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代文学与文化密不可分,甚至文学一开始并不独立存在,它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才从学术中独立出来,并且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又使文学与社会文化割不断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古代文学课教师应当具有相当的文化储备。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的架构、古代文化思想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文化素养是正确解读原典的基础。
【关键词】古代文学 文化思想 文化素养
文学与学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相互区别而又彼此联系。事实上,我国的先秦时期所谓“文学”,兼有文章博学二义:文即是学,学不离文,这实是最广义的文学观念,也即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所以,先秦诸子之文并非纯文学,其著作往往倾向于学术方面。我们古代文学课上所涉及的文学著作——《尚书》《论语》《孟子》《左传》等原典,都是思想性很强的学术著作。《道德经》洋洋五千言,是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表达了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见。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庄子的著作是最富于文学性的。庄子的文章主“神”,其精微处与文艺的神秘性息息相通。“神”本是抽象的概念,不可捉摸,难以言说,于是不得不利用寓言以艺事相喻。鉴赏庄子的文章宜别有会心,与作者的精神相合一,才能得其神趣。但《庄子》实为庄子哲学思想的艺术再现,如若不能深刻理解庄子所处的时代及其思想的深度。是无法对其作品有所会心的。
时至两汉,文化渐进,乃渐有“文章”与“文学”之分:以含有博学之意义者称之为“学”或“文学”;以美而动人的文辞,称之为“文”或“文章”,也才使文学与学术相分离。迨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含义始与今人所用相同。且更有文、笔之辩。可是,渐归于明晰的文学观念,经过隋、唐与北宋两个时期的一再复古,又与先秦时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文以贯道、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使文学与社会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课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经典著作,其背后总有着深刻的社会与文化的渊源,这就要求我们的古代文学授课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文学素养,还要有足够的文化素养。
一、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的架构
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是我们正确理解原典的前提。由于时代的久远,文化的演进,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风俗、礼仪、制度、名物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了解这些变化,不理解文中所反映的种种情景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就很难真正读懂古人的文章,更体会不到原典的绝妙与经典。像《诗经》中《豳风·七月》的首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便是极易出现理解错误的地方。这里的“七月”是夏历的七月,周人兼用夏历。火,东方心星,大火星。流,下。流火,火星渐向西下,是暑退将寒的时候。所以,紧接着便是“九月授衣”。这说明,早在上古,我国人民对行星移动和季节变化的相互关系便有所认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尤其是先秦诗文的理解,像这样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的地方可以说比比皆是,没有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的架构,解读它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风俗、礼仪的演变也是理解古籍必不可少的准备。《诗经》中有一首弃妇诗《卫风·氓》,以前的注家对此诗颇多曲解,如《诗序》说:“《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花落色衰,复相弃背……故序其事以讽焉。美反正,刺淫佚也。”朱熹的《诗集传》也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都以后来的封建观点歪曲了本篇的思想意义。实则《氓》诗产生的时代,黄河流域还是自由恋爱的风气,诗中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而结合,后来男主人公变心背弃,给女主人公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诗中痛责男主人公“二三其德”的可耻。朱熹的时代,已经是巩固的男权社会,妇女的地位极其微贱,她们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力。因而当时的士大夫要指责女主人公这种自由恋爱的行为为淫佚而毫不同情了。
二、古代文化思想的了解
前已述及,先秦诸子之文并非纯文学,其著作往往倾向于学术方面。我们古代文学课上所涉及的原典,都是思想性、哲学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即如《庄子》而言,其文学性和思想性都是精妙绝伦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评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胜箧》以诋疵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概括了他的思想特色、学术渊源和文章风格。实则庄子奇丽的语言,寓言的表达形式是与其思想的深奥奇崛相吻合的。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这种绝对的自由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存在的,它存在于精神层面,能使人摆脱现实名利的羁绊,与物合一,从而保持完整而高尚的人格。现代人解读《庄子》,逍遥游的境界是最难以把握的,这是因为几千年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庄子的这一思想几乎已成绝响。在庄子看来,天地宇宙之大,可以任我遨游,“我”与万物各保其天性,和谐相处,自由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也保持了人的独立与完整。汉代的大一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思想界的主导地位,庄子式的浪漫精神逐渐被边缘化。儒家强调的是现实和功利,儒家理想也更多打上了人为的烙印,“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极大地激发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庄子这种超越名利超越人为的自然主义的理想,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而不了解庄子思想的精髓,便无从领略其文章之精妙,更无从继承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原典的正确解读
正确解读原典,必须以对古代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的充分了解为基础。但文学毕竟不同于文化,虽然先秦学术与文学不分界,但我们学习原典是作为文学作品来解读的,所以还要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作品。只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其时的文化思想,文学的分析便无所附丽。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古代诗歌的杰作。《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他勤勉不懈地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的理想,但由于党人的谗言和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节操。了解了屈原的时代和屈原的为人,我们才能够理解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得的悲痛和哀怨。对这样的政治抒情长诗,了解政治是理解诗人感情的前提,而作为文学的分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于诗人抒情的方式。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意象的驾驭使屈原笔下的一草一木都有了隐喻的意义,诗人为他们一一涂上感情的强烈色调。更有神话故事的引入,在诗中营造了一个神奇诡异的意境和氛围,让我们似乎听得到屈原一颗爱国之心的强烈跳动,感受到他急促的呼吸,看到他卓然特立的伟大人格。这种文学手法的开创性运用,显示了屈原文字的无尚魅力!《离骚》作为古代诗歌的一座高峰,成为流传千古的伟大传统,便是自然之理。
