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于山海之间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德发是敢于也善于表达理想的作家,不管是他的“农村三部曲”还是他的传统文化系列作品,都勇敢、坚定地表现他的人生、自然、社会理想,而且,他理想的构建不是来自乌托邦式的虚妄,而是建立在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和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扎根泥土,关心底层,立足人性。2019年,赵德发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的长篇小说《经山海》,无疑是近年来影响非常广泛的气势恢宏、富有诗意的主旋律小说,表达作者对于人性、权力、责任、理想的思考。
  《经山海》的成功之处,在于从细微处、从低层面表现国家的大格局,以吴小蒿这位出身草根的时代楷模的经历和行为,表现新时期的大理想、大格局,表现出超越世俗、超越平凡的诗化的理想境界。小说以吴小蒿作为象征载体,象征小草一样富有生命力量和奉献精神的草根群体;小说又以吴小蒿作为借代本体,借代为改造山海、建设家园、改善民生而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同时又充满豪情壮志、具有诗意胸怀的千千万万基层干部这一群体。可以说,《经山海》中主人公经山纬海般的伟大理想,大气呼应了山川河海,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诗意展现了凡俗世界,在当代主旋律创作实践中,可以被视为具有界碑意义的“金钉子”。
  正因如此,《经山海》不仅获得读者高度赞赏,而且获得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第四届中国长篇小说金榜、“百年百部红旗谱”丛书,而且根据小说《经山海》改编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一.经历山海,世俗中求脱俗——吴小蒿的人生情怀
  小蒿,小小的蒿草,在浩渺大地,在苍茫山海,随处可见却无人待见、屡遭压抑,甚至会被剪除,绝没有庄稼、鲜花、大树那样受到人们的悉心培育、热情关注,但小草来自乡间,扎根土地,有着自己的风格:在艰难困苦中仍然茁壮、坚韧、平静。这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吴小蒿作为个体的基本特征。当然,小说中的主人公吴小蒿并不甘于一般小草的命运,她有着独立的个性和情怀,在世俗的环境中,她认真经营世俗事务,同时努力摆脱世俗命运,构建诗意人生。
  先说吴小蒿的家庭生活。吴小蒿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又因为是个女孩,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使吴小蒿在娘家从小不受待见,被父亲视为轻贱的蒿草,名字“小蒿”就有着不受待见任其自生自灭的意味。她以这些苦难经历为滋养,培养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她自小付出超常的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出类拔萃,后考上名牌大学——山东大学,但因为家庭特别贫困,她不得不接受官二代的“协议爱情”,为了上学,她接受资助,同时接受与这个她不喜欢的男人的婚姻协定。婚后,虽然吴小蒿个人才华出众,又有着名牌大学的耀眼光环,表面上也得到一定尊重,但因为她出身草根家庭,娘家地位低下、经济贫困,所以,她在婆家一直承受着庄严背后的冷漠。公公作为离休干部虽然话语不多却往往颐指气使,丈夫作为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不思进取,却对她霸道专横甚至常常拳脚相加。吴小蒿一方面强忍着泪水和屈辱,一方面尽力处理好家庭事务,侍奉好公婆,照顾好女儿。
  再说吴小蒿的爱情生活。吴小蒿曾跟所有少女一样,有自己的爱情憧憬和人生目标,但因为已经有了“协议婚姻”,在从未成年向成年转折、少女爱情朦胧诞生阶段,就不得不屈从于生活。她无奈地把自己最美的爱情深藏于心中,放弃大学同学的追求。面对残酷的现实和失败的婚姻,吴小蒿长期忍辱负重,打掉牙齿往肚里吞,即使与丈夫感情不好,或者说夫妻之间形同路人,她仍然洁身自好,在世俗生活中保持着诗意内心。
  最后说吴小蒿的社会生活。吴小蒿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而且专业水平超高,曾有留校或保研机会,但因为已有婚约只能放弃,选择回地方上班。她自身没有雄厚的背景,而公公已经离休,又希望儿媳做贤妻良母,自然不希望小蒿出众,因此也没有出头帮忙。她只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到了看起来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区政协文史办工作。本来,吴小蒿觉得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但工作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单位的工作状态其实是毫无生机、无所事事。即使如此,吴小蒿努力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相关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实现自己的价值。
