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薪酬结构与劳动生产率

来源 :现代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影响劳动生产率。文章基于薪酬结构中住房公积金这一视角,利用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薪酬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缴存公积金以及缴存的具体比例对员工劳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对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且缴存比例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公共服务;环境;住房价格;资本化
  一、 引言
  从理论上讲,住房公积金对员工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并不确定。与直接发放给员工的工资相比,公积金同时存在正负两种效应。正效应包括:(1)缴纳公积金是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商业信誉等的一个表征信号,企业高福利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的保障和安全性高,员工工作稳定失业风险低;(2)在职工购房时具有信贷优势:目前我国居民购买商品房时,用公积金贷款能享受低首付比例、低利息的优惠政策;(3)还有一些信用贷款、消费贷款等的评定也会参考是否缴存公积金,所以缴存公积金能够降低职工的信贷约束。负效应主要体现在:(1)企业与员工缴存的公积金是一种长期储金,利率较低,相比直接发放的工资,员工会牺牲一些投资收益;(2)就目前的政策而言,公积金的变现难度依然较大。当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时,员工就会更珍惜缴存公积金的工作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反之,则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基于现有研究和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尝试从企业薪酬结构中的住房公积金这一项入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企业是否建立这一账户、以及实际的缴存比例会对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 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1. 数据与变量。
  (1)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采用的主要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库中统计了我国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的工业企业。此外,本文还使用了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宏观统计数据。借鉴Brandt等(2012)、聂辉华等(2012)和杨汝岱(2015)的研究,本文对数据库的处理也从构建面板、消胀处理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进行。
  构建面板数据时,我们根据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每个企业所包含的地区代码,生成对应的地级市代码。然后根据“地级市代码 年份”和地级以上城市层面宏观数据库进行多对一的匹配。消胀处理是将与价值相关的变量统一除以当年该企业所在省份的价格指数,而后得到本文所采用的实际值。数据处理部分,为更准确地捕捉时间效应,本文选取了2006年和2007年连续参与了统计调查的企业样本,并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剔除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缺失和为负值的样本。关于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目前绝大多数地级市实行的政策是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比例最高不超过12%,还有个别地市规定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比例最高可以达到职工工资的25%。鉴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对相关变量的定义是“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稳妥起见,本文将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本年应付工资总额”这一比例值高于0.5的样本进行了剔除。其他变量存在缺失和明显数据错误的样本也被依次删除。剔除后剩余观测值数量为484 920,共计242 460家企业。数据结构为平衡面板数据。
  (2)变量定义。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每年各企业的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对数(参照任若恩,1998;张金昌,2002)。核心解释变量有两个:一个是GJJIV:企业是否缴存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虚拟变量,缴存的取值为1;另一个是GJJratio:企业人均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相对上年人均应付工资的比例,本文用此变量近似衡量企业缴存公积金的比例。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企业层面的微观指标和地级市层面的宏观指标,本文试图通过添加控制变量尽量全面地控制了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考虑到影响企业成本和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是员工薪酬,我们力图严谨地控制了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平均薪酬(包括工资、社保、福利、住房公积金和补贴)。
  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变量的名称、含义和统计描述见表1所示。
  2. 计量模型。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计量模型为:
  三、 实证结果分析
  表2给出了简略版的对模型(I)的估计结果,即"是否缴存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表2中(1)列~(5)列通过相继增加控制变量来使得估计结果更为准确。具体地,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支付员工的平均薪酬、企业职工人均教育费用和企业研发费用比例;第(3)列在第(2)列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企业股权构成和企业注册类型;第(4)列在第(3)列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所属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指标;第(5)列在第(4)列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所属城市的人口结构指标。
  结果显示,除了(2)列、(3)列得到的估计系数显著水平偏低外,其他三列给出了较为一致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相比不缴存的企业,有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项目的薪酬体系能使劳动生产率平均至少增加1.06%。这只是根据本文所用样本数据得到的一个均值估计,更具体的根据缴存比例得到的估計结果见表3。
  表3为模型(II)的回归结果,也是本文实证分析的核心部分。表中(1)列~(5)列增加控制变量的顺序与表2中相同。从表3中(1)列~(5)列的回归结果可见,企业缴存比例的升高对员工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系数大小约为0.2,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回归结果是稳健的。这说明我国的工业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比例与员工劳动生产率显著正相关。
  企业层面的微观控制变量中,企业薪酬和福利的人均支出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显著水平达到1%;人均教育培训费用的估计系数也在1%的显著水平下稳定在0.028左右,证明企业组织的职业培训对提高员工的生产率有明显效果;研发费用占比的系数显著为负,这可能是由于研发成果的滞后性和研发费用对薪酬与培训费用的挤出作用导致的;轻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重工业,这与统计局的统计结果一致;企业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这是规模经济的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也是一致的;由于企业股权构成和企业注册类型两个变量的细分项过多,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展开汇报。   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宏观控制变量中,值得注意的是本市个体经营者密度和职工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这与孙浦阳等(2013)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具体原因是当期的产业集聚出现了明显的拥塞效应,因而对劳动生产率具有负向抑制的显著影响。其他宏观指标也与已有研究相一致,不再赘述。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全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242 460家企业的484 920条观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对劳动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相比不缴存的企业,有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补贴项目的薪酬体系平均能使劳动生产率平均至少增加1.06%。缴存比例与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关系,缴存比例绝对增加1%,相应地会使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约0.2%。给定同样的薪酬支出额度,企业将其中一部分用于缴纳公积金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绩效。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不改变薪酬总支出的情况下,企业应在薪酬结构中加入住房公积金项目。这一方面能改善企业商誉、为企业传递正面信号,从而提高在人员招聘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本文所论证的,企业为员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对在职员工有正向激励作用,能显著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管理人员要避免因疏于管理、观念固化等原因而拒绝开设公积金账户,因为对企业而言,这一福利性住房储金项目会通过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而改进企业整体绩效。
  参考文献:
  [1] Brandt, L.,J.Van.Biesebro- eck, L.Wang, and Y.Zhang, WTO Acces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2012,CEPR Discussion Paper No.,9166.
