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班”们“公开”的渴望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gg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堂特殊的公开课的描述,反思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水平班级的态度,认为教师应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与希望。
  关键词:公开课;师生关系;语文教学
  也许有人会说,上节公开课有什么值得写的。但我还是想把这件事写下来。
  碰巧,按照教学进度,那节课该学习的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真漂亮,不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真难。我之所以固执地选择了十二班,因为这个班的学生说,这学期全校特别是高一年级其他班级有很多公开课,但他们班一节也没有。记得当时有学生说,谁让我们班不是重点班呀,看人家隔壁十一班都开过五六次了。还有个男同学愤愤地说:“谁说咱班没有呢?不是有好几个老师都在咱们班试讲过吗?”话音刚落,原本热热闹闹的课堂一下子就安静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十几个学生长久的沉默……
  那天,我回办公室把这事说给同事们听,大家都很感慨。小王老师说:“既是试讲,教室里就一定会坐些听课的人呀,这群学生怎么就能清楚地知道那不是公开课,而是试讲呢?”后来,隔壁同事也闻声而来,加入了讨论,场面很热烈。我没有心思听下去,悄悄地走到门外。当时就在心底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一定要给十二班来节公开课。
  这个十二班为什么会没有人来上公开课呢?这倒底是个怎样的班级呢?
  ——用某位老师的话说,这个班三十多个学生,个个身怀“绝技”,厉害着呢!他们在初中可就是“艺体特长生”。“内行”一听就明白,这群学生是完全凭借特长才上的高中,文化课基础薄弱,入学考分很低。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往往文化课的教师都不太愿意带这样的班,即使带了这个班,也不会轻易选择这个班上公开课。某位同事曾意味深长地说:“你不知道选择这样的班级来开课,那会是多么大的考验,会有多么大的危险!”我想很多人都会明白这位同行的“意味深长”。想开节语文公开课,特别是区级以上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语文教师得全力准备,非精良而不可。“圈内”流行着一种认识,公开课是关系着备课组、教研组,乃至学校的颜面与实力的“大事”。所以,公开课就成了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课。
  盼望着,盼望着,机会终于来了,我成功地申报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我把要在十二班开课的消息告诉了同学们,他们比我预想的还要兴奋。课代表问我:“老师,真的?你确定?”有的说:“老师,哪一天呀?”有的说:“老师,你上哪篇课文?我们可得认真准备准备!”他们对待这件事像节日一样迫切!有一位学生竟为我担忧起来:“老师,你不怕失败吗?”我的心中不由一阵酸楚。
  回到那节课上来,既然选择给十二班上公开课,并且背后还承载了同学们那么多的期待,我就告诉自己,一定得好好准备。我用差不多一个礼拜的时间浏览了余光中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查阅了很多关于余先生及《听听那冷雨》的资料。那天,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迈过了教室的门槛,自信地走上了讲台。我完全确信我真地准备好了——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没问题,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环节的预设没问题,制作的课件也算得精良——我相信这节课一切都没问题。
  不过,上课不久我原本涨满的信心便化作了云烟,随风散去。因为学生都进行了特别认真的预习,当我要他们汇报预习感受的时候,他们纷纷说这篇文章好难,并且提出了很多很多问题。学生铺天盖地的问题一下子把我“砸”蒙了。例如:为什么“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思想怎么也会是“潮润润的”?作者说“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什么是“黑白片子”?“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为什么要加上“青苔深深”?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有他们的踊跃提问固然让我欣慰,因为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预习很扎实。不过他们零零散散地提出了三十多个问题,这带来的结果是,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们只是讨论了其中一点点。尤为尴尬的是,我那精心制作的PPT还依然一动不动地停在课题的那一张,它似乎在向我默默诉说被冷落的悲伤。我心里也不禁有了一些隐忧:听课的专家不会觉得今天的课堂太难看吧?
  评课如所料,我听到了同行们的一些“冷语”。有人建议:为什么不把学生的问题总结成一个主问题来讨论呢?有人建议:这篇文章内容很多,不妨采用教参上的所谓“只取一瓢饮”。还有人干脆说:为什么不选一篇比较浅显的文章,或者选择一个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来开课呢……
  事情已过去了快一年,到今天,我仍然为余光中先生的那篇美文而感动,感动于他从那霏霏的冷雨中,听到了来自心底的醇厚久远的思乡音。而我更是因为这篇文章而庆幸,因为我不仅从同行们那“冷语”中,听到了什么是商榷、启迪,而且我还惊喜地看到了好多人不知道的故事:那天,十二班的学生为了这节课,在“百度”里将余光中先生搜了一个遍,在课堂笔记上写满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为了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赌咒发誓到课堂上见分晓。不只如此,那天,教室收拾得那么整洁,讲台黑板是那么得一尘不染!
  现实中,有很多“十二班”,十二班有很多“公开”的渴望。一两节公开课是解决不了“十二班”的问题的。路很长,但我们已在路上!
  作者简介:靳洪松,男,江苏南京人,青海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实地调研了许昌市东城市边缘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关注经济发展中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尤其是关注城市边缘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状,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的业余文化环境,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共同构建和谐美好家园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抽样调查;业余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周边的
期刊
摘 要:“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素质能力综合发展的舞台,使其从跨入大学开始就有提高和拓展自己素质能力的机会。但是,该计划平台运行期间存在的诸如功能单一、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平台的正常有效的運行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的推行。因此,搭建合理有效的“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多功能平台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摘 要:焦虑是学习者因学习上的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忧惧情绪。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文化差异是导致焦虑的因素之一。从认知的角度看,文化差异会影响留学生的认知风格、性格等,克服或消除焦虑需要教师和留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文化差异;留学生;学习焦虑;应对策略  一、文化差异导致的焦虑  焦虑,是学习者因学习上的某个问题或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
期刊
摘 要:自2007年共青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全国各高校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落实和推进“青马工程”。与本科院校卓有成效和特色的情况相比,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推进却不尽如人意。本文着力探讨如何根据高职特点,运用网络新媒体的手段,推进高职院校的“青馬工程”。  关键词:新媒体;青马工程;高职院校  一、高校运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传统媒——体报刊、广
期刊
摘 要:为了初步了解辽宁省农村学校美工课程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及实际的开展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不重视美工课程,幼儿园的美工课程相对较多,初中没有美工课程,留守儿童没有机会动手操作展现自我。为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发展,本文提议应多开展美工类课程,鼓舞留守儿童,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美工制作;辽宁  留守儿童是
期刊
摘 要: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技能型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今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企业用工极度短缺的形势下,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既需要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办出特色,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亟须意识到产学合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激发产学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文章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讨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培
期刊
摘 要:在晓庄学院的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与人物访谈,同时进入大学生人才招聘会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当下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找寻恰当地解决方式:可从大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做适当的调整,同時在大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晓庄学院  在不断强调实用技术的当下,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所学习的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偏小。一部分不愿意
期刊
摘 要: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能力本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本文论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优越性以及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如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明确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态度,重新编写传统教材等。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学前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起着重要作用。为适应职业教育“下得去、留得住、用得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职业指导工作理念不清、指导方法陈旧、师资队伍有待建设的问题,简单分析了辅导员队伍开展学生职业指导这一工作的可行性,为今后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可行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我国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每年高校毕业季来临就是一次就业的大考,如何提高
期刊
摘 要:统计是高职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高职学生的能力知识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统计教学的理念与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统计人才模式的培养。本文将探讨如何从能力本位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统计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统计课程;教学改革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