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核心+拓展”课程建设初探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办公自动化飞速发展的今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很多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能。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并分析高职院校在日常施教中存在的问题。由这些问题提出了“核心+拓展”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案,并详细的描述了课程的主要框架,以从根本上改变课程的施教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课程建设
  一、前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造成了新的挑战,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也开始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新的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课程,它有了更深层次的定义。由于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计算机基础应用成为很多人日常工作中的必需技能。各大院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为了全力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当下这一课程的核心应当重在“应用”。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达,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都有个人电脑,而且几乎人人都会网上冲浪、网上聊天等。虽然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但对于办公软件等方面的知识还是十分有限,甚至有的学生不会使用word编辑文本。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在工作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因此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施教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門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对于毕业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考核要求,在一些地区的高职院校中,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这是高职院校对应我国应试教育所指定的一项指标性的任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计算机高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职院校其他课程中所必需的基础技能。在学生所学的其他课程中,例如市场营销课程,学生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制作PPT演示方案;而在统计学当中,学生需要将统计的数据制成表格和图标的形式,这些都涉及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理论知识,学生只有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全面掌握了,才能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有更好地学习和发挥。
  最终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是做好一份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因此,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才能有效地获得更具有竞争力的职业发展。到了实际工作中,除了一些专业针对性强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作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计算机文字图形处理能力。试想,如果连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都不会制作,那么工作也难有突破,因此,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最核心的意义所在。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施教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中,懂得使用电脑的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在于学习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应用,这与学生平常的电脑知识是不一样的。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这一领域的能力还是参差不齐。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施教方式占了主导的地位,课程的施教以学生通过考试为主要的出发点,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非常强的,如果只是枯燥的学习计算机的应用理论,只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么也失去了开设应用课程的意义。
  课程的名称中有“应用”两个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去实践,现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施教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讲授理论知识,并不考虑学生的吸收和乐趣,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个既缺乏实践又枯燥无趣的课堂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
  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核心课程设计
  (一)核心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在施教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全面改善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习兴趣,考试与就业兼顾的课程设计理念,既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吸收情况,适时改变教学内容,从考试的层面上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轻松的学习顺利的通过考试;从就业的层面上,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二)核心课程主要框架介绍
  核心课程的设计摒弃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书本上的章节设计,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将课程知识重新编排。首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试大纲作为基准,梳理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将枯燥的章节转化成人性化的学习流程。如今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课程的设计要更加贴近生活。
  通常情况下的计算机课程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计算机理论基础、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办公自动化硬件。我们将课程的知识点重新归并,按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计算机的过程,在不减少考试大纲知识点的前提下,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编排为笔记本及台式机选购指南、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计算机单机使用、计算机网络使用以及计算机的周边设备。
  五、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拓展课程设计
  (一)拓展课程设计理念
  拓展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强化实践。在前期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部分以及相关的基本操作。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通常都被安排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第一个学年,所以有不少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都已经遗忘,办公软件等的操作也逐渐生疏。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初衷,各大院校可以在最后一个学期以就业实践为导向,加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拓展课程。
  (二)拓展课程主要框架介绍
  拓展课程框架的构建主要基于计算机一级的考试大纲,并且要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要和专业课程学习。在这一前提下进行拓展课程框架的建设和内容顺序的安排。依据大纲内容,我们将其中涉及的八个考试重点编排成四大块,分块介绍相关知识点。通过对这四个模块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入门知识,并初步理解办公自动化的软、硬件的初级使用方法。在充分学习完框架范围内的知识点后,学生将会对计算机的选购、维护以及相关硬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在联网及非联网情况下的应用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础知识,课程中还依照学生的工作需求和专业课的学习需要,选定了一些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案例。通过具体知识在这些经典案例中的剖析与演示,充分地突出课程在先后编排上的特色与重点,并真正达到方便学生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华.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核心+拓展”的课程建设[J].课程建设-理论博览,2011,(05).
  [2]何婧.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10(02):211-212.
  [3]宁正元,钟一文,陈琼,林大辉.计算机基础课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22):68-70.
其他文献
女书里蕴藏着丰富的女性心理因素,向人们展现了女性在当时条件下,女性对生活的感受、生命的领悟所产生的心理。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军航空武器装备备件需求量的预测方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航空装备备件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航空装备备件需求量的预测模型,为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程度不高,这是由于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
本文在简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注重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教学、善于培养学生兴趣、认真听取教育对象的意见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教师教的方法;从提倡学而不厌、注重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老科协会员刘亚基是一位经验颇丰的林业工作者。1981年退休后回到祖辈生活多年的乡下。这里山清水秀,是鸟类生活的好环境。为了鸟儿的生息繁衍,他在院边栽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教学信息化了,小学数学亦是如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学思想和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
摘 要: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式学习,建立一种积极探索式的学习模式是高校教育探索的一个主要方向,课题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以小课题为载体,通过分组合作来对小课题的内容进行研究,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式教学  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一直是我国高校所追求的目标,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是在学习与探索活动中发现新事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只重视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本文以多元智能评价理论为科学依据,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多元智能评价
期货经济是现货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稳定价格和转移风险,从而进行自我调节工具和手段。期货市场法律制度是保证期货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农业服务体系主要指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及其他服务的组织机构。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本文通过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