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别困境中挣扎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ee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对性别既成定论的误解,成为小说《蓝调石墙》中跨性别者洁斯和电影《沙漠之花》中遭受割礼的女主公华丽斯性别困境的根本原因。洁斯在跨性别的战斗之路上,变得勇敢而坚定,不再回归世俗的非男即女的两性世界,坚持自己的男女人的跨性身份;华里丝这朵承受割礼苦难的坚韧的沙漠之花,成年后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公开反抗割礼暴行的国际演讲台上。两个身体的女人,一个背离女性性别身份渐行渐远,坚定无比;一个为争取做正常人的自由,走上国际讲台,献身说法,为废除惨无人道的割礼挺身而出,为争取身体的自由,性别的认可,人权的保障,从被社会伤害的弱者成为让世界为之改变的勇敢的战士。
  关键词:跨性别;割礼;男权;性别困境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48-03
  以男性意识为价值判断的社会,无论中外无论古今,都是占据中心价值体系的金字塔的尖部,为女性的定位,就出自于此。让女性成为女人是这个价值指挥棒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它的塑造下,有了正常的女人,但是也有被它的金字塔座压抑伤害的人们,他们或是做不成女人,或是作了女人而不能成为女人。谁才能改变像洁斯和华丽斯这些受伤者的命运。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曾经的弱者勇敢站起来,自己推翻压在身上的古塔,解开捆綀已久的绳索,让自己成为主人,才能获得永恒的解放。
  一、在性别与性的困境中徘徊的人们
  性别取向本非天成,洁斯如果没有少年时代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约定俗成的性别规束,如果不是了证明自己可以如常人般自信生活,如果不是世人灼热的偏激目光的直射,洁斯本可以遂人心愿的做回一个正常的女孩,一个让人悦纳的女性,但是越压抑就越反抗,洁斯的努力成为那些正常人们嘲笑讥讽的把柄,这让洁斯反其道而行,另寻他路实现自我。可以说,正是那些自以为正常的人们将洁斯推向了非正常的性别取向之路。鲁迅曾在小说中为我们展示看客们的麻木与无聊,费雷思却现实的笔触为我们探到人性的冷漠与荒芜。在这场性别争执战中,走入我们视野的洁斯曾经是痛苦的受害者,绝望的挣扎者,少年期因为是女孩却有男孩的衣帽打扮,在同龄人恶作剧地嘲弄下,她被脱掉衣服内裤,甚至因为自己男相女身,激起学校六个恶少的淫欲,极度变态地在操场上强奸了她。那时,她已经学会了在忍受中反抗。即使是在遭到性侵犯后,被莫瑞提教练冷眼相待嗤之以鼻,她也没有选择弃世而去,而是发誓再也不穿裙装。美国作家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中用含泪的幽默调侃美国制度对犯罪的“宽容”,对无辜的“惩罚”,让一心想进监狱过冬的索比别拒之门外,却把在教堂外被悠扬的赞美诗感化后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他再投囹圄。洁斯的少年经历也一样是这种含笑的幽默,而这笑是洁斯用嘴角反击欺侮者的利器,她越是毫不在意所受到的伤害,那些小恶棍就用加倍的凌辱欺负她,认为她不知悔改,竟敢以反抗回敬他们,简直胆大包天。
  顺从得到的是嘲笑,挣扎得到的是欺侮,而反抗对于洁斯就是惩罚加倍。她没有过错,只是因为这个社会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的偏见之识,让她为自己的中性化的外貌承受身心痛苦的摧残。必须选择,选择性别让自己立足于世。如何选择,是做回女人,继续在冷嘲热讽中卑微度日,还是改变性别,认同自己的男相之貌,成为人们认为的男人,在伪装下面对自己的真实之躯,但能不能做回最自然的自己,做回那个本真的洁斯,不要改变自己,要世界改变,变得宽容,有爱而平和大度。成为女人,对洁斯而言就是重回地狱,万劫不复。做男人是起初她不认可的违心之为,年轻气盛的她开始选择的是做自己,非女非男,是男相女身的男女人,他\她,第三性人,在这个特殊的群落里洁斯找到了同行者,不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洁斯有了爱的人,也有女性真心的为洁斯付出情感与身体。洁斯在第三性别之初的历程,享受了片刻的幸福与宁静的爱。而好景不长,人们并未忘记洁斯令人气愤的性别,在工厂里受压制,来自同事的嘲笑,干与男人同样的活儿,却拿不到应得的报酬。更为令人恐惧不安的是,作为国家机器的警察和法律,也因为世俗的偏见,对和洁斯一样的人们施以暴力,惨不忍睹。当警察举起手中的警棍肆无忌惮地打落在洁斯的身体上的时候,当这些代表公正的执法者按着洁斯吃粪便的时候,当国家法律的代言人未能保护如洁斯一样的弱势群体的时候,法律就不再是保护的工具,而成了杀人者手中致命的武器。