  吴小蒿,就是这样一棵在山海间、世俗中“无人知道的小草”,不被重视且常常遭受践踏,但吴小蒿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高材生,又有着小草一样的坚韧与奉献精神,艰难的经历没有磨平她的棱角,没有消磨她的意志,更没有使她放弃青春的梦想和人生的理想,反而使她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她热烈地希望自己能在激烈变革的时代挥洒热情,在广阔的生活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凤凰涅槃”般脱胎换骨的转变。于是,她每天除做好日常工作,照顾好公婆、孩子,还坚持学习专业,写作论文,甚至用写日记的方式自我审视。因为吴小蒿学習的专业是历史,对历史名人及其业绩非常景仰,所以,她经常翻阅《历史上的今天》一书,并在上面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悟。正是在这样持续不断地自我审视中,她决心从一潭死水的现有工作中走出去,到广阔的富有冲击力的生活空间——山海中去磨练自己、锻造自己,展现自我,实现价值。
  二.经山纬海,平凡中求超凡——吴小蒿的事业理想
  《经山海》之“经”有“经纶”“经纬”“经耘”(耕耘)“经历”等多层、多向意义,既包含着与空间协调的横向状态及人类的规划设计,也包含着与时间谐和的纵向过程及主观的改造发展,意味着在广阔的时空世界依据自然规律作出科学的规划和改造,创造适合人类生活的美好空间。吴小蒿就是在这个时空中存在,又在这个时空中努力展示自我,为规划、改造、建设美好家园而奋斗的草根英雄,也是众多草根英雄的代表。
  吴小蒿是平凡的,她接受平凡,但绝不甘于平庸,她要在平凡的生活中超越平凡,在普通的人生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这是吴小蒿最基本的事业理想,也是她作为草根英雄本质性的胸怀和气度!背着所有亲人、朋友、闺蜜,悄悄参加了乡镇干部考试,被录取了,她被分配到了“楷坡镇”当副镇长,从此,吴小蒿告别轻松安逸,摆脱无所事事,坚定地走向大海一般广阔的社会舞台。虽然作为基层干部,她仍然是平凡的,但处在世俗庸常的环境中,能以坚韧的姿态,勇敢担当,为民办事,秉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理念,为社会和谐和百姓幸福,不辞辛劳地做各种份内份外的大事小情,这何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吴小蒿拒绝浮在表面,而是深入渔村山村的角落和乡镇基层的细密肌理之中,亲身观察和体验。吴小蒿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她透过“牛哥”的苦闷、“值班羊”的咩声等,换位思考,以同理心感受村民内心的不平与委屈。吴小蒿的可贵在于,她不仅仅停留于同情与理解,而是知行合一,实现根本性的改造与建构。正因如此,她做事情才能真正落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使得这个小镇发展得越来越好。   吴小蒿不仅扎根于基层努力地拼搏进取,而且有着落脚于现实的非凡理想,以及源于本心的规划山海、改造山海、改善民生的英雄气度。吴小蒿从负责安全时遇到的鞭炮爆炸事件、负责环卫工作时遇到的工人罢工事件、负责拆迁时遇到的暴力抗拆事件以及与渔霸的斗争中一路走来,不卑不亢,一心为民,真诚担当。她积极主动、肯想肯干,创建电子商务服务点,促进传统文化申遗,推动丹墟考古,引入“深海一号”促进海洋养殖,兴建渔业博物馆……这些一再证明了她是一个能规划、善设计、敢做事、勇担当并且能成事的乡镇干部,同时,小说通过她展现了当代女性、当代基层干部、当代草根英雄在乡村振兴、民族发展、国家进步中的伟大贡献,也证明她的理想就是在平凡中超越平凡,实现“灵魂”和“现实”双重意义上的经山纬海。所以,《经山海》的妙处就在于没有就当下写当下,而是把吴小蒿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与《历史上的今天》作宏阔的历史参照,不仅写出了吴小蒿的理想、胸怀与气度,而且写出了时代的气息、精神、思想,以及当下人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作家赋予了主人公“经山纬海”的激情,这其中有忧患,有悲悯,自然更有改变现状的向往、憧憬,以及在总结历史经验后扎根现实的规划、设计。她思考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同时在长期的基层实践中逐渐弄清楚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社会发展进步需要什么,进而做出规划与决断。由此可见,吴小蒿的理想不只是主人公的理想,而吴小蒿的努力也不只是主人公本人的努力,而是代表着千千万万基层干部们的共同理想和努力,同时也是作家本人人文情怀的凝结和投射,她的那些理想建构和现实举措,其实就是作家本人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体现,同时也是作家对山海改造、农村建设的认真思考和艺术呈现。
  三.放歌山海,平淡中的激情——吴小蒿的诗化境界
  显然,对于吴小蒿的塑造寄托了作家赵德发的诗意理想,作者以笔为旗,以一种强劲的激情于苍茫大地之间汪洋恣肆地放歌,歌唱大气磅礴的山海、超越世俗的灵魂。
