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中应加强人文精神培养,这是世界基础教育培养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也是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从素质教育的视野来看,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应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视对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能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知识量之多,信息量之大,知识代谢频率之快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20世纪后期起,生命科学更是显出了强劲 的发展势头,“克隆 ”、“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令人瞩目的成就紧紧抓住了大众。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科学知识的关注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可以说,当前的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年代的学生都多得多的知识和信息,但伴随而来的却是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社会责任感差、精神无所皈依,各种恶习陋习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与人文精神的滑坡,在传播学生科学和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人的精神发展和精神需求,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学科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学科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他们很多时间都花在各门学科学习中,生命科学又与学生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至生物学教育中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1.教师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不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可见人文精神强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突出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让学生的享受被人尊重的快乐的同时理解别人的重要性和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极易成为学生效仿的目标,因此教师还必须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如果每次实验中,教师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物的肢体除了必要的处理外从不恣意破坏,对多余的实验材料(动物)在实验后从不草草处死了事,而是让他们回归自然,教师这些细小的举动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将远胜于几节课的说教。只有当教师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时,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当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后,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完整的人。
2.展现生物学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对学生进行美育
生物界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蕴涵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在生物学教育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 ,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讲到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时,将各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吸收氧气、营养,排泄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承担运输职责,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统一管理,让学生体会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和谐美、统一美和有序美。
3.结合前沿生命科学成就,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中性特征
近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地球与人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因此人们在提高科学技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对人类的贡献而忽视它的负面作用。近年来,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对克隆、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成就已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借机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让学生知道克隆技术可以克隆人的组织和器官用于救死扶伤,也可以通过人工繁殖挽救濒危野生动物,但同时也可能破坏人伦,甚至克隆出战争狂人,扰乱天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能使人类对自己的遗传信息了如指掌,为多种遗传性疾病和危害人类的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预测、预防、早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撑,但同时也可能为种族主义者提供种族歧视的借口。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有益和有害,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它是负责推进的浆,人文精神是掌握方向的舵,科学技术究竟发挥正面还是负面作用,主要取决于人,让学生学会对科技成果的正确选择、舍取和使用。
4.以境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进行生态学部分的学习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一些触目惊心的危机;由于过去的二三百年里,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而较少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致使全球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森林覆盖面积锐减,土地日益沙漠化,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人和自然唇齿相依的角度,以严肃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学会关心人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发掘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耐挫力”
在学习某部分知识时,学生往往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本身上,对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较少主动地去进行探究,此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引导。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向学生介绍遗传学奠基孟德尔总结出“分离”和“自由组合”这两条规律的艰辛历程。孟德尔是神,本着对生物学的深厚兴趣,为了弄清杂种形成与发展的普遍适用规律,他从1857年到1865年连续8年进行豌豆杂交试验,由于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材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他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当他于1865年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并在布隆博物学会上以“植物杂交实验”为题分两次作报告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论文在沉睡34年(他去世后16年后的1900年)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这些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和认识论的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思想和方法瑰宝,这些过程的教育和启发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使学生理解科学道路上的艰辛,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耐挫”的能力。
一、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知识量之多,信息量之大,知识代谢频率之快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20世纪后期起,生命科学更是显出了强劲 的发展势头,“克隆 ”、“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令人瞩目的成就紧紧抓住了大众。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科学知识的关注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可以说,当前的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年代的学生都多得多的知识和信息,但伴随而来的却是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社会责任感差、精神无所皈依,各种恶习陋习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与人文精神的滑坡,在传播学生科学和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人的精神发展和精神需求,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学科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学科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他们很多时间都花在各门学科学习中,生命科学又与学生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至生物学教育中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1.教师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不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可见人文精神强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突出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让学生的享受被人尊重的快乐的同时理解别人的重要性和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极易成为学生效仿的目标,因此教师还必须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如果每次实验中,教师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物的肢体除了必要的处理外从不恣意破坏,对多余的实验材料(动物)在实验后从不草草处死了事,而是让他们回归自然,教师这些细小的举动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将远胜于几节课的说教。只有当教师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时,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当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后,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完整的人。
2.展现生物学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对学生进行美育
生物界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蕴涵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在生物学教育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 ,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讲到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时,将各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吸收氧气、营养,排泄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承担运输职责,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统一管理,让学生体会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和谐美、统一美和有序美。
3.结合前沿生命科学成就,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中性特征
近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地球与人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因此人们在提高科学技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对人类的贡献而忽视它的负面作用。近年来,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对克隆、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成就已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借机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让学生知道克隆技术可以克隆人的组织和器官用于救死扶伤,也可以通过人工繁殖挽救濒危野生动物,但同时也可能破坏人伦,甚至克隆出战争狂人,扰乱天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能使人类对自己的遗传信息了如指掌,为多种遗传性疾病和危害人类的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预测、预防、早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撑,但同时也可能为种族主义者提供种族歧视的借口。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有益和有害,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它是负责推进的浆,人文精神是掌握方向的舵,科学技术究竟发挥正面还是负面作用,主要取决于人,让学生学会对科技成果的正确选择、舍取和使用。
4.以境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进行生态学部分的学习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一些触目惊心的危机;由于过去的二三百年里,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而较少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致使全球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森林覆盖面积锐减,土地日益沙漠化,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人和自然唇齿相依的角度,以严肃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学会关心人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发掘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耐挫力”
在学习某部分知识时,学生往往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本身上,对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较少主动地去进行探究,此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引导。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向学生介绍遗传学奠基孟德尔总结出“分离”和“自由组合”这两条规律的艰辛历程。孟德尔是神,本着对生物学的深厚兴趣,为了弄清杂种形成与发展的普遍适用规律,他从1857年到1865年连续8年进行豌豆杂交试验,由于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材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他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当他于1865年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并在布隆博物学会上以“植物杂交实验”为题分两次作报告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论文在沉睡34年(他去世后16年后的1900年)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这些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和认识论的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思想和方法瑰宝,这些过程的教育和启发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使学生理解科学道路上的艰辛,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耐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