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思维过程“一勾而过”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学生一道“找规律”问题的正确解答,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并运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对话中的学习成果,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情况。学生已有经验不仅包括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时还包括半生活化半数学化的“混合经验”,要准确分析、利用,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解答结果的正确与否,更应利用学生解答过程中生成的资源,通过合理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进阶;可对学生学习材料再建构,适当为学生设计、提供一些阶梯式、开放性、便于思维外化的学习材料。
  关键词:思维过程;SOLO分类理论;已有经验;生成资源;学材再建构
  一次弹性离校值班,班上的一个男生小汤将完成的练习册拿来让我批改。我一边批改一边和他交流:“作业做得真快!有没有遇到不会的问题啊?”小汤得意地说道:“没有,都会做!”一个个“勾”也表明了解答的正确,印证了小汤的得意。“勾”完一道思维含量较高的“找规律”问题(如图1所示)时,我停了下来:解答这道题,小汤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呢?
  一、关于“正确解答”的深入对话:把脉隐藏的思维过程
  于是,关于小汤这道题目的解答过程,我们有了接下来的对话(为了更好地对应后续的研究分析,这里将对话分为5段,分别为“对话1”到“对话5”):
  【对话1】
  “小汤,家庭作业全都做对了,真厉害!不过,对这道题,我有点好奇,这么复杂的算式,你怎么做对的啊?”小汤端详一番,说道:“你看,这里上面的算式是两个18相乘,下面的17比18少1,19比18多1;第二组也是这样,上面的算式是两个25相乘,下面的24比25少1,26比25多1;第三组也是这样。而且你看,第一个框里都是十几乘十几,第二个框是二十几乘二十几,第三个框是三十几乘三十几,这个框应该是四十几乘四十几。我就像这样,上面写45×45,下面就写44×46,然后列竖式计算两个算式就行了。”出乎意料!我本以为44×46的得数是按规律将2025减1得到的,没想到小汤只找了算式中的规律,两个得数都是列竖式计算得来的。
  【对话2】
  定了下神,我继续询问:“说得挺好!我都听懂了。你能结合题目要求说说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吗?”“题目要求比较下面三组算式,发现规律后照样子写一写。我觉得关键就是比较和找规律。”我追问道:“你能再比一比,把所有找到的规律说给我听听吗?”小汤再次观察算式,思考片刻后说道:“方框中上面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下面的算式都是前面一个数比上面的乘数少1,后面一个数比上面的乘数多1。嗯……其实得数也有规律,下面的得数都比上面的得数少1。”“你看,再深入观察一番,发现的规律更多了吧?如果现在让你做这道题,你会怎么做?”“我会先写45×45,然后列竖式算出2025。下面的算式和得数都用规律去写,算式还是44×46,得数只要把上面的2025减1,算出为2024。”
  【对话3】
  规律基本概括出来了,往下再问问看!“除了这组算式,你还能再写一组吗?”小汤得意地说:“当然行!比如46×46等于——得列竖式算一下,然后是45×47,得数将刚才的得数减1;还能写55×55,得数也要列竖式算,然后是54×56,结果也是将刚才的得数减1。”“像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太多了,举不完!”小汤的回答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看看三年级的学生还能走多远。于是,我笑着问道:“既然这样的例子举不完,那我们好好想想,能不能写一组算式,就概括出所有这样的例子呢?”小汤皱着眉,一边想一边摇头,之后又突然道:“我想到了!先写10000×10000,然后将10000减1和10000加1乘起来。”我笑着对他说:“很有创意!这组式子把所有例子都概括进去了吗?”小汤想了一下,自言自语道:“好像不对。”想了一会儿后,沮丧地对我说:“我不会了。”看着他专注思考的过程,我欣慰地摸了摸他的头,说道:“想不出来没关系,这个问题留着有空的时候慢慢想,什么时候有想法了,随时跟我说说。”
  【对话4】
