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夏季,我国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风景区,以及我国神农架旅游区的拜台沟,都会云集几十万只白蝴蝶,纷纷扬扬,像满天鹅毛大雪,充满那里的山沟。这是世界上有名的“蝶雪”景观。
蝴蝶不仅喜爱聚会,还能作长途迁飞,甚至能成群结队漂洋过海。据文献记载,最早发现蝴蝶漂洋过海的是航海家哥伦布。他在环球旅行的途中,发现成千上万只蝴蝶成群结队从欧洲飞往美洲。据统计,全世界曾有200多种蝴蝶,发生过上千次迁移飞翔。
蝴蝶为什么要迁飞?这是第一个谜。
有的昆虫学家认为,昆虫迁飞是为了逃避不良的环境条件,是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它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并提出了两种假说。但是这两种假说并不能解释许多种蝴蝶迁飞的现象。如美洲的大斑蝶,每当冬天来临之前,它们就纷纷结群,从寒冷的北美洲加拿大出发,飞到墨西哥的马德雷山区过冬。来年春天,它们又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北方,行程长达2880千米。每当蝴蝶迁飞时,蝶群如行云一股,遮天蔽日。有人曾测算过迁飞的蝴蝶数量,约有300多亿只。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个个目标明确、直飞目的地,从不开小差,并且每年定期在固定的两地之间迁飞,不会错走他乡。科学家目前仍无法破译这个谜。
弱不禁风的小蝴蝶,为什么有飞越重山峻岭、漂洋过海、航程3000~4000千米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从动力学角度来看,蝴蝶是飞不了那么远的。这是蝴蝶迁飞的第二个谜。
有的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那么远主要是靠风力。许多迁飞昆虫迁飞的方向均为顺风方向,即昆虫是随季风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迁飞的。但另一些昆虫学家认为,上述迁飞现象只是风载型迁飞昆虫的表现,而蝴蝶的迁飞方向和路径,不受季风所左右。并且它们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可以逆风或横切着风向飞行,奔向它们的目的地。
前苏联有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时使用了先进而节能的“喷气发动机原理”。他们发现一种墨星黄粉蝶在飞行中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翅膀是贴合在一起的。它们巧妙地利用自己翅膀的张合,使前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空气收集器,后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喷气通道。两翅间的空气由于翅膀连续不断地扇动而被从前向后挤压出去,形成一股喷气气流。一部分喷气气流的能量用以维持飞行的高度,另一部分喷气气流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则用来加速。蝴蝶就是用这种“喷气发动机原理”来漂洋过海的。但蝴蝶是如何操纵这个“喷气通道”的,仍是个谜。
蝴蝶是靠什么来定向导航,克服种种恶劣天气,奔向目的地的呢?这是蝴蝶迁飞的第三个谜。
鸟类学家认为蝴蝶是靠“暖气流”导航的。如春天迁飞的蝴蝶最早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出现在南面的德国,就是因为英国海岸边有墨西哥湾暖流通过。科学家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当蝴蝶的身躯发生倾斜、俯仰或者偏离航向的时候,触角的振动平面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能很快被触角基部的感受器感受到,并立即传向胸部。蝶脑分析完“信号”以后,便向一定部位的肌肉组织发出“命令”,把偏离的方向纠正过来。
近年来,昆虫学家贝克专门研究了昆虫导航问题。他发现,远距离(2000千米以上)迁飞的蝴蝶(如斑蝶),靠太阳导航时,能根据太阳方位角的日变化,来调整航向。换句话说,它的飞行方向,并不总是和太阳方位角保持恒定,而是随着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体内的生物钟来调节的。假如上午9点~10点,它是向着太阳飞行的话,到了下午3点~4点,它就调整到背着太阳飞行了,但始终保持飞行路径接近一条直线,以便用最短的航程到达目的地。他的研究似乎证明了蝴蝶是靠太阳导航的。
1981年,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在蝴蝶的脑袋和胸腔内发现了极细小的微磁粒。他们认为这些微磁粒是蝴蝶迁飞的“导航仪”,是蝴蝶体内的“生物指南针”。但是,蝴蝶是如何使用微磁粒发现地磁场,从而确定方向的,仍然是一个谜。
