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蝴蝶的忧与爱:从绿色生活到拒绝平庸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文命题解读
  江苏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在作文命题方面一直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稳中求胜、守正出新。从2002年到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开始,进入命题作文时代,自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过去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者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义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如果含义理解有误,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毫无意义。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原文出自2011年第4期的《读者》杂志上《轻一点,别点蜡烛》一文,此文是作者漆宇勤根据一次探险经历所作。被选作江苏高考材料作文时只有一些细微的改动。比如原文里说的是“间隔几个月”,而题目是“几天”;原文里说的是“玄色的蝴蝶”,而题目却是“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原文如下:
  出于好奇,和几个朋侪到山上举行所谓的探险,探查一个从来没有人进过的石洞。
  到了目标地后,大家带着绳索、火种和电筒等,警惕翼翼地往岩石交错的石洞内里爬。由于对洞内氛围环境不清楚,我们每隔几十米就点燃两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进去不远,我们就惊喜地发现,这一次探险确实很值得。石洞本身的造型以及石笋等景致已经够奇特的了。更奇特的是,在深入洞穴三百多米的地方,竟然尚有玄色的大蝴蝶,东一只西一只地贴在晶莹的白色钟乳石洞壁上栖憩。我们从来不知道,蝴蝶竟然可以在没有阳光的冰冷洞穴深处数百米处生存。那种纯白的洞壁和玄色的蝴蝶在烛光映照下的情况,非常让人震撼。
  遗憾的是,这次探索我们总共只走了大约400米,最终因为攀援设施准备不充分而无奈折返。
  过了几个月,大家记挂着洞穴深处的蝴蝶和那晶莹的钟乳石,相约再次去洞内探查。这次,我们邀请了专业人员参与。
  很奇怪,在上次我们走过的那一段洞穴,竟然一只蝴蝶都没有看到了。最后,一直到了洞穴深处400米之外,我们才又发现了它们的踪影。依旧是趴在白色的钟乳石上,在手电光照射下一动不动。
  上次我们明明是在进洞三百米左右的地方发现蝴蝶的,为什么这次往深处移动了这么远呢?同行的专业人员告诉我们,很可能是我们上次点燃的蜡烛惹的祸。因为这个洞穴从来没有人进入,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温度和静谧环境,蝴蝶适应了在洞穴深处300米左右这个适宜自己生存的区域环境中憩息。但是,我们进入时的喧闹声加上蜡烛的火光与热量,影响了脆弱的小环境,蝴蝶自然就只有往更深处去寻找适宜自己栖憩的环境。
  可是,这么大洞穴,仅仅是几根小小的蜡烛和四个人的一次进入就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吗?我们有些不相信。
  看到我们的表情,同行的专家笑了,他指着身后的钟乳石说:“影响还不止这一点呢,你们看,这些钟乳石与你们上次看到的颜色是不是有一些不同?”经过他的提醒,我们发现确实如此,凡是上次我们靠过蜡烛的地方,本来异常洁白的钟乳石洞壁色泽都显得更加暗淡。蜡烛的烟让白色的钟乳石显出一片片的黑色。
  “如果不进行处理,过了若干年后,这种黑色被新的碳酸钙覆盖,这块钟乳石就成了擦不掉的白中带黑的颜色了。”
  我们从来不知道,原来,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几根小小的蜡烛竟然给一个洞穴的整体环境带来巨大甚至是长远的变化——所以,请记得,面对这种脆弱的小环境,请轻一点,别点蜡烛!
