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电厂输电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火电厂使用发电的能源依旧以煤为主,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是极大的消耗,人们现在越来越注重环保,本文对超超临界大型发电厂输电过程中运用的能源进行分析探讨,从环保的角度阐述国内某些先进的做法,希望有更多的火电厂广泛运用,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电厂 超超临界 环保 脱硝
中图分类号:U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241-01
随着我国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快速发展,大型火力电厂往往需要的能源消耗十分大,在国外已经研究出十分成熟的环保发电技术,运用在各个火力发电厂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有效节约能源。国外许多国家都采用这一技术实现将国信电厂建成21世纪环保示范性电厂的目标,针对很多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出相关经验,希望有助于我国超超临界技术发展。
1.某国外电厂的特点
国外多数采用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当使用超超临界机组时大幅度提高机组容量,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机组的蒸汽温度,而在压力恒定的情况下,电厂会选择经济和技术方面比较好的机组。超超临界锅炉大都采用n型布置,锅炉大都采用全封闭形式。并且该电厂已经投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轴机组居多,但是随着其中汽轮机超长末级长叶片的开发应用。大容量单轴机组已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当地的电厂几乎4/5都采用单轴1000MW汽轮发电机组。对于设备的环保功能一直是各国重点关注研究的环节,在电厂排污方面做好了防治措施,采用高效静电除尘、脱硫、脱硝设备,有效降低污染程度。
对于烟囱的材料选择一般使用钢管,其施工简单,成本较低,施工周期比较短。其烟囱的高度一般不会低于200m,减少对人们的伤害。运行之后的维修和维护工作都是定期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设备使用效率还能够延长使用年限。一般维修每两年一次,每次持续40天,这是大面积维修。小修一般为每年一次,周期为20天。保证维修质量减少故障机率,提高整体利用率,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当地电厂中的工作人员其实并不多,但是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配备十分完善,并且由专门的检修公司实施检修,日常维护工作有本单位人员实施【1】。
2.超超临界技术的介绍
所谓超临界机组是指主蒸汽压力大于水的临界压力22.12兆帕的机组,而亚临界机组通常指出口压力在15.7~19.6兆帕的机组。习惯上,又将超临界机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常规超临界参数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一般为24兆帕左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40~560℃;二是超超临界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为25~35兆帕及以上,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一般580℃以上。在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状态,水由液态直接成为汽态,即由湿蒸汽直接成为过热蒸汽、饱和蒸汽,热效率较高,因此超超临界机组具有煤耗低、环保性能好、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机组热效率能够达到45%左右。节煤是超超临界技术的最大优势,它比国内现有最先进的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提高2%到3%。以热效率提高1%计算,对一台3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来说,一年就可以节约6000吨优质煤。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方向是在保持其可用率、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机组寿命等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蒸汽参数,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3.减少气体污染
作为火力发电厂主要运用煤进行燃烧发电,该厂对环保工作十分重视。为了减少NOx的生成,锅炉采用新型燃烧技术和新型燃烧器,在设备上安装烟气出口和干式静电除尘器配置除硝装置【2】。脱硝装置内含有能与硝元素反应的成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烧煤后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脱硝装置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和水。
并通过在线烟气监测器将实时数据直接显示在市政府门前,随时接受市民的监督,是名副其实的环保示范型电厂。
4.电厂脱硝技术特点
4.1超超临界锅炉技术特点
炉膛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其中水冷壁管为光管。该技术采用降低NOx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燃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污染气体排放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烟囱气体排放采用平行烟道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技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锅炉控制范围扩大,但是调温延迟较大,有时挡板会受热变形。炉膛底部贴壁风技术的使用能够防止冷壁结焦,并且能够防止高温对设备的腐蚀。尾部烟道防磨技术【3】。
4.2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与传统锅炉制造厂技术的应用比较
