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 以城市复兴地区中的重要道路为重塑城市街道活力的契入点,通过对城市街道活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从街道空间秩序、功能复合、场所意义等方面提出重塑城市街道活力的目标与途径。
关键词:城市街道空间秩序街道活力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框架和肌理,是联系城市空间的纽带,早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其发展演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形态和规模以及人类生活方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街道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重塑现代城市的街道空间,已成为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1、历史背景
五角场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分别于三十年代初部分建成通往新市区的主干道:有淞沪、邯郸、其美(今四平路)、黄兴、翔殷五条马路,在今五角场环岛交汇,从中心广场向外幅射犹如伸出五只触角,此是“五角场”之由来。
1929年7月,根据孙中山先生制定的《建国大纲》,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等建筑。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它们的具体位置可参考下面的两张地图:第一张是1932版上海市中心区道路系统规划图(图1),第二张是2014版最新上海地图(图2)。在新地图上我们还能找到一些原来道路的痕迹。
1937年凇沪抗战爆发,市中心区为侵华日军占领。战后逐被废弃,“市中心区”连同这个名词一起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而江湾五角场地区,以五条主干道交汇处为中心构成的区域,又得到了继续发展,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建设,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居住区的中心。难能可贵的是,跨越了几十年,区内仍然保持着有别于上海其他地区的文化形态,有复旦、同济等著名学府的校园融合在社区中,曾举办过中华民国第六、七届全国运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江湾体育场保留至今。
2、发展历程
上海解放后,由于长期属郊县,以及江湾机场禁止在一定范围内建造六层以上建筑的影响,故发展不快。道路年久失修,交通不畅,严重影响各项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9月,五角场地区15.9平方公里划归为杨浦区。1991年,市城市总体规划把五角场列入城市副中心。从此,五角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按照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上海城市总体布局关于中心城布局的原则,中心城将形成“多心、开敞”式布局结构,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将规划建设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市级中心和四个副中心,分别是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其中,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东北地区,分担中央商务区的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功能定位以金融、信息、购物、文化、体育、休闲和商务办公综合功能为主体,并具有科技服务和娱乐休闲的功能。
3、重塑街道活力的目标与途径
凇沪路全长1.36公里, 凇沪路原有道路路幅宽窄不一,机非混行,车行道宽度仅为9-14米。随着五角场地区商业发展和新江湾城小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原有道路已满足不了日益繁重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现状五角场至政通路道路红线为60米,中间留21米作为绿化带,政通路至三门路道路红线为46米,中间留6米宽的绿化带,道路全线设“四快二慢”6个车道。
规划淞沪路是以条穿越“绿色生态港,国际智慧城”——新江湾城南北的一条主要道路轴线,南起五角场,北接军工路,将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杨浦知识创新区、五角场商业副中心、新江湾城生态源、新江湾城地区商业中心、新江湾城中央公园、复旦大学新校区及部分居住小区有机的串联成一个整体。设计将把淞沪路打造成一条能反映时代特征,具有独特风情的城市景观道路,一条具有生态型特征的“知识香榭丽舍”。
3.1街道活力的构成要素
街道活力并非抽象的事物,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街道活力构成有三要素:空间、事件和人,三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人创造事件,事件强化空间,空间吸引人,“空间”的物质属性赋予街道以“形式”、“事件”赋予街道以“功能”,而“人”赋予街道以“意义”。因此,可以设想,当街道空间具有明确的领域性、突出的路径、隐性的场所感而不是单纯地“空地+建筑”的时候,当街道中的事件持续引起我们兴致的时候,当人们真正参与到街道生活中,并体验到创造空间的乐趣的时候,当街道实现形式、功能、意义于一体的时候,街道的活力出现了。
例如,新江湾体育休闲公园在江湾体育场原址上兴建,占地约15公頃,主建筑为一个能容纳4万人的椭圆形运动尝一座能容纳3500名观众的体育馆以及一个看台可容纳5000名观众的室内游泳馆。遗存较好的江湾体育场还有大片的林木绿地和一个古典式园林。此次改建将使江湾体育场的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它仍会保留一些小型体育赛事的功能,但最主要的功能不再为比赛所用,而是成为人们工作之余休闲放松的场所,成为街道空间中富于活力的场所。
3.2街道空间设计的秩序化
“秩序”是街道空间设计永恒的理念,它不仅仅囿于传统的艺术形式,追求均衡、比例、韵律、色彩等形式美,同时秩序更多地指向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秩序不是一个绝对和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样的解集。概括而言,秩序化空间主要呈现三个特征:秩序化空间强调空间的整体性;秩序化空间在于空间的层次性;秩序化空间是永恒动态的空间。那么,城市街道空间走向秩序化的时候,如何实现街道秩序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或者更具体地讲,如何尊重历史、现状与自然,形成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街道空间。需要对地段内的历史建筑进行定位,依据建筑的毁坏程度、建筑风格进行适当的整修,再现建筑完整、健康的姿态;拆除其周围遮挡物和一些呆板的建筑将其暴露出来,成为街道中的节点。