  阅读了这些内容后,我们对叙事性材料的解读会更深刻一些。如果从叙述学的角度来分析,题目材料是由命题者进行改编的。而故事中的叙述者的解释是不可靠的,至少材料缺乏科学性,探险者进洞以后发生了什么读者也不一定清楚。所以材料和故事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命题方式,无疑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将视角转向人与自然的审美体验,无论立意和选材,都更加灵活和自由。这与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以及今年江苏省的《考试说明》要求一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思想导向很好。高考作文一般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审题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二是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特别是道德素养;三是考查学生感悟生活和生命的能力。尤其是第三种考查,要求学生不仅仅能理解题目材料,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联系生活和生命经历,充分阐述和生发出自己的感悟。总的来看,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基本达到了这些目标,比较符合考试中心对新材料作文的最新认识,选了一个带有故事性的感性材料,能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时也秉承了江苏自主命题以来浓郁的人文关怀。
  今年作文的文字材料不存在阅读障碍,导向性强,在立意、选材等方面具有启发性和思维梯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思维品质,绝大多数考生不会跑题,但是作文立意的高下、思想认识的深浅区分度还是很高的。
  在审题方面,即使学生没有读过原文,题目中这部分选文,也还是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材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一个对象起码就有一个角度。审题关键在于抓对象、析主旨。抓对象时,可以使用要素分析法、关系分析法。材料中的对象有:洞穴、探险者、蜡烛、蝴蝶。先从探险者角度看,探险者入洞之后就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没有拍打它们,也没有追赶它们,而是悄悄地离开,因为他们不想惊扰蝴蝶。这说明这些探险者是善良的、理智的,还是懂得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当然,他们的探险行为已经在客观上影响了蝴蝶,也影响了蝴蝶的生存环境。所以,可以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角度入题。再说蜡烛,探险者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就是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小小的举动却大大影响了蝴蝶的生存环境和生存习惯,所以等探险者第二次进洞时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地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于是,探险者有所领悟:小小的蜡烛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这是整个材料最关键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给考生的立意暗示。当然,关于“小事”“细节”和“小人物”的影响既可以说其正能量,也可以论其负能量。再说蝴蝶,它们在受到人类的惊扰之后,选择了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栖居,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那么,从蝴蝶的身上,我们可以想到蝴蝶退避只是因为蜡烛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会自我保护?这个角度可能是很多考生没想到的,如果能想到,文章就会在创新上领先一筹了。再从四者关系来看,洞穴不过是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材料实质上是谈探险者和蝴蝶的关系。而蜡烛成了探险者和蝴蝶关系的媒介。没有蜡烛,探险者看不到五彩斑斓的蝴蝶;没有蜡烛,蝴蝶的生存环境也不会破坏。文章可就这些关系立意。从故事本身看,这是一个关注自然环境的故事。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可以看出故事中显示的人文关怀不单单是自然环境,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再逆向思考,可以想到很多反面的事例——破坏自然,伤害弱势群体。我们在审题时要放宽思维的范围,不能局限在蝴蝶本身,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环境上,也应该联想到更多的家庭、学校、社会等问题。   提供给考生阅读的材料是多义的,文本材料本身的解读也是无限的,例如:探险者无意中来到黑暗的山洞,怎么会点蜡烛?连电筒都没准备吗?蜡烛为什么要靠在石壁上?不用手持,怎么继续向洞穴里面走?黑暗的洞穴里的大蝴蝶会是色彩斑斓吗?惊扰蝴蝶的一定是蜡烛吗?会不会是呼吸或脚步?就算是蜡烛,那么是烛光,还是经由石壁传导的热量?蝴蝶远远退到山洞的深处,那么,蜡烛是惊扰了蝴蝶,还是促使它们到了更适合的所在?数日后再去,才发现这些蝴蝶退到了山洞深处,可见当时并没有惊飞,那么,一定是蜡烛产生的影响吗?几天内不会有其他变故发生吗?是不是为了不惊扰蝴蝶,人类就一定不应该进入洞穴,不应该探险?如果人类必须进入、开发、利用这处洞穴,又当如何?……材料和故事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6月8日的《南京晨报》上,“关注2013年高考”栏目提供了一些相关材料。“洞里可能看到蝴蝶吗?”不少读者对其科学性展开质疑:蝴蝶应该具备昆虫的趋光性,怎么会向山洞深处转移?在山洞里的应该是像蝙蝠这样的穴居动物,蝴蝶怎么可能出现?在黑暗的生存环境下,蝴蝶怎么可能进化出色彩斑斓的外观?而缺氧的洞穴深处,怎么可能点燃蜡烛?……专家也表示原文作者可能把蛾子误认作蝴蝶了。原文作者漆宇勤也坦言自己也不清楚当时看到的到底是蝴蝶还是蛾子。按作者本人的理解,他认为改编材料的立意会往“蝴蝶是自然的代表,探险者是人类的代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的方向走,只要作文符合人文精神素养就行。可以集中写一些主题,如要注意细微的事物,人侵犯蝴蝶的生存生态和空间,人对自然与生态要有一种应有的敬畏与尊重等等。