  小汤回到座位上,手中还是拿着那本练习册,眉头紧锁。好一会儿,他又慢慢走到我跟前,说道:“老师,我想了种方法,但不知道对不对。上面的算式是a×a=b,下面的算式是c×d=e。”听到这里,我很惊讶:让他再想想,并没有指望他用字母式去概括,而是觉得如果他在想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感受算式组中的规律,用语言等方式表达出大概意思,也就不错了。用字母表示数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据我所知,小汤没有参加过数学类课外拓展班,我在班上也从没教过他们类似的方法,那么,他怎么想到的?于是,我惊讶地问道:“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想到用字母概括规律的?谁教你的?”“没有谁教我,但我好像在哪儿看到过。”透过他的口气,我能想象他内心的得意。“刚才你用10000×10000概括,现在用a×a概括,哪个更好?”小汤继续得意地说:“a×a好,因为10000虽然很大,但还是不能概括所有的算式,a就可以代表所有的数。”
  【对话5】
  既然已经超出预期,那就继续往下试探。“为什么上面的算式用两个a相乘得到b呢?”“因为必须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a要乘a,但得数不是a了,就用b。”“概括得很棒!下面的算式用c×d=e概括我也懂了,相乘的数和得数都不相同,所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那c、d、e是不是随便表示任何数呢?”“不行!前面的数要比上面的少1,后面的数要比上面的多1……不对!我想一下。”接着是一阵数字与字母混雜的自言自语声。片刻后,小汤说道:“可以改进一下,上面算式还是a乘a等于b,下面算式是a减1乘a加1等于e。不对,等于b-1。”
  二、关于对话的分析:探究思维层次的变化
  上述关于“正确解答”的对话发生后,我立刻将其记了下来,并尝试运用彼格斯的SOLO分类理论(该理论认为,虽然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可测,但其应对及解决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思维层次却是可以探知的;面对及解决问题时,学习者的反应表现出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层次变化;思维层次变化由浅入深包括前结构水平、单点结构水平、多点结构水平、关联结构水平、拓展抽象结构水平五类)分析对话,探究小汤的思维层次变化情况。   “对话1”中,算式规律与得数规律的发现是分离的:先纵向将前三组算式中乘数的变化进行关联,再点对点地按规律写出算式中的各个乘数,但却没能将前三组中两个算式的得数建立关联,因此所写出的两个算式是孤立的,得数是横向地通过计算得出的。学习成果的結构体现出选用素材单一、工作记忆容量少等特点,尤其是两个算式得数的获得,在运用最少数据的基础上迅速收敛,属于单点结构水平的回答。
  “对话2”“对话3”中,答案是在与前三组等式建立纵向关联的基础上获得的,运用的数据开始增多,收敛开始放缓。但所举出的各个例子,包括试图对规律进行概括的“10000×10000”,反映出小汤试图通过提高数据值来表示个例数量的增多,以达到概括的目的,而这样的等式组依旧只是个例,不具备一般性。根据几个有限的、孤立的等式组试图进行“概括”,虽然想达到“一致”,但收敛还是相对较快,属于多点结构水平的回答。
  “对话4”“对话5”中,我的引导已经不以具体等式的得出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让小汤延缓收敛。小汤回答中字母的使用,表现出在一定情境范围内概括性在逐步增强,虽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推理来证明回答的一致性,也即“若a2=b,则(a-1)(a+1)=a2-12=b-1”,但三年级学生在当下的情境中,最终的回答已将问题线索、相关素材、相互关系进行了关联,实现了有效的概括,形成了初步的数学模型,属于关联结构水平的回答。
  经由分析可见,随着对话的进行,小汤的回答表现出收敛在逐步放缓,对素材的关注和运用在广度上不断扩展,素材间的关联逐步形成,一致性在增强,思维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符号意识被触发,并最终实现了模型的初步符号化建构。
  三、关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思考:如何促进思维进阶
  我们一直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利用,借助“错题”分析、探究错误根源,引导学生在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累经验。而面对学生的正确解答,能做、要做的是否仅仅“一勾而过”?上述对“正确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引发了我对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入思考。
