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堂特殊的公开课的描述,反思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水平班级的态度,认为教师应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与希望。
关键词:公开课;师生关系;语文教学
也许有人会说,上节公开课有什么值得写的。但我还是想把这件事写下来。
碰巧,按照教学进度,那节课该学习的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真漂亮,不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真难。我之所以固执地选择了十二班,因为这个班的学生说,这学期全校特别是高一年级其他班级有很多公开课,但他们班一节也没有。记得当时有学生说,谁让我们班不是重点班呀,看人家隔壁十一班都开过五六次了。还有个男同学愤愤地说:“谁说咱班没有呢?不是有好几个老师都在咱们班试讲过吗?”话音刚落,原本热热闹闹的课堂一下子就安静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十几个学生长久的沉默……
那天,我回办公室把这事说给同事们听,大家都很感慨。小王老师说:“既是试讲,教室里就一定会坐些听课的人呀,这群学生怎么就能清楚地知道那不是公开课,而是试讲呢?”后来,隔壁同事也闻声而来,加入了讨论,场面很热烈。我没有心思听下去,悄悄地走到门外。当时就在心底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一定要给十二班来节公开课。
这个十二班为什么会没有人来上公开课呢?这倒底是个怎样的班级呢?
——用某位老师的话说,这个班三十多个学生,个个身怀“绝技”,厉害着呢!他们在初中可就是“艺体特长生”。“内行”一听就明白,这群学生是完全凭借特长才上的高中,文化课基础薄弱,入学考分很低。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往往文化课的教师都不太愿意带这样的班,即使带了这个班,也不会轻易选择这个班上公开课。某位同事曾意味深长地说:“你不知道选择这样的班级来开课,那会是多么大的考验,会有多么大的危险!”我想很多人都会明白这位同行的“意味深长”。想开节语文公开课,特别是区级以上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语文教师得全力准备,非精良而不可。“圈内”流行着一种认识,公开课是关系着备课组、教研组,乃至学校的颜面与实力的“大事”。所以,公开课就成了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课。
盼望着,盼望着,机会终于来了,我成功地申报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我把要在十二班开课的消息告诉了同学们,他们比我预想的还要兴奋。课代表问我:“老师,真的?你确定?”有的说:“老师,哪一天呀?”有的说:“老师,你上哪篇课文?我们可得认真准备准备!”他们对待这件事像节日一样迫切!有一位学生竟为我担忧起来:“老师,你不怕失败吗?”我的心中不由一阵酸楚。
回到那节课上来,既然选择给十二班上公开课,并且背后还承载了同学们那么多的期待,我就告诉自己,一定得好好准备。我用差不多一个礼拜的时间浏览了余光中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查阅了很多关于余先生及《听听那冷雨》的资料。那天,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迈过了教室的门槛,自信地走上了讲台。我完全确信我真地准备好了——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没问题,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环节的预设没问题,制作的课件也算得精良——我相信这节课一切都没问题。
不过,上课不久我原本涨满的信心便化作了云烟,随风散去。因为学生都进行了特别认真的预习,当我要他们汇报预习感受的时候,他们纷纷说这篇文章好难,并且提出了很多很多问题。学生铺天盖地的问题一下子把我“砸”蒙了。例如:为什么“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思想怎么也会是“潮润润的”?作者说“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什么是“黑白片子”?“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为什么要加上“青苔深深”?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有他们的踊跃提问固然让我欣慰,因为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预习很扎实。不过他们零零散散地提出了三十多个问题,这带来的结果是,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们只是讨论了其中一点点。尤为尴尬的是,我那精心制作的PPT还依然一动不动地停在课题的那一张,它似乎在向我默默诉说被冷落的悲伤。我心里也不禁有了一些隐忧:听课的专家不会觉得今天的课堂太难看吧?
评课如所料,我听到了同行们的一些“冷语”。有人建议:为什么不把学生的问题总结成一个主问题来讨论呢?有人建议:这篇文章内容很多,不妨采用教参上的所谓“只取一瓢饮”。还有人干脆说:为什么不选一篇比较浅显的文章,或者选择一个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来开课呢……
事情已过去了快一年,到今天,我仍然为余光中先生的那篇美文而感动,感动于他从那霏霏的冷雨中,听到了来自心底的醇厚久远的思乡音。而我更是因为这篇文章而庆幸,因为我不仅从同行们那“冷语”中,听到了什么是商榷、启迪,而且我还惊喜地看到了好多人不知道的故事:那天,十二班的学生为了这节课,在“百度”里将余光中先生搜了一个遍,在课堂笔记上写满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为了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赌咒发誓到课堂上见分晓。不只如此,那天,教室收拾得那么整洁,讲台黑板是那么得一尘不染!
现实中,有很多“十二班”,十二班有很多“公开”的渴望。一两节公开课是解决不了“十二班”的问题的。路很长,但我们已在路上!