  可见,这是一则经命题人改编而来的生活故事,也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且有“先天缺陷”的作文材料。在这里,材料既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种限制。从材料的人、事、情、理等角度入手,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丽、小与大、关系、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的立意都是允许的。自选角度本身没有高低之分,问题是衍生出来能不能言之成文、言之成理。在实际批阅中大多数同学最后衍生出来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立意只停留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只能是“大路货”了。但撞车撞在一起了,得分也会有高低。在立意一样的情况下,考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就是得分高低的关键。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在材料问题上,此作文命题自身也有其不成功的一面。言其不成功,并不仅仅在于故事有违科学常识或不够严谨,而在于材料结尾处的画蛇添足。今年作文题最大的缺憾就是材料结尾的一句话,这个句子本来是帮助考生提炼主题的,或者说,是命题人为降低难度,为学生提示了一个切入的角度。但也很明显是画蛇添足,何必要那一句小小蜡烛破坏了蝴蝶的生活环境之类的感慨呢?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个极大的束缚,材料的多义性,需要学生去体悟,是无须由命题人给定的,否则又回到了给定题目的套路上了。
  二、考生答题分析
  面对这则叙事性材料,今年的考生写了一些什么呢?据上分析,大部分考生还是抓住了最后一句“若有所思”的话语所蕴含的内容:小小的蜡烛对蝴蝶的栖息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整个材料最关键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给考生的立意暗示。这个提示显示了命题人有意为之的“匠心”。这个句子中的“小”“大”“影响”“改变”是关键词,暗示考生可以从不要忽略小事,不要忽略细节,不要忽略小人物的角度入题。这应该是材料的主流视角。而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也是围绕这句话展开,抓住“小”“大”“影响”等关键词来写文章。例如“关爱环境,从细节入手”,“小与大”,“影响力”等。还有一部分考生认识到“探险者、蜡烛”是社会因素,“山洞、蝴蝶”是自然因素,其关系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就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影响自然的发展入手结构文章,例如“城市扩展与关爱农民耕地”,“关爱与躲避”等,还有的考生认为蝴蝶是美好的象征,是美丽的大自然,是原始森林,是濒临灭绝的生物;是孩子们的无忧的童心,是人们独立私有的空间;是城市中的文物建筑,是城市边沿的农民的耕地等来进行立意,例如“我们需要独立的生活”,“该如何保护弱势群体”,“我的地盘我能做主吗”,“父母应该给孩子留下一点自由的天空”等。大凡从材料的人、事、情、理等角度入手,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丽、小与大、关系、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总体来说,考生作文中有三个向度:第一是人与自然。人在探险的过程中,如何呵护自然,敬畏自然。第二是强者和弱者。很多考生分析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过从这个角度写,“打靶”的“环数”不高。第三是小与大以及细节的影响力。小与大,是哲学上对上述两者的阐释,但决不能简单等同于蝴蝶效应。也即这个蝴蝶效应,首先是着眼于环境和生态层面的蝴蝶效应。人类的小小举措,会引起环境的巨大改变。指向环境和生态,是材料的命意所在。浅者见其浅,深者见其深。从学生作文情况看,65%以上的考生能够抓住细节、小与大、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不同程度的论述,揭示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多种关系,这是符合题意要求的。但写的人多了就成了“大路货”,而且大多数考生写得枯燥乏味,很难得到好的分数。高分作文往往是避开这些,另辟蹊径,从材料中的故事引申开来,但又不局限于写人和自然、小和大的关系,比如从“别破坏美”,“不打扰,便是赠与蝴蝶最好的礼物”,“坚守适宜的环境”,“沉静如莲悄然绽放”,“何处觅桃源”,“择宜而居不失本心”的角度等等。因为题材的关系,今年高分作文也以议论文为主,像往年那样写故事的记叙文很少。另外,还有极少数的考生还对题目材料本身作了批判性分析,这部分同学写作能力较强,思路清晰,论辩力度大。
