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考是长远课题

来源 :中国西部·经济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月8日,矗立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也是第二个南极内陆站。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距离较长,泰山站将成为两个站之间的纽带,将有效提升考察站的功能效率和安全性,拓展考察范围,避免单站考察过程中受到的条件制约,使我国南极考察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一船四站”,可以很好地总结我国南极科考的基本现况。时值中国南极科考三十周年,本刊记者就未来我国南极考察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科技处处长王勇。
  《中国西部》: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中国南极科考走过了30年艰苦奋斗的历程。您能总结一下这30年中国取得的成绩吗?
  王勇:第一,在研究方面,在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空间物理、天文学、陨石研究等)、地质科学、生物科学、极地冰川与海冰、海洋科学、测绘学、人体医学、卫星遥感及新技术成果应用等学科领域,中国都开展了持续深入的考察研究,采集到大量的样本与观测数据,特别是南极陨石样品获取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
  第二,到目前为止,建成了四个站。按计划,2015年,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建设也将启动,这将是一个可以供全年使用的常年科考站。常年意味着,极夜、酷寒都可以在这里度过。新建成的南极泰山站主要在南极夏天使用,把中山站支撑科考能力“前移”数百公里。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成绩,这里不一一列举。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地去做。
  《中国西部》:您觉得历史上数百位科学家前仆后继、历尽艰辛地远赴南极,为了什么?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王勇:我觉得是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南极有很多世界未解之谜,因为其独特的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有很多置身于其中才能做研究的领域,只有去到那里才能做研究,在国内做任何试验都无法作答。不仅有未解的东西,还有很多人类都不知道的物种、地质等方面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探索、去寻找。
  去过南极科考的人,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助的感受。比如,你去三天可能就在适应天气,出一点问题就无法做任何事情,也可能因为天气突变、物资运输不够、技术能力限制等各方面因素,只能返回,然后再重新计划,周而复始,只能尽力去做。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人类对未知探索的渴望和信心。
  《中国西部》:他们所做的努力,跟人类未来有怎样的关联?
  王勇:首先,现在的研究不可能再像四大发明一样,越往后,人类要认识的越深奥。科学研究越往后越困难,如果要发现更伟大的发现和研究,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肯定的。
  再之,人类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科学也是无止境的,所以对科学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比如,厄尔尼诺现象这样特殊的气候类型出现时,你当时无法解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分析你才发现,“哦,原来是这样的”。再比如说,天气预报并不总是准确的,怎样科学的抗洪救灾都是需要再继续研究和努力的。很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继续研究。
  第三,科学不经过深加工是出来金子的,这是对未来负责任的一种投资。科学研究的积累有点像盖楼房,有的科学家可能倾尽一生只挖了地基,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远的研究是基础,是有必要的。南极考察的大部分研究都是这样。
  有的科学家可能比较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有机会提出什么新的理论或者新发现,但我想说,这都是先辈们的積累。
  《中国西部》:目前,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处在什么阶段,大概在世界上来说,水平如何?
  王勇:我认为,我们国家南极科考的水平大概处于第二集团的位置,这里面还包括韩国、日本、智利等国家。第一集团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且科考技术能力都领先的国家,比如英国、德国、俄罗斯、美国。中国虽然起步于1984年,但是发展势头强劲,速度快。近几年,各方面技术水平已经得到迅速提升,已经属于强国。
  《中国西部》:未来世界南极考察将呈现何种格局?各国之间有竞争的压力存在吗?“极地之争”会历史重现吗?
  王勇:首先我觉得,人类是越来越文明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都只会用更文明的办法来解决争端。尤其是在现有的《南极条约》之下,各国的行为都被束缚起来,最早的领土争端早已被搁置一边了。包括联合国在内,有很多世界组织每年都在派人来进行沟通、监督等各方面的工作。再像20世纪50年代的那种争端,历史重现的可能非常小。
  但我想,那个时候可能会用更高明的方式,可能未来南极会建立保护区,再比如基因研究、高科技手段等。
  《中国西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都在不断减少,照这个趋势下去,您觉得在未来,资源会不会成为吸引各国争夺南极的关键性因素?