作者简介:靳洪松,男,江苏南京人,青海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
关键词:公开课;师生关系;语文教学
也许有人会说,上节公开课有什么值得写的。但我还是想把这件事写下来。
碰巧,按照教学进度,那节课该学习的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真漂亮,不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真难。我之所以固执地选择了十二班,因为这个班的学生说,这学期全校特别是高一年级其他班级有很多公开课,但他们班一节也没有。记得当时有学生说,谁让我们班不是重点班呀,看人家隔壁十一班都开过五六次了。还有个男同学愤愤地说:“谁说咱班没有呢?不是有好几个老师都在咱们班试讲过吗?”话音刚落,原本热热闹闹的课堂一下子就安静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十几个学生长久的沉默……
那天,我回办公室把这事说给同事们听,大家都很感慨。小王老师说:“既是试讲,教室里就一定会坐些听课的人呀,这群学生怎么就能清楚地知道那不是公开课,而是试讲呢?”后来,隔壁同事也闻声而来,加入了讨论,场面很热烈。我没有心思听下去,悄悄地走到门外。当时就在心底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一定要给十二班来节公开课。
这个十二班为什么会没有人来上公开课呢?这倒底是个怎样的班级呢?
——用某位老师的话说,这个班三十多个学生,个个身怀“绝技”,厉害着呢!他们在初中可就是“艺体特长生”。“内行”一听就明白,这群学生是完全凭借特长才上的高中,文化课基础薄弱,入学考分很低。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往往文化课的教师都不太愿意带这样的班,即使带了这个班,也不会轻易选择这个班上公开课。某位同事曾意味深长地说:“你不知道选择这样的班级来开课,那会是多么大的考验,会有多么大的危险!”我想很多人都会明白这位同行的“意味深长”。想开节语文公开课,特别是区级以上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语文教师得全力准备,非精良而不可。“圈内”流行着一种认识,公开课是关系着备课组、教研组,乃至学校的颜面与实力的“大事”。所以,公开课就成了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课。
盼望着,盼望着,机会终于来了,我成功地申报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我把要在十二班开课的消息告诉了同学们,他们比我预想的还要兴奋。课代表问我:“老师,真的?你确定?”有的说:“老师,哪一天呀?”有的说:“老师,你上哪篇课文?我们可得认真准备准备!”他们对待这件事像节日一样迫切!有一位学生竟为我担忧起来:“老师,你不怕失败吗?”我的心中不由一阵酸楚。
回到那节课上来,既然选择给十二班上公开课,并且背后还承载了同学们那么多的期待,我就告诉自己,一定得好好准备。我用差不多一个礼拜的时间浏览了余光中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查阅了很多关于余先生及《听听那冷雨》的资料。那天,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迈过了教室的门槛,自信地走上了讲台。我完全确信我真地准备好了——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没问题,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环节的预设没问题,制作的课件也算得精良——我相信这节课一切都没问题。
不过,上课不久我原本涨满的信心便化作了云烟,随风散去。因为学生都进行了特别认真的预习,当我要他们汇报预习感受的时候,他们纷纷说这篇文章好难,并且提出了很多很多问题。学生铺天盖地的问题一下子把我“砸”蒙了。例如:为什么“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思想怎么也会是“潮润润的”?作者说“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什么是“黑白片子”?“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为什么要加上“青苔深深”?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有他们的踊跃提问固然让我欣慰,因为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预习很扎实。不过他们零零散散地提出了三十多个问题,这带来的结果是,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们只是讨论了其中一点点。尤为尴尬的是,我那精心制作的PPT还依然一动不动地停在课题的那一张,它似乎在向我默默诉说被冷落的悲伤。我心里也不禁有了一些隐忧:听课的专家不会觉得今天的课堂太难看吧?
评课如所料,我听到了同行们的一些“冷语”。有人建议:为什么不把学生的问题总结成一个主问题来讨论呢?有人建议:这篇文章内容很多,不妨采用教参上的所谓“只取一瓢饮”。还有人干脆说:为什么不选一篇比较浅显的文章,或者选择一个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来开课呢……
事情已过去了快一年,到今天,我仍然为余光中先生的那篇美文而感动,感动于他从那霏霏的冷雨中,听到了来自心底的醇厚久远的思乡音。而我更是因为这篇文章而庆幸,因为我不仅从同行们那“冷语”中,听到了什么是商榷、启迪,而且我还惊喜地看到了好多人不知道的故事:那天,十二班的学生为了这节课,在“百度”里将余光中先生搜了一个遍,在课堂笔记上写满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为了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赌咒发誓到课堂上见分晓。不只如此,那天,教室收拾得那么整洁,讲台黑板是那么得一尘不染!
现实中,有很多“十二班”,十二班有很多“公开”的渴望。一两节公开课是解决不了“十二班”的问题的。路很长,但我们已在路上!
作者简介:靳洪松,男,江苏南京人,青海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