表现力,用怎样的表现手法等。最后小组通力合作完成整体的人物形象制作。)
3)各形象设计公司向发起公司当面答辩应征。(答辩应征的过程首先可以锻炼学生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表述能力;其次,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运用更灵活。)
四、 形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总结的经验
在形象设计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总结,如需要用什么样的构成知识比如:是色彩知识,平面图形知识.还是立体空间知识,教师就适度的讲解这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对构成知识的学习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以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构成打破原有的格局。
整个人物形象设计与制作用到哪个知识点,老师就针对这一知识点做具体的讲解。当平构、色构、立体相互交插运用的时候,往往就能创作出相当出色的作品来。也就是构成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这样的讲授,学生听着有目的性,学着有主动性。老师不用泛泛的讲,只对学生需要的进行实用性的讲解,使教学更加的精炼。在人物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案例可以借鉴,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地与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交流,将制作过程中的實际需要总结出来,这样的教学才更贴近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压缩了构成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 从素描走向设计. 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
[2]陈文捷. 我的构成教学观. 文艺研究,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