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瀚新材采销数据矛盾重要数据存虚夸之嫌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ma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已经在新三板退市的江苏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瀚新材”)报送了新版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创业板市场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2100万股。新瀚新材主要产品是二苯甲酮类、苯乙酮类及其他芳香族酮类精细化学品,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投入“年产8000 吨芳香酮及其配套项目”。
  从新瀚新材发布的公告可以看到,在报送此次招股书之前,该公司对2015年年报、2016年年报以及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中相关内容都做了一定的更正。《红周刊》记者在梳理招股说明书和新瀚新材此前发布的相关财报数据时发现,新瀚新材在招股书中竟然出现了诡异的两个版本销量及销售收入,其营业收入和采购总额也得不到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持。

前后矛盾的销售数据


  招股书披露,新瀚新材主要收入来自销售二苯甲酮类产品和苯乙酮类产品,此外还有少量其他酮类产品销售。《红周刊》记者发现,在“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中,该公司所披露的销量与“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别分析”中披露的销量出现了一前一后明显差异的两个版本。
  “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部分显示(如表1),2016年“二苯甲酮类产品”的销量是1929.93吨,而在“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别分析”部分却显示,二苯甲酮类产品中包含的“44'-二氟二苯甲酮”销售了574927千克,“4-甲基二苯甲酮”销售了610869千克,“4-苯基二苯甲酮”销售了358449千克,“3-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销售了168425千克,合计销售了1712670千克,即1712.67吨,以此合计数值与“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中披露的二苯甲酮类产品数量相比,竟然少了217.26吨。


  与此相对应,“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显示,“二苯甲酮类产品”在2016年的销售收入是11024.61万元。有趣的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别分析”可知,这类产品中具体每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是5491.56万元、1824.74万元、1381.26万元和1187.78万元,合计仅有9885.34万元,相比之下,也要少了1139.27万元。
  与之类似,新瀚新材的另一类主要产品“苯乙酮类”的销售数据也出现了同样的差异情况。在“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部分,公司2016年“苯乙酮类产品”销量有1095.01吨,而“按产品类别分析”内容显示,甲基苯乙酮销量462914.50千克,羟基苯乙酮和甲氧基苯乙酮销量分别是390168千克和195145千克,三种产品销量合计1048227.50千克(约1048.23吨),这比产销情况中披露的销量要少46.78吨。
  在“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中显示,2016年“苯乙酮类产品”销售收入有4017.61万元,但是按产品类别分析可知,这类产品中每种产品销售收入分别是1439.77万元、1694.93万元和555.72万元,合计金额为3690.42万元,相比之下也少了327.19万元。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在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中,仅“二苯甲酮类产品”和“苯乙酮类产品”的2016年销售收入就合计出现了1466.46万元的差异。
  实际上,除了2016年之外,报告期内其他年度销售数据也均有这种差异现象出现。产销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二苯甲酮类产品”的销量是2019.14吨,“苯乙酮类产品”的销量是867.22吨,2014年这两类产品的销量分别是1629.60吨和1125.80吨。
  但是,“按产品类别分析”却显示,2015年“二苯甲酮类产品”所包含的四种产品销量分别是726592.5千克、663296千克、315825千克和103600千克,合计约1809.31吨;“苯乙酮类产品”包含的三种产品在2015年的销量分别是304033千克、120953千克和429567千克,合计约有854.55吨。而在2014年,“二苯甲酮类产品”包含的四种产品销量合计数则大约为1452.76吨,三种“苯乙酮类产品”销量合计约1112.63吨。
  对比可知,上述两处披露的2015年和2014年数据,“二苯甲酮类产品”销量出现了209.63吨和176.84吨的差异,而“苯乙酮类产品”的销量也有12.67吨和13.17吨的差异。
  從销售收入角度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显示,“二苯甲酮类产品”和“苯乙酮类产品”在2014年的销售收入是9971.79万元和3628.27万元,实际上,“按产品类别分析”中显示,四种“二苯甲酮类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却只有9147.65万元,而三种“苯乙酮类产品”销售收入合计也只有3530.82万元,两处数据相差了824.14万元和97.45万元。用同样的方法测算可知,2015年这两处也分别相差了1054.55万元和184.97万元。
  综合上述,新瀚新材在同一份招股说明书之中,报告期内对主要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却有不同的披露,让人不知哪个版本数据是合理可信的,而这样的招股书用于IPO申请,实在是令人担忧其数据的真实性。