  从文体方面看,文体的运用整体上是符合要求的。因为题材的关系,今年高分作文也以议论文为主,像往年那样写故事的记叙文很少。作文题目是可以写记叙文的,叙述时中心突出,主旨和材料“神似”而有个性,有灵犀相通的默契,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感悟的文章就容易得到64分以上的高分。而且阅卷老师对记叙文看的很认真,总是帮着考生去想文章主旨是否“暗合”“神似”材料,如果吻合要求,只要语言文字流畅,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基本上可以进入二类卷。例如有个考生的《小尾巴改写人生》,写妈妈寄来200.60元的汇款单而引起的风波故事,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真挚感人,我给了60分。也有考生写成书信、日记等形式。但是也有一部分记叙文只是对材料进行机械扩写,或简单续写,记叙描写能力较弱,这类文章一般按五六类进行评分。材料作文的主打文体仍然是议论文,90%以上的学生写的就是议论文,其中一部分属于论述性散文,议论的同时夹杂着情感的倾述,语言生动、富有文采,能够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总之,议论文如果有核心观点,文章有层次、举例运用恰当,再加上卷面整洁,分数就会比较高。比如有一篇示范文章,大意是论述“生活中,不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乏保护美的眼睛”,由此引申出大家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这篇文章角度比较新,从大家一般认为的“生活中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引申出另一个概念,加上文章比较有层次,因此成为高分作文。   三、作文存在问题
  1.文体选择上。从考场调研数据分析,今年更多的考生写议论文,更少的学生写记叙文,这是一个不好的倾向。在所有考生中,选择议论文的占近90%,而选记叙文、散文等的不到10%;其他文体约0.1%。即使是写记叙文,一般也只是对材料进行改写或者扩写。材料作文能不能写记叙文?如何写好记叙文?这应该是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应该加强记叙文和散文等文体的训练,提高考生写记叙文和散文的能力,以避免在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作文中陷于平庸,这也可能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获取高分的机会更大。
  2.文体特征上。一些考场作文文体特征不够鲜明。最近几年来,江苏省高考作文写作要求中一直把“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作为其中一条,就是因为多年来,在“淡化文体”提法的影响下,高考作文逐渐模糊了文体。一些考生写出的文章夹叙夹议,分辨不清是议论文、散文还是记叙文。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逻辑性不强、不会分析说理等问题比比皆是。写议论文多为“公理”“常理”“大道理”的机械陈述,有些考生就是不讲“道理”,一味堆砌例子,选择的事例、论据往往是为了凑足字数选用的,多个论据在形式、内容上都属于一个层次、一个类别,没有有机的联系,有的甚至与论点本身都缺少必然的联系,这就使得考生的作文空洞、言之无物,读来令人困倦。许多考生看问题深度不够,对“大与小、细节决定成败、人与自然”等的论述没有思辩能力,只停留在表层,不能层层深入,理性认识缺乏深度,这主要体现在对前面所述万能材料的无机罗列上。这需要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应该为自己选定的文体“负责”,依照自己选定的文体规范地写作。
  3.材料选择上。今年作文写作中,多数考生在材料的选择运用上与往年类似,并有趋同现象。考生一方面罗列文化历史名人等万能材料,另一方面堆积学过的或有意准备的古典诗词和名言名句,有的考生甚至编造中外名人的“名言名句”。从考试角度来看,这类堆积类型的作文不可能出类拔萃。我们在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鲜活材料和现实材料,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4.谋篇布局上。作文谋篇布局应该有层次,有层次的文章才能有跌宕、有气势,且不断地深化自己的思想。但事实上,我们在阅卷过程中看到了许多没有层次的文章,太多的考生不会谋篇布局,有许多文章不去考虑文章的整体构思及思路的展开,构篇没有清晰的思路,缺乏合理的逻辑架构,记叙平铺直叙,议论缺乏层次。写文章要机智一些,要设法采用巧妙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由头”,要潇洒一些,要泼辣一些,等等。
  5.语言表达上。优秀作文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一致。从学理上说,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擅长从所谓的往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去模仿、套用全文或其精彩语言片段。比如有学生写告别青春的故事,有写习惯、平凡、逆境、三思而行、原则、信念、书籍、量变决定质变等,这就和材料不搭,属于偏题。语言稚嫩是这几年来高考阅卷中老师们普遍感觉到的一个问题,这类作文往往叙述呆板,用语僵化,缺少灵动,读来味如嚼蜡,大倒胃口,严重影响得分。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写作学习的功能性问题。不少学者极力倡导学生所学习的写作应该成为具有特定目的、针对具体对象的“真实”写作。因此,人们在讨论写作教学问题时,其视角已在“写什么”与“怎么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为什么写”这一新的视角。纵观2012年的研究论著,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一文具有代表性,下面试评析之。  【评析文章】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在一堂市级公开课上我执教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因为是一篇抒情散文,我把“通過朗读品味语言体察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作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整堂课我抓住“泛滥”一词,以“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为核心,从“为何泛滥:切入土地”、“如何泛滥:细读情感”、“泛滥之极:发出誓言”几个板块展开教学,几个板块都是围绕着“走进课文,感受情思”来进行的,也就是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  “端木蕻良在文学创
