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研究性学习“中长线活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长线活动”的概念界定
  案例一:
  四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了“天气”内容后,拓展了一个《我的天气日历》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对天气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加工,从而设计制作个性化的“天气日历”,最终形成对天气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
  案例二:
  秋天来了,校园里的许多植物开始落叶。为此,指导学生以“校园里的落叶植物”为主题展开观察、跟踪、搜集和调查,对校园里的落叶植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上述两个案例,都是由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一定周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里,我们暂且把这种周期超过一周以上的研究性学习称为“中长线活动”。 “中长线活动”是小学研究性学习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下的小学研究性学习“中长线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中长线活动”的问题探析
  1、虎头蛇尾——过程难坚持。这是开展“中长线活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每一个主题活动在开始之初,学生都兴趣浓厚,态度积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就都会逐渐衰减。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豪情壮志信心满怀,但一下课就把活动计划抛在了脑后,到最后草草收场甚至半途而废。
  2、信马由缰——研究缺指向。比如在《校园里的落叶植物》研究活动中,一些学生在观察时无意间看到了飞鸟,于是就兴奋起观察起来,随后马上又有同学指着天上的云惊呼起来,还有的甚至翻起了石块下昆虫,一时间激励的争论声不断,孩子们不时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新问题,令人应接不暇,全然忘记了自己之前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的过渡时期,一些新鲜多变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成为干扰他们正常学习的不利因素。加上现在一些学生比较散漫,缺乏很好的自制力,最终导致他们很难自觉地按照预定的目标去展开研究活动。
  3、走马观花——体验不深入。即便是根据计划开展了活动,不少学生也是抱着“一起去郊游”的心态,尤其是在室外的研究活动,经常看到场面热热闹闹,过程欢快轻松,但实质却是收效甚微。不少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粗枝大叶,记录轻描淡写,不能深入细致地针对问题展开研究。
  三、“中长线活动”的指导策略
  1、化整为零,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
  目标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成效的准绳和依据。学生不能坚持,其实是一种目标意识的缺失。“中长线活动”具有周期较长,任务复杂的特点,主题活动目标显得相对宽泛高远,很容易使学生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冲淡目标意识,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持续研究的动力。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虽然一定与课程的核心目标有关,是核心目标的细化与具体分解,但不能以课程的核心目标作为一个课时或是一个教学行为的目标,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一个目标细化和具体化的分解过程。在“中长线活动”教学设计中,需要对主题活动目标“化整为零”,进行分解细化和具体化的描述。首先,要让活动目标可操作。
  2、弃暗投明,亮化学生的研究过程
  “中长线活动”跨越时空,整个活动过程无法全部在课堂上完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实施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难点所在。在“中长线活动”中,尽管会安排不同时段的课堂教学和指导活动,但是绝大部分是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地展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许多活动情况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直接关注,活动由此会进入到一个“暗箱阶段”,如果这个“暗箱阶段”达到一定的时限,加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都会随之衰减,最终可能导致活动质量下降或整个活动半途而废。因此,在“中长线活动”的指导应该是一个形散而神聚的过程,需要教师巧妙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让学生的活动由“隐性”变为“显性”。
  3、抱团取暖,优化学生的研究氛围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同时也更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将个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穿插结合,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研究性学习中,一般由学生选择兴趣相近的同学自愿组成小组展开活动,而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知识能力甚至物质资源等条件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都是影响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小组任务的分配等方面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考虑,最后就会造成“组长一人忙,其余跟着看”的尴尬现象。因此,在“中长线活动”中,更应该加强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指导,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关注:一是要引导学生发挥组内成员的各自优势。可以通过在活动计划中设计“任务自选菜单”,对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各种方法一一列出,让小组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和优势进行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分工,保证小组成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校园里的落叶植物》中,其中一个小组内有位同学非常擅长摄影,于是就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记录资料,成了该小组成果的一个亮点。二是要鼓励学生加强组际之间的合作分享。特别是对全班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由学生分小组研究的“半开放式”,由于各小组之间的主题互不相同又有联系,因此需要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通过小组信息发布、成果展示等形式,引导组际间分享收获、竞展风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和水平。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在班级管理中,不仅需要班主任严格要求、规范管理,还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讲究策略尤为重要,好的策略能使班级管理如鱼得水。下面,我来谈一谈我的小学班级管理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发现、分析、尝试、总结,这也是我班级管理的“八字方针”。  一、
近年来,我园不断规范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水平,依托地域文化特色,不断强化内部保教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我园的保教质量。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好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是推动幼儿园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讲究管理艺术,努力创设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人际氛围,才能让教职工以园为家、爱园如家、爱岗敬业。  1.加强师德提高觉悟  我园通过向社会承诺、设立园长信箱、监督电话、组织家长评教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类型的课文很多。因为故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有声有色,尤其是低年级教材中的各类故事更是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而故事往往语言特色鲜明,写作方式灵活多样,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因此很值得我们引导学生仔细揣摩、精心品味。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应该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规律,精心设计语文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甄别是非的能力,并使他们的情感得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中的探究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
我园办园时间不长,年轻教师比较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我们关注每个教师的个人发展,充分挖掘每个教师的发展潜能,弘扬教师个人教育特色,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同时,我们把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当做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件重要事情来做。我们认为,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是教师成长历史的缩影;是教师“工作和思想的博物馆”;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学习工具。下面是我们在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背景分
一、两种版本教材关于内容编排的比较  笔者从两个教材版本在认识方程内容的编排上进行具体比较分析发现两个版本均把认识方程的学习安排在四年级,充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都安排7个内容。但不同的是,旧版安排的课时数为10课时,新版改为8课时。新北师大版在学完《字母表示数》后多了一节《等量关系》。旧北师大版学习等式的性质的课时题目是《天平游戏(一)》和《天平游戏(二)》,新北师大版改为解方程(一)和解方程(
引言:  沙盘游戏是瑞士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一种“非言语性疗法”。在传入中国之后,由于沙盘架上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十分吸引学生,沙盘里的沙既可以塑形又可以流动,让孩子容易产生掌控感,同时沙盘室里的心理老师一般都是全身心地陪伴而不会过多的用言语干涉孩子,所以沙盘游戏疗法很快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风靡开来。  笔者作为小学兼职心理教师,在学校尝试开展沙盘游戏心
开学后的第二周周末,一位以前曾经教过的学生通过QQ问了我一个六年级数学中的问题:有两块布料,第1块长148米,第2块长100米,两块布料各剪去同样的一段后,第1块剩下布料是第2块剩下布料的3倍,两块布各剪去了多少米?学生设每块布料剪去了x米,列方程:148-x=3(100-x)。可是她自己却解不了这个方程,而她的很多同学甚至列不出方程。   笔者在连续三年从事高年级数学教学,在高年级的《方程》单元
游戏是英语课堂的一味调味剂,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让一堂英语课顿时“热闹”起来。但在这“热闹”的背后,有些游戏只流于形式,游戏内容的设计与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能达到有效的匹配,尤其是原本处于弱势的学困生,他们在这些游戏的参与上会比较被动或力不从心,渐渐成了看“热闹”的观众。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三四年级正是学困生的一个萌
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探索乐趣的课程,教师不能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转变教学思路,把“魅力”引进小学科学课堂,让科学学习变得简单有趣,丰富多彩,从而让学生爱上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本文立足学生发展实际,结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例,探索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充满魅力。  一、激趣引入,平添教学魅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