在街道建筑高度规划的控制中,应以五角场环岛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为中心, 高度在80~150 米左右,沿淞沪路经体育文化区江湾机场的商务办公园区逐渐跌落,与功能区的开发程度、开发次序相适应, 并预示了一种城市开发由工业化的高强度土地开发到注意生态环境、信息科技城市开发的过程,体现由城市空间向自然空间的过渡。
3.3街道功能的提升
街道因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而具有十分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十分复杂的功能。而街道功能能否得以充分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街道空间与这些功能,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的协调关系。由功能导致的街道活力衰落,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由于街道功能的过于集中,一类是由于街道功能过于单一。因此街道功能提升的关键是明确并协调街道的基本功能与服务功能。“基本功能”是指街道功能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功能,而“服务功能”是指被“基本功能”吸引而来的功能。基本功能的存在确定了街道的主题和特色,而服务功能的出现,可能是对基本功能积极的补充,有助于实现高效的街道空间;也可能是对基本功能的削弱甚至破坏,使各种功能相互抵触。因此为了避免基本功能的削弱,实现积极补充,适时引导转化,就需要对街道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经济环境、物质环境、街道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社会、经济动因及问题等诸多因素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街道在城市职能中的定位,明确基本功能,鼓励对基本功能有补充、支持的服务功能,合理调整对街道基本功能起破坏作用的功能,继而逐步实现高效的街道。
结合凇沪路所在区域的大环境,考虑到淞沪路为规划红线达60米的城市主干道,其两侧不宜直接设置商业设施,而应沿内侧绿带布置,相应的步行道路也应沿绿带设置,并通过自动扶梯与商场、跨街天桥或过街隧道相接,形成副中心独立、连续并与商业等服务设施相连的步行空间。使街道为习惯享受街道生活的上海市民,提供一个享受舒适城市生活的舞台,市民可以安全自由地散步、购物、休息的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 运用高度综合性的开发, 创造城市的魅力,提供一个具有魅力的城市街道空间。
4.结语
随着城市的创造与更新,人们生存方式和观念的改变,街道空间形式、功能与意义也必然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这也就意味着街道活力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而时时更新的课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人与万物各得其所,健康而富有生气的街道空间与街道生活必将会出现。
参考文献
[1] 熊培茵 官远发.《上海市五角场—江湾市级副中心规划构思》[J]. 城市规划.1997:(1)38-39
[2] 阎磊 周蔚然《重塑生活化街道》[J]. 规划师.2004:(5) 77-78
[3] 陈秉钊 范军勇《尊重历史挖掘历史-五角场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2005:(3) 24-30
关键词:城市街道空间秩序街道活力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框架和肌理,是联系城市空间的纽带,早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其发展演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形态和规模以及人类生活方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街道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重塑现代城市的街道空间,已成为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1、历史背景
五角场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分别于三十年代初部分建成通往新市区的主干道:有淞沪、邯郸、其美(今四平路)、黄兴、翔殷五条马路,在今五角场环岛交汇,从中心广场向外幅射犹如伸出五只触角,此是“五角场”之由来。
1929年7月,根据孙中山先生制定的《建国大纲》,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等建筑。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它们的具体位置可参考下面的两张地图:第一张是1932版上海市中心区道路系统规划图(图1),第二张是2014版最新上海地图(图2)。在新地图上我们还能找到一些原来道路的痕迹。
1937年凇沪抗战爆发,市中心区为侵华日军占领。战后逐被废弃,“市中心区”连同这个名词一起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而江湾五角场地区,以五条主干道交汇处为中心构成的区域,又得到了继续发展,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建设,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居住区的中心。难能可贵的是,跨越了几十年,区内仍然保持着有别于上海其他地区的文化形态,有复旦、同济等著名学府的校园融合在社区中,曾举办过中华民国第六、七届全国运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江湾体育场保留至今。
2、发展历程
上海解放后,由于长期属郊县,以及江湾机场禁止在一定范围内建造六层以上建筑的影响,故发展不快。道路年久失修,交通不畅,严重影响各项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9月,五角场地区15.9平方公里划归为杨浦区。1991年,市城市总体规划把五角场列入城市副中心。从此,五角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按照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上海城市总体布局关于中心城布局的原则,中心城将形成“多心、开敞”式布局结构,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将规划建设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市级中心和四个副中心,分别是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其中,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东北地区,分担中央商务区的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功能定位以金融、信息、购物、文化、体育、休闲和商务办公综合功能为主体,并具有科技服务和娱乐休闲的功能。
