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问题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众人物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决定这类群体在社会上往往会获得较高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讨论,并且其行为大多关乎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在涉及公众人物名誉权与公民言论自由冲突问题上,出于对平衡二者利益的考虑,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范畴,对公众人物名誉权采取限制性的保护,但涉及到公众人物纯粹私人领域部分的名誉权侵害,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保护。
  关键词:公众人物;名誉权;言论自由
  中图分类号:D921;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14-0194-01
  作者简介:贺欢(1994-),女,布依族,贵州兴义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生。
  一、公众人物理论
  人格尊严、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两项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冲突,通常表现为一方因行使言论自由权利而造成对另一方名誉权的侵害,这一问题在大众发表对公众人物的看法、评论、意见时尤为凸显。公众人物理论并非我国首创,其来源于美国1964年沙利文訴《纽约时报》侵犯名誉权纠纷案中的“公共官员”的概念。[1]三年后,美国法院在柯蒂斯出版公司诉巴茨案(Curtis Publishing Co.v.Butts)和美联社诉沃克案(Associated Press v.Walker)中明确提出了公众人物的概念。公众人物是指其行为活动往往牵涉公共内容和公共利益,并因为其行为的参与对公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人,公众人物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特定人物的人格权与他人言论自由的冲突,即保护言论自由、对名誉权、隐私权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创设[2],从而实现平衡二者利益的目的。
  二、对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
  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他人对自身的社会评价并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名誉权、生命权、身体权同样是作为人格权的基本内容,理应获得同等的保护,但是,在涉及公共利益领域,采取对公众人物名誉权有差别的保护,其法律基础来源于哪里?一是基于权利可以区分为可克减权利与不可克减权利理论,生命权、身体权属于不可克减权利,而名誉权则属于可克减权利,所以可以对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限制。[3]二是从公众人物群体身份地位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公众人物与普通民众相比拥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社会地位以及优越感,加之公众人物行为活动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联,普通民众对其所作所为享有知情、提出意见、发表自身看法等权利,公众人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他人讨论的话题当中,因而,对其名誉权进行一定的限制有其合理性。三是从权利自身角度出发。名誉权的获得主要是他人通过语言、文字评论等方式产生,在而言论自由也同样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来传达,公众在对公众人物进行评价时必然涉及到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内容,由此带来冲突问题。
  三、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保护
  一方面,公众人物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对公众发表的言论进行必要的容忍,只要公众在权利的限度内行使自身的言论自由,可以享有以下抗辩事由:内容真实、正当行使权利以及正当的舆论监督等。[4]因此,只要大众以及新闻媒体对公众人物行为活动所作的评价、报道、批评等内容是客观的、真实的,即使语言有些偏激、用词较为辛辣,公众人物不能以此为由认为自身名誉权遭受侵害而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在此情形中,我们更倾向于对社会大众的言论自由权利进行优先保护,对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限制性的保护。另一方面,任何权利的行使并非绝对的、没有边界的,毫无限制的。对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并不是受绝对限制保护的,当他人因滥用言论自由权利,如故意甚至是恶意发表严重不实或虚构事实的报道、评论,超越了为维护公共利益之目的,造成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害时,我们应当对其名誉权进行充分的保护。此外,对于纯粹属私人领域的事物进行不实的虚假评价或报道侵害到公众人物的名誉权时,我们应当将公众人物与一般大众平等对待,给予无差别的保护。在此种情形下,对于公众人物名誉权是否遭受侵害的认定应当按照一般人的认知标准,即在同等情形下,一个普通的诚信善良的人是否会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行为遭受名誉的侵害,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认为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遭受了侵害,反之则没有。公众人物在举证责任上也只需要承担一般的证明标准,只要能够证明行为人在实施侮辱诽谤行为时主观上存在着故意或者过失,并且侵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权,行为人就需要承担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权责任。言论自由权利关乎到公民能否自由充分的发表自己对社会事务的看法、意见,涉及到公民的批评权、建议权、监督权等宪法性权利的行使,而公民名誉权则关乎到公民能否受到他人的尊敬、能否有尊严的生活,对公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充分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避免一些人披着言论自由的外衣故意散播虚假的事实和进行歪曲的报道,从而误导公共舆论、扰乱社会的稳定秩序。
  [ 参 考 文 献 ]
  [1]NewYorkTimesv.Sullivan,376U.S.25(1964).
