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石是不是越天然越好?工艺越复杂就一定越值钱?在国内的珠宝收藏、投资、消费领域中,相信很多人都曾产生过类似的疑惑。今天,本刊编辑部特地为读者系统梳理出关于珠宝认识常见的“十大误区”,你有没有中招呢?
误区一:雕刻工艺越复杂越好?
以翡翠为例,很多质地上乘的翡翠料往往只是做成很简单的手镯或者戒面,而不加雕刻,以显其天生丽质。而一些有杂质或者绺裂的翡翠或白玉,才往往被能工巧匠雕刻成人物或者场景图案,以掩盖其天生质地的瑕疵,这需要收藏者慧眼识珠。
误区二:花形钻石比圆形钻石升值空间大?
其实不然,对于花形钻石来说,除非其雕刻工艺非常细腻,比如把钻石雕刻成人面之类的高工艺花形钻石,其投资价值才会较大。而普通心形、方形等花形钻石的升值空间则低于圆形钻石。
误区三:蓝宝石一定是蓝色的吗?
当然不是。从矿物学角度来说,红蓝宝的矿物名称都是刚玉。达到宝石级的刚玉,若是Cr离子达到一定含量,呈现出足够浓度的红色,就是红宝石。而Cr含量不足时,呈现出的其他各种颜色的宝石级刚玉则统称为蓝宝石。除了蓝色蓝宝石可以省略“蓝色”二字外,其他蓝宝石的命名规律是分别在蓝宝石之前冠以呈现的颜色。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具有变色效应的蓝宝石也是十分稀少的,值得收藏。
误区四:不是所有具备猫眼效应的宝石都能称为猫眼石?
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除了金绿猫眼外,还有其他20余种,包括红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石英等。但对于它们的称呼必须在前面冠以矿物名称,如孔雀石猫眼或猫眼孔雀石(即具有猫眼效应的孔雀石),而不能直接称为“猫眼宝石”或“猫眼石”。
误区五:祖母绿能不能有油?
所谓的无油,是很多人对于祖母绿的一个误区,这跟他们追求纯天然有关。无色油和树脂优化在全世界的专业鉴定证书中都是被认可的,浸油这项优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祖母绿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哪怕是顶级祖母绿,油是避免不了的。但净度越好,祖母绿的油量就越少,因为没有缝隙可以让油进去。当然,也要分辨是采用哪种油处理的,像雪松油和棕榈油大多是被国际认可的。追求完全无油的话会错失很多好石头。
误区六:只要有证书就行?
并非所有的证书都具有公正性和法律效力,消费者在购买宝玉石时不仅要选择饰品的价格、款式等,还要查看所附的检测证书是否可信。同时,检测机构的资质等级从证书上的一些标志中可以看出,资质等级也是鉴定证书权威与否的关键所在。
误区七:只有“VVS”的钻石才值得买?
钻石的价格和美丽程度是受净度、色泽、重量、切工四方面的影响,简称为“4C”分级,而“VVS”只是净度指标中的一个级别。只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净度越高其价值才越大。因此在购买坐式时,不应只看重净度,应综合考虑,才可购得物有所值的钻饰。
误区八:宝石很硬不怕摔?
一般来说,宝石确实比普通的石头要坚硬,但并不等于其不怕摔碰。例如,祖母绿的硬度较高,这只说明其耐刻划磨蚀的能力较强,但其比较脆,在受到撞击时容易裂开。
误区九:宝石一定要纯天然吗?
很多人买宝石必须选100%纯天然的,即没有经过任何优化处理的宝石。这种认识未免过于绝对。事实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很多宝石都带有人工处理过的痕迹,例如蓝色托帕石的颜色多数为经过高温处理的结果、部分祖母绿的颜色为浸油后的结果、一些蓝宝石的颜色是加热而成的。这些处理方法都是在国际认可范畴内的,可在不降低宝石价值的同时增加其美观度。
误区十:产地能买到便宜货?