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歧视,还得不到正义的保护,这是让洁斯感到最绝望的,虽然洁斯能和朋友们故作镇定地接受警察的盘问,甚至毒打,但是生活的毫无安全感可言。这些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已经生存维艰的人们,再遭受如此不堪的打击,洁斯不能自保更不能保护爱人的苦衷,是洁斯转性的动因。性别的困惑尚且可以忽略,可当这些困惑一旦成为了你生命困境的潘多拉的魔盒,无论如何你是不会再有固执己见的勇气了。洁斯在作了一段时间性别的迷途羔羊后,终于选择了权宜之计,变性。身体的困惑是否用身体的改变来解决,与心理感受精神世界无关,洁斯在选择改变时并未意识到。洁斯的性别徘徊之旅的结束,却不能宣告其性心理取向的随之而变。性的困境仍然潜伏于心。
  与洁斯相比,承受割礼巨大伤害的华丽斯,在性别的取向上是单纯而自然的,她一直是以女性为本出演社会的每一种角色。但是幼年时割除阴唇与阴蒂,将阴部用缝合得只剩火柴棍大小的洞口,让华丽斯在成年后身为女子,却享受不到作为女性的快乐,在她仅有一次的与男性颇有好感的邂逅中,为了避免性的尴尬,在爱神降临的瞬间她选择了逃离。可回到住所看到女友正与一面缘的男人尽享鱼水之欢时,她羞愧难当地逃到屋外的走廊里等候。洁斯虽有有性别取向的困惑但有性交流的的欢愉,而华丽斯虽为真女人,却没了做女人的权利。洁斯与华丽斯都在社会畸形的性取向与性别压抑上做了最美的祭品,展示与人,让那些所谓的正常人看到自己的庸常而无可挑剔的生活,让他们成为庸众社会里的性变态性压抑者为常人做最好的陪衬。
  二、选择反抗而非忍耐
  洁斯的变性是向常人性别“对的世界”的妥协,当人在现实中不断遭受打击,身心具疲,就会转向与初衷相反的方向,以求苟安。“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难而退,也是自保下策之举。洁斯为生存而变性,又无奈也受到同为男女人T们的不屑的眼神,当洁斯以男性的角色与女友做爱,在黑暗中用人造阴茎为女友制造快乐,女友的满足似乎证明洁斯的转变还不错,有了正常人的性交流,虽然是以假代真偷梁换柱的杰作,可毕竟洁斯在女友身上找回被人信任之感。这一直是洁斯的困窘之源,还有再也没有警察的骚扰,没有如厕的尴尬,放心的做一个社会认可的男性,一个身体的男人。如影随从的尴尬看似消失无迹了,可内心的自我认同又将怎样呢。与此同时,华丽斯从一开始就作为反抗世俗的不屈服者,在父亲为得到12头骆驼将尚未成年的她嫁给一六十老叟那晚,华丽斯成功地逃往外婆家,辗转来到伦敦姨母家里作了童佣。做佣人的日子也并非安逸,要受到主人的斥责,做着干不完的家务,可是好过给一个男人做小妾,做生育的工具,在她那受过割礼的部位,一次又一次的撕裂又愈合,愈合后再撕裂,很有可能在分娩的那刻失血过多而死。在命运的噩耗袭来的时候,洁斯的性别的转换,华丽斯的连夜的出逃,都是在回避命运的打击,以期望受到的伤害能少些,但过分的忍耐只会让他们暂躲一劫,命运从来都不会轻易放过弱者,躲避只能让它更加得寸进尺,让它伺机再来,给你重创。海明威曾用他一系列硬汉的形象告知天下弱者,尤其是那些外表弱小内心却足够强大的人们: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却永远打不败他。   细观洁斯注射荷尔蒙和做缩胸手术以后的生活,表面上是越来越顺利,在社会上对性别的认可度远好过从前,可洁斯在没有了从前的朋友,被以前的T和婆们排斥在外,有新的女友又怕性别的真相被发现,洁斯性别认同的春天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洁斯在性别迷宫中就成了回不去也走不出困境,这种痛苦还不如做T时来的更直接,它让人有苦无处诉,有怨无人听,原来并不为多数的真的朋友也形同陌路,洁斯成了弃儿,是世界上真正的孤独者。虽然华丽斯也一直孑然一身的,她唯一的女友尽管同情其遭遇,支持她做模特,可是身份的困境就从未离她而去。为了能出国演出,旅店老板娘为她办理假护照,不幸的是她还未登机就因此入狱。为获得永久居住权,与一个喜爱她美貌很久的一个男人,虽然最终离婚,获得身份认可,华丽斯不能忘记她那五岁时因受割礼而死的姐姐,不知道非洲还有多少姐妹如她一样深受割礼之害,所以她要为废除这一毫无人性的陋俗挺身而出,38岁的她站在了联合国的演讲台上,开始为反对割礼活跃世界各地。人类解除自身的困境是找到受难之根,然后连根拔起,就地铲除,不留后患。所以洁斯的妥协之举,非但与其无助,还将自己置身于矛盾的沼泽中,不可自拔。洁斯此时在意识中早已从身体的性别选择走向了精神的救赎,性别的社会定位还是没有满足自我内心的性别苛求,物理性质的认同只是违心的敷衍,精神世界的本心所向仍在中性人那里原封未动。这种自欺的转变要比先前因性别困境所带来的身体摧残更甚,正如《北京故事》中与蓝宇相恋的“我”,一直不肯承认自己的同性恋的情结,一直到选择与自己心仪的女子结为夫妻,脑海中仍挥之不去的还是蓝宇,而蓝宇的离世除了给“我”致命的打击之外,也激醒了“我”内心本真的欲望,蓝宇才是“我”倾其所有都无怨无悔的至爱。洁斯的性别困窘的出狱,也是直面了本心的欲望之后,性的意识的觉醒,使得洁斯终于下定决心,做回自己,不是纯粹的男人或女人,而是可以被社会接受的第三种性别的斗士。
