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套“疯狂甲骨文”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这种3000岁的古老文字,竟与现下的一些网络流行词产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化学反应”,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李子一读了《盗墓笔记》和《鬼吹灯》这两部网络小说后,对“挖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高考时特意填报了郑州大学考古系。
最初李子一和许多人一样,觉得考古就是古墓寻宝、大战僵尸和鉴宝,应该是既神秘又很好玩,直到学习考古学后才明白现实远远比想象要复杂得多。大一时她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学考古以后到底能干什么,觉得没意思。到了大二是被巨大的知识和信息量所折磨。后来是大四的野外实习,让她重新燃起对考古的兴趣。
2013年10月,正读大四的李子一在河南荥阳官庄遗址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野外考古实习,这让她大开眼界。一般人都认为考古不过是挖墓,挖遗址,其实考古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田野调查、室内整理、文物修复等。
李子一说,事实上,考古专业涉及文、理、工、医,很多时候还要干体力活,要挖土,要往外运。田野考古很辛苦,特别是对于女生而言,在室外一待就要待上10个小时,零下15℃的野外,穿2双袜子、4条裤子还会觉得冷。用她的话说,大家都穿得“土肥圆”。
在实习期间,酷爱绘画的李子一随身携带了一个小本子,一有灵感就记下来,画成考古日记。她在微博上发布的系列漫画,以独特的方式带领人们走进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考古世界。
漫画中,那只憨态可掬的小狐狸“阿三”,其实就是李子一自己的动漫形象。她推出漫画连载,一方面是想向大家普及考古学知识,另一方面是想给学弟学妹们留下点有用的东西。“考古实习七宗罪”“想做大师?苦练刮面画线才是硬道理”……考古专业新手常犯的一些错误,在李子一的系列漫画里都能找到答案。
这年10月,李子一的考古漫画被中国考古网在“图说考古”系列上连载,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引来众多追捧者。有许多学生看到漫画后和李子一联系,说自己也想学考古。
这些漫画因画热了考古冷知识,还获得了第四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公众组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公众类一等奖。因为这一系列漫画,李子一也变成了“网红”,之后不断有杂志社和出版社跟她约稿或谈合作。
很多网友觉得不过瘾,强烈地要求她继续画下去,李子一决定通过漫画向公众“揭秘”考古生活。2014年冬,她出版了普及考古知识的《田野考古新手指南》绘本。
平时李子一喜欢和网友甩表情包“斗图”。2017年初春的一天,正在研究甲骨文的她随手翻开一本甲骨文字典,惊讶地发现:甲骨文里的象形字“熊”怎么有一对翅膀?这寓意熊的耳朵、鬃毛,还是熊背后中了箭,又或者是一只手舞足蹈的熊?她的考证虽然没得到确切答案,但她用漫画记录了这个有趣的过程。
甲骨文是我们祖先脑洞大开的体现,天真烂漫,极具想象力。比如一个人顶着蜡烛,就是“光”;一个人拄着拐棍,是老人的“老”;一个人在笼子里痛苦地流汗,是“囚”。李子一知道,对这些汉字祖先,人们总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厚重的文字精华,因为缺乏时代性解读而受到冷落,现在认识甲骨文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不免令人遗憾。于是她突发奇想:能否让它们和最时尚的表情包“联姻”呢?那肯定会很好玩!
何不试试让甲骨文“动”起来?李子一选了“马”“齿”等字,一边手绘草图,一边上网学习制作动图。她根据步骤一点一点做,一幅简单的动图她做了整整4个小时。那段时间,她从早上10点一直做到次日凌晨,别的事儿都不干,就只坐在电脑前做动图。
刚开始做的时候,非常费劲。比如,“梦”字的甲骨文形态是一个大眼睛的人躺在床上。李子一的设计是一个人从右侧走到左侧床边坐下,眼睛渐渐睁不开,然后躺下開始做梦,寓意“睡觉”。
可画中人物每走一步,就得画5张图。在制作“回家喽”的动图时,生动,可谓妙趣横生。一边聊天,一边斗图,用上这古老的甲骨文,瞬间感觉自己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用最简单、最有趣的办法让大众了解考古,是李子一创作的唯一目标,因此她不断地尝试,想让大家一直保有新鲜感。从当初只有部分受众的漫画,到现在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甲骨文表情包,就是李子一新的尝试。
李子一说,甲骨文的出土,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其内容丰富,涉及3000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王室组成等各方面的信息,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令女孩兴奋的是,去年年底,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表情包火了,甲骨文也活了!从龟甲兽骨到手机屏幕,远古文字与流行表达的跨时代联姻,引发无数人的惊呼,发掘了传统文化的时尚潜能。现在,已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考古系取得硕士学位的李子一,接下来打算继续读书,最近正在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但是她考古科普的脚步不会停下。
