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效提高我国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诗歌学习效率,加深教师对诗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 30-0108-02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中高年级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在诗歌学习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诗歌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知识的拓展、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会忽视对学生诗歌的教学。许多教师都不会采用一定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这对我国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也是遗憾的。目前,我国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许多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对语文诗的学习也较少,这也是由于语文教师没有提供专门的诗歌讲解,学生对诗歌的认识也较少。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诗歌教学方法分析
随着国家对新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国家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越来越加重,针对这一现象,在小学高年级时,加强适合学生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提高语言积累。目前看来,我国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仍停留于初级水平,尤其是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关注不够多,许多语文教师只在课上简单地给学生念一遍诗,然后就让学生背一遍。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不利,很多学生都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所运用的诗歌表达方式、诗作技法等。针对此一现象,我国小学教师现阶段应提高对学生诗歌的教学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美妙,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巧用教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是学生认识环节中的首要因素,在学生课程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古诗词的教学来说,学生在对诗歌内容的兴趣或期待都只有在充满希望的基础上才能全身心投入课程的学习,教学的活动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前引导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在《舟过安仁》的教学中,正好班级有一个老家是安仁的同学,课前请她展示现代安仁的美丽画面,千年前安仁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呢?这个话题一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增了。
(二)强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类文学创作,往往是有感而发的,或者是历史事件,或者是个人的遭遇,这就是中国诗词教学所称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一个钥匙,详细的创作背景介绍,不仅能让学生对诗歌中所述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情感,提高诗歌教学效能。诗歌是作者在一定的环境中抒发的一种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诗歌的主题要义。
(三)注重文本细读,发展审美能力
诗歌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自我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语言之美可以增强文化的自信。古典诗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教师要把握诗歌的审美特征,使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产生共鸣。另外,研究和掌握小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古典诗歌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古典诗歌也是一种美的集合,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好素材。小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阶段的一个“关键期”,小学生的感知和观察能力随着他们兴趣和语言积累的增加而增加,小学生对美的渴望也逐渐增强,小学生的欲望也正处于美的形态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创造、发扬民族精神,是广大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与现代文本相比,在遣词造句、布局策略上大相径庭。诗歌以古文为基础,更简洁含蓄,也根据其审美价值来写作。诗歌教学一方面负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负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水平。因此,教师应在细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词、结构、修辞等方面把握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实施分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古诗时,可以对教材的诗句进行整理和归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中最为典型的分类标准是以诗歌的主题进行分类。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作品一般可分为下列几个主题:山水田园、边塞、战争、送别友、描写景物類、人生即景、咏史、怀古等。教师从类别出发,从教学的角度进行教学,选择诗作为典范诗,对其内容、手法、意境、感情等进行详细分析,这对于学生总体掌握一种诗词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也具有很大的价值与作用。
(五)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课上的古诗在表现情感方面可分为以下几大类:送别类、怀才不遇类、游玩类等。就拿“送别”这一主题而言,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讲述了用酒送朋友的故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了对故友去西安不合和伤感的不舍之情。有李白的《赠汪伦》,以歌为友,借景抒情伤离之情。这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资源的整合,凝聚主题、把握主题,让学生用想象的方式感受到诗词的情感。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积累语文诗歌知识的黄金时期,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对诗歌的教学,许多教师也不会在课时安排诗歌解说。针对此一现象,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同时提高预习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团体讨论、自我表演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加强对小学诗歌学识的学习。希望透过这篇文章的研究,能为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方面的提升带来一些启示,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英.立体化策略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的开展[J]科普童话,2019(30).
[2]张敏.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8(01).
(责编 张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 30-0108-02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中高年级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在诗歌学习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诗歌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知识的拓展、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会忽视对学生诗歌的教学。许多教师都不会采用一定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这对我国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也是遗憾的。目前,我国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许多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对语文诗的学习也较少,这也是由于语文教师没有提供专门的诗歌讲解,学生对诗歌的认识也较少。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诗歌教学方法分析
随着国家对新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国家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越来越加重,针对这一现象,在小学高年级时,加强适合学生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提高语言积累。目前看来,我国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仍停留于初级水平,尤其是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关注不够多,许多语文教师只在课上简单地给学生念一遍诗,然后就让学生背一遍。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不利,很多学生都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所运用的诗歌表达方式、诗作技法等。针对此一现象,我国小学教师现阶段应提高对学生诗歌的教学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美妙,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巧用教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是学生认识环节中的首要因素,在学生课程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古诗词的教学来说,学生在对诗歌内容的兴趣或期待都只有在充满希望的基础上才能全身心投入课程的学习,教学的活动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前引导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在《舟过安仁》的教学中,正好班级有一个老家是安仁的同学,课前请她展示现代安仁的美丽画面,千年前安仁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呢?这个话题一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增了。
(二)强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类文学创作,往往是有感而发的,或者是历史事件,或者是个人的遭遇,这就是中国诗词教学所称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一个钥匙,详细的创作背景介绍,不仅能让学生对诗歌中所述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情感,提高诗歌教学效能。诗歌是作者在一定的环境中抒发的一种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诗歌的主题要义。
(三)注重文本细读,发展审美能力
诗歌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自我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语言之美可以增强文化的自信。古典诗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教师要把握诗歌的审美特征,使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产生共鸣。另外,研究和掌握小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古典诗歌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古典诗歌也是一种美的集合,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好素材。小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阶段的一个“关键期”,小学生的感知和观察能力随着他们兴趣和语言积累的增加而增加,小学生对美的渴望也逐渐增强,小学生的欲望也正处于美的形态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创造、发扬民族精神,是广大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与现代文本相比,在遣词造句、布局策略上大相径庭。诗歌以古文为基础,更简洁含蓄,也根据其审美价值来写作。诗歌教学一方面负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负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水平。因此,教师应在细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词、结构、修辞等方面把握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实施分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古诗时,可以对教材的诗句进行整理和归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中最为典型的分类标准是以诗歌的主题进行分类。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作品一般可分为下列几个主题:山水田园、边塞、战争、送别友、描写景物類、人生即景、咏史、怀古等。教师从类别出发,从教学的角度进行教学,选择诗作为典范诗,对其内容、手法、意境、感情等进行详细分析,这对于学生总体掌握一种诗词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也具有很大的价值与作用。
(五)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课上的古诗在表现情感方面可分为以下几大类:送别类、怀才不遇类、游玩类等。就拿“送别”这一主题而言,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讲述了用酒送朋友的故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了对故友去西安不合和伤感的不舍之情。有李白的《赠汪伦》,以歌为友,借景抒情伤离之情。这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资源的整合,凝聚主题、把握主题,让学生用想象的方式感受到诗词的情感。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积累语文诗歌知识的黄金时期,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对诗歌的教学,许多教师也不会在课时安排诗歌解说。针对此一现象,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同时提高预习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团体讨论、自我表演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加强对小学诗歌学识的学习。希望透过这篇文章的研究,能为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方面的提升带来一些启示,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英.立体化策略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的开展[J]科普童话,2019(30).
[2]张敏.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8(01).
(责编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