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走向政治学术强国而尽力——贺《学习与探索》创刊30周年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学习与探索》结识近20年了。当初,我只是政治学界的一个初出茅庐者。在我国,政治学伴随改革开放而恢复,期间又数度经历风雨,发展颇为曲折。那时的政治学研究正处于较困难的时期。但正是在那个时候,《学习与探索》的一长一小编辑张慧彬和冯向辉亲临江城,与包括本人在内的作者交谈,谈刊物的编辑方针,谈刊物对年轻学人的期望和扶持,给我们这些困惑中的年轻学人以很大鼓舞。从那以后,我在《学习与探索》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
其他文献
价值与实践之间既具有"外在重叠"也具有"内在重叠"。二者都是属于"属人世界"或"人化世界"的范畴,价值关系在逻辑上隶属于实践关系,二者这种所属领域上的"重叠"可称之为"外在重叠"。二者的
空间生产与空间批判问题在当代哲学与社会理论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刊特邀请几位青年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陈忠博士在《空间生产、发展伦理与当代社会理论的基础创新》中提出,空间生产理论与发展伦理学的内涵、激活的空间、伦理向度,为我们全面深刻地把握当代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为推进社会理论的基础创新,
黑格尔依循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和“本性”的原则要求,设计了伦理精神由低而高的发展行程,从“特殊的人”和“普遍性的形式”两个方面论证了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把市民社会与“自然社会”(家庭)和“政治社会”(国家)区别开来。马克总深入现实生活世界,启明了市民社会的原初基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向度阐释市民社会,在关乎问题理解之根本的原则高度,与旧哲学进行了明确划界,由此实现了思想史的革命变革。
各位领导、各位同人:今天,第九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首先,我谨代表本届论坛的常设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向各位嘉宾和同人的到来表示热
<正>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起诉污染环境、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开垦草原等犯罪25863人,同比上升23.3%。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查办职务犯
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调整时期,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哲学的思考和反思正当其时。本刊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几位学者对某些重要的哲学前沿问题和新兴哲学领域问题进行探讨。安启念等人的《为什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科学?——兼论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的文本为依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在中国语境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自身的定位以及中国哲学如何确认其在学术体系中的话语权显然成为近十年来国内哲学界的重要
由于时代境遇和问题关注的共通性,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人学立场,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性建构的合理价值;法兰克福学派所具有的“反思启蒙”与“重新启蒙”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我们调整现代性建构的致思方向;法兰克福学派所确立的“超越现代性”与“重建现代性”的实践目标,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性建构的方向;法兰克福学派融批判与建构于一炉的研究方式,有助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合理选择。
如何建立一门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想性政治哲学的现实性政治哲学,是一些学者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从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入手,才能够解决现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性问题。南开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基本上还停滞于青年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之中,至多再加上一些海德格尔式的点缀,而这不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声音。正是这种黑格尔式的基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绝对唯心主义之前提的理论思路,将理想性与现实性轻易地连接在一起,造成思想的“短路”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及其两者的结合,不仅是其实际的演进趋势,也是直接影响其理论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此,首先应当反思、批判、变更“宏大叙事”的方式,走出本质主义和非历史主义的局限,并在后殖民批评中清理和抵制欧美中心主义及其权力话语。其次,要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新的分析和批判,要探讨资本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新格局,这既是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国际化和本土化寻求现实依据,也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另辟蹊径。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中必须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女权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到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发展阶段。基于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背景,当代西方的女权主义主要包括后女权主义、赛博女权主义、后父权制理论等流派。女权主义在中国更多地表现为各个方面的具体关怀。在现实的话语实践中,中国女性成长为话语主体,为社会的全面解放和人类的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