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诗词比喻与叠字叠句的修辞手法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清照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女性词人,其诗词风格婉约清丽,内容平淡通俗,诗词自然柔美,意境悠遠绵长。李清照是站在女性的视角与审美去描述事物,将婉约词的风格表现的生动淋漓,具有一代词人独特的风格,是婉约词派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我认为,李清照诗词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诗词比喻与灵巧的写作手段。作为高三学生,我非常喜欢李清照的诗词,本文我将对李清照诗词中的比喻与叠字叠句进行研究。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比喻手段;修辞手法
  一、李清照诗词的比喻
  我认为,古代诗词总体上来说,都是浪漫主义的,在表现浪漫主义的时候大成手法,在表现的时候利用艺术手法与修辞手法。比喻是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比喻分为明喻与暗喻,比喻就是借助一个事物表现另一个事物,借用一个事物的颜色、外形、状态等鲜明特点,表现另一个事物。例如“动如脱兔”就是借用兔子奔跑的特点描述事物的动作迅速。李清照的诗词比喻手法非常突出,为诗词增加了艺术效果,让她的诗词更加具有价值与意义。我认为,李清照的诗词比喻特点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喻新颖
  李清照诗词运用比喻修辞手段新颖,颇具匠心,新颖之处,千古很少有人出其右。李清照最出名的一个字就是“瘦”。在《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将菊花清瘦的特点比喻成人的瘦,对菊花特点进行准确的捕捉并且深化。在诗词中,李清照是用菊花之形状比喻自己的形状,以往文人已经对菊花的颜色、气味、习性进行了描述,李清照用菊花花瓣特有的清瘦来比喻人的清瘦,说明了李清照独特的观察能力以及独特的创新。同时,李清照是用菊花之意比喻自己的思想,菊花在中国古代代表的思想,而该词的背景是李清照的丈夫远行,而且正好处于佳节,利用菊花这一形象,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词人因何消瘦。最重要的是,李清照利用菊花来展示自己的节气,菊花是花中的四君子之一,代表着清净结雅,展现词人的内心世界,一句人比黄花瘦,将思念、怜己、爱菊都展现出来了,作者的思绪之情展现在眼前。
  (二)比喻精妙
  李清照诗词中的比喻运用的非常精妙与准确,利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鲜明的形象,展示了丰富的内心世界,给读者美好的感受,展现生动形象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浣溪沙》中的一句词“绣面芙蓉一笑开”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一个美丽少女的笑面。在短短7个字内,,词人用了明暗三个比喻。首先,绣面二字比喻的是少女美丽的容颜,中国自古就会讲美貌女子比喻成画中仙子,人们认为最美丽的女子都是画卷中的仙子,绣面比喻女子就像刺绣中美丽的女子一样的,然后,李清照用美丽的芙蓉花来比喻女子的容貌,花容月貌,是常用的比喻,芙蓉花比喻美女也比比皆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花开芙蓉等都是形容美丽的女子的,看似用芙蓉形容女子的美貌并不寻常,但是前后文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词人的独特用心,芙蓉花在古诗词中常常也会被比喻为爱情,《浣溪沙》中藐视的就是一位美丽少女对爱情的向往,此处用芙蓉比喻,也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一笑开”中的“开”展示美丽少女的生动笑颜,展示少女追求对美好自由的向往。七个字三个比喻,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位美丽少女对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展示了这位少女丰富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二、李清照诗词的叠字叠句
  中国诗歌对于叠字叠句的运用非常早,在最早的湿巾中,就有许多叠字叠句的运用,这是最广泛的修辞手法,例如:硕鼠硕鼠,蒹葭苍苍,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等,这种叠字叠词的运用可以展现情感,推动情节展开,反复吟诵,《诗经》对叠字叠词的运用影响了后来的诗歌,李清照更是成为佼佼者。
  (一)李清照诗词中的叠字运用
  李清照著名的诗词《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中,运用了七组十四字叠字,是叠字修辞手法运用的高峰,十四字叠词惊艳了无数后人,宋代著名文人张端义赞叹说“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这首词语是李清照的晚年作品,创作于李清照的晚年,这个时候国家已经被迫南迁了,丈夫也因病去世,财务被盗,生活困苦,让词人感到非常的孤苦无助,词人想要寻找的是往日幸福的时光与失去的亲人,十四个叠字分为三层,首先用“寻寻觅觅”来展现词人的苦苦追寻,残忍想要寻找失去的幸福。与《长恨歌》中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一样,词人在思念、怀念、痛苦中苦苦追寻,接着冷冷清清四个字展现了词人寻找的结果,物是人非,什么都不在了,只剩下词人一个人形单影只。最后第三层“凄凄惨惨戚戚”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了词人的内心、悲凉的情感,将深厚浓郁的情感用几个词语展现出来,逐字逐句深入,情境交融,甚是凄凉。现存的45首诗词中,大量的运用叠字的艺术,“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中悄悄两个字表现了环境的基金,感受人物内心的愁肠百结,依依二字展现的是人物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通过对月色的描述展现了作词人对于加强的留恋与不舍,思乡、思人之情跃然纸上,非常的生动形象,令人动容。
  (二)李清照词中叠句的运用
  叠句在词中的运用,加深了诗词中的语义环境,丰富诗词的情感内涵,引起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如梦令》中“争渡争渡”的运用,为读者营造一种急迫感,就像白话文中的快一些,再快一些的语义环境,展现了主人公急切的心情,让读者感同身受,通过叠句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泛舟水上的场景,表现了主人公急于寻路的急切心情,在如李清照另一首词《行香子.七夕》中的叠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这首词语创作于1129年,宋朝兵败逃跑,,国家战乱不断,刀兵四起,匪患横行这个时候丈夫远行在外,李清照思念丈夫,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诉相思,这句叠句展现了天气变化,表达了牛郎织女是否能够相聚的担忧之情,加强语气,表达意义,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李清照是我最爱的词人,本文对其比喻与叠字叠句的修辞手法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与探索,对李清照的诗词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筱.李清照“梅”词中的修辞赏析[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2).
