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

来源 :名校·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c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读书,每个人都能说上一大堆好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今天,我谈谈从教二十余年来在这方面的切身体会,不敢保证说的都对,但可以承诺我说的都是心里话。
  一、当代阅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读书的好处就不一一累述了,现代社会又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读书条件: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式样的书籍、多种媒体的介入为我们提供了色彩斑谰的阅读世界和进行阅读的物质条件。
  2、优越的条件也使传统读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一代因无书可读而遍地找书读的现象已成回忆,现在孩子有读不完的书反而让孩子不珍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还引起了孩子的厌倦;电视、电脑等媒体削弱了书对孩子的吸引力,增强了传统书籍的枯燥乏味。阅读与看电视、玩电脑似乎成了一对誓不两立的冤家,让孩子阅读成了广大家长老师眼里的丝丝惆怅。
  二、让读书成为学生习惯,是我们老师一生追求的目标。怎样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我想每一位同行都有自己的经验,现在,我把我在这方面的想法和做法捧出来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1、读书好处太多,但需要淡化点功利,多一份享受。
  自古读书人有三种,一为苦读者,二为闲读者,三为乐读者。苦读者往往有明确的目的,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其中艰辛虽不堪言,但终成正果者也不乏其人,因此苦读成了中国的千秋佳话。及至现在,人们还在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话来激励人读书,而读书呢,也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应试者觉得掌握考试知识,能提高读写能力,素质者觉得阅读能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等等,读书带上了一份厚重的功利性。
  我觉得,读书的这种作用定位虽然说不上是孩子们不爱读书的罪魁祸首,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在我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孩子也越来越功利化了,我就发现过有些学生到要考试了才想起去看看优秀作文选,看看有没有运气在考试时有类似的作文题出现。这种读书犹如生病了打针吃药,与我们所期望的自觉阅读的积累(犹如锻炼身体)相去甚远。因此,我提倡闲读、乐读,读书要读得自在,没有功利性目的,也没有苦读的负担,有闲则读,无闲则不读,把读书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让阅读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家里很多地方摆放着书,甚至卫生间里也不例外,闲来信手拈一本书来看,那多有滋味。在“世界读书日”前后,许多地方开展了爱书活动,大力传播书香。广州购书中心的口号是:“将阅读融入生活,让书香沟通你我”,“将阅读融入生活”,就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沟通你我”,就是要让书香更好地美化人生,美化社会,美化世界。你想,如果孩子们真的养成读书的习惯了,那我们成年人所谓的读书的作用也就水到渠成了。
  2、从小开始,听“书”观“书”也是阅读。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发表过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言论,他认为现代社会不必强调读书,因为人学习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孩童读书从听故事开始,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这里,我还要提出一个观点:看电视本身也是一种阅读。在很多人眼中,看电视与看书是一组死圣对家,可我觉得看电视也有好处,我想现在的孩子学普通话,绝对没有我们小时候学普遍话吃力了,这可能就是电视的功劳,当然,看电视同样可以增长知识,积累语言,明白事理等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电视引导孩子。
  我们小时候没电视可看,但那时候有一种叫连环画的书我们很喜欢看,小时候看连环画时有一件小事我现在都记忆犹新:那天我在翻看一本叫《陈州放粮》的连环画,讲的是包青天的故事,老师在课间巡视时俯身看我手中的书,指着其中一句话:这些贪官像吸血的蚂蟥一样……说:“这个比喻多生动啊!我们作文的时候也该写写这样的句子!”老师简单的一句话,我当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觉得电视是一种活动的连环画,它的节目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电视中可学的东西可以更多。我们能引导学生读有益书籍,我们也一定能够在学生看电视方面加以正确引导,实现满足学生兴趣和增长学生知识的双赢。
  还有一个案例也可说明我的观点:有一位老师让学生写一篇想像作文,题目是《未来的 》,其他学生虽然也能够写出结构完整、富有一定想像力的文章,但是出彩的不多,关键是创造味不够浓厚。而有一位学生的《假如人类进化成这个样》,写得既富有合理的想象,又比较新颖,全班学生听了他的作文后,个个笑得前俯后仰。当老师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时,他不假思索地说:“这些都是从电视里看来的。”余秋雨先生的话不无道理,获取知识的渠道的确应该多样化。
