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教师培训主要基于脱产、半脱产现场培训,受财力、人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观念的不断革新,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可能和趋势。本文主要探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策略和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主要是教师个人在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既有的学习平台形成终身学习机制,提升专业教育水平,提高师德水平,让个人不断提升的一种良性发展态势。这其中便利用到了信息化手段,其不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渠道,最大限度满足教师学习愿望,而且促进了教育理念、教研形式以及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提高。如果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再建立以发展教师个人水平为目的的综合学习平台或者实体组织,那将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效率大幅度提升。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
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目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立为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但每一位教师所授学科不同,承担教学任务也不一样,所以学科、岗位发展目标也不完全一样。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学科、岗位发展目标,在共同体学习中有哪些任务,只有明确了目标、任务,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才会成为可能,专业才会发展。根据岗位和学科,在教师自主自发的前提下成立班主任、各学科教师为代表的不同业务小组,每一位教师有自己的沟通交流群体,共同体成为每位教师学习之家。每个共同体推荐一名管理员,负责日常学习指导和管理。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專业发展目标。班主任共同体的成员根据各自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及实践中的挑战确定以下目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理念运用于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与技巧。探索班级文化建设,使文化成为班级灵魂,让孩子们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中健康成长。语文共同体以阅读为抓手,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努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阅读水平得以提升,使得其语文素养得到改善。这种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以不同学科为区别,以专业发展为关联的具有灵活性、自由性的小组织。这些专业发展共同体是在成员们个体主动寻求专业的发展,并通过与其他成员不断沟通交流而彼此尊重、信任而建立的学习研究平台。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依托信息技术而存在的,在信息技术之下,教师彼此配合,彼此交流借鉴,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水平,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在必要时要进行适当的培训,让每一位教师会操作、愿意操作,能够在共同体内熟练交流、学习。
针对理论学习,各共同体通过微信群提前布置自主学习内容、任务和要求,成员线下自主学习并做好笔记。约定时间所有成员在线上学习,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共同体内成员交流,相互研讨,或者发表学习感受。交流研讨或感受通过语音或文字在成员间共享,碰撞智慧的火花。由于有共同的话题,语文共同体继徐老师推出微信公众号“徐老师的园子”后,唐老师的“曦月小语”公众号也随即推出;在她们个人公众号的基础上,语文共同体推出了“公众号三人行”。学校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为她们搭建学习平台。
为拓宽课堂教学交流渠道,利用网络课堂探索主讲教室带动分教室,实施双师课堂,实现两地同上一堂课的“共生课堂”模式。语文共同体郭老师与贵州绥阳地区教师借助于“共生课堂”,相隔数千里同上一节课,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仅带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还提升了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微信、QQ、微博、网络课堂等都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平台。合肥市教育云平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管理的合肥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项目网络学习平台及博客等,为共同体教师学习、交流研讨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教师还将自己制作的微课、课例上传到资源库,交流分享,为成员提供身边的教育资源,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发展立体化,不仅有传统的脱产、半脱产现场培训讲座,也同时将网络学习以及网络交流研究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中去,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形式多样化、信息海量化、内容多元化。
三、设计教师专业发展学习主题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必须要定期举行主题活动,而且主题必须鲜明,这是确保活动效果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学习主题,才能有效开展学习和探讨。主题引领共同体活动,活动围绕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一)理论学习,更新理念
为了使学生们自觉主动、积极快乐地参与课堂学习,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学校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内拉开序幕,这场革命以佐藤学教授“学习共同体”为理论指导。教师们自主学习《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和《学生的挑战》等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相关书籍,各专业发展共同体围绕学科特点利用节假日先后组织10次线上讨论、交流。这更新了教育理念,并给课堂构建、学生成长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二)专家、名师专题培训
语文共同体充分利用学校硬件及网络等设备,定期、不定期在办公室和多媒体功能室或录播室观摩名师公开课和讲座,集中进行听评课、教学经验学习,课后与专家、名师进行教学研讨,实现足不出校即可享受专家和名师指导,接受专家和名师专题培训;也定期与结对学校开展公开课、同课异构、网络同步课等。共同体成员教师以课例为素材,利用信息技术实时与结对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集中议课,聚焦课堂。
(三)协同教研
学校东区和西区教师利用教师平板机、电脑或手机进行集体备课,突破空间和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教师交流的效率,教师专业共同体突破了校园围墙、地域的限制。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地区的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可以实现实时共同交流,从而及时分享协同教研的成果。而教师共同体的成员也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地利用自己平时的时间对协同教研活动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反思,并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分享成果。这也是分享集体智慧的便捷渠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信息技术之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得其在个人职业发展中拥有掌握知识和理论的便捷工具。该种共同体的成立,为教师个人实践与理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以发挥团队智慧,提升教育智慧,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职业肩负的时代使命。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不仅是教师专业知识建构与生成、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推动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王学云.试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保障制度[J].中国教师,2011(11):6567.