事实上,从产地买回来的珠宝并不一定是最便宜的,有的甚至还要比正常的市场价格贵出很多,更有相当一部份是经过人工处理或是假冒的珠宝。之所以如此,正是这些身处产地的商家看准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故意抬高价格或者以次充好而采用的一些伎俩。
误区一:雕刻工艺越复杂越好?
以翡翠为例,很多质地上乘的翡翠料往往只是做成很简单的手镯或者戒面,而不加雕刻,以显其天生丽质。而一些有杂质或者绺裂的翡翠或白玉,才往往被能工巧匠雕刻成人物或者场景图案,以掩盖其天生质地的瑕疵,这需要收藏者慧眼识珠。
误区二:花形钻石比圆形钻石升值空间大?
其实不然,对于花形钻石来说,除非其雕刻工艺非常细腻,比如把钻石雕刻成人面之类的高工艺花形钻石,其投资价值才会较大。而普通心形、方形等花形钻石的升值空间则低于圆形钻石。
误区三:蓝宝石一定是蓝色的吗?
当然不是。从矿物学角度来说,红蓝宝的矿物名称都是刚玉。达到宝石级的刚玉,若是Cr离子达到一定含量,呈现出足够浓度的红色,就是红宝石。而Cr含量不足时,呈现出的其他各种颜色的宝石级刚玉则统称为蓝宝石。除了蓝色蓝宝石可以省略“蓝色”二字外,其他蓝宝石的命名规律是分别在蓝宝石之前冠以呈现的颜色。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具有变色效应的蓝宝石也是十分稀少的,值得收藏。
误区四:不是所有具备猫眼效应的宝石都能称为猫眼石?
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除了金绿猫眼外,还有其他20余种,包括红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石英等。但对于它们的称呼必须在前面冠以矿物名称,如孔雀石猫眼或猫眼孔雀石(即具有猫眼效应的孔雀石),而不能直接称为“猫眼宝石”或“猫眼石”。
误区五:祖母绿能不能有油?
所谓的无油,是很多人对于祖母绿的一个误区,这跟他们追求纯天然有关。无色油和树脂优化在全世界的专业鉴定证书中都是被认可的,浸油这项优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祖母绿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哪怕是顶级祖母绿,油是避免不了的。但净度越好,祖母绿的油量就越少,因为没有缝隙可以让油进去。当然,也要分辨是采用哪种油处理的,像雪松油和棕榈油大多是被国际认可的。追求完全无油的话会错失很多好石头。
误区六:只要有证书就行?
并非所有的证书都具有公正性和法律效力,消费者在购买宝玉石时不仅要选择饰品的价格、款式等,还要查看所附的检测证书是否可信。同时,检测机构的资质等级从证书上的一些标志中可以看出,资质等级也是鉴定证书权威与否的关键所在。
误区七:只有“VVS”的钻石才值得买?
钻石的价格和美丽程度是受净度、色泽、重量、切工四方面的影响,简称为“4C”分级,而“VVS”只是净度指标中的一个级别。只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净度越高其价值才越大。因此在购买坐式时,不应只看重净度,应综合考虑,才可购得物有所值的钻饰。
误区八:宝石很硬不怕摔?
一般来说,宝石确实比普通的石头要坚硬,但并不等于其不怕摔碰。例如,祖母绿的硬度较高,这只说明其耐刻划磨蚀的能力较强,但其比较脆,在受到撞击时容易裂开。
误区九:宝石一定要纯天然吗?
很多人买宝石必须选100%纯天然的,即没有经过任何优化处理的宝石。这种认识未免过于绝对。事实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很多宝石都带有人工处理过的痕迹,例如蓝色托帕石的颜色多数为经过高温处理的结果、部分祖母绿的颜色为浸油后的结果、一些蓝宝石的颜色是加热而成的。这些处理方法都是在国际认可范畴内的,可在不降低宝石价值的同时增加其美观度。
误区十:产地能买到便宜货?
事实上,从产地买回来的珠宝并不一定是最便宜的,有的甚至还要比正常的市场价格贵出很多,更有相当一部份是经过人工处理或是假冒的珠宝。之所以如此,正是这些身处产地的商家看准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故意抬高价格或者以次充好而采用的一些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