  当然,看电视和我们所提倡的读书还是有区别的,电视太直观太直白,读书让读者有个再创造的过程,所谓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莱特。有时,我们又会觉得电视上的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相差甚远,因此,看电视不能完全代替读书,但它们也不完全对立。
  3、培养读书兴趣,让孩子读喜欢看的书,读看得懂的书。
  不要提起书来就是名著,应该大胆地让孩子读喜欢的书,如《亲爱的笨笨猪》、《淘气包马小跳》等,小孩子们非常喜爱看这类书,那你就让他看吧。孩子们在对这些书的痴迷中慢慢地学会对文字的理解、积累和应用,要知道这一点与读任何经典名著有殊途同归的妙处。与其让其读不爱读又读不懂的书,还不如让其在享受阅读中慢慢成长。至于那些名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积累,阅读只是功到自然成的程序罢了。这正如看电视节目,小孩子爱看动画片,是因为他能看懂这些猫啊狗啊的故事,他不喜欢看都市剧是因为他不懂那些爱啊恨啊的缘由,而喜欢看言情片却不喜欢看足球的人是因为他不懂得角球啊越位啊那么多的奥妙。因此懂是爱的前提,让孩子喜欢阅读更不能“强奸”童意。
  余秋雨先生也主张要读自己读得下去的书。他有一段话说得很精辟:“即使是读第一流大师的书,也要注意它们与自己生命的关系。读那样的书,是让我们的生命和大师的生命互相接触,接触后发现,有些大师和我没有缘分,他的知识结构和我的知识结构属性不同,他的人生结构和我的人生结构距离也很大,硬读下去既损害自己,也损害了这本书。茫茫书海和我们生命有关的不是很多,要善于寻找和自己生命直接对位的书,找着时如遇知音。找书,其实是在找自己。”他还说:“有一些重要的书暂时读不下去,也可能是你生命结构的某一部分尚未苏醒,等过几年再看,说不定就会喜欢了。”其实,读余秋雨的大作就有这种味道,记得我读《千年一叹》的时候,真有点跟着他一路考察、一路嗟叹的滋味,那感受真说得上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及至读到《行者无疆》才感到欧洲文明对于自己而言,还只过是一个初次见面的陌路人罢了,想想应该先更多地了解一下欧洲文化,再来读这本书也不迟。还有一点可能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读小学五年级时,我能把《西游记》给顺利地读下来,而且还能把一个个故事去换伙伴们辛苦拔来的嫩草,但参加工作后又去看了一遍《西游记》,却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顺畅而又会心的感觉了。说到这里,我真想再扯一个武侠小说中关于听的境界的故事,也许看书也是这样,达到一定的境界, 读书才会达到痴狂的程度。   4、培养读书兴趣,可以适当左右读书的成本。
  书店可以多走,但买书一定要慎、要精。现在,我们遇到的是阅读的恐惧。书出得太多,每次到书店,既高兴有这么多书,又感到惶恐,这些书是否有读的价值。在过去书籍不多的时代,我们觉得开卷有益,什么文字都可以拿来读。记得小时候,替家里(有时是为别人)到小店去买包饼干是一份美差,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张包饼干的旧报纸就是我渴望得到的阅读资料。而现在这个时代,书太多了,孩子会不珍惜而且会无所适从,因此,对于买书真的要慎之又慎,既要管学生孩子读得了,又要保护孩子那一份“求”的欲望。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说得虽有些极端,却道出了借书确实可以促进阅读的一剂妙药。从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借《西湖民间故事》开始,到借《西游记》,直至现在借余秋雨的散文集,每一次都比自己买书要看得快,看得认真。而且向朋友或老师借比向图书馆借效果要好,我想这是不是跟时间成本(不及时还不好意思)或是效能成本(读过书后师生朋友之间要交流)增加了有关。但不管怎样,借书看的效果确实好得没话说。刚开始教书的那段时间,我始终坚持先去图书馆选六七十本书来,然后让学生到我这儿来借书,每人限借一本,看完了再来换一本借,什么时候借,什么时候还,借了什么书我都作了记录。这样往往能在班里掀起一股读书潮。我女儿也曾对读书比较冷淡,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开书店的一个朋友让女儿借两本书回家来看,看完去调,居然是这个简单的古训激起了女儿阅读的热情。
  5、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阅读成为孩子习惯。
  在家里创设一个较好的硬件条件(书房),避免干扰,现在一般的家庭都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是孩子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必要条件。但是,我想比这个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能创设温馨的交流环境,让孩子能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那会给孩子注入进行阅读无穷的动力。这就要求老师或是父母也能多读书,甚至于陪孩子读书,读同样的书,其实孩子们喜欢看的书,我们去读读也是一件很有滋味的事,这样我们不仅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阅读,而且还能跟他们进行适当的交流,这样,我们肯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对于阅读的方法,我觉得我们不用太过讲究,特别是做读书卡片,我觉得没什么必要。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小孩子的课外阅读。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白白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如果要摘录隽语佳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放在手边。当然读书后能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其实,这也是一种交流。
