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我和丁炳昌已经做了35年恩爱夫妻,共同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公平地说,我们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夫唱妇随”,也不是“女尊男卑”,我们俩是比翼双飞。用一句世俗的话说,就是“交椅”轮流坐吧。
那个沉默寡言、又常常出乎意料的人
我读大学时是出了名的“一支笔、一张嘴”,对于一般的男生是绝对看不上的。因此,当穿着一身土布衣衫沉默寡言的丁炳昌出现在我们班上时,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甚至很久都没有跟他讲过一句话。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态度。
1964年盛夏,上海市宝山县杨行公社一个简陋的大礼堂里,密密麻麻坐着200多名“四清工作队员”——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师生员工。先后有5名事先指定的“模范四清队员”上台介绍了心得体会,最后系党总支书记看看手表说:“唔,时间还早嘛,还有哪位想上来说说?”
静场。“观众演员”们只求快点落下帷幕好回家。
“我来讲几句。”偏偏有一个声音出自后排,很沉静很悠闲的声音,绝无前几位的慷慨激昂。在全场不无惊异的目光中,不慌不忙走上台来的竟是学生丁炳昌。他没有讲稿,娓娓而谈,声音平和,语调流畅,犹如在作内心的独白,讲话中既有生动的事例,又有严肃的思考,还有耐人寻思的提问。与会者的情绪很快被他讲的真话调动起来,一会儿一个个捧腹大笑,一会儿又全场鸦雀无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近1个小时,等他“谢幕”走下讲台时,热烈的掌声响彻礼堂。
从此,丁炳昌便进入我的视线。
真正让我们心灵“触电”是在“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岁末,“革命大串联”中,我和丁炳昌不约而同地聚在了充满火药味的武汉。后来我们十几个来自上海高校的同学,一起结伴沿江而上,被困在了两派交战正酣的四川万县,一待就是半个多月,闲得无聊就在住地下象棋。有一天我俩一口气杀了17盘,连耍赖、带悔棋我“赢”了11盘,简直得意忘形,而丁炳昌却始终面带沉静的微笑,每下完一盘就用手轻轻撩拨一下垂下来的头发。他的雍容大度和沉静优雅,都使我着迷。我忍不住伸手抚弄了一下他的头发,一瞬间,我们的视线连接在一起,而一辈子的缘分也就在这一刹那注定。
不久,我这个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也难逃厄运,要被发配到雁北接受“再教育”,而按照他当时的条件,有可能留在上海。那天,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树林子里,我哭得像个泪人儿。而丁炳昌抚摩着我的头发慢悠悠地说:“我打算跟你一起去雁北,世道险恶,又是那种地方,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我当时怀疑自己听错了,又如何忍心让体弱多病的他跟我去受罪?
然而最终,一列火车把丁炳昌和我从上海拉到了河北省的滹沱河畔。两年后,我们又被送到当初杨家将打仗的古战场——山西雁北。
“启蒙老师”变成“贤内助”
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块荒漠严寒的土地上,我們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丁炳昌被分配在县委通讯组,我到了县文化馆。
丁炳昌第一篇打响的稿件是《河泥是怎样挖出来的》,这篇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充满哲思的稿件很快被《雁北报》采用,而且从大同传来编辑部主任很高的评价:“写得太精彩了,我一个字未改,一个字也没法改。”就这样,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报道从我们这两个“编外记者”的笔下流淌出来,并频频在省、地报刊上亮相。
那时报道主要由丁炳昌执笔,草稿出来后再由善于描绘和抒情的我作文字上的润色,也就是说,他是主角,我为配角,他做大师傅,我当小帮手。一些好奇的朋友也曾经想套取“情报”:“快老实交代:究竟是谁的杰作?”每逢此时丁炳昌就两眼朝我一翻,悠闲地调侃:“当然是她罗,人家水平比我高。”而我就哈哈一笑,心安理得地“混水摸鱼”。
那真是一段“琴瑟相和”的好日子。除了新闻写作上的“启蒙”,丁炳昌在生活中的“冷面幽默”尤其令我大开眼界。1975年底,我们双双调往大同。丁炳昌成了《山西日报》驻雁北记者,我被“扣留”在雁北地委通讯组。但他终究还是被调到《山西日报》,我们不得不一南(太原)一北(大同)过起了分居生活。