  选择与众不同,本身就选择了个性与反抗,如果不敢正视残酷的困境,不愿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洁斯不但连变性人都做不成,华丽斯也是连麦当劳的服务生都难以为继,社会性别的歧视会将他们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吞噬掉。所以想要活下去,像人一样有尊严有自信的活下去,就要在反抗中肯定自我,赢得永恒的自由。
  三、肯定自我,在反抗中勇敢生活
  洁斯终于回到了T的行列,正视了自己性别,也在内心最终接纳了自己,在小说的最后一章,洁斯听到了跨性别人士的演讲,并与众多同性恋者站在科恩斯多佛街地铁站口举行演讲会,洁斯大声宣布“我是男—女人”,宣告自己性别的胜利,虽然这胜利的事实本就理所当然的存在着,还是让所有为挣得这个称呼的人们经受了炼狱般得身心坎坷才在性别簿上获得一席之地。但这并不表明,洁斯们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生活下去了,对于第三性别的接受度还未广泛达成共识,要社会在各方面都一视同仁,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肯定自我只是迈出反抗的第一步,要在斗争中赢得合法地位与合理的与要求,不只是洁斯与华丽斯的双肩所能挑起的责任,做为社会一员的我们,也应该更加理性的审视我们身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不要再用无知的偏见蒙蔽我们的双眼,蒙蔽我们的良知,肆意伤害与我们一样纯洁善良的人们。他们只不过是想按照自己的心愿过一种生活,也许我们未曾见过,但不应伤害他们,如果不能宽容,最起码不要去打搅。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早已经把宽容的哲学教会给我们:“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也许无法认同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但请你保留发言的权利,在跨性别者为自己摇旗呐喊的时候,请多一份冷静的思索,当华丽斯为女同胞们力争自由废除割礼的斗争中,也请多一些支持和善意的关怀。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获得性别的自由,无论是跨性别者,还是备受伦理压迫的女性,都要靠自己的反抗来争取最终的解放,想要不被性别束缚,就先学会砍断性别歧视的枷锁,洁斯和华丽斯都是在起身反抗中找到了自我的位置,并为之继续努力奋斗,直到社会不再以性别的不同区分高低贵贱,不再将女性的贞洁锁在伦理的保险箱作为对男性的献礼。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每一个人都能如己所愿安心生活。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代电影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制约,受到消费者的挑选,在对当代电影叙述策略的选择与契合方面,导演在电影中如何运用策略问题,观众对当代电影叙述策略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如何,这些策略在中国当代电影发展与演变中的作用如何等是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国当代电影;叙事策略;导演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245-03  一
期刊
摘 要:公信力是集中体现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度量标准,它是评价和鉴定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地区的稳定与民族的团结,乃至整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公信力;政府;民族地区;公信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
期刊
摘 要:以兴隆洼文化与蒙古国东方省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粗略的对比得出:两地虽因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其文化各具地区特色;但在新石器时代,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到蒙古国东方省甚至到外贝加尔地区的远古先民们在居住址的选址、建筑风格、生产工具、墓葬习俗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居住址;建筑风格;生产工具;居室葬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由于贫困、家庭破裂、社会教育不当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数量一直在上升。要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数量,必须从源头预防,因此本文主要从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建设的完善这两个方面预防未成年人流浪。  关键词:困境儿童;流浪未成年人;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53-03  困境儿童是指贫困家庭(当地最低生活标准)中