  以上是我在引导学生阅读以及自己阅读生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很多想法还很不成熟,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口若悬河,学生在座位上呆听呆看呆若木鸡。这种课堂形式严重打消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在教师亲和力的感召下身心放松,积极参与课堂,思维活跃,他们的聪明才智才可能得到极大发挥,课堂才可能真正被激活。  【关键词】语文 课堂 快乐  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高中语文教学前线,多年的教学经历后,我从满心抱负的梦想中走入最为真实的当下,又从曾经的种种理想步入那被称为
期刊
面对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作为数学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反思复习方法,及时调整思路,积极备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
期刊
在长期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让学生惧怕,老师作难的一项工作,咎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老套,组织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过分的夸大教师的指导、帮助作用。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我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究,认为作文教学是可以利用一种快乐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的一项娱乐活动。  一、认清作文教学的目的、本质和价值,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认清了目
期刊
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力,张扬人的个性的教育活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四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兴趣教学,激发创新思维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力量,是学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现实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领悟教材、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领悟教材 已有基础  数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更好的为我们服务。有些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
期刊
【摘 要】新世纪,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3年05月1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从4月24日起开通的专题学习网页“课堂在线”,开通至今学生点击次数近4000万人次,累计登录学生400多万人次,每天在线答疑近6000个……”随着网络化进程,教育必将产生实质性变化,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多媒体 美术教学 兴趣 氛围  这
期刊
由于应用题与小学数学所有基础知识紧密相关,类型较多,且方法灵活,所以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用一些例题,来谈谈我在应用题中运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应用题的来源尽量情感化、生活化和主题化  从课的导入,新授,练习及发展都统一在一个生活化的主题之下。比如,《游动物园中的问题》、《森林探险》等,相对于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工程问题等课题而言,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
期刊
精彩温州  午夜时分抵达巴黎,一位素未谋面的温州朋友到机场接我。花都经过一天的狂欢,已睡眼惺忪。街道寂静,只有很少的车子在寂寞中疾驶而过。朋友热情用车领我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兜风。从协和广场到凯旋门,放射形的街道花一般地展开。朋友自豪地告诉我,温州人几乎包揽了世界时装之都的服装市场。说是“几乎”,是因为那些高端的、传统的名牌是不可替代的。朋友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出色的温州人。这是我这次来到巴黎第一個夜晚
期刊
【摘 要】近视眼具有普遍性,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医学问题。2000年,我国学生近视率分别为小学26.96%,初中53.43%,高中72.8%,大学77.95%。山东省学生近视率更高,分别为小学30.6%,初中65.8%,高中84.9%,大学89.7%。近视眼已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最为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 近视 防治  本小组主要是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生近视眼小龄化趋势和对策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