  作者将主人公置身于大气磅礴的山海自然环境与纵深的历史环境中,通过人物在环境中的行为,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主人公内在的高贵灵魂与不屈精神,这就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切生动,有效地解决了现实题材创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平面图解政策与现实、简单乏味地表现主题等。这一创作思想,不只体现在主人公挖掘丹墟遗址等古老历史遗存,还体现在她全力推动楷坡记忆工程、修建渔业博物馆、修建楷园等一系列现实举措。在现实层面上,这些努力可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在历史层面上,这些行动可以推进历史传统传承;在精神层面上,它们展现了观念和心灵中的历史,展现主人公虽然是基层小干部、柔弱小女子,却有着放歌山海擘画山海的豪放激情和实际行动。
  小说在内容结构上比较突出的是“大事记”,它由“历史上的今天”“小蒿记”“点点记”三部分组成,意在将国家和民族的大历史与吴小蒿的工作与家庭、女儿点点成长的小历史有机融合。这样的融合颇有意味,从中能看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紧密相连的精神隧道。大历史和小历史的融合,历史跟个人之间的相互参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审美的愉悦还有思想的深度。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小说最动人之处在于这放歌中体现的放达、纯真、美好的情怀。小说除了《经山海》的命名本身体现了一种超越生活、超越现实、规划自然、改造世界的气度和胸怀,还通过隅城、楷坡、安澜、石屋等地名,表现一种基于山海、大地、自然、原始的开阔、宏远,更通过渔民号子的演唱、深海一号的建设,将人类特别是源自草根的牧歌式的情怀、力量、韵味,以一种强大的穿透力传播人间。也正因如此,小说才更深地体现出吴小蒿基于自然、基于人性、基于诗意的纯粹灵魂,也能真正辐射到新时期大量基层干部在伟大的农村振兴工作中的艰辛。
  《经山海》通过主人公与所处的山海环境的完美融合,表现了赵德发的文学理想、人生理想、社会理想,写出了世俗中的脱俗、平凡中的超凡,写出了平淡中的激情,其最核心的焦点也是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新时期改造山海、建设生活的草根英雄形象——当代少有的诗化典型形象。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的翠翠是懵懂单纯温柔如水的,让人们抛却心机回归自然、原始、纯朴;那么21世纪的今天,赵德发在《经山海》中塑造的吴小蒿则是知性坚韧豪放通达的,作者的目的在于激励人们在自然、历史、社会空间里绽放自我、创造生活。
  恩格斯说过:“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该是如此。”(《致敏·考茨基》)可见,“人”都是典型的“这个”“单个人”,而文学是“人学”,必须表现“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塑造典型的“这个”“单个人”形象,而且“单个人”的个性应该是立体的、透彻的、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模糊的、单薄的,同时这个“单个人”又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代表性、象征性,也就是典型性,是个性与共性的完美融合。《经山海》塑造的吴小蒿就是这样立体、透彻、全面而又具有辐射性、代表性、象征性的典型形象。从吴小蒿的奋斗与抉择中,我們既能看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又能看到当今青年拥有的对社会与个体、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这也是她之所以被视为时代新人形象的重要原因。
  应该说,《经山海》依托着作者成长的日照山海,凭借作家的审美眼光与文化视野,聚焦山村渔村中的山民渔民,挖掘海洋文化,塑造半岛性格,通过山、海、人的深入对话,通过描写草根英雄形象的精神和情怀的牧歌式绽放,为当代文学人物殿堂贡献了诗情满怀、感人肺腑且有辐射力和穿透力的典型,为新时期主旋律文学贡献了经典力作,也实现了作家创作风格的新开拓和创作境界的新突破。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王成一),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王均策)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SODA再分析资料和AVISO观测资料研究了斯里兰卡穹顶区(SLD)的迁移和消散机制.斯里兰卡穹顶区是孟加拉湾西南部的一个气旋涡旋,主要出现在西南季风(5—9月)期间,与西南季风海流侵入孟加拉湾同時存在.正风应力旋度引起的Ekman抽吸是形成SLD的主要原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LD区域的风应力旋度与Ekman抽吸存在较强的正相关(r2=0.93,p>0.5).此外,结果表明SLD在发展过
期刊
《夜晚的潜水艇》是90后新銳作家陈春成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该小说集包括9篇小说,最初发表在陈春成的豆瓣个人主页上,后由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结集出版。在出版后的几个月里,这部小说集先后获评《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新浪年度推荐图书,并荣登豆瓣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排行榜首位。  陈春成作为一个自幼喜欢中国古典文化、语言功底扎实、兴趣爱好广泛、勤奋耕耘多年的写作者,在《夜晚的潜水艇》中展现了高