目前,科学家正在用先进的雷达对蝴蝶的迁飞进行更深人的研究。相信有朝一日,蝴蝶的迁飞之谜一定会真相大白。
蝴蝶不仅喜爱聚会,还能作长途迁飞,甚至能成群结队漂洋过海。据文献记载,最早发现蝴蝶漂洋过海的是航海家哥伦布。他在环球旅行的途中,发现成千上万只蝴蝶成群结队从欧洲飞往美洲。据统计,全世界曾有200多种蝴蝶,发生过上千次迁移飞翔。
蝴蝶为什么要迁飞?这是第一个谜。
有的昆虫学家认为,昆虫迁飞是为了逃避不良的环境条件,是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它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并提出了两种假说。但是这两种假说并不能解释许多种蝴蝶迁飞的现象。如美洲的大斑蝶,每当冬天来临之前,它们就纷纷结群,从寒冷的北美洲加拿大出发,飞到墨西哥的马德雷山区过冬。来年春天,它们又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北方,行程长达2880千米。每当蝴蝶迁飞时,蝶群如行云一股,遮天蔽日。有人曾测算过迁飞的蝴蝶数量,约有300多亿只。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个个目标明确、直飞目的地,从不开小差,并且每年定期在固定的两地之间迁飞,不会错走他乡。科学家目前仍无法破译这个谜。
弱不禁风的小蝴蝶,为什么有飞越重山峻岭、漂洋过海、航程3000~4000千米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从动力学角度来看,蝴蝶是飞不了那么远的。这是蝴蝶迁飞的第二个谜。
有的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那么远主要是靠风力。许多迁飞昆虫迁飞的方向均为顺风方向,即昆虫是随季风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迁飞的。但另一些昆虫学家认为,上述迁飞现象只是风载型迁飞昆虫的表现,而蝴蝶的迁飞方向和路径,不受季风所左右。并且它们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可以逆风或横切着风向飞行,奔向它们的目的地。
前苏联有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时使用了先进而节能的“喷气发动机原理”。他们发现一种墨星黄粉蝶在飞行中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翅膀是贴合在一起的。它们巧妙地利用自己翅膀的张合,使前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空气收集器,后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喷气通道。两翅间的空气由于翅膀连续不断地扇动而被从前向后挤压出去,形成一股喷气气流。一部分喷气气流的能量用以维持飞行的高度,另一部分喷气气流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则用来加速。蝴蝶就是用这种“喷气发动机原理”来漂洋过海的。但蝴蝶是如何操纵这个“喷气通道”的,仍是个谜。
蝴蝶是靠什么来定向导航,克服种种恶劣天气,奔向目的地的呢?这是蝴蝶迁飞的第三个谜。
鸟类学家认为蝴蝶是靠“暖气流”导航的。如春天迁飞的蝴蝶最早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出现在南面的德国,就是因为英国海岸边有墨西哥湾暖流通过。科学家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当蝴蝶的身躯发生倾斜、俯仰或者偏离航向的时候,触角的振动平面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能很快被触角基部的感受器感受到,并立即传向胸部。蝶脑分析完“信号”以后,便向一定部位的肌肉组织发出“命令”,把偏离的方向纠正过来。
近年来,昆虫学家贝克专门研究了昆虫导航问题。他发现,远距离(2000千米以上)迁飞的蝴蝶(如斑蝶),靠太阳导航时,能根据太阳方位角的日变化,来调整航向。换句话说,它的飞行方向,并不总是和太阳方位角保持恒定,而是随着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体内的生物钟来调节的。假如上午9点~10点,它是向着太阳飞行的话,到了下午3点~4点,它就调整到背着太阳飞行了,但始终保持飞行路径接近一条直线,以便用最短的航程到达目的地。他的研究似乎证明了蝴蝶是靠太阳导航的。
1981年,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在蝴蝶的脑袋和胸腔内发现了极细小的微磁粒。他们认为这些微磁粒是蝴蝶迁飞的“导航仪”,是蝴蝶体内的“生物指南针”。但是,蝴蝶是如何使用微磁粒发现地磁场,从而确定方向的,仍然是一个谜。
目前,科学家正在用先进的雷达对蝴蝶的迁飞进行更深人的研究。相信有朝一日,蝴蝶的迁飞之谜一定会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