期刊
摘 要:“同命同价”一直是中国社会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它有一定道理与现实基础,如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的现实差异,农民与知识分子的劳动价值与创造财富的作用大小;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有悖于人格平等的基本论调。通过结合法理学与侵权法探讨实质的解决方案,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建立新型的死亡补偿制度,还需要我们法律人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人格平等;精神抚慰;生命权  中图分类号:D9
期刊
摘 要:《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被誉为美国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本文旨在从成长的角度,以后现代哲学家拉康的主体理论探讨该作品的自我成长主题。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成长;自我;主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41-03  一、《看不见的人》与美国黑人成长小说  1952年,黑人作家
期刊
摘 要:当代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作品以科尔沁沙地的生活为题材,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描写人性为创作题材。两位作家在关注人类生存状态方面有比较一致的创作思想,即以尊重生命,和谐共存的理念构建美好的生活图画,但是两位作家切入的角度及写作方式有明显的不同,郭雪波注重描写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茨威格则注重描写人与人、人与自身,这四极共同构成了人和谐发展的全部要素。  关键词:郭雪波;茨威格;欲望;尊重;和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中西方的非言语行为之一——体触行为进行了比较,从握手,引路的姿势,座位的安排,穿过拥挤的人群,对碰撞的反应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了解这些体触行为的差异,有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得体”现象。  关键词:非言语;体触行为;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59-03  一、引言  外语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而许多人往往
期刊
摘 要:校园是“语码转换”的自然场所。从校园交际看“语码转换”的原因,大致有四种,即“语码转换”所具备的言语交际特殊功能、环境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同时,这些原因也揭示了校园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语码;语体;话语分析;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65-03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
期刊
摘 要:商业新品发布会作为近年来由欧美大型跨国IT企业兴起的一种继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后,另一种新型的产品推广形式。因其广泛应用了音频、视频、PPT等多模态语篇,对其多模态话语研究变得具有实践性及应用性。其中以苹果公司的产品发布会最具代表性及影响力。本文拟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以克瑞斯和凡利文的视觉语法为基础,对苹果公司ipad新品发布会进行分析,探索其对商业新品发布会的应用性。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