从那以后,丁炳昌凭着他的哲学功底,写杂文、写评论,很快成了《山西日报》的业务骨干。而不甘寂寞的我也发挥自己的文字优势,与人合作采写了一本文学色彩很浓的人物传记。我的探索和追求就像攀越华山,上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
1978年9月,我带着自己即将出版的的书稿来到太原,在丁炳昌的悉心支持下叩开了《光明日报》的大门,登上了更大舞台。那一年刚满32岁,精力、激情、勇气和创造欲都处于巅峰时期。
那年冬天丁炳昌已严重失眠,可我采写知识分子典型栾弗每天深夜才归,他每晚做好饭菜倚门而望,进而每夜骑自行车来接我,再后来干脆自己也加入了进来。这篇14000多字的长篇通讯《追求》采写时间长达3个多月,四易其稿,稿件于《光明日报》和《山西日报》头版同天发表后,在全国知识界激起了强烈反响,我在一夜之间成了“名”记者。
但与此同时,丁炳昌却越来越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在浑源县落下的萎缩性胃炎加重了原先就有的神经衰弱,他渐渐变得羸弱多病,骨瘦如柴,一肩承担写作、一肩承担整个家的压力,对他显然成了力不从心的苦酒。可粗心的我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我和丁炳昌的地位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看来你今后要爬到我头上了,这种‘前景’真让我‘不寒而栗’呀。”那天丁炳昌翻阅着一摞摞读者来信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不料这个不经意的“玩笑”后来竟变成了“现实”,丁炳昌的智慧、能力和工作业绩被我那“名”记者的“光环”掩盖了整整10年。特别是当他随着我一起调到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之后,我当站长,他为副站长,北京一个电话,我提起行李就走,一年中倒有多半年留下丁炳昌独自守着记者站,也独自支撑着我们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这位豁达、体贴、才华横溢的丈夫和当年的“启蒙老师”,就正儿八经成了妻子超高水平的“秘书”、“助手”和“贤内助”,除了照顾我的二老、两个儿子,还要帮我接待读者、誊写稿件……
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
对于家里的这种“角色置换”,特别是每次出差回来看到丁炳昌颧骨高耸、瘦削得可怕的脸,我也曾多次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并信誓旦旦“下不为例”,可惜北京的电话一来,又一切照旧……丁炳昌从来认为我的智商比他低得多,我之所以有所成功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凭着一种“武士道”精神,不达目的誓不休。“别人用3分力气能做成的事,你要用10分,你呀你,笨死了!”丁炳昌经常这样说我。正因为如此,他对我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无比珍惜,对我也倍加怜爱和体贴入微。而我也就越发地依赖于他,也越发地任性、我行我素,忘记了他作为一个丈夫和男人应有的尊严和“光芒”。
采写《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使我们之间的隔阂初露“端倪”。那次我和丁炳昌找到外号为“红旗站长”的湖南记者站站长合作。思路确定后,我先写了一稿、二稿,那两位嫌我的文章啰嗦,批得狗屎不如,第三稿我交了“权”,由他们去执笔。
稿子刊出,好评如潮,报社收到1600多封信。这篇“中性报道”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形式得到新闻界的广泛认同,然而明明是3个人共同署名,“出名”的却是我,总编辑会上会下左一个“小樊”,右一个“小樊”,丁炳昌叹息:“唉,唉,跟你这个蠢东西在一起永无出头之日。”我拿话逗他,并笑得前仰后合,可这一次姓丁的可没有跟着我一起嬉皮笑脸,而是正色道:“算了,以后我们各干各的,我不来沾你的光,你也少拉扯我。”
过后一切都照常,小事一桩,我根本没把它放心上。
灾难中我重新思索爱情、家庭和人生