  [2]王利明,葛维宝主编.中美法学前沿对话——人格权法及侵权法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6.
  [3]王福友,张雅萍.从权利利益化视角谈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2):132.
  [4]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332-334.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与促进金融交易效率一直是金融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矛盾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尤为现实和迫切。《个人金融信息管理: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一书从微观角度阐明了数据产权界定,从宏观角度解决了隐私保护和金融交易的相容问题,并对中国金融发展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隐私;隐私保护;金融交易  中图分类号:TP309;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过,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而这里的利益应是指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是制约、影响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制定对外政策和开展对外活动的根本因素。  关键词:国家利益;结盟;利益博弈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5-0261-01  作者简介:王琳(1991-),女,汉族,福建三明人,南昌
摘 要:“昆山反杀案”的热议为社会各界讨论正当防卫提供了一个契机,许多问题值得再次思考。司法实务对于正方防卫的谨慎适用,使其逐渐成为“休眠条款”,也与刑法“保护人民”的立法目的不符。究其原因是实务中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固化:一是对防卫人的高要求,以理性第三人要求防卫人做出最优选择;二是唯结果论,只要发生死伤结果便是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正确适用不仅需要法学理论不断的发展,也需要司法人员在保持中立理性的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码影像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数码影像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但影像记录方式的内隐性与易修改性致使人们普遍对其证明力产生怀疑。从本质上来讲,符合诉讼证据特征的数码照片其证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若从技术规范层面和法律程序上加以限定,那么数码照片在刑事诉讼中其证明力就能得到有力保障。  关键词:数码照片;证明力;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D915.33 文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020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新型用工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平台从业者名义上与APP平台捆绑,但是出现纠纷需要维权时,谁才是真正的“东家”。平台从业者与APP平台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他们的权益该如何保护?本文将以网约美甲师为例,从劳动关系的认定为抓手进行分析,旨在为网络用工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平台从业者;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小区道路公共化已成发展态势,然其正当法律路径还有待探讨,小区业主权益也成为政策推行的最大阻碍。因此要在分析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合理做法,构建适合我国的法律框架,切实保障业主权益,为政策推行排除障碍。  关键词: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共地役权;小区道路公共化;补偿  中图分类号:D922.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2-0071-01  我国正大力推动小
【内容摘要】最高院九号案例明确指示了有限公司的股东为清算义务人,符合实践并且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学者对该指导案例进行评论,提出仅仅将董事作为清算义务人①,未考虑到董事无清偿能力的情形,未能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也有学者提出借鉴英美国家经验,将重新划分公司类型,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和董事均为清算义务人②。而《民法总则》第70条的实施不会阻碍该指导案例的效力,厘清有限公司股东的清算义务,对实践和理论
[内容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网络犯罪也随之演变,表现为传统犯罪之间的危害类型、线上线下的危害评价、自然异化。在大数据时代,刑法没有对网络犯罪进行有效规制,缺乏应对新的网络犯罪的风险机制,网络安全的法律利益保护存在不平衡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网络犯罪为研究出发点,探索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并提出有效的网络刑法完善路径与法律技术运用,本文研究为网络犯罪的刑法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 要:本文主要以民事执行中返还原物之车辆这一小问题谈起,通过高某某诉李某某返还原物纠纷一案的执行中的细节,结合案例、法条分析执行返还车辆中的难点。  关键词:民事执行;返还原物;车辆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5-0121-01  作者简介:王星辰(1990-),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顾红顺(1968
摘 要:轰动世界的“英国沉船吃人案”中的三名被告“杀掉帕克并以其为食”的行为是否应被定性为“谋杀罪”,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当下,都纷争不止,其蕴涵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等问题引发法律人激烈而深刻的讨论。笔者认为:“英国沉船吃人案”中被告的行为不能被定为“谋杀罪”,并从“本案被告的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立足于‘规范性来源理论及普遍模仿的道德评价模式’,认定无罪更切合‘故意杀人罪’的立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