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真善美的追求,始终是我国文学探索的一个方向,尤其是古典诗词以其独有的结构和韵律之美,以其简洁而含蓄的格调,为历代文人所钟爱。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从中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并因而接受我国这一传统文体意蕴之美的熏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试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为例谈一谈看法。
  关键词:美育 审美能力 启发想象
  生活中有美,教学中也有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收有29篇古诗,除几篇哲理诗外,大部分是写景诗和咏物诗。这些清新自然、脍炙人口的古诗艺术性高,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丽灿烂,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幼儿期学习古诗、诵读古诗,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充满了画意……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幼儿不能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
  一、在古诗的读与听中去欣赏古诗之美
  首先,教师要善于鼓动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而不能只局限于教学生识字、释词、解句。小学语文课中人选的古诗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读的方法,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产生美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宁静优雅的静态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秀美……这些,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味,才能使之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柏拉图说,音乐的“节奏与乐调的强烈的力量会浸人心灵的最深处”。在教授古诗时应充分利用教学盒带,通过听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听了孟浩然《春晓》、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配乐诗朗诵后,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他们会突破时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或春眠将晓,闻到了那风声、雨声、鸡鸣声,或体味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心情,或感受到那满园春色、红杏出墙的热烈气氛。总之,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净化,受到教育,在欣赏中认识了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玩味古诗语言,细品其内在之美
  1.品味用词的精妙。毋庸置疑,好的诗歌必须有好的语言。从古至今作家大都注重锤炼语言,“吟安一个字,捻断三茎须”之类的锤字炼句的佳话屡见不鲜。诗人们常能以极其省俭的笔墨表现生动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诗人独具匠心的关键词句重锤敲打。这些关键词句既有客观的“物境”,又蕴含着作者主观的“心境”,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卓绝的语言现实,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具有可以捉摸的感情形象。这种情感只有通过重锤着意敲打,方能溅出耀眼的火花,方能照亮学生的心田。学生们在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时,得到了美的熏染。
  2.欣赏修辞的精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语言是最精粹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就能把诗人很难说出的复杂、丰富、微妙的感情意绪,鲜明可触地表达出来,这就得依仗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3.挖掘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是艺术的终极追求。如坶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情和景融洽无间,幽寂寒冷冰天雪地的世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般的与诗人内心的孤凄之情融为一体,形成物我两忘的境界。教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对诗中提供的意境世界进行欣赏、玩味,使学生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验到诗人身处逆境依然傲岸不屈的高沽情操,从而获得畅神悦志的精神愉快——审美快感。体味古诗中的美,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最佳体现手段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去渗透,不宜描绘得太深奥,超越学生的相象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术育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古诗教学课堂上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深入进去: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其语言,美充满情感的朗读,体会其情景美;带着想象去朗读,体会其意境美;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农村的小学教师,从教十几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感觉生活得特别充实,感觉学校就是发挥他们特长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学生营造轻松愉
期刊
一、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方式选择  (一)现代社会的三大运行机制  无论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的供给,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机制实现的。政府、企业和志愿事业组织是迄今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志愿组织机制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图1)。     图1 现代社会中的三大运行机  (二)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探讨  福利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物品其只能由政府供给,通过市场方
一、档案人员流失的原因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第一资源,人才的竞争成为一切竞争的核心。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档案人员的参与,但是档案人员的高流失率却成为一直以来始终令人困扰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  (一)从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角度讲  (1)档案部门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档案部门普遍依附于办公室,与其他部门相比,档案部门经济地位较低。由于档案部门的效益具有隐性特点,其效益需要通过服务来实现,并呈现为被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都是经过否定之否定,都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教学工作要取得进步也必然要做到不断否定自己改进教学,将客观规律践行于主观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教学反思便是教师成长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认为,教学反思目的就是使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让教学目标更有效地实现,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学反思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反思教学设计是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模板工程在构造方面是非常的简单,同时在进行拆装的时候也非常方便,在施工的时候,是可以进行多次周转使用。模板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我国建筑
2l世纪来临之际,耕作研究和耕作习惯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一革命性变化的驱动力是人们对耕作位移与耕作侵蚀及其农业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日益了解和认识。耕作位移是耕作活动造成
一、加强政法基层党的建设,必须强化思想建设,始终坚持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政法机关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把执法为民作为第一位的指导思想。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以“管理者”自居,以“精英”自诩,高高在上,不把群众放在眼里,不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破坏警民关系的思想和行为,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实情、体察民苦,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一、目前基层员工队伍思想动态主要情况rn总体上看,尽管面临着企业转型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顾客对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但基层员工队伍思想相对平稳,绝大多数员工兢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