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不同于解读现代文,对现代文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感知与感悟,至于作品赖以生长的土壤——社会与时代思潮,毕竟我们身在其中,会自然地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中。
【关键词】古代文学 文化思想 文化素养
文学与学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相互区别而又彼此联系。事实上,我国的先秦时期所谓“文学”,兼有文章博学二义:文即是学,学不离文,这实是最广义的文学观念,也即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所以,先秦诸子之文并非纯文学,其著作往往倾向于学术方面。我们古代文学课上所涉及的文学著作——《尚书》《论语》《孟子》《左传》等原典,都是思想性很强的学术著作。《道德经》洋洋五千言,是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表达了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见。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庄子的著作是最富于文学性的。庄子的文章主“神”,其精微处与文艺的神秘性息息相通。“神”本是抽象的概念,不可捉摸,难以言说,于是不得不利用寓言以艺事相喻。鉴赏庄子的文章宜别有会心,与作者的精神相合一,才能得其神趣。但《庄子》实为庄子哲学思想的艺术再现,如若不能深刻理解庄子所处的时代及其思想的深度。是无法对其作品有所会心的。
时至两汉,文化渐进,乃渐有“文章”与“文学”之分:以含有博学之意义者称之为“学”或“文学”;以美而动人的文辞,称之为“文”或“文章”,也才使文学与学术相分离。迨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含义始与今人所用相同。且更有文、笔之辩。可是,渐归于明晰的文学观念,经过隋、唐与北宋两个时期的一再复古,又与先秦时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文以贯道、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使文学与社会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课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经典著作,其背后总有着深刻的社会与文化的渊源,这就要求我们的古代文学授课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文学素养,还要有足够的文化素养。
一、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的架构
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是我们正确理解原典的前提。由于时代的久远,文化的演进,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风俗、礼仪、制度、名物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了解这些变化,不理解文中所反映的种种情景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就很难真正读懂古人的文章,更体会不到原典的绝妙与经典。像《诗经》中《豳风·七月》的首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便是极易出现理解错误的地方。这里的“七月”是夏历的七月,周人兼用夏历。火,东方心星,大火星。流,下。流火,火星渐向西下,是暑退将寒的时候。所以,紧接着便是“九月授衣”。这说明,早在上古,我国人民对行星移动和季节变化的相互关系便有所认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尤其是先秦诗文的理解,像这样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的地方可以说比比皆是,没有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的架构,解读它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风俗、礼仪的演变也是理解古籍必不可少的准备。《诗经》中有一首弃妇诗《卫风·氓》,以前的注家对此诗颇多曲解,如《诗序》说:“《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花落色衰,复相弃背……故序其事以讽焉。美反正,刺淫佚也。”朱熹的《诗集传》也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都以后来的封建观点歪曲了本篇的思想意义。实则《氓》诗产生的时代,黄河流域还是自由恋爱的风气,诗中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而结合,后来男主人公变心背弃,给女主人公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诗中痛责男主人公“二三其德”的可耻。朱熹的时代,已经是巩固的男权社会,妇女的地位极其微贱,她们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力。因而当时的士大夫要指责女主人公这种自由恋爱的行为为淫佚而毫不同情了。
二、古代文化思想的了解
前已述及,先秦诸子之文并非纯文学,其著作往往倾向于学术方面。我们古代文学课上所涉及的原典,都是思想性、哲学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即如《庄子》而言,其文学性和思想性都是精妙绝伦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评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胜箧》以诋疵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概括了他的思想特色、学术渊源和文章风格。实则庄子奇丽的语言,寓言的表达形式是与其思想的深奥奇崛相吻合的。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这种绝对的自由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存在的,它存在于精神层面,能使人摆脱现实名利的羁绊,与物合一,从而保持完整而高尚的人格。现代人解读《庄子》,逍遥游的境界是最难以把握的,这是因为几千年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庄子的这一思想几乎已成绝响。在庄子看来,天地宇宙之大,可以任我遨游,“我”与万物各保其天性,和谐相处,自由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也保持了人的独立与完整。汉代的大一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思想界的主导地位,庄子式的浪漫精神逐渐被边缘化。儒家强调的是现实和功利,儒家理想也更多打上了人为的烙印,“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极大地激发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庄子这种超越名利超越人为的自然主义的理想,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而不了解庄子思想的精髓,便无从领略其文章之精妙,更无从继承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原典的正确解读
正确解读原典,必须以对古代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的充分了解为基础。但文学毕竟不同于文化,虽然先秦学术与文学不分界,但我们学习原典是作为文学作品来解读的,所以还要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作品。只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其时的文化思想,文学的分析便无所附丽。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古代诗歌的杰作。《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他勤勉不懈地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的理想,但由于党人的谗言和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节操。了解了屈原的时代和屈原的为人,我们才能够理解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得的悲痛和哀怨。对这样的政治抒情长诗,了解政治是理解诗人感情的前提,而作为文学的分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于诗人抒情的方式。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意象的驾驭使屈原笔下的一草一木都有了隐喻的意义,诗人为他们一一涂上感情的强烈色调。更有神话故事的引入,在诗中营造了一个神奇诡异的意境和氛围,让我们似乎听得到屈原一颗爱国之心的强烈跳动,感受到他急促的呼吸,看到他卓然特立的伟大人格。这种文学手法的开创性运用,显示了屈原文字的无尚魅力!《离骚》作为古代诗歌的一座高峰,成为流传千古的伟大传统,便是自然之理。
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不同于解读现代文,对现代文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感知与感悟,至于作品赖以生长的土壤——社会与时代思潮,毕竟我们身在其中,会自然地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