燃烧技术以及锅炉结构方面,采用对冲燃烧技术和切圆燃烧技术比较广泛,可以有效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在锅炉材料选择方面需要十分注意,因为锅炉需要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如选择材料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在运用的时候出事故。对于锅炉运行控制方面,采用煤种自适应燃烧控制系统,使锅炉运行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不会降低煤的使用效率。而且煤种的适应性大大提高。其温度调节方面的改变更加明显,一般使用二级喷水减温,主要用来调节主汽温,尾部烟
4.3脱硝技术特点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自主研发脱硝技术,已经在全球224个电厂使用,运用量十分大,同时也证明该技术确实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其中最大机组容量为1000MW,到目前为止运行状况良好【4】。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与烟气特性相匹配;采用紧凑型设计(触媒性能高);操作方便;触媒供应稳定;脱硝效率高,可达90%以上;氨逃逸率低,小于3×1O-6。脱硝技术中的核心是催化剂的生产技术,脱硝反应就是通过公司研究出该催化剂才能进行反应,所以十分重要。这种催化剂一般有专门的公司生产,其具有标准的触媒配方,这种配方是经过千万次实验研究之后配制出来的最佳催化剂,用来提高反应效率。其触媒为蜂窝状,溶积很小,但是接触面大,能将反应进行更加徹底。并且其寿命长,设计时一般留一层备用,4-5年以后直接在上面安装新触媒,再过3年只需要更换最上面一层触媒,这样的使用方式从而延长触媒的使用年限,一般都可以使用7-8年,并且其利用效率很高。但是换下的触媒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将其送到相关部门分析并提炼其中有害化学物质然后丢弃到垃圾场【5】。 5.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化学原理:烟气中的SO2?实质上是酸性的,可以通过与适当的碱性物质反应从烟气中脱除SO2。烟道气脱硫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碳酸钙)、生石灰(氧化钙,Cao)和熟石灰(氢氧化钙)。石灰石产量丰富,因而相对便宜,生石灰和熟石灰都是由石灰石通过加热来制取。有时也用碳酸纳(纯碱)、碳酸镁和氨等其它碱性物质。所用的碱性物质与烟道气中的SO2发生反应,产生了一种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根据所用的碱性物质不同,这些盐可能是钙盐、钠盐、镁盐或铵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间的比率取决于工艺条件,在某些工艺中,所有亚硫酸盐都转化成了硫酸盐。SO2与碱性物质间的反应或在碱溶液中发生(湿法烟道气脱硫技术),或在固体碱性物质的湿润表面发生(干法或半干法烟道气脱硫技术)。
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碱性物质(通常是碱溶液,更多情况是碱的浆液)与烟道气在喷雾塔中相遇。烟道气中SO2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稀酸溶液,然后与溶解在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从水溶液中析出,析出情况取决于溶液中存在的不同盐的相对溶解性。例如,硫酸钙的溶解性相对较差,因而易于析出;硫酸钠和硫酸铵的溶解性则好得多。在干法和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或使烟气穿过碱性吸收剂床喷入烟道气流中,或使固体碱性吸收剂与烟道气相接触。无论哪种情况,SO2都是与固体碱性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为了使这种反应能够进行,固体碱性物质必须是十分疏松或相当细碎。在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水被加入到烟道气中,以在碱性物质颗粒物表面形成一层液膜,SO2溶入液膜,加速了与固体碱性物质的反应。
6.电厂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
该制造厂最大锅炉生产能力达到300MW,但是近年来生产供应锅炉容量仅有1000MW,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兼有燃烧试验部,专门进行燃烧试验,配有基础燃烧试验炉、示范燃烧试验、排烟处理试验装置、加压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等。每次研发出新的燃烧器以后都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性能测试,以确认其可行性。该燃烧试验炉还安装了定量测定锅炉结焦情况的装置,用以测试不同煤种的结焦情况。据了解,目前我国几大锅炉制造厂均未建立燃烧试验炉【6】。
電厂的环保主要都是从各种有害气体入手,从氧化硫、硝元素化合物、粉尘、污水、噪音污染和臭气排放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治理,注重综合废气物的综合利用,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电厂的噪音污染也是防治的重点对象,选择设备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其噪音情况,可以在建筑内采用隔音罩,亦或选择低噪音设备,锅炉房采用封闭面型式,以保证隔音效果,将排气口集中设施,方便处理的同时更加有效控制噪音。
结束语
对部分国家经过长期的考察与实践,充分认识到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中的环保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第一台超超临界锅炉投产运行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在不断提高,锅炉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在提高,至今材料都没有因为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出现氧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佘文军.日本火电厂超超临界技术的发展和环保技术的运用[J].机电信息,2012,22(24):177-178.
[2]吴庆军,邵天佑,耿华等.浅谈超超临界火电厂输煤栈桥消防措施改进[J].//第二届电站锅炉优化运行与环保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176-180.
[3]陈听宽.超临界与超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1,27(6):142-148.
[4]黄雅罗.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热力发电,2012,31(2):38-40.
[5]张燕平,蔡小燕,黄树红等.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材料研发现状[J].中国电力,2012,45(2):116-121.
