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和习惯,是当今课堂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 主动学习能力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主动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发展的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自生活。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把生活中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再经过思考,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动机。
  比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树的高度。问题这样设计: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树不高用竹竿直接测量;树高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太阳光树的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咋办……学生运用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等方法。这样,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解决方案,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由兴趣而来的学习动机成为稳定、持久的探索数学知识的动机,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精神
  1.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我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己提出问题思考:(1)圆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2)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整个教学过程,教会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本领:(1)可以应用知识间的转化和联系;(2)动手操作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3)认真观察、比较,有序地思考问题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等。
  2.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
  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
  四、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
  在课堂教学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4—6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要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课本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
其他文献
写作课上,我们总忙于指导学生绞尽脑汁地搜集素材,或把别人的文章大卸八块,剪辑处理,这就使得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缺少情趣。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作文教学往往是千课一面,教师讲、学生写,教学过程僵化死板,缺乏情趣,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作文教学就失去了“市场”。再者我们的作文教学缺少互动。无论是作文还是讲评,都是教师讲,学生写或听,没有互动,没有交流,没有思想的碰撞。虽然有时也让学生参与教
期刊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俨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热点和焦点。应对新课改的大潮,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对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互动精神,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长期以来,课堂互动主要体现为“师生互动”和“学生间互动”两种,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是学生提问,学生之间课堂或课下讨论两种方式的互动形
期刊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那么,如何通过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呢?  一、体验,从预习开始。  将以往的纯文本的巩固性作业改为体验式预习作业或部分改为体验式预习
期刊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指出数学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笔者所在的学校张家口市第二中学是一所省
期刊
一、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及开展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是一门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的学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信息素养”,为此,“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先备知识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是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地理新课改背景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积极探索,寻求更好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生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角色 培养兴趣 实践体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论,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启发式教学 基本内涵  当前教育正处在积极改革发展的阶段,在旧的教育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退去,而新的教育体制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我国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这种社会背景,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努力:1.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充分利用新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用“心”转化后进生;5.深入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个体差异 教学反思 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
期刊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选择好的题目既能避免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又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思想与方法。高考选择题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合理,既重视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能突出对能力的考核。所以,解高考数学选择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目的性和深刻性,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独特的作用,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期刊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重点。应用题也正是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来加以应用的过程。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核心意义也正是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将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意义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建立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和解答应用题。应用题的内容涉及到“数与代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