1989年,“夫妻记者站”解体,我这“蠢东西”离开记者队伍“下海”搞科技開发,丁炳昌竭尽全力劝阻而未能奏效。我整年在外,撇下他一个病人形只影单,瘦弱不堪的肩膀挑着两副力不胜任的重担,他的病情迅速加重,连续住了两次医院,却不止一次对朋友们这样说:“我这辈子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放樊云芳‘下’了‘海’,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1992年我“下海”后仍有喜报传来:我登上了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领奖台,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但与此同时,我的家庭却面临着深刻的危机:丁炳昌不仅病魔缠身,形销骨立,又得了忧郁症,整天郁郁寡欢,他对我的任性和无休止的“追求”感到厌倦,我在潜意识里也产生了对他的不满……我们独自相对时已感到缺乏共同语言。
上苍在冥冥之中又一次作出了“出奇”的安排:当年11月初,以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著称的我,突然一天中连续4次便后大出血,深夜用救护车抢送医院,结论10分钟就出来了:直肠癌后期。
我绝望无语。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灭顶之灾”面前,丁炳昌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敢,为从死神手里抢夺我的生命,他一夜之间就像换了一个人,病容和暮气从他身上一扫而光,他进进出出,张罗着一切,竟然两天内把单位的头头脑脑、还有各地记者站的同事,都鼓动到病房来看我了。“你想干什么?想惊动全世界?”我奇怪地问。“我要搬动一切力量,来挽救你的生命。你不能死。这个家不能没有你。”我又看到了那个“久违”的“他”。
手术后虽然有我的两个妹妹日夜伺候,但早晨我醒来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总是他深情的脸庞。每天晚上,他总握着我的手,喃喃细语,一直陪到我睡熟,才悄悄离开。
化疗后,我不愿吃饭。他一天拟出几十样菜名,一遍遍念给我听,我对哪一样表示出一点兴趣,他就千方百计去搞,而且竟然总能搞到。一天快到中午,我正在为又要吃饭而发愁,突然,我中学时代最要好的朋友“涵胖子”,竟然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出现在我眼前,而且带来了热气腾腾的“炒三鲜”与“粉丝油豆腐汤”——我最喜欢吃的菜。我抹着眼睛,怀疑自己是在做梦,“涵胖子”说:“是老丁把我从天津叫来的,他说,我要再不来给你做点好吃的,他就去上吊!”她说:你知道吗?你进医院的那个晚上,老丁哭了一整夜……云芳啊,你知足吧!有这样一个好丈夫,哪辈子修来的!你知道吗,隔壁病房的那些病人都在羡慕你……那天晚上,是我紧握着丁炳昌的手,一直舍不得放开。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的脸庞,内心翻江倒海。近几年是什么遮蔽了我的眼睛,让我看不清他金子般的心、看不到他无与伦比的价值?是什么麻醉了我的神经,使我感受不到他的病痛、他的孤独?这时我才意识到:假如我能早点站在丁炳昌的角度设身处地好好想一想,假如我能对自己的言语行为作个像样的“反思”,假如……那么,我们夫妻间的关系满可以在当时就得到及时调整,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战略”也会作出合理得多的选择……人啊,往往不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终于明白,他患忧郁症是因为孤独,因为失落,因为得不到自己所爱的人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罪魁祸首在我。
由此,我也重新思索爱情、家庭和人生。爱情必须是相互奉献,共同扶持,决不是单方面的支付和索取。以牺牲一个来造就另一个,人为地或无限制地扩大双方的差距,在多数情况下只会扼杀爱情而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金戈铁马建功立业无疑令生命充实,但走向极端把工作变成了生活的全部、把功名视作了人生的真谛,就有违人性常理了,真所谓“真理多走半步就成了谬误。”反过头来回味诸葛亮的至理名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真是意味深长,茅塞顿开。
我也大彻大悟到:自己这20多年最大的幸福,不是事业上的成功,而是有一个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丈夫,一个温暖无比的家庭。别人都说我是丁炳昌的上帝,其实他才是我的上帝,是我的精神支柱,我生命的全部。
面对着他那双虽然不再清澈如水,但依然一往情深、依然充满智慧与力量的眼睛,我在心底里暗暗发誓:假如上苍能赐给我第二次生命,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十倍、百倍的爱来回报你、补偿你!