  (一)对学生已有经验再认识
  教师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已有经验不仅包括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时还包括半生活化半数学化的“混合经验”。“对话4”中突然出现的用字母表示数就来自“混合经验”。这些字母是在生活中积累起的、零散的、未经数学化加工的材料,但这些半生活化半数学化的材料会作为学生已有经验的一部分,不自觉地参与到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信息,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而儿童与成人在信息获得及加工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一些被成人忽略的信息往往会被儿童捕获,并暂时存储在儿童记忆中。这些碎片化但对于数学学习有价值的信息可能随时被后续接收的其他信息“赶走”,等到后续学习时又需要重新施加刺激。而如果能在这些信息被“赶走”之前,适时组织编码,能延长这些信息在学生记忆中的储存时间,等到系统学习该内容时,学生就能及时调用并纳入认知体系。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前教学,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有效渗透。因此,生活环境中海量的信息让学生的已有经验更为多元,生活环境的差异让不同学生的已有经验更为多样。班级授课中,在教学设计前尽可能全面、精准地进行学情调研,是促进学生思维获得整体提升的基础。通过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记忆中的有用信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组织信息编码,有助于学生思维获得个性发展。
  (二)对学生生成资源再利用
  当下,无论数学教材,还是配套的数学练习,大多是以纸面结论的方式呈现学生思维的结果,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路径的呈现相对不足,或者说较难实现。这些习题对于知识巩固、技能形成等目标的达成无疑是必要的。美国数学家维纳认为,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思维的结果,更应该关注思维的过程;不仅要从思维层面剖析错误解答的根源,也要对正确解答背后的思维过程予以关注和分析。对练习、作业的使用同样如此。
  借助SOLO分类理论,能对学生练习中错误解答所反映出的思维结构水平进行分类、分析:前结构水平的解答,说明学生未能在素材与问题之间建立连接,可能是知识点并未理解;单点结构水平的解答,说明学生注意的广度不够,在信息收集方面存在困难;多点结构水平的解答,说明学生在将信息关联起来并进行归纳方面有困难;关联结构水平的解答,说明学生需要在合乎逻辑的演绎方面再提升。
  而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正确的解答,背后的思维结构水平也可能并不相同。图1中两组等式的得出,可能是单点结构水平的回答,也可能是多点结构水平的回答。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可能最多只能达到多点结构水平,也可能通过适当引导还能达到初步的关联结构水平。以发展思维为目标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解答结果的正确与否,更应利用学生解答过程中生成的资源,通过课间、课外谈话等方式延展学生获得结果的思维路径,了解学生学习结果背后的真实思维过程,对学生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思维结构水平进行分类,并通过合理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进阶。
  (三)对学生学习材料再建构
  除了基于生成谈话引导,对学生学习材料再建构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适当为学生设计、提供一些阶梯式、开放性、便于思维外化的学习材料,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于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又能延展并外化学生的思维路径,以便对学生解答结果的思维结构水平进行精准评价。学习材料建构时还要关注问题设计,要能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进阶,以充分发挥学习材料的功能。
  以上述案例中的习题为例,可做如下优化设计:
  如图2,仔细观察前面三组算式和结果,想一想:有怎样的规律?
