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简单论述了古诗文对高中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古诗文 价值观 高中生
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譬如,人们比较容易倾向于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自己看重的事情、经验或人。所谓“古松三态”就是这个道理:在木匠看来,古松是一根梁;在画家看来,古松是美的,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在种地的农民看来,古松可以遮阳,是一方荫凉地。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高中时期是整个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使今天的高中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使其成长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全面发展的人。从长远来看,在高中生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保证。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在于个人的人生经历,而且受制于更广泛、更深刻的文化背景,它紧紧联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品格。古人云:“文以载道。”中华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本文从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谈谈古诗文对高中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以诗文提升选择高度
价值观产生的第一个阶段是自由选择。这种选择的自由对于价值观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因为价值观不可能经由强制或压迫而获得,它是一种心甘情愿作出的选择,是在仔细考虑与衡量所有的选择途径及其可能后果后作出的决定。
古文作品的鉴赏,一方面鉴赏评判本身,要介入学生对作品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由此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明辨是非曲直中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如《岳阳楼记》中塑造了三种意境:览物而异的淫雨霏霏美,览物而异的春和景明美,古仁人之心宽厚博大美,以上前两幅美景,围绕“览物之情”有所“异”而对比展开,由极暗到极明,由极悲到极喜,通过景物的渲染烘托,生动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两种思想感情。这两种感情,虽然形态有别,但是实质相同:都是以自我为转移,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在两幅图景、两种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作者再用“嗟夫”一词引发议论,委婉地否定了这两种思想感情极力赞美,“或异二者之为”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赞美古仁人之心,实际上是借他人羌笛,吹自己杨柳,即借写古仁人异于寻常的忧乐观,以此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抱负。这种理想和抱负,其中也暗含着对友人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同时还表现出博大的胸襟:为官在任,胸怀天下,四面云山收眼底,万家忧乐涌心头,这是迁客骚人和一般封建士夫不可企及的崇高境界,更是全文所表现出来的宏伟意境美。
二、让诗情提升珍视境界
珍视是价值观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因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认识的过程,而且蕴涵着情感的层面。这种选择是自己所乐于接受的,并且是自己非常重视的。为了实现自己的选择,人们乐于付出很大的代价。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如此,因为这种主义是先烈所珍视的。许多高中生把古诗文中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深远影响的名句摘录下来,作为座右铭,并不断追求。例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这些诗文,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都体现了古人伟大的志向和情怀。学生把它们作为座右铭,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
三、以诗情促行动
只空想或谈论自己的价值观是不够的,必须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价值观形成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行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完全实现或体验到我们的选择和所珍爱的事情,体会其价值。譬如,造房屋、种庄稼或画画,只有实际上造出了房屋、种了庄稼或画了画以后,才能说他的价值观得到了展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民族在不断地与大自然、与邪恶势力、与强权统治、与外来仇敌的斗争中一直表现出不屈不挠、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的流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意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烈情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倔强自信与执著,真实地记录了我们民族求索不止、自强不息的性格。而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普遍存在太平无忧感。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猛烈冲击,对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腐朽思想和五颜六色的外来文化缺乏识别能力和选择能力,有的人不仅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反而冷眼相看,持蔑视和逆反心理,在思想道德行为上有悖于民族传统和时代要求,自私自利,严重缺乏责任感和吃苦精神,盲目赶时髦、求时尚,生活没有目标,无聊、空虚、烦恼、无奈。
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前人在留下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其中也有一些过时的,与当今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格格不入的东西,甚至是有害的成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文要加强筛选,教会学生用辨别和鉴赏的眼光,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古为今用,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古诗文 价值观 高中生
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譬如,人们比较容易倾向于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自己看重的事情、经验或人。所谓“古松三态”就是这个道理:在木匠看来,古松是一根梁;在画家看来,古松是美的,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在种地的农民看来,古松可以遮阳,是一方荫凉地。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高中时期是整个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使今天的高中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使其成长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全面发展的人。从长远来看,在高中生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保证。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在于个人的人生经历,而且受制于更广泛、更深刻的文化背景,它紧紧联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品格。古人云:“文以载道。”中华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本文从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谈谈古诗文对高中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以诗文提升选择高度
价值观产生的第一个阶段是自由选择。这种选择的自由对于价值观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因为价值观不可能经由强制或压迫而获得,它是一种心甘情愿作出的选择,是在仔细考虑与衡量所有的选择途径及其可能后果后作出的决定。
古文作品的鉴赏,一方面鉴赏评判本身,要介入学生对作品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由此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明辨是非曲直中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如《岳阳楼记》中塑造了三种意境:览物而异的淫雨霏霏美,览物而异的春和景明美,古仁人之心宽厚博大美,以上前两幅美景,围绕“览物之情”有所“异”而对比展开,由极暗到极明,由极悲到极喜,通过景物的渲染烘托,生动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两种思想感情。这两种感情,虽然形态有别,但是实质相同:都是以自我为转移,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在两幅图景、两种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作者再用“嗟夫”一词引发议论,委婉地否定了这两种思想感情极力赞美,“或异二者之为”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赞美古仁人之心,实际上是借他人羌笛,吹自己杨柳,即借写古仁人异于寻常的忧乐观,以此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抱负。这种理想和抱负,其中也暗含着对友人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同时还表现出博大的胸襟:为官在任,胸怀天下,四面云山收眼底,万家忧乐涌心头,这是迁客骚人和一般封建士夫不可企及的崇高境界,更是全文所表现出来的宏伟意境美。
二、让诗情提升珍视境界
珍视是价值观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因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认识的过程,而且蕴涵着情感的层面。这种选择是自己所乐于接受的,并且是自己非常重视的。为了实现自己的选择,人们乐于付出很大的代价。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如此,因为这种主义是先烈所珍视的。许多高中生把古诗文中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深远影响的名句摘录下来,作为座右铭,并不断追求。例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这些诗文,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都体现了古人伟大的志向和情怀。学生把它们作为座右铭,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
三、以诗情促行动
只空想或谈论自己的价值观是不够的,必须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价值观形成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行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完全实现或体验到我们的选择和所珍爱的事情,体会其价值。譬如,造房屋、种庄稼或画画,只有实际上造出了房屋、种了庄稼或画了画以后,才能说他的价值观得到了展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民族在不断地与大自然、与邪恶势力、与强权统治、与外来仇敌的斗争中一直表现出不屈不挠、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的流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意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烈情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倔强自信与执著,真实地记录了我们民族求索不止、自强不息的性格。而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普遍存在太平无忧感。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猛烈冲击,对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腐朽思想和五颜六色的外来文化缺乏识别能力和选择能力,有的人不仅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反而冷眼相看,持蔑视和逆反心理,在思想道德行为上有悖于民族传统和时代要求,自私自利,严重缺乏责任感和吃苦精神,盲目赶时髦、求时尚,生活没有目标,无聊、空虚、烦恼、无奈。
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前人在留下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其中也有一些过时的,与当今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格格不入的东西,甚至是有害的成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文要加强筛选,教会学生用辨别和鉴赏的眼光,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古为今用,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