幸福的二次角色置换
1993年底,丁炳昌搀扶着化疗后头发全部掉光、体重不足90斤、走路摇摇晃晃的我,走下飞机,踏上了海南的土地。大病过后的我,“地位”一落千丈,和丁炳昌再一次“交椅轮流坐”。但对此,我心甘情愿,且乐在其中。
于是,当年的镜头现在一遍遍地在家里重复“放映”,不过男女主角的“功能”和“位置”作了根本上的变换:过去,总是丁炳昌帮樊站长抄稿件,可现在倒过来,丁站长动不动就拿两页纸放到樊站员的电脑上,说:“快,这个要急打。”过去夫妻双双出去,总是姓樊的走在前头,姓丁的在后面跟着。“这位是樊站长,这是她的爱人。”——别人这样介绍。而现在,则反过来:“这位是丁站长,这是他的家属。”过去每逢大会发言,均是樊站长发完后丁副站长补上一句:“她发言已经代表我了。”现在倒好,丁站长每次大会发言都伶牙利齿,巧设辞令,大出风头,而樊某人的聪明才智都被他淹没了。有同事开玩笑:“老丁,你现在抖起来了,樊云芳对你言听计从哇!”丁先生摆出一副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得意模样:“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嘛,过去丁某人受苦受难受压迫,今天我是站长,樊云芳是站员,你懂吗?”
1998年我们应邀到武汉,老朋友们见了丁炳昌第一个反应就是惊喜:哎呀,老丁,你的精神好多了,脸色也红起来了,恭喜恭喜!每逢此时,丁炳昌就两眼朝我一翻,悠闲地调侃:“这个嘛,要肯定樊某人的功劳嘛!”现在,丁炳昌早已退休,我的“返聘”也快到期了。从镜子里看,丁炳昌的胡须白了,我的头发白了,当年的“小丁”“小樊”已变成白胡子老爷爷和白头发老太太了。
现在对“白头发老太太”来说,没有比看国际警匪片更过瘾的了;没有比驾车到海边,与“白胡子老爷爷”、沙沙、多多(我和丁炳昌的爱犬)漫步在海滩上更悠闲的了;没有比在下象棋时赢了丁站长更舒心的了;没有比在电脑前浏览世界风云、并一天写3000字更得意的了……
拥有生活,真好!拥有自己所爱的人,真幸福!
那个沉默寡言、又常常出乎意料的人
我读大学时是出了名的“一支笔、一张嘴”,对于一般的男生是绝对看不上的。因此,当穿着一身土布衣衫沉默寡言的丁炳昌出现在我们班上时,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甚至很久都没有跟他讲过一句话。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态度。
1964年盛夏,上海市宝山县杨行公社一个简陋的大礼堂里,密密麻麻坐着200多名“四清工作队员”——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师生员工。先后有5名事先指定的“模范四清队员”上台介绍了心得体会,最后系党总支书记看看手表说:“唔,时间还早嘛,还有哪位想上来说说?”
静场。“观众演员”们只求快点落下帷幕好回家。
“我来讲几句。”偏偏有一个声音出自后排,很沉静很悠闲的声音,绝无前几位的慷慨激昂。在全场不无惊异的目光中,不慌不忙走上台来的竟是学生丁炳昌。他没有讲稿,娓娓而谈,声音平和,语调流畅,犹如在作内心的独白,讲话中既有生动的事例,又有严肃的思考,还有耐人寻思的提问。与会者的情绪很快被他讲的真话调动起来,一会儿一个个捧腹大笑,一会儿又全场鸦雀无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近1个小时,等他“谢幕”走下讲台时,热烈的掌声响彻礼堂。
从此,丁炳昌便进入我的视线。
真正让我们心灵“触电”是在“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岁末,“革命大串联”中,我和丁炳昌不约而同地聚在了充满火药味的武汉。后来我们十几个来自上海高校的同学,一起结伴沿江而上,被困在了两派交战正酣的四川万县,一待就是半个多月,闲得无聊就在住地下象棋。有一天我俩一口气杀了17盘,连耍赖、带悔棋我“赢”了11盘,简直得意忘形,而丁炳昌却始终面带沉静的微笑,每下完一盘就用手轻轻撩拨一下垂下来的头发。他的雍容大度和沉静优雅,都使我着迷。我忍不住伸手抚弄了一下他的头发,一瞬间,我们的视线连接在一起,而一辈子的缘分也就在这一刹那注定。
不久,我这个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也难逃厄运,要被发配到雁北接受“再教育”,而按照他当时的条件,有可能留在上海。那天,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树林子里,我哭得像个泪人儿。而丁炳昌抚摩着我的头发慢悠悠地说:“我打算跟你一起去雁北,世道险恶,又是那种地方,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我当时怀疑自己听错了,又如何忍心让体弱多病的他跟我去受罪?
