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体系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431名大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三个因子外,其余七个因子均显著高于常模,不同性别只在恐怖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431人中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93人,检出率为21.58%。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以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干预
  近几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入研究及对大学生心理干预模式的探索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进入大学以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必然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和思想上的困惑,严重的不适应还会造成心理障碍。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为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处事能力,我们抽取一部分大学生,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进行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湖北某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1份,其中男生299人,女生132人,年龄18±2岁。
  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SCL-90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有10个因子,90个项目,内容包括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能全面反映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全貌。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按症状的无、轻、中、重、极重5个程度,分别计1~5分,一般情况下,总分>160分,任一因子分≥2表示为阳性,任一因子分≥3表示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症状的自我感觉越差。
  3.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总体结果
  在431人中,测查结果表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93人,占参加测验学生总数的21.58%;其中有中重度困扰的学生26人,占参加测验学生总数的6.03%(见表1)。按全国常模结果,(为1~5的5级评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3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表1 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统计表
  ■
  2.SCL-90总体筛查结果汇总表(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度症状(4>因子分≥3)的学生人数普遍少于重度症状(因子分≥4)的人数,所以在排查出中重度症状的人数中,重度症状所占比例较高。
  表2 总体筛查结果汇总表
  ■
  注:3>因子分≥2为轻度症状,4>因子分≥3为中度症状,因子分≥4为重度症状。
  3.凡各因子分≥2的人以及由此而计算出的比例为检出率(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参加心理健康测验的431名学生中,总检出率为37.82%。其中表现为轻度症状的有139人,占32.25%;中度症状的有20人,占4.64%;重度症状的有4人,占0.93%。
  表3 男女生SCL-90因子≥2的检出率之比较
  ■
  4.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见表4)
  从表4中可知,除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三个因子外,其他7个因子和常模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明显高于常模。
  表4 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注:p<0.05,即在统计学上表明有显著的差异。p<0.01,即在统计学上表明有极显著的差异。p>0.05,即在统计学上表明无显著的差异。
  5.SCL-90各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见表5)
  从表5中可知,男女生之间基本无显著的差异,只在恐怖因子上有显著的差异。
  表5 SCL-90各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
  ■
  注:p<0.05,即在统计学上表明有显著的差异。p<0.01,即在统计学上表明有极显著的差异。p>0.05,即在统计学上表明无显著的差异。
  三、讨论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在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特殊时期,又承载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高期望值,因此心理冲突较多,心理疾患易发,严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对431名大学生的SCL-90检测结果分析发现,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一般人群相比没多大差别,从SCL-90问卷结果分析,心理状况呈阳性的学生占21.58%,比正常的比例(20.2%)略高,说明大学生的心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其中6.03%的学生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男女之间的差异无较大显著性,但与成人常模相比较,除强迫症状、焦虑和偏执三个因子外,其他7个因子和常模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明显高于常模(P<0.05),而强迫症状、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差异是没有显著性的(P>0.05),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压力
  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法与高中相比有了很大不同,自觉、自主、自立、创造是大学学习的特点。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这种转变,学习方法不当,课业负担过重,以及参加各类证书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和平常参加学生活动和社团所消耗的精力,使之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出现强迫、焦虑甚至厌学、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
  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而且,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乏集体环境,家长的过分包办和教育不当,使之缺乏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事的能力。由于交际困难,产生了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既无倾诉对象,又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3.感情问题
  大学校园内谈恋爱已很普遍,因恋爱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许多人不能正确地看待恋爱问题,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心理变异,有的甚至因此走向极端,酿成悲剧。
  4.网络的依赖性
  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染上了网瘾,自我封闭,不敢与人面对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人正常的认识、情感和心理定位。由于较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一些大学生希望在网络上找到心理满足,上网成瘾,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正常的认识、情感和心理定位,还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其健康人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虽然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都认为最终靠自己解决,但正确及时的疏导,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解决这一问题,早日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针对调查结果,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如建立学校自己的心理咨询室,筹建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心理问题方面的讲座,增加热线电话、网上咨询信箱等。
  总之,在日常辅导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营造一种良好、和谐的氛围,保证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充分了解,以便在未来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更好地把握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杂志,1999(增刊):31-35.
  [2]郭念峰.心理咨询(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2-193.
  [3]睢密太,张建新.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6(28).
  [4]裴利华,黄赐英.师范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2):899-901.
  [5]裴学进.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34-535.
  [6]董玉梅.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03,3(5):86-8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01~2017-06新生儿科收治14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n=82
【正】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我国经济地理的落后面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关于生产力分布问题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于作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重要问题
音乐创造教学(创作教学)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各种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学习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动有趣的活
由污染物溢出或垃圾掩埋场沥出液污染的含水层通常是一个普遍的环境问题,典型的扇形污染羽经常在污染源的下游被观测到。这个大的横向污染羽扩散的原因已经成为过去数个研究的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来说,强化其情感教育,注重弥补其人生情感不足,不管是对其人格的塑造还是对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