  王勇:只能说是因素之一,这里面可能会有很多不可想象的因素。
  的确,很多不可再生资源肯定会有用光的一天,但我觉得人类不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想办法。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已经有别的其他资源可以替代石油、煤炭了。
  如果真的发生竞争,我觉得只有到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快枯竭了,而且没找到替代的,已经影响到各个国家的生存问题,才可能发生比较激烈的冲突。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会发展到那种情况。
其他文献
回顾历史,始于1955年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十九届,是中国食品和酒类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展览会。  糖酒会带动东道主经济发展  近年来,每届糖酒会的规模稳定在10万平方米以上,参展企业约3000家,专业采购商达15万人,成交总额约200亿元,并且有着中国食品行业“风向标”、酒类行业“晴雨表”之称。  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89届全国糖酒会,规划展览面积12.7万
期刊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3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加速剧增的阶段,即从1980年7.8万升到2011年的112.5万千升,葡萄酒行业成为了糖酒会上一颗众人瞩目的新星。  然而,2013年春节前后,“葡萄酒业萧条”“春节‘零’售”“葡萄酒进入‘寒窖’”等各种类似的新闻标题频频见诸报端。的确,在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节礼禁令”的影响下,酒业市场悄然起变,葡萄酒业正在面临一场大洗牌,痛苦的轉型在所难免。  但这
期刊
近日,中国大地包括成都下了难得的春雪。空气清新,大地回暖,人们兴高采烈。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2月9、10日在成都胜利召开。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间节点。这次全会是四川发展的新路标、新转折,发出了新号召、作出了新部署,掀起了改革的新浪潮,天府之国由此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首先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改革已进入艰难时期,需要啃硬骨头”
期刊
市场的波诡云谲抵不过美的诱惑。“倒足三分之一,轻捏杯身下杆,轻摇一下,纯美厚实的风味,或者是青涩馥郁的果香,一口细品,空气从你的指尖开始散发出葡萄酒独特的迷人魅力;再一呷,你甚至能感觉到生活的甜酸苦辣……”,一位从事水利电力行业的张先生这样描述自己对葡萄酒的喜爱。  结缘“长城干白”  事实上,葡萄酒与成都结缘才20年左右的时间,远不及白酒在市民心中的地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
期刊
中法葡萄酒文化主题活动是今年成都糖酒会的重要内容。葡萄酒在糖酒会上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各方关注。未来,国内葡萄酒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日前,成都市葡萄酒协会会长周劲松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访时,分析了目前我国葡萄酒市场的三个混乱现象,以点带面,分析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态势,解答了国产葡萄酒如何打破原来的渠道瓶颈,再迎发展的春天等问题。  《中国西部》:据了解,成都市葡萄酒协会是2013年才成立的,为何
期刊
“大家都在淘金时,卖盒饭的赚钱了。”这是一句经典的营销案例。同样,在中国白酒高速发展的十年黄金期,有人看到了小小瓶盖中的大生意。而在当前白酒业进入“寒冬期”深度调整的时候,有人又提前调整了小瓶盖的战略方向。  1997年,海川制盖有限公司落户成都近郊风景秀美的蒲江县,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成为当地第一家外来企业。“海川制盖是全国唯一一家瓶盖制造业上市公司——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期刊
2014年2月,春寒料峭。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酒企放下身段、大打亲民牌、主推中低端白酒,优惠力度前所未有,然而,依然未能为深陷“寒冬”的白酒业迎来春天。业界人士认为,2014年,白酒业将继续向纵深调整。  据中国酒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11月,整个酿酒行业完成总产量6938万千升,同比增长4.57%;其中,饮料酒产量6124万千升,同比增长4
期刊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发展前沿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早已成为专家学者研究关注的重点。笔者有幸参加了宝鸡市党委系统办公室“东部行”学习培训,聆听了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考察了广州、珠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的生动范例,感受了揭阳、潮州等与我市发展阶段相似地区的创新实践。同时,自己对宝鸡市抢抓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机遇,加快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打造关天副中心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三
期刊
用男人的责任承担起父辈的三角债  1991年,刚从成都科大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余斌,来不及享受苦读寒窗十余载后甩开书本的轻松生活,也来不及仔细思考自己的未来,他就毫不犹豫地接手了父亲生产水稻收割器的企业。与其说那是个企业,还不如说是一个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的定时炸弹——出生于书香门第的父亲带着同样是满身书卷气息的余斌奋力挣扎在这波诡云涌、弱肉强食的商海里,但几年下来还是无力翻身,且可怕的三角债务还逼迫父
期刊
一百多年前,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带领着4位探险队员,驾驶着由18条爱斯基摩狗牵引的3个雪橇,到达了南极点,在这片万年冰雪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在今年年头,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在南极上演了冰上大救援,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这片白色大陆的关注。对于在南极科考"三十而立"的中国来说,只是和南极见上了面,这远远还不够。南极,95%以上的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平均厚度2000米,常年有你想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