然而最终,一列火车把丁炳昌和我从上海拉到了河北省的滹沱河畔。两年后,我们又被送到当初杨家将打仗的古战场——山西雁北。
“启蒙老师”变成“贤内助”
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块荒漠严寒的土地上,我們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丁炳昌被分配在县委通讯组,我到了县文化馆。
丁炳昌第一篇打响的稿件是《河泥是怎样挖出来的》,这篇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充满哲思的稿件很快被《雁北报》采用,而且从大同传来编辑部主任很高的评价:“写得太精彩了,我一个字未改,一个字也没法改。”就这样,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报道从我们这两个“编外记者”的笔下流淌出来,并频频在省、地报刊上亮相。
那时报道主要由丁炳昌执笔,草稿出来后再由善于描绘和抒情的我作文字上的润色,也就是说,他是主角,我为配角,他做大师傅,我当小帮手。一些好奇的朋友也曾经想套取“情报”:“快老实交代:究竟是谁的杰作?”每逢此时丁炳昌就两眼朝我一翻,悠闲地调侃:“当然是她罗,人家水平比我高。”而我就哈哈一笑,心安理得地“混水摸鱼”。
那真是一段“琴瑟相和”的好日子。除了新闻写作上的“启蒙”,丁炳昌在生活中的“冷面幽默”尤其令我大开眼界。1975年底,我们双双调往大同。丁炳昌成了《山西日报》驻雁北记者,我被“扣留”在雁北地委通讯组。但他终究还是被调到《山西日报》,我们不得不一南(太原)一北(大同)过起了分居生活。
从那以后,丁炳昌凭着他的哲学功底,写杂文、写评论,很快成了《山西日报》的业务骨干。而不甘寂寞的我也发挥自己的文字优势,与人合作采写了一本文学色彩很浓的人物传记。我的探索和追求就像攀越华山,上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
1978年9月,我带着自己即将出版的的书稿来到太原,在丁炳昌的悉心支持下叩开了《光明日报》的大门,登上了更大舞台。那一年刚满32岁,精力、激情、勇气和创造欲都处于巅峰时期。
那年冬天丁炳昌已严重失眠,可我采写知识分子典型栾弗每天深夜才归,他每晚做好饭菜倚门而望,进而每夜骑自行车来接我,再后来干脆自己也加入了进来。这篇14000多字的长篇通讯《追求》采写时间长达3个多月,四易其稿,稿件于《光明日报》和《山西日报》头版同天发表后,在全国知识界激起了强烈反响,我在一夜之间成了“名”记者。
但与此同时,丁炳昌却越来越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在浑源县落下的萎缩性胃炎加重了原先就有的神经衰弱,他渐渐变得羸弱多病,骨瘦如柴,一肩承担写作、一肩承担整个家的压力,对他显然成了力不从心的苦酒。可粗心的我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我和丁炳昌的地位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看来你今后要爬到我头上了,这种‘前景’真让我‘不寒而栗’呀。”那天丁炳昌翻阅着一摞摞读者来信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不料这个不经意的“玩笑”后来竟变成了“现实”,丁炳昌的智慧、能力和工作业绩被我那“名”记者的“光环”掩盖了整整10年。特别是当他随着我一起调到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之后,我当站长,他为副站长,北京一个电话,我提起行李就走,一年中倒有多半年留下丁炳昌独自守着记者站,也独自支撑着我们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这位豁达、体贴、才华横溢的丈夫和当年的“启蒙老师”,就正儿八经成了妻子超高水平的“秘书”、“助手”和“贤内助”,除了照顾我的二老、两个儿子,还要帮我接待读者、誊写稿件……
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