[6]颜渝坪,崔逸群,王春利等.火电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成功应用[J].中国电力,2012,40(3):156-160.
[关键词]电厂 超超临界 环保 脱硝
中图分类号:U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241-01
随着我国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快速发展,大型火力电厂往往需要的能源消耗十分大,在国外已经研究出十分成熟的环保发电技术,运用在各个火力发电厂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有效节约能源。国外许多国家都采用这一技术实现将国信电厂建成21世纪环保示范性电厂的目标,针对很多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出相关经验,希望有助于我国超超临界技术发展。
1.某国外电厂的特点
国外多数采用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当使用超超临界机组时大幅度提高机组容量,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机组的蒸汽温度,而在压力恒定的情况下,电厂会选择经济和技术方面比较好的机组。超超临界锅炉大都采用n型布置,锅炉大都采用全封闭形式。并且该电厂已经投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轴机组居多,但是随着其中汽轮机超长末级长叶片的开发应用。大容量单轴机组已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当地的电厂几乎4/5都采用单轴1000MW汽轮发电机组。对于设备的环保功能一直是各国重点关注研究的环节,在电厂排污方面做好了防治措施,采用高效静电除尘、脱硫、脱硝设备,有效降低污染程度。
对于烟囱的材料选择一般使用钢管,其施工简单,成本较低,施工周期比较短。其烟囱的高度一般不会低于200m,减少对人们的伤害。运行之后的维修和维护工作都是定期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设备使用效率还能够延长使用年限。一般维修每两年一次,每次持续40天,这是大面积维修。小修一般为每年一次,周期为20天。保证维修质量减少故障机率,提高整体利用率,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当地电厂中的工作人员其实并不多,但是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配备十分完善,并且由专门的检修公司实施检修,日常维护工作有本单位人员实施【1】。
2.超超临界技术的介绍
所谓超临界机组是指主蒸汽压力大于水的临界压力22.12兆帕的机组,而亚临界机组通常指出口压力在15.7~19.6兆帕的机组。习惯上,又将超临界机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常规超临界参数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一般为24兆帕左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40~560℃;二是超超临界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为25~35兆帕及以上,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一般580℃以上。在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状态,水由液态直接成为汽态,即由湿蒸汽直接成为过热蒸汽、饱和蒸汽,热效率较高,因此超超临界机组具有煤耗低、环保性能好、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机组热效率能够达到45%左右。节煤是超超临界技术的最大优势,它比国内现有最先进的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提高2%到3%。以热效率提高1%计算,对一台3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来说,一年就可以节约6000吨优质煤。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方向是在保持其可用率、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机组寿命等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蒸汽参数,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3.减少气体污染
作为火力发电厂主要运用煤进行燃烧发电,该厂对环保工作十分重视。为了减少NOx的生成,锅炉采用新型燃烧技术和新型燃烧器,在设备上安装烟气出口和干式静电除尘器配置除硝装置【2】。脱硝装置内含有能与硝元素反应的成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烧煤后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脱硝装置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和水。
并通过在线烟气监测器将实时数据直接显示在市政府门前,随时接受市民的监督,是名副其实的环保示范型电厂。
4.电厂脱硝技术特点
4.1超超临界锅炉技术特点
炉膛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其中水冷壁管为光管。该技术采用降低NOx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燃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污染气体排放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烟囱气体排放采用平行烟道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技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锅炉控制范围扩大,但是调温延迟较大,有时挡板会受热变形。炉膛底部贴壁风技术的使用能够防止冷壁结焦,并且能够防止高温对设备的腐蚀。尾部烟道防磨技术【3】。
4.2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与传统锅炉制造厂技术的应用比较
燃烧技术以及锅炉结构方面,采用对冲燃烧技术和切圆燃烧技术比较广泛,可以有效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在锅炉材料选择方面需要十分注意,因为锅炉需要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如选择材料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在运用的时候出事故。对于锅炉运行控制方面,采用煤种自适应燃烧控制系统,使锅炉运行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不会降低煤的使用效率。而且煤种的适应性大大提高。其温度调节方面的改变更加明显,一般使用二级喷水减温,主要用来调节主汽温,尾部烟