  [2]胡梁雁.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2012(03).
  [3]朱珠芬.中国古典诗词中转喻认知模式的研究——以李清照的诗词为例[J].商品与质量,2010(08).
  [4]谢穑/宋代女性词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我以“空间”理论 为论点,进行研究论证,空间原理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当融合到绘画中时,就出现了视知觉上 的空间感。本文通过对轮廓线,内部图案,凹陷与凸起,重叠,变形,透视以及阴影和光线等因素的分析重新解读空间构建所遵循的视知觉规律。  关键词:空间;视知觉;轮廓;透视;简化;阴影;光线  一、空间解读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对其“空间”原理有了新的认识和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袁敦礼留世著作、报刊报道等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袁敦礼体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体育即身体的教育的体育本质观;理论与技术并重的体育授课观;德才兼备、健全人格的体育人才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袁敦礼体育思想对当代我国体育发展的启示: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并存,贯穿体育教育过程的始终;道德品格与专业才能兼备,储备人格健全的师资力量;理论灌输与技术训练并重,培养高水准体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郝更生留世著作、报刊报道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认为,郝更生体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倡导“体育救国”;提倡体育的教育性是增强国民体质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郝更生体育思想对当代我国体育发展的启示:大力发展体育,增强民族实力;重视体育教化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郝更生;体育救国;教育化;启示  郝更生(1899—1976),江蘇淮安人,郝曾远赴哥伦比亚
期刊
摘要:对优秀女子的柔道小级别运动员的背负投技术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访问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优秀女子柔道小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用技术,确保能够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基础上,得以稳定进步。  关键词:优秀女子;柔道;小级别;运动员;背负投技术  在近几年不断发展下,柔道得以进步,面对激烈的竞争。在柔道比赛中,不仅需要优秀女子柔道小级别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也要确保在柔道锻炼中能符合自
期刊
摘要:色彩作为一种表现民俗文化的载体,传递独特的民族文化的象征性意义,它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不仅能反映出一个民族人民的习俗、信仰,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个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独特审美情趣与审美水平。本文基于象征性的相关概念,主要从色彩在藏式建筑装饰的应用上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象征性;藏族;建筑;装饰色彩  象征性是运用具体的媒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一切事物、一切思想,在某
期刊
摘要:标枪运动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投掷标枪的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要想有效提升标枪运动的成绩,就要具备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以及全面的标枪投掷技术。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运动员进行了标枪专项技术的分析、体能训练的现状分析,发现训练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出各自技术上的不足和体能训练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训练方法与手段,指
期刊
摘要:本文在阐明“文”的基础上,说明“文”、“礼”、“素”之间的关系,阐明刘宝楠《正义》疏“以素喻礼”之理由,并结合孔子论诗来解析原文。  关键词:文;礼;素.  “绘事后素”载于《论语·八佾》篇,全文如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中大致关系是“巧
期刊
摘要:在我国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最早的一个专业学科。在体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育训练学应该与我国体育战略相一致,符合当代体育发展需要,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通过对体育学科的完善和优化,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实现内部与外部的有效融合。此外,体育教育训练学还应重视自身的独立性特点,并将其渗透到体育学科的整体当中。本文主要讨论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关分析。  
期刊
摘要:射弩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有着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少数民族体系中,射弩运动项目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射弩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民族射弩比赛和国际标准射弩比赛是有很大区别的。民族射弩的弩箭必须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接力跑速度核心技术研究,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控制向心力,从而提高接力跑速度。研究结论:通过接力跑速度核心技术研究得知,我国运动员在接力跑项目中取得优秀的成绩的原因,通过该研究让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保持良好的成绩,为我国运动员在之后的赛场上提供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 技术特征;合力速度;交接棒;核心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