对于家里的这种“角色置换”,特别是每次出差回来看到丁炳昌颧骨高耸、瘦削得可怕的脸,我也曾多次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并信誓旦旦“下不为例”,可惜北京的电话一来,又一切照旧……丁炳昌从来认为我的智商比他低得多,我之所以有所成功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凭着一种“武士道”精神,不达目的誓不休。“别人用3分力气能做成的事,你要用10分,你呀你,笨死了!”丁炳昌经常这样说我。正因为如此,他对我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无比珍惜,对我也倍加怜爱和体贴入微。而我也就越发地依赖于他,也越发地任性、我行我素,忘记了他作为一个丈夫和男人应有的尊严和“光芒”。
采写《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使我们之间的隔阂初露“端倪”。那次我和丁炳昌找到外号为“红旗站长”的湖南记者站站长合作。思路确定后,我先写了一稿、二稿,那两位嫌我的文章啰嗦,批得狗屎不如,第三稿我交了“权”,由他们去执笔。
稿子刊出,好评如潮,报社收到1600多封信。这篇“中性报道”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形式得到新闻界的广泛认同,然而明明是3个人共同署名,“出名”的却是我,总编辑会上会下左一个“小樊”,右一个“小樊”,丁炳昌叹息:“唉,唉,跟你这个蠢东西在一起永无出头之日。”我拿话逗他,并笑得前仰后合,可这一次姓丁的可没有跟着我一起嬉皮笑脸,而是正色道:“算了,以后我们各干各的,我不来沾你的光,你也少拉扯我。”
过后一切都照常,小事一桩,我根本没把它放心上。
灾难中我重新思索爱情、家庭和人生
1989年,“夫妻记者站”解体,我这“蠢东西”离开记者队伍“下海”搞科技開发,丁炳昌竭尽全力劝阻而未能奏效。我整年在外,撇下他一个病人形只影单,瘦弱不堪的肩膀挑着两副力不胜任的重担,他的病情迅速加重,连续住了两次医院,却不止一次对朋友们这样说:“我这辈子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放樊云芳‘下’了‘海’,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1992年我“下海”后仍有喜报传来:我登上了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领奖台,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但与此同时,我的家庭却面临着深刻的危机:丁炳昌不仅病魔缠身,形销骨立,又得了忧郁症,整天郁郁寡欢,他对我的任性和无休止的“追求”感到厌倦,我在潜意识里也产生了对他的不满……我们独自相对时已感到缺乏共同语言。
上苍在冥冥之中又一次作出了“出奇”的安排:当年11月初,以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著称的我,突然一天中连续4次便后大出血,深夜用救护车抢送医院,结论10分钟就出来了:直肠癌后期。
我绝望无语。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灭顶之灾”面前,丁炳昌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敢,为从死神手里抢夺我的生命,他一夜之间就像换了一个人,病容和暮气从他身上一扫而光,他进进出出,张罗着一切,竟然两天内把单位的头头脑脑、还有各地记者站的同事,都鼓动到病房来看我了。“你想干什么?想惊动全世界?”我奇怪地问。“我要搬动一切力量,来挽救你的生命。你不能死。这个家不能没有你。”我又看到了那个“久违”的“他”。
手术后虽然有我的两个妹妹日夜伺候,但早晨我醒来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总是他深情的脸庞。每天晚上,他总握着我的手,喃喃细语,一直陪到我睡熟,才悄悄离开。