3、重塑街道活力的目标与途径
凇沪路全长1.36公里, 凇沪路原有道路路幅宽窄不一,机非混行,车行道宽度仅为9-14米。随着五角场地区商业发展和新江湾城小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原有道路已满足不了日益繁重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现状五角场至政通路道路红线为60米,中间留21米作为绿化带,政通路至三门路道路红线为46米,中间留6米宽的绿化带,道路全线设“四快二慢”6个车道。
规划淞沪路是以条穿越“绿色生态港,国际智慧城”——新江湾城南北的一条主要道路轴线,南起五角场,北接军工路,将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杨浦知识创新区、五角场商业副中心、新江湾城生态源、新江湾城地区商业中心、新江湾城中央公园、复旦大学新校区及部分居住小区有机的串联成一个整体。设计将把淞沪路打造成一条能反映时代特征,具有独特风情的城市景观道路,一条具有生态型特征的“知识香榭丽舍”。
3.1街道活力的构成要素
街道活力并非抽象的事物,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街道活力构成有三要素:空间、事件和人,三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人创造事件,事件强化空间,空间吸引人,“空间”的物质属性赋予街道以“形式”、“事件”赋予街道以“功能”,而“人”赋予街道以“意义”。因此,可以设想,当街道空间具有明确的领域性、突出的路径、隐性的场所感而不是单纯地“空地+建筑”的时候,当街道中的事件持续引起我们兴致的时候,当人们真正参与到街道生活中,并体验到创造空间的乐趣的时候,当街道实现形式、功能、意义于一体的时候,街道的活力出现了。
例如,新江湾体育休闲公园在江湾体育场原址上兴建,占地约15公頃,主建筑为一个能容纳4万人的椭圆形运动尝一座能容纳3500名观众的体育馆以及一个看台可容纳5000名观众的室内游泳馆。遗存较好的江湾体育场还有大片的林木绿地和一个古典式园林。此次改建将使江湾体育场的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它仍会保留一些小型体育赛事的功能,但最主要的功能不再为比赛所用,而是成为人们工作之余休闲放松的场所,成为街道空间中富于活力的场所。
3.2街道空间设计的秩序化
“秩序”是街道空间设计永恒的理念,它不仅仅囿于传统的艺术形式,追求均衡、比例、韵律、色彩等形式美,同时秩序更多地指向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秩序不是一个绝对和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样的解集。概括而言,秩序化空间主要呈现三个特征:秩序化空间强调空间的整体性;秩序化空间在于空间的层次性;秩序化空间是永恒动态的空间。那么,城市街道空间走向秩序化的时候,如何实现街道秩序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或者更具体地讲,如何尊重历史、现状与自然,形成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街道空间。需要对地段内的历史建筑进行定位,依据建筑的毁坏程度、建筑风格进行适当的整修,再现建筑完整、健康的姿态;拆除其周围遮挡物和一些呆板的建筑将其暴露出来,成为街道中的节点。
在街道建筑高度规划的控制中,应以五角场环岛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为中心, 高度在80~150 米左右,沿淞沪路经体育文化区江湾机场的商务办公园区逐渐跌落,与功能区的开发程度、开发次序相适应, 并预示了一种城市开发由工业化的高强度土地开发到注意生态环境、信息科技城市开发的过程,体现由城市空间向自然空间的过渡。
3.3街道功能的提升
街道因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而具有十分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十分复杂的功能。而街道功能能否得以充分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街道空间与这些功能,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的协调关系。由功能导致的街道活力衰落,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由于街道功能的过于集中,一类是由于街道功能过于单一。因此街道功能提升的关键是明确并协调街道的基本功能与服务功能。“基本功能”是指街道功能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功能,而“服务功能”是指被“基本功能”吸引而来的功能。基本功能的存在确定了街道的主题和特色,而服务功能的出现,可能是对基本功能积极的补充,有助于实现高效的街道空间;也可能是对基本功能的削弱甚至破坏,使各种功能相互抵触。因此为了避免基本功能的削弱,实现积极补充,适时引导转化,就需要对街道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经济环境、物质环境、街道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社会、经济动因及问题等诸多因素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街道在城市职能中的定位,明确基本功能,鼓励对基本功能有补充、支持的服务功能,合理调整对街道基本功能起破坏作用的功能,继而逐步实现高效的街道。
结合凇沪路所在区域的大环境,考虑到淞沪路为规划红线达60米的城市主干道,其两侧不宜直接设置商业设施,而应沿内侧绿带布置,相应的步行道路也应沿绿带设置,并通过自动扶梯与商场、跨街天桥或过街隧道相接,形成副中心独立、连续并与商业等服务设施相连的步行空间。使街道为习惯享受街道生活的上海市民,提供一个享受舒适城市生活的舞台,市民可以安全自由地散步、购物、休息的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 运用高度综合性的开发, 创造城市的魅力,提供一个具有魅力的城市街道空间。
4.结语
随着城市的创造与更新,人们生存方式和观念的改变,街道空间形式、功能与意义也必然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这也就意味着街道活力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而时时更新的课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人与万物各得其所,健康而富有生气的街道空间与街道生活必将会出现。
参考文献
[1] 熊培茵 官远发.《上海市五角场—江湾市级副中心规划构思》[J]. 城市规划.1997:(1)38-39
[2] 阎磊 周蔚然《重塑生活化街道》[J]. 规划师.2004:(5) 77-78
[3] 陈秉钊 范军勇《尊重历史挖掘历史-五角场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2005:(3)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