当甲骨文变成人们手机里微信聊天时的表情包,这种直观的认识和在使用中产生的趣味,是读多少遍历史课本也无法带来的。
——李子一
画热考古冷知识
李子一读了《盗墓笔记》和《鬼吹灯》这两部网络小说后,对“挖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高考时特意填报了郑州大学考古系。
最初李子一和许多人一样,觉得考古就是古墓寻宝、大战僵尸和鉴宝,应该是既神秘又很好玩,直到学习考古学后才明白现实远远比想象要复杂得多。大一时她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学考古以后到底能干什么,觉得没意思。到了大二是被巨大的知识和信息量所折磨。后来是大四的野外实习,让她重新燃起对考古的兴趣。
2013年10月,正读大四的李子一在河南荥阳官庄遗址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野外考古实习,这让她大开眼界。一般人都认为考古不过是挖墓,挖遗址,其实考古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田野调查、室内整理、文物修复等。
李子一说,事实上,考古专业涉及文、理、工、医,很多时候还要干体力活,要挖土,要往外运。田野考古很辛苦,特别是对于女生而言,在室外一待就要待上10个小时,零下15℃的野外,穿2双袜子、4条裤子还会觉得冷。用她的话说,大家都穿得“土肥圆”。
在实习期间,酷爱绘画的李子一随身携带了一个小本子,一有灵感就记下来,画成考古日记。她在微博上发布的系列漫画,以独特的方式带领人们走进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考古世界。
漫画中,那只憨态可掬的小狐狸“阿三”,其实就是李子一自己的动漫形象。她推出漫画连载,一方面是想向大家普及考古学知识,另一方面是想给学弟学妹们留下点有用的东西。“考古实习七宗罪”“想做大师?苦练刮面画线才是硬道理”……考古专业新手常犯的一些错误,在李子一的系列漫画里都能找到答案。
这年10月,李子一的考古漫画被中国考古网在“图说考古”系列上连载,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引来众多追捧者。有许多学生看到漫画后和李子一联系,说自己也想学考古。
这些漫画因画热了考古冷知识,还获得了第四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公众组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公众类一等奖。因为这一系列漫画,李子一也变成了“网红”,之后不断有杂志社和出版社跟她约稿或谈合作。
很多网友觉得不过瘾,强烈地要求她继续画下去,李子一决定通过漫画向公众“揭秘”考古生活。2014年冬,她出版了普及考古知识的《田野考古新手指南》绘本。
让甲骨文变身表情包
平时李子一喜欢和网友甩表情包“斗图”。2017年初春的一天,正在研究甲骨文的她随手翻开一本甲骨文字典,惊讶地发现:甲骨文里的象形字“熊”怎么有一对翅膀?这寓意熊的耳朵、鬃毛,还是熊背后中了箭,又或者是一只手舞足蹈的熊?她的考证虽然没得到确切答案,但她用漫画记录了这个有趣的过程。
甲骨文是我们祖先脑洞大开的体现,天真烂漫,极具想象力。比如一个人顶着蜡烛,就是“光”;一个人拄着拐棍,是老人的“老”;一个人在笼子里痛苦地流汗,是“囚”。李子一知道,对这些汉字祖先,人们总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厚重的文字精华,因为缺乏时代性解读而受到冷落,现在认识甲骨文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不免令人遗憾。于是她突发奇想:能否让它们和最时尚的表情包“联姻”呢?那肯定会很好玩!
何不试试让甲骨文“动”起来?李子一选了“马”“齿”等字,一边手绘草图,一边上网学习制作动图。她根据步骤一点一点做,一幅简单的动图她做了整整4个小时。那段时间,她从早上10点一直做到次日凌晨,别的事儿都不干,就只坐在电脑前做动图。
刚开始做的时候,非常费劲。比如,“梦”字的甲骨文形态是一个大眼睛的人躺在床上。李子一的设计是一个人从右侧走到左侧床边坐下,眼睛渐渐睁不开,然后躺下開始做梦,寓意“睡觉”。
可画中人物每走一步,就得画5张图。在制作“回家喽”的动图时,生动,可谓妙趣横生。一边聊天,一边斗图,用上这古老的甲骨文,瞬间感觉自己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用最简单、最有趣的办法让大众了解考古,是李子一创作的唯一目标,因此她不断地尝试,想让大家一直保有新鲜感。从当初只有部分受众的漫画,到现在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甲骨文表情包,就是李子一新的尝试。
李子一说,甲骨文的出土,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其内容丰富,涉及3000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王室组成等各方面的信息,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令女孩兴奋的是,去年年底,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表情包火了,甲骨文也活了!从龟甲兽骨到手机屏幕,远古文字与流行表达的跨时代联姻,引发无数人的惊呼,发掘了传统文化的时尚潜能。现在,已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考古系取得硕士学位的李子一,接下来打算继续读书,最近正在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但是她考古科普的脚步不会停下。
书香寄语
当甲骨文变成人们手机里微信聊天时的表情包,这种直观的认识和在使用中产生的趣味,是读多少遍历史课本也无法带来的。
——李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