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中的人文教育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中应加强人文精神培养,这是世界基础教育培养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也是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从素质教育的视野来看,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应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视对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能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知识量之多,信息量之大,知识代谢频率之快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20世纪后期起,生命科学更是显出了强劲 的发展势头,“克隆 ”、“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令人瞩目的成就紧紧抓住了大众。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科学知识的关注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可以说,当前的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年代的学生都多得多的知识和信息,但伴随而来的却是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社会责任感差、精神无所皈依,各种恶习陋习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与人文精神的滑坡,在传播学生科学和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人的精神发展和精神需求,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学科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学科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他们很多时间都花在各门学科学习中,生命科学又与学生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至生物学教育中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1.教师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不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可见人文精神强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突出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让学生的享受被人尊重的快乐的同时理解别人的重要性和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极易成为学生效仿的目标,因此教师还必须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如果每次实验中,教师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物的肢体除了必要的处理外从不恣意破坏,对多余的实验材料(动物)在实验后从不草草处死了事,而是让他们回归自然,教师这些细小的举动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将远胜于几节课的说教。只有当教师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时,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当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后,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完整的人。
  2.展现生物学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对学生进行美育
  生物界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蕴涵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在生物学教育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 ,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讲到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时,将各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吸收氧气、营养,排泄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承担运输职责,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统一管理,让学生体会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和谐美、统一美和有序美。
  3.结合前沿生命科学成就,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中性特征
  近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地球与人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因此人们在提高科学技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对人类的贡献而忽视它的负面作用。近年来,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对克隆、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成就已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借机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让学生知道克隆技术可以克隆人的组织和器官用于救死扶伤,也可以通过人工繁殖挽救濒危野生动物,但同时也可能破坏人伦,甚至克隆出战争狂人,扰乱天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能使人类对自己的遗传信息了如指掌,为多种遗传性疾病和危害人类的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预测、预防、早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撑,但同时也可能为种族主义者提供种族歧视的借口。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有益和有害,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它是负责推进的浆,人文精神是掌握方向的舵,科学技术究竟发挥正面还是负面作用,主要取决于人,让学生学会对科技成果的正确选择、舍取和使用。
  4.以境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进行生态学部分的学习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渗透一些触目惊心的危机;由于过去的二三百年里,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而较少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致使全球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森林覆盖面积锐减,土地日益沙漠化,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人和自然唇齿相依的角度,以严肃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学会关心人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发掘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耐挫力”
  在学习某部分知识时,学生往往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本身上,对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较少主动地去进行探究,此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引导。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向学生介绍遗传学奠基孟德尔总结出“分离”和“自由组合”这两条规律的艰辛历程。孟德尔是神,本着对生物学的深厚兴趣,为了弄清杂种形成与发展的普遍适用规律,他从1857年到1865年连续8年进行豌豆杂交试验,由于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材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他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当他于1865年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并在布隆博物学会上以“植物杂交实验”为题分两次作报告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论文在沉睡34年(他去世后16年后的1900年)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这些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和认识论的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思想和方法瑰宝,这些过程的教育和启发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使学生理解科学道路上的艰辛,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耐挫”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全面评价,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
期刊
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基础课,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高职语文教学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高职语文教学特色的形成。因此,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实践表明,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能力考核为目标的高职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老太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一直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学得都是“有气无力”,师生都是“筋疲力尽”,更不用说质量了。面对这种现象笔者一直忧心忡忡,总想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知识性、科学性及人文性;学生能兴趣盎然,兴致勃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快乐的氛围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知识。为此,我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曾“为伊消得人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成为每一个教师的重大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新课改;新教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的向我们走来,一个崭新的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体会到,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狼嚎的学习习惯。  一
期刊
摘 要: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阅读教学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
期刊
摘 要: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与初探:①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②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③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④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⑤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⑥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仅供参考,旨在抛砖引玉,活跃教研氛围。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单质;化合物
期刊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指导作用,目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一种灵感,更直观地掌握一定的技法,提高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领略艺术文化的知识性、情感性、社会性、广泛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多媒体;示范;指导;直观 ;亲和力  中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美术课标标准》在前言中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就指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合作的素材,营造合作氛围,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合作交流;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
期刊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初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英语评价体系,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