4.3脱硝技术特点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自主研发脱硝技术,已经在全球224个电厂使用,运用量十分大,同时也证明该技术确实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其中最大机组容量为1000MW,到目前为止运行状况良好【4】。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与烟气特性相匹配;采用紧凑型设计(触媒性能高);操作方便;触媒供应稳定;脱硝效率高,可达90%以上;氨逃逸率低,小于3×1O-6。脱硝技术中的核心是催化剂的生产技术,脱硝反应就是通过公司研究出该催化剂才能进行反应,所以十分重要。这种催化剂一般有专门的公司生产,其具有标准的触媒配方,这种配方是经过千万次实验研究之后配制出来的最佳催化剂,用来提高反应效率。其触媒为蜂窝状,溶积很小,但是接触面大,能将反应进行更加徹底。并且其寿命长,设计时一般留一层备用,4-5年以后直接在上面安装新触媒,再过3年只需要更换最上面一层触媒,这样的使用方式从而延长触媒的使用年限,一般都可以使用7-8年,并且其利用效率很高。但是换下的触媒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将其送到相关部门分析并提炼其中有害化学物质然后丢弃到垃圾场【5】。 5.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化学原理:烟气中的SO2?实质上是酸性的,可以通过与适当的碱性物质反应从烟气中脱除SO2。烟道气脱硫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碳酸钙)、生石灰(氧化钙,Cao)和熟石灰(氢氧化钙)。石灰石产量丰富,因而相对便宜,生石灰和熟石灰都是由石灰石通过加热来制取。有时也用碳酸纳(纯碱)、碳酸镁和氨等其它碱性物质。所用的碱性物质与烟道气中的SO2发生反应,产生了一种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根据所用的碱性物质不同,这些盐可能是钙盐、钠盐、镁盐或铵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间的比率取决于工艺条件,在某些工艺中,所有亚硫酸盐都转化成了硫酸盐。SO2与碱性物质间的反应或在碱溶液中发生(湿法烟道气脱硫技术),或在固体碱性物质的湿润表面发生(干法或半干法烟道气脱硫技术)。
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碱性物质(通常是碱溶液,更多情况是碱的浆液)与烟道气在喷雾塔中相遇。烟道气中SO2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稀酸溶液,然后与溶解在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从水溶液中析出,析出情况取决于溶液中存在的不同盐的相对溶解性。例如,硫酸钙的溶解性相对较差,因而易于析出;硫酸钠和硫酸铵的溶解性则好得多。在干法和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或使烟气穿过碱性吸收剂床喷入烟道气流中,或使固体碱性吸收剂与烟道气相接触。无论哪种情况,SO2都是与固体碱性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为了使这种反应能够进行,固体碱性物质必须是十分疏松或相当细碎。在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水被加入到烟道气中,以在碱性物质颗粒物表面形成一层液膜,SO2溶入液膜,加速了与固体碱性物质的反应。
6.电厂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
该制造厂最大锅炉生产能力达到300MW,但是近年来生产供应锅炉容量仅有1000MW,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兼有燃烧试验部,专门进行燃烧试验,配有基础燃烧试验炉、示范燃烧试验、排烟处理试验装置、加压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等。每次研发出新的燃烧器以后都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性能测试,以确认其可行性。该燃烧试验炉还安装了定量测定锅炉结焦情况的装置,用以测试不同煤种的结焦情况。据了解,目前我国几大锅炉制造厂均未建立燃烧试验炉【6】。
電厂的环保主要都是从各种有害气体入手,从氧化硫、硝元素化合物、粉尘、污水、噪音污染和臭气排放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治理,注重综合废气物的综合利用,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电厂的噪音污染也是防治的重点对象,选择设备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其噪音情况,可以在建筑内采用隔音罩,亦或选择低噪音设备,锅炉房采用封闭面型式,以保证隔音效果,将排气口集中设施,方便处理的同时更加有效控制噪音。
结束语
对部分国家经过长期的考察与实践,充分认识到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中的环保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第一台超超临界锅炉投产运行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在不断提高,锅炉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在提高,至今材料都没有因为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出现氧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佘文军.日本火电厂超超临界技术的发展和环保技术的运用[J].机电信息,2012,22(24):177-178.
[2]吴庆军,邵天佑,耿华等.浅谈超超临界火电厂输煤栈桥消防措施改进[J].//第二届电站锅炉优化运行与环保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176-180.
[3]陈听宽.超临界与超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1,27(6):142-148.
[4]黄雅罗.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热力发电,2012,31(2):38-40.
[5]张燕平,蔡小燕,黄树红等.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材料研发现状[J].中国电力,2012,45(2):116-121.
[6]颜渝坪,崔逸群,王春利等.火电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成功应用[J].中国电力,2012,40(3):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