  [2] 刘海洋,刘峥,吴龙.工会提高了员工福利和企业效率吗?——来自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微观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3,(5):65-73.
  [3] 聂辉华,江艇,杨汝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J].世界经济,2012,(5):142-158.
  [4] 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J].经济研究,1998,(2):3-13.
  [5] 孙浦阳,韩帅,许启钦.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J].世界经济,2013,(3):33-53.
  [6] 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2):61-74.
  [7] 张金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兼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34-40.
  [8] 钟宁桦.公司治理与员工福利:来自中国非上市企业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2,(12):137-151.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16XNH002)。
  作者简介:王艳聪(1985-),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
  收稿日期:2017-11-17。
其他文献
摘要:国内大多数研究认为税收优惠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具体应该采取“补需方”还是“补供方”尚无定论。三年来,我国“税优健康保险”采取的“补需方”税收优惠政策实践效果低于预期,这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研究和推进“补供方”税收优惠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键词:医疗保障;商业健康保险;税收激励政策;税优健康险一、 引言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一国经济起飞之后,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可持续性需要得
摘要:金融开放创新的深化迫切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加快综合化经营。文章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说明商业银行综合化举措,包括:制定较为完善的综合化经营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化子公司,提高银行与综合化子公司协同发展能力,且将综合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文章进而提出了国家支持商业银行综合化的政策建议:国家层面要坚定支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战略方针;具体则要放宽银行业从事其他金融业务的限制,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差
摘要: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的国际力量,在经贸和国际经济秩序改革等领域具有很多相近的利益诉求,合作日益深化,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对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合作共赢是我们未来合作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此,文章对金砖国家的合作成果、未来合作重点以及难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发现金砖国家的合作能够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在合作机制内部和外部均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需要顺应时代需求,不断优化自身的企业文化以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文章以Y企业为例,探析国有企业如何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在市场竞争、内部管理、经营理念以及文化宣传方面向“新商业文明”演进,从而成为具有新商业文明特质的新时代企业。关键词:企业文化;新商业文明;文化演进一、 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
摘要:信息披露质量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较低的信息披露质量加剧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二级市场公司债信用利差;与低杠杆率公司相比,较低的信息披露质量对高杠杆率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此外,信息披露质量对短期限债券的信用利差影响更显著。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降低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完善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信息披露质量;信用利差;信息不对称一
摘要:文章从一个综述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农村农地确权政策产生的资源禀赋效应。学界已有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主要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信贷资源三种资源禀赋效应。基于对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能够使得这三种资源禀赋效应发挥实际作用的启示性建议:为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增强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农民对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并提出了未来农地确权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地确权;资源禀赋效应  一、 引言  
摘要:知识产权保护(IPRs)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高技术产品贸易、对外直接投资(FDI)和技术转移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1994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TRIPS)作为加入WTO的条款,得到大多数国家响应和支持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何种影响纷纷展开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主要表明了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国际贸易,特别是高技术产品贸易、FDI和技术转移
摘要:文章根据项目区分理论并借鉴德国土地整治投融资经验,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的选择要依据建设项目的分部工程内容、经济特征以及受益主体范围来选择。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非经营性项目应采用财政性融资模式,准经营性项目采用“农户自筹 财政性融资”模式,经营性项目宜采用市场性融资模式,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模式;项目区分理论一、 引言为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或消除主
摘要: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降低。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解,认为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可以抵消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通过测算发现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也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文章认为相较于人口红利消失的不可抗性,劳动参与率下降趋势是
摘要:文章梳理了2000年-2017年以来关于人口红利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定义出发,通过厘清对概念理解的误区,重新审视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发现人口红利作为“人口机遇窗口”和经济增长的条件,通过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以及储蓄和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机遇窗口期在不断收缩,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劳动力教育和技能水平,创造人力资本红利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关键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