化疗后,我不愿吃饭。他一天拟出几十样菜名,一遍遍念给我听,我对哪一样表示出一点兴趣,他就千方百计去搞,而且竟然总能搞到。一天快到中午,我正在为又要吃饭而发愁,突然,我中学时代最要好的朋友“涵胖子”,竟然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出现在我眼前,而且带来了热气腾腾的“炒三鲜”与“粉丝油豆腐汤”——我最喜欢吃的菜。我抹着眼睛,怀疑自己是在做梦,“涵胖子”说:“是老丁把我从天津叫来的,他说,我要再不来给你做点好吃的,他就去上吊!”她说:你知道吗?你进医院的那个晚上,老丁哭了一整夜……云芳啊,你知足吧!有这样一个好丈夫,哪辈子修来的!你知道吗,隔壁病房的那些病人都在羡慕你……那天晚上,是我紧握着丁炳昌的手,一直舍不得放开。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的脸庞,内心翻江倒海。近几年是什么遮蔽了我的眼睛,让我看不清他金子般的心、看不到他无与伦比的价值?是什么麻醉了我的神经,使我感受不到他的病痛、他的孤独?这时我才意识到:假如我能早点站在丁炳昌的角度设身处地好好想一想,假如我能对自己的言语行为作个像样的“反思”,假如……那么,我们夫妻间的关系满可以在当时就得到及时调整,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战略”也会作出合理得多的选择……人啊,往往不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终于明白,他患忧郁症是因为孤独,因为失落,因为得不到自己所爱的人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罪魁祸首在我。
由此,我也重新思索爱情、家庭和人生。爱情必须是相互奉献,共同扶持,决不是单方面的支付和索取。以牺牲一个来造就另一个,人为地或无限制地扩大双方的差距,在多数情况下只会扼杀爱情而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金戈铁马建功立业无疑令生命充实,但走向极端把工作变成了生活的全部、把功名视作了人生的真谛,就有违人性常理了,真所谓“真理多走半步就成了谬误。”反过头来回味诸葛亮的至理名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真是意味深长,茅塞顿开。
我也大彻大悟到:自己这20多年最大的幸福,不是事业上的成功,而是有一个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丈夫,一个温暖无比的家庭。别人都说我是丁炳昌的上帝,其实他才是我的上帝,是我的精神支柱,我生命的全部。
面对着他那双虽然不再清澈如水,但依然一往情深、依然充满智慧与力量的眼睛,我在心底里暗暗发誓:假如上苍能赐给我第二次生命,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十倍、百倍的爱来回报你、补偿你!
幸福的二次角色置换
1993年底,丁炳昌搀扶着化疗后头发全部掉光、体重不足90斤、走路摇摇晃晃的我,走下飞机,踏上了海南的土地。大病过后的我,“地位”一落千丈,和丁炳昌再一次“交椅轮流坐”。但对此,我心甘情愿,且乐在其中。
于是,当年的镜头现在一遍遍地在家里重复“放映”,不过男女主角的“功能”和“位置”作了根本上的变换:过去,总是丁炳昌帮樊站长抄稿件,可现在倒过来,丁站长动不动就拿两页纸放到樊站员的电脑上,说:“快,这个要急打。”过去夫妻双双出去,总是姓樊的走在前头,姓丁的在后面跟着。“这位是樊站长,这是她的爱人。”——别人这样介绍。而现在,则反过来:“这位是丁站长,这是他的家属。”过去每逢大会发言,均是樊站长发完后丁副站长补上一句:“她发言已经代表我了。”现在倒好,丁站长每次大会发言都伶牙利齿,巧设辞令,大出风头,而樊某人的聪明才智都被他淹没了。有同事开玩笑:“老丁,你现在抖起来了,樊云芳对你言听计从哇!”丁先生摆出一副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得意模样:“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嘛,过去丁某人受苦受难受压迫,今天我是站长,樊云芳是站员,你懂吗?”
1998年我们应邀到武汉,老朋友们见了丁炳昌第一个反应就是惊喜:哎呀,老丁,你的精神好多了,脸色也红起来了,恭喜恭喜!每逢此时,丁炳昌就两眼朝我一翻,悠闲地调侃:“这个嘛,要肯定樊某人的功劳嘛!”现在,丁炳昌早已退休,我的“返聘”也快到期了。从镜子里看,丁炳昌的胡须白了,我的头发白了,当年的“小丁”“小樊”已变成白胡子老爷爷和白头发老太太了。
现在对“白头发老太太”来说,没有比看国际警匪片更过瘾的了;没有比驾车到海边,与“白胡子老爷爷”、沙沙、多多(我和丁炳昌的爱犬)漫步在海滩上更悠闲的了;没有比在下象棋时赢了丁站长更舒心的了;没有比在电脑前浏览世界风云、并一天写3000字更得意的了……
拥有生活,真好!拥有自己所爱的人,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