可能虚增营业收入


  除了上述销量和销售收入数据的差异外,实际上,新瀚新材招股书中披露的财务报表所列示的营业收入相关财务数据按照一般的财务勾稽关系测算,报告期内各年度也均出现了千万元营业收入得不到相关数据支撑的现象。


  招股书披露,新瀚新材2016年营业收入是16501.79万元(见表2),其中境内收入占50.83%,在考虑境内销售部分的17%增值税因素,含税营业收入达17927.72万元。根据财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现金流量、新增应收款项应该与含税营业收入大致相等。   2016年,新瀚新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15545.02万元,140.33万元预收款项相比上年同期新增了40.24万元,由此可知,这一年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入了15504.78万元。与17927.72万元含税营收相比,意味着有2422.94万元的含税营收未收到现金,从一般财务勾稽关系看,这必然会有导致相应债权的产生。
  资产负债表显示,2016年年末新瀚新材有应收账款3198.38万元、应收票据941.58万元,由此合计的应收款项有4139.96万元,与上年年末应收款项4231.03万元相比减少了91.08万元,即债权减少了91.08万元,这个结果与前文理应新增2422.94万元债权的推导是截然相反的。
  同样,2015年营业收入15813.37万元之中有40.32%是境内收入,考虑境内销售的增值税之后,含税营业收入达到16897.28万元,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2650.59万元在剔除预收款项减少的363.12万元影响之后,跟这年含税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入有13013.71万元,即有3883.57万元未收现部分将形成新增债权。然而,2015年年末的应收款项合计4231.03万元只比2014年年末新增了1295.70万元。这意味着,公司还存在2587.87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得不到现金流入及应收款项的支持。
  此外,《红周刊》记者发现,2017年1~6月也有2378.92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和现金流量、应收款项也是不匹配的。这半年中的含税营业收入为13796.84万元,而相关现金流入8870.47万元和应收款项增加的2547.45万元合计却只有11417.92萬元,这和含税营业收入仍存在2378.92万元的差异。
  综合上述,报告期内每年均有超过千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得不到现金流量和应收款项的支持,这种现象是非常可疑的。如结合前文关于招股书披露的主要产品销量及销售收入出现不同版本的诡异情况,则进一步提升了对公司所披露数据的怀疑力度。