期刊
摘要:《梁光正的光》借助于“灵光”消逝的父亲形象的多重叙述,勾勒出一个特定时代下充满矛盾性的行为主体,展开了对历史建构过程中叙述话语的思考。在不同的话语背后有着不同的情感基础和价值逻辑,导致了同一叙述对象在体认上的分歧和差异。在对这种分歧和差异的追踪、考察与研究中,作为具象化的个体成为了一个触点,小人物与大历史之间的平面联接进一步强化,对历史、自我与他者之间内在关系的纵深探求,成为了小说文本最终的
期刊
高寅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们结识于2005年,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了。其后,我既为他写过文章,也为他策划过展览。他虽近古稀之年,但一直淡泊名利,深研于画学,矢志于山水画创作,终以自己的作品实力逐渐跻身于画坛大家,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如日中天。  高寅先生山水画总的特点是南北兼容、雅俗共赏,功力深厚、精深博大,卓尔不群、独树一帜。所谓“南北兼容”,就是他的山水画既有江南山水画的温润柔媚,又有北国山水
期刊
引 论  海子不是一个盲目的诗人,也不是一个一时兴起的诗人,一开始他就有自己执着的诗学寻求,而且具有清晰的表达。正如《海子诗全集》封面折口上的介绍,“我不想成为一名抒情诗人”,他的追求是“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的“大诗”。  虽然,在新诗潮兴起的时候海子已经开始写诗,但他没有追逐当时新诗潮漩涡中心的思路,而是看到另一种诗学的萌芽。“当前,有一小批年轻的诗人开始走向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揭开黄色的
期刊
摘要:《兒童法案》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14年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围绕女法官菲奥娜的家庭和职场两条线索展开,为读者呈现了一桩桩宗教与法律相抗衡的案件。麦克尤恩在该小说宗教与法律的“外衣”下包裹成人精神世界和孩童心理世界存在巨大差异的内核,在对“本我”这一原始欲望的把控方面,成人与孩童的态度有明显不同。基于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中的无意识理论及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为视角,对小说中成人与孩童欲望生发
期刊
5.不治已病治未病  “神农尝百草,药性自此明。”中医药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独特药方。千百年来,她穿越悠远的历史时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越来越具有人文关怀、文化属性和多元价值。  “寻常中草药,也可以做成‘康养+文旅’的大产业。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刘春晓说,这几天虽然一直在外地出差,却通过手机时刻关注着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南阳视察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她说,当前,全省上下都在深入贯彻
期刊
摘要:从刘狄洪的画作中,可以看到其内在的孤独,而摆脱这种内在的孤独是他强大的创作动力。刘狄洪曾多次去原始森林写生,这是他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象征事件。他通过与自然本真建立关系,获取心灵的慰藉,获得安全感,获得人格与精神的超脱与升华。  关键词:刘狄洪 艺术 自然 精神分析  刘狄洪先生的画作和人生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其人生经历的简略叙述,比如
期刊
曾臻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丰年之路》书写的是全国劳动模范、宋砦村党支部书记宋丰年的人生之路,也是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宋砦的“丰年之路”,也从一定意义上昭示了中国乡村的“丰年之路”。作者的文字饱含情感,敘述中融入了抒情和议论,其间小说笔墨的化用使得场景描写颇为生动,这些都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丰年之路》通过宋丰年的人生之路写出了大时代的面影,让我们感慨中国故事的神奇和博
期刊
前 言  《三体2:黑暗森林》(以下简称《黑暗森林》)是刘慈欣继《三体》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刘慈欣在这本书中,为读者展现了人类以最高智慧应对强大的“三体人”入侵的一段史诗。同时,这本书刺破了人类所有的浪漫主义,把文明的黑暗本质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本书呈现的故事不能说是最真实的,但却是最理智的一番思考。所有幻想的、自大的外衣都被刘慈欣用足够的理智一点点剖开,呈现出了文明冰冷又残酷的骨感,让生活在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