责任编辑:丁 蔚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主要是教师个人在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既有的学习平台形成终身学习机制,提升专业教育水平,提高师德水平,让个人不断提升的一种良性发展态势。这其中便利用到了信息化手段,其不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渠道,最大限度满足教师学习愿望,而且促进了教育理念、教研形式以及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提高。如果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再建立以发展教师个人水平为目的的综合学习平台或者实体组织,那将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效率大幅度提升。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
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目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立为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但每一位教师所授学科不同,承担教学任务也不一样,所以学科、岗位发展目标也不完全一样。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学科、岗位发展目标,在共同体学习中有哪些任务,只有明确了目标、任务,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才会成为可能,专业才会发展。根据岗位和学科,在教师自主自发的前提下成立班主任、各学科教师为代表的不同业务小组,每一位教师有自己的沟通交流群体,共同体成为每位教师学习之家。每个共同体推荐一名管理员,负责日常学习指导和管理。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專业发展目标。班主任共同体的成员根据各自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及实践中的挑战确定以下目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理念运用于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与技巧。探索班级文化建设,使文化成为班级灵魂,让孩子们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中健康成长。语文共同体以阅读为抓手,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努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阅读水平得以提升,使得其语文素养得到改善。这种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以不同学科为区别,以专业发展为关联的具有灵活性、自由性的小组织。这些专业发展共同体是在成员们个体主动寻求专业的发展,并通过与其他成员不断沟通交流而彼此尊重、信任而建立的学习研究平台。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依托信息技术而存在的,在信息技术之下,教师彼此配合,彼此交流借鉴,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水平,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在必要时要进行适当的培训,让每一位教师会操作、愿意操作,能够在共同体内熟练交流、学习。
针对理论学习,各共同体通过微信群提前布置自主学习内容、任务和要求,成员线下自主学习并做好笔记。约定时间所有成员在线上学习,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共同体内成员交流,相互研讨,或者发表学习感受。交流研讨或感受通过语音或文字在成员间共享,碰撞智慧的火花。由于有共同的话题,语文共同体继徐老师推出微信公众号“徐老师的园子”后,唐老师的“曦月小语”公众号也随即推出;在她们个人公众号的基础上,语文共同体推出了“公众号三人行”。学校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为她们搭建学习平台。
为拓宽课堂教学交流渠道,利用网络课堂探索主讲教室带动分教室,实施双师课堂,实现两地同上一堂课的“共生课堂”模式。语文共同体郭老师与贵州绥阳地区教师借助于“共生课堂”,相隔数千里同上一节课,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仅带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还提升了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微信、QQ、微博、网络课堂等都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平台。合肥市教育云平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管理的合肥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项目网络学习平台及博客等,为共同体教师学习、交流研讨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教师还将自己制作的微课、课例上传到资源库,交流分享,为成员提供身边的教育资源,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发展立体化,不仅有传统的脱产、半脱产现场培训讲座,也同时将网络学习以及网络交流研究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中去,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形式多样化、信息海量化、内容多元化。
三、设计教师专业发展学习主题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必须要定期举行主题活动,而且主题必须鲜明,这是确保活动效果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学习主题,才能有效开展学习和探讨。主题引领共同体活动,活动围绕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一)理论学习,更新理念
为了使学生们自觉主动、积极快乐地参与课堂学习,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学校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内拉开序幕,这场革命以佐藤学教授“学习共同体”为理论指导。教师们自主学习《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和《学生的挑战》等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相关书籍,各专业发展共同体围绕学科特点利用节假日先后组织10次线上讨论、交流。这更新了教育理念,并给课堂构建、学生成长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二)专家、名师专题培训
语文共同体充分利用学校硬件及网络等设备,定期、不定期在办公室和多媒体功能室或录播室观摩名师公开课和讲座,集中进行听评课、教学经验学习,课后与专家、名师进行教学研讨,实现足不出校即可享受专家和名师指导,接受专家和名师专题培训;也定期与结对学校开展公开课、同课异构、网络同步课等。共同体成员教师以课例为素材,利用信息技术实时与结对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集中议课,聚焦课堂。
(三)协同教研
学校东区和西区教师利用教师平板机、电脑或手机进行集体备课,突破空间和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教师交流的效率,教师专业共同体突破了校园围墙、地域的限制。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地区的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可以实现实时共同交流,从而及时分享协同教研的成果。而教师共同体的成员也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地利用自己平时的时间对协同教研活动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反思,并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分享成果。这也是分享集体智慧的便捷渠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信息技术之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得其在个人职业发展中拥有掌握知识和理论的便捷工具。该种共同体的成立,为教师个人实践与理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以发挥团队智慧,提升教育智慧,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职业肩负的时代使命。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不仅是教师专业知识建构与生成、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推动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王学云.试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保障制度[J].中国教师,2011(11):6567.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