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mi_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梦魁所传武式太极拳为李自轩所传拳架,由李启轩之孙李福荫传于霍梦魁。此拳每势均以“擎、引、松、放”四字为宗旨,要求练就“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发放功夫,充分体现了武禹襄创拳的初衷。
  武禹襄在创武式太极拳之前,曾赴赵堡镇向陈清平学习赵堡太极拳。因此,武式太极拳除上述特点之外,也体现了赵堡太极拳的拳理和背丝扣的演练方法。霍梦魁所传武式太极拳的两手的运行,都按背丝扣的方法演练,96个势子,势势如此。可以说,武式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了赵堡太极拳拳理和背丝扣的演练方法。霍梦魁先师(1889~1962年)于 1953年到沈阳传授武式太极拳。冯景春老师于1954年拜霍梦魁为师,学练武式太极拳,至今已50年。武式太极拳“阴阳欲分分又合”的内功演练方法,使冯老师受益匪浅,虽已是76岁高龄,仍然身轻体健;与年青人交手,仍可发人于丈外。因此,挖掘整理这一优秀拳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式太极拳特点可归纳如下:
  引进落空合即出,擎引松放有一吞。上下相随腰抽絷,逢引必撤进必跟。松开我劲勿使屈,阴阳欲分分又合。
  赵堡太极拳源于道家,后传至王宗岳,王宗岳又传蒋发(1574~1655年),蒋发又传至赵堡镇,至陈清平为第七代。赵堡拳第九代传人杜元化,于1935年在其《太极拳正宗》一书中,简述了背丝扣的概念和64势背丝扣图示。赵堡太极拳的拳理和背丝扣演练方法;依据于来知德太极图。
  来知德(1525~1604年)号瞿唐,是明代著名理学家。他曾远客万县,于翠竹溪水深山中,潜研《易经》,悟道修炼达29年,后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完成世称绝学的《周易集注》。在《周易集注》中,他绘制了“来瞿唐先生圆图”(右图),后人称为“来氏太极图”。此图依照“主宰者理、对待者数、流行者气”而绘之,蕴涵天地万物的演化之理。
  


  近年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观测到的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形状极像来氏太极图的形状。来氏太极图的中心圆圈为太极之本体,内存先天一气,对应着银河系的“核心”。根据老子《道德经》来解释,此“核心”为先于天地之前而生,由“道生一”而得,进而变化出后天阴阳,即“一生二”。银河系有两条“螺旋线臂”,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在其中一条线臂的外端三分之二处,正暗合老子所说“二生三,三生万物”。科学家对银河系的形成作了类似于图A的描述,从中可见太极本体先旋转成椭圆球体,而后从无极而有极,再从有极分成阴阳,形成“螺旋线臂”,从而构成类似于来氏太极图的形状。
  


  道家认为人身即为一小宇宙,黄帝《阴符经》也认为“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演练太极拳时,两只手臂极像银河系的螺旋线臂,人体的“核心”就是身体中的太极本体——中丹田。中丹田位于脐内与命门之间,内存先天一气。来氏图的中间一线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表示天、地、人一气贯通。来氏太极图和“主宰者理、对待者数、流行者气”是赵堡太极拳的理论依据,“背丝扣”即源于来氏太极图。
  太极拳从无极起势,在图B-1中以虚线圆表示。在人体内,丹田中的先天一气也是无极的,以无边界的淡灰色圆形图表示于图B-2中。
  怎样从无极到有极呢?即意念内气从“降宫”降入丹田,此时阳气下降,肾之阴气必从下而上,此为无极而有极。于是,丹田之中,太极缘起(图B-3,B-4)。丹田气的运转将产生阴阳两条“螺旋线臂”,如图B-5中黑色、灰色线所示,此即来氏太极图之意,中心深色圆圈代表太极本体,即丹田先天一气。练拳时,丹田运转带动左右两手,分别沿阴阳螺旋线运行,此为“先天引后天”。由此,赵堡太极“背丝扣”可定义如下:“背丝扣”即来知德太极图,“背丝”为其中两条相反的螺旋线,“扣”即两条螺旋线扣于太极本体上。
  


  背丝扣的演练分后天背丝扣和先天背丝扣。后天背丝扣以两臂运转带动太极本体运转,此为太极拳的初层功夫;先天背丝扣以太极本体运转带动肢体运转,此为太极拳中层功夫。
  背丝扣的演练方法如图C所示。将图B-5中的来氏太极图从中间分开,可得到三种背丝扣的基本形式,即“S”形、“C”形和“CS”形,分别表示于图C-1、C-2、 C-3中。其中黑色、灰色线分别代表左手、右手运动路线,黑色为阳、为实;灰色为阴、为虚。反向演练亦然。
  