雨果曾说过:“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极思考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我们在课外阅读的推进方面,形成了一套有序、有效且日渐成熟的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我积极探索,坚持举办读书会。  一、选书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叛逆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深圳的孩子,家境相对优越,没有生活压力。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出严谨、条理化的知识体系。受此影响,阶段性测试多以中考试卷为标准,以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蓝本,与“阶段性”的语文教学并无多大关联,导致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于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从文言文教学内容于阶段性测试中的具体体现入手,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有效性研究中的意义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中的地位 
上善若水,随物赋形, 或方或圆,尽得其妙。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延续了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但又将过去的材料加命题形式变成了材料加话题的形式。“牛奶”“矿泉水”“酒”,皆为水性物质。“方盒子”“圆瓶子”,因物而变。作文材料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人生的“方圆”做铺垫,立足于考生生活经历,却又超尘脱俗,将立意定位至奇奥精深的处事之道——方圆哲学。此命题既“贴着地面飞行”,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又“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其文本短短四千余字,没有繁杂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人物内心刻画,却感人至深。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已然十分详尽,但经典作品总是有着令人常读常新的神奇魔力。笔者试图从文本着手,对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再做梳理,以便探究文章主题。  一、母亲形象的特点  首先谈谈母亲形象的特点,马尔克斯的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母亲形象。母亲这一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言: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师之师。这句话用于烛之武身上最为妥帖。每次读《烛之武退秦师》,总会生出许多感慨,查阅相关资料,总感觉赏析过于寥寥。笔者不揣浅陋,对其说辞艺术作些赏析。   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与自
在普通学校里,“作文”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写短文,只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考试中使用,所写的通常是文字比较简单,篇幅比较短小,意思比较单纯的文章。懂得这一点,如何要求学生作文,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这样,可使我们排除“恨竹不能高千尺”的急躁情绪,有益于脚踏实地,因材施教。  我指导七年级新生作文的四个步骤是:  一、摸清底子,就材取法  新生入学后,我不急于布置作文,而是用二至三周时间,指导学生读范文。  我挑
千古霸王,至今依然昂首屹立于乌江之畔;千秋霸业,早已几度江山。但霸王在“鸿门宴”上的“沉默”却依然让人费解,难道真是范增“项王为人不忍”的谶语道破了天机?  在节选《鸿门宴》中,司马迁浓墨重彩凸显的人物有两位——刘邦和樊哙。刘邦谋、言、屈、逃,全身而退,委实令人叹服;那樊哙呢?面对霸王,却敢瞋目而视、发尽上指,确实让项王心生一丝敬意——英雄相惜呀!可这就足以让项王将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江山拱手让人吗
根据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阅读实践,笔者认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杨修之死》中的“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更是文化悲剧。  “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这种观点,前人之述备矣。笔者仅从文化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从情节上看,是曹操杀掉了杨修,实际上是中华文化中最阴暗的一面——权谋文化杀死了杨修。三国时代,无论杨修的主公是谁,恃才放旷的他都难免悲剧。在中华文化圈里,只要权谋文化不死,杨修之死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