  (1)按发现的规律直接填写第四组算式,再列竖式计算检验是否正确。
  (2)按发现的规律自己编写出两组算式并算出结果,看看是否符合规律。   (3)尝试挑战:你能试着将这些算式中的规律概括出来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友情提醒:先好好想一想,可以用文字、图形、算式等方式概括表示)
  问题(1),旨在引导学生消除因45×45需要列竖式计算而对第二道算式产生的导向,更多聚焦于规律的运用。而此刻发现的规律在严格意义上仅仅是由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未经证明的猜想,之后引导学生列竖式检验,渗透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并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通过检验,或反思填写中的错误并予以改正,或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体验数学的奇妙。这一问题的正确解答仅需要点对点的规律发现,思维层次至少达到单点结构水平。问题(2)适度开放,一方面引导学生整体发现等式组中的规律,而不停留于单点结构水平的规律发现,另一方面直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也是以枚举方式对规律的进一步验证,让学生在算式的编写、计算、验证过程中深化对规律的体验和感悟,感受数学的严谨与奇妙。这一问题的正确解答所体现出的思维层次至少达到多点结构水平。至此,本题所应承载的主体教学目标已完成。问题(3)为尝试选答题,旨在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一定空间和时间,促成他们的思维进阶。前面已对规律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探究、尝试运用、计算验证,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概括、表征出规律。该问题对三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高,我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时间,避免因为时间压力迫使学生快速收敛而得到低层次回答。三年级学生表征经验相对缺乏,可能因找不到合适的表征方式而无法外化思维,所以通过“友情提醒”,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思考,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合理表征搭建支架。从这一问题的解答中,我们能分析出学生在该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数学化能力和思维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学生思维并非一味拔高。正如上述案例中所描述的,“对话3”之后,我就没有过高的结论型期望和对时间的限制,更未要求小汤能用字母式建构出数学模型,只是在他已能达到的思维水平基础上,给予思维升阶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多“跳一跳”,在此過程中积累再思考的经验,而不仅以“做对”为目标。过难的挑战和过高的期望会挫伤儿童学习的信心,而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等因素对儿童思维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郑毓信.新数学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约翰·B.彼格斯,凯文·F.科利斯.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高凌飚,张洪岩,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赵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长,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获评首届新一轮南京市“斯霞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28周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100)与干预组(n=100)。常规组开展门诊常规饮食管理,干预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于孕32、38周检测两组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38周采用问卷调查两组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知识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及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认知行为干预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康复自我效能及肢体功能。结果研究组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及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康复自我效能量表评分为(91.31±9.55)分,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升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及降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造口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回纳情况、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按时回纳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测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摘要:教学生写作文,就像炖鸡汤,大火煎煮不行,要有“文火慢炖”的功夫——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积累方法,在细致的观察中充分展开想象,在寻常的活动中留心捕捉细节,在精准的评讲中升华表达认知。  关键词:教作文;写作文;“文火慢炖”  经常有家长问我:“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经常有同行问我:“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文的水平?”这些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简单概括给出答案的。在我看来,教学生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你会看见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无数条铁路如同人体血脉般纵横交错,北接白山黑水,南连椰林琼岛,西越雪山荒漠,东临万顷碧波,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逐一串联,编织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最有效率的铁路运输网络,承托起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在这张巨大的运输网络中,地方铁路就像毛细血管一般,为铁路运输打通着“前后一公里”。
摘要:会讲故事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智慧,一种生存、生活的智慧。让学生学会讲故事,有利于让学生发现表达的快乐,从而敢写作文、爱写作文;有利于让学生学会“负责任的表达”,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过“有想象力的生活”。让学生学会讲故事,要引领学生广泛积累,关注生活中亲历的故事,关注阅读中了解的故事,关注习作中积累的故事;还要讲究技巧。  关键词:作文;讲故事;策略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演讲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采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降压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中医症候积分、即时血压和长期血压、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在中国数学教育界,郑毓信先生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在评述郑毓信先生学术研究的重要工作和核心观点的基础上,阐述郑毓信先生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精神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启迪,并给出一线教师研习郑毓信先生著作的建议。  关键词:郑毓信;数学教育;学术成果;教师专业发展  在中国数学教育界,郑毓信先生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作为一个身在哲学系而心常在数学教育界的跨界学者,先生发表论文400余
摘要:在观照语文学科特质的基础上,以“伙伴学习”重塑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在语文课堂中落地。首先,从重塑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角度,创新性地阐释了“伙伴学习”的意义:“伙伴学习”丰富了儿童学习共同体的样态,通过多种路径让隐性知识显性化,助力碎片化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其次,从课堂学习样态、学习内容等方面开展积极实践,以实践检验、深化对“伙伴学习”作为重塑语文课堂生态的一种手
与成长中的孩子相处,父母可能会在无意中产生较为极端的教育、管理行为。自我检讨,总结了五种容易“过度”的行为,列举如下,引以为戒。  一是过度说教。  儿子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最烦你唠叨,说来说去就是这些话,一点新意也没有。”儿子的嫌弃,与我对他的“念经”有极大关系。比如,我每天要认真洗手不下十次,也会以此为标准要求他。儿子却不以为然,没有形成“在我看来”很好的卫生习惯,被我逼急了,干脆不再搭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