采购数据不匹配


  销售数据本身已经令人怀疑了,而若分析报告期内新瀚新材的采购数据,则发现其采购方面数据也是令人生疑的。新瀚新材主要采购对氟苯甲酰氯、苯甲醚、氟苯等原材料,2015年的采购总额是7610.37万元,在此基础上考虑17%增值税进项税额,则含税采购总额有8904.13万元(见表3)。
  现金流量表显示,2015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296.78万元,因这一年末预付款项71.71万元比上年年末新增了35.18万元,即2015年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流出金额达7261.60万元。与含税采购总额7610.37万元相比,理论上将有1642.53万元的未支付现金采购将形成新增债务。可实际上,资产负债表显示,2015年年末应付账款的金额为1437.97万元,和上年年末的1193.63万元相比,新增债务仅为244.34万元。也就是说,年末应付账款的新增金额与上述采购总额及现金流量是不匹配的,一来一去相差了1398.19万元的含税采购总额既没有现金流量的支持,也没有形成应付账款。
  相比于2015年,2016年的情况大不相同。这一年的采购总额是6982.49万元,加上17%增值税,含税采购总额达到8169.51万元,与相关现金流出7770.67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7728.11万元以及预付款项的减少额42.55万元)相比,则现金支付是要大于采购需要的,再考虑到这一年的应付账款1333.61万元比上年年末减少的104.35万元,则理论上将有503.20万元债务的减少,可实际上,当年的债务却增加了200多万元。
  而2017年1~6月这差异就要大得多,因为含税采购总额有6564.06万元,而考虑了预付款项影响的相关现金流出有4558.40万元,应付账款新增的604.03万元,整体勾稽后的差异仍有1401.64万元。这种差异情况和2015年是一样的,都是超过千万元的含税采购金额与相关财务数据不匹配。
  当然,一般情况下票据背书转让可能对上述采购相关数据的勾稽关系形成影响,但是,招股书显示,新瀚新材在报告期内“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支付应付货款”的金额分别是3166.88万元、2520.59万元、2692.65万元和2124.15万元。在目前情况下,即便是考虑了每年两三千万元票据背书转让金额的影响,上述的差异也仍然是存在的。
其他文献
编者按:在经历了2月份的腥风血雨之后,3月股市迎来开门红。本刊特约作者吴国平认为这是缘于优质成长股重获青睐,尤其是科技创新股在政策暖风下投资机会渐显,此观点与另一特约作者马弋寻不谋而合。不过在本刊特约作者玄铁看来,这不过是两会前夕中小创的维稳行情提前启动,投资机会上还建议投资者关注被错杀的绩优白马股。创业板反弹是弱市维稳行情  自2月7日以来,市场风格陡然变成“抓小放大”,龙头白马股进入多杀多格局
期刊
狗年开年,市场风格仿佛又到了十字路口。跌跌不休的中小创反弹;长期强势的白马蓝筹回调。  投资主线何去何从?  有人大呼价值投资不仅要找“大而美”,还要找成长。还有人说,美股投资机会在低估值蓝筹和低估成长股,A股的机会就在成长。  这样的“深度”分析都掩盖了价值投资的原点,即低估的股票才会有财富增值效应——无论是低估蓝筹还是低估成长。  如果必须在低估的股票中做进一步选择,那业绩确定且持续的股票仍是
期刊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香味的需求日趋多样,对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知名香精品牌厂家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之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令香精加工行业的竞争环境更趋激烈。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华宝股份拟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鹰潭、拉萨、上海三个生产基地的香精及健康食品项目。品质保障缔造定制化服务  香精主要用于各类终端产品的加香,下游的食品、烟草、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下游客户的产品需求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转移,产品供给端也在相应进行调整。主营业务为低压断路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工控自动化产品等低压电器元器件及其系统集成成套设备的泰永长征,一方面积极扩大产能规模,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一方面加强在高性能、专用型低压电器产品方面的研发力度,正加快在研和预研项目的孵化速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掌握核心技术  低压电器行业是一个国际竞争充分、市场化
期刊
春节之后创业板上涨,其中电子、通信、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随着市场自年前暴跌后企稳,部分资金在蓝筹股补跌过程中转向创业板为主的小票,不少机构也认为布局成长股的时机已经来临;同时,从四季报上看,不少基金更是从去年就开始加大了对中小创的配置。近期投资者或可利用成长类资产的调整机会,通过成长主题基金逐步布局盈利有確定性且性价比有优势的成长板块。  虽然近期不少成长风格基金表现优异,但同时也有投资者表达了
期刊
《红周刊》:一个假期未见,小徐怎么一上来就弄了这么个标题,难道春节期间小品看多了?  小徐:开心麻花的电影和小品演技不错,不过却不如某麻花公司上市前后的演技精彩。  《红周刊》:麻花公司不多,其中一家节后发布业绩快报,虽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增长,无奈公司股价无动于衷。倒是本周发布的高送转公告,让股价应声涨停。  小徐:高送转预案提升股价,中小股东开心一时,但公司若想长期发展,提升经营业绩才是正道
期刊
2018年,股市投资又进入新的征程。作为散户投资者,只有树立正确的投资观,才能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保持理性,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好地把握行情脉络,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是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把分享上市公司分红作为获利模式。股市投资,我们能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收益,一是赚取股票价差,二是分享上市公司分红。股票价格受各种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内幕交易、黑天鹅等的出现,都会影响股票价格,
期刊
辩证看双杀  主持人:每次指数震荡,泛舟都会增加不少粉丝,好像只有这种时候,大家才会意识到双杀战法有多么精妙。客观地说,这次双杀远没有5178点大顶那么惊悚,泛舟的提示也远没有当年那么强硬。双杀信号出现在1月29日,你虽然提示了,指数刚开跌时,你也反复说了,但是没有强调其重要性,这是为什么?  泛舟:标准这个东西,订了就要执行,一旦出现了信号就要行动,什么级别的信号出现,就用什么策略对待。关于指数
期刊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主要包括车辆内装及设备两大系列,涵盖顶板、地板、墙板、间壁、风道、门机构、司机室、箱体、座椅、厨房、电加热器等千余个细分产品。公司研发实力、生产规模和综合配套能力行业领先,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过硬的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能力和优良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并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具备较强
期刊
近期万方发展(股票代码:000638)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方式出资与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及其他投资人共同设立重大装备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公司。由此万方发展将产业链延伸向3D打印领域,并与3D打印领域顶尖团队探索3D打印科技成果产业化。承接研发成果产业化重任  重大装备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技术,是以金属粉末为原料、按照零件数字模型,在计算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