  “S”形(图C-2)是赵堡和武式太极拳主要的演练方法。太极拳初级阶段,以“后天引先天”,即意想两手之间环抱着一个丹田大小的气球,可称为“外丹田”(直径20~30厘米)。如“手挥琵琶”一势中,右手沿黑线背丝运转,左手沿灰线背丝运转,以带动外丹田运转,必同时引动内丹田运转,此即以“后天引先天”。武式太极拳的起势、单鞭、白鹤亮翅、懒扎衣、手挥琵琶、闪通背、撇身捶、玉女穿梭、野马分鬃、云手及鸳鸯脚等等,均以“S”形背丝扣演练,并带动内丹田运转。
  “C,’形背丝扣(图C-1)的源头仍是太极本体。在练拳时,是左右手以内丹田为源头,右手作反“C”形、左手作正“C”形弧线运转,并带动内丹田运转,如“六封四闭”等动作。
  “CS”形背丝扣(图C-3),是右手作“C”形、左手作“S”形运转(或反之)。武式太极拳的搂膝拗步、倒撵猴、搂膝打掌、抱虎归山等,都是以“CS”形两手的运转带动内丹田运转。
  进人中级阶段,已可打开“玄关”一窍,内外丹田相合,此时内丹田运转带动肢体运转,进入先天背丝扣的演练。
  在两人交手中,背丝扣的应用非常重要。现以图D“S”形背丝扣为例,简述其原理。武式太极拳特点是“阴阳欲分分又合”,在未感觉对方来力前,周身处于“太极一气”之中,不分阴阳,即“对待者数”之妙。通过中间圆圈“流行者气”感知对方来力后,自然分阴阳。如对方由全阴转全阳,以两手擒拿我右臂(即由坤卦转乾卦),我则从坤卦经艮卦、巽卦转乾卦,以虚引其力和松肩沉肘,化而蓄之,并由阴转阳,还其力,将对方发出。
  


  现将赵堡和武式太极拳背丝扣的原理和演练方法,写成歌诀如下:
  太极拳道来氏太极拳之理,一线贯通天人地。太极本体先天气,分而阴阳后天体。对待者数妙在一,流行者气窍在中。法演先天背丝扣,道肇生化变无穷。
其他文献
大成拳创立于上世纪40年代,王芗斋先生初创此拳时,始名为意拳,“大成拳”乃是先生功成名就之后,他人所赐,意即集各家之大成。开始,芗翁并不赞成,后姑且从之,遂阐发大成拳理论。然而,先生独步武林,却并非因大成拳,而是以正宗的形意拳真传而得名。先生教拳育人,培养了张恩桐、韩星樵、赵道新、姚宗勋、卜恩富、朱国福、王选等一大批杰出弟子,为中华武学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大凡成事者,分大、中、小三成,抑或上
2011年3月22日,英威腾俄罗斯经销商率领俄罗斯用户代表团应邀来访,参加英威腾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高压推广会”,英威腾海外事业部、高压变频器产品线的领导以及技术人员出席了本
螳螂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流派,在中国近代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莱阳螳螂拳对中国近现代传统螳螂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被国家定为传统武术比赛表演项目。提起螳螂拳,螳
[摘要]笔者对国内高校计算机操作系统学科的建设和教学现状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多年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和体会,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国内其他院校操作系统课程建设及教改的显著成效,对操作系统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整体思路,制定详细的规划与实施方案,并在河北北方学院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预期成果。  [关键词]操作系统 学科发展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静(1969-
螳螂拳大家多出自莱阳。被誉为武术界泰山北斗的姜化龙是莱阳黄金沟人;宋子德是莱阳赵格庄人;名震武术界的“三山”(崔寿山、李坤山、王玉山)、“两亭”(宋福亭、赵玺亭)是莱阳
山掌(劈山斧加钢)、探马掌(登山探马准)、虎抱(圈拦虎抱急)、熊蹲(熊蹲硬靠挤)、鹤步推(鹤步推山稳)。二、六大开:六大开为八极拳之绝技,意为先开门,后进招,凡与敌交手均不离此术。六大开是
通过实例研究,综合分析了花卉旅游区对水文、生物资源、局部微气候、景观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新的高考改革启动几年来,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在以能力立意特别是综合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下,已不再强调学科知识的覆盖面,试题的知识点、面、计算量及难度也明显下降.化学学科试题
许世友,河南新县人,生于1905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九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
横河电机集团于2011年1月14日发布新版软件FieldMateTMR2.03,FieldMateTM主要用于调整、设定、管理工厂等生产现场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