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伟人足迹做有为少年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我是小记者,来自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四(6)班。
  现在,我在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
  这天,下着大雨。可再大的雨也阻挡不了我渴望走近伟人的脚步。
  为了让更多未能同行的同学和我一起感受这次红色之旅,我开了直播,在线介绍我参观的体验和感受。
  参观时,有一件文物吸引了我。它是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军装,领口上系着一条“红领巾”。
  为什么要戴“红领巾”呢?我好奇地看标签,上面赫然写着“南昌起义”。我忽然想起,在之前看过的《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这本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大堤上,出现了浩浩荡荡的徒步行走的大军,战士们身着灰色军装,脖子上系着红领带,左臂扎着白毛巾,肩上扛着枪……在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引导下前行……”
  原来,这并不是一条红领巾,而是一条特别的红领带。
  导游告诉我们,由于当时参加起义的部队大多名义上还是国民革命军,为了在战争中分辨敌我,起义军就用红领带和白毛巾作为标识,它们容易携带,便于隐藏,夜间行动还醒目。这支起义军被当时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红带兵”。
  望着眼前的红领带,我仿佛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时代,看到了周恩来领导着红带兵浴血奋战,英勇杀敌。
  向北经过纪念桥,是西花厅。这是为了纪念周恩来100周年诞辰,仿制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当年周总理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特别建造的。庭中种植着周总理生前最喜爱的海棠。
  导游说,在中南海的西花厅墙外,正好有个公共汽车站,很吵闹,有人建议把汽车站挪走。周总理说,我们办事要从人民方便着想。他不同意挪,那个汽车站便一直没有挪。一心为人民的周总理让人敬佩。
  西花厅始终保持着美丽与朴素的风格,一张简单的办公桌,几张老式的木椅,正如周总理的性格一般朴素、沉静。据记录,周总理生病后,每天仍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在纪念厅中,有张周总理晚年坐在沙发上的照片,照片里的周总理显得有点憔悴,但目光安详。在西花厅,我感受到了周总理伟大人格的魅力。
  参观中通过和值班的保安叔叔交谈,我还学会了一首童谣——《淮安名人知多少》。
  “淮安名人知多少,我们一起来细数。初汉三杰有韩信,西游才子吴承恩,巾帼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开国总理周恩来。”据说,这首童谣,淮安的小娃娃都会唱。
  通过访问工作人员,我还了解到纪念馆的设计意图——
  纪念馆选址在桃花垠,选在这里建馆,当时是考虑到这里比较偏僻荒凉,不需要占用粮田,也不用搬迁居民,符合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愿。
  主馆馆身由四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屋顶,看上去像过去用来灌溉水田的牛车棚,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
  广场上建有周恩来铜像,高7.8米,而周总理的一生正好走过78个春秋。
  我们还观看了周总理的生平介绍、生前用品等文物资料。大家在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简朴的实物、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前驻足凝视。壁式景观、沉浸式剧场等多种高科技展览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周恩来的成长经历。
  同学看直播谈感受
  说到周总理,我总会想起《十里长街送总理》《一件珍贵的衬衫》,周总理简朴的样子会在脑海里浮现。这次在夏若宁的直播中我也看到了那么多珍贵的实物,还知道了周总理《作风清廉:心中公私两本账》这个故事,对周总理更加钦佩不已。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六(1)班  张晋铭
  同学们好,我是小记者董清菡,来自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五(7)班 。
  我在常熟市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
  通过网络,我了解到常熟有座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资料上显示,李强最早是“特务”。我的好奇心来了,特务不是坏人、反动派吗?李强怎么会是“特务”呢?
  李强是特务?
  怀着这样的疑问,按照与陈列馆老师约定的时间,我来到了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展示馆藏在一条巷子的深处,跟随馆里的陆老师和林老师,我踏入了展示馆。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介绍李强在中央特科的历史陈列墙。我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心中的疑问:特务不是指坏人吗?
  林老师听了后笑了,她对我详细描述了中央特科的作用。原来中央特科是由周总理亲自领导,负责中国共产党保卫工作和情报工作。林老师还告诉我,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特科成立于1927年11月。我们现在觉得“特务”是坏人,这是因为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名头太大,当时他们抓了很多革命志士。我心中的谜团终于被林老师的一席话解开了。
  无线电专家
  怀着进一步了解伟人的心情,我随两位老师踏上寻访李强过去的旅程。在陈列馆内,我看见一台奇怪的机器,像個盒子。
  “林老师,这是什么啊?”
  林老师说:“这是无线电发报机,李强在特科时是无线电通讯科科长,他设计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无线电发报机。”
  “哇,这么厉害!”
  林老师向我解释了制造无线电发报机的重要意义:以前,中国共产党传递情报的方式主要是邮政通信,可当时的邮局很不可靠。于是,一些绝密信件就要求交通员记在脑中,到达目的地后再背诵出来,效率非常低下。无线电发报机的发明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林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当时,周恩来找到李强和另一个地下党员,请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学会无线电通信技术,并且自己动手研制无线电收发报机。李强对此一窍不通,但他还是接受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找了一些英文无线电书籍,靠着自己的英文、数学和物理学基础,认真攻读英文版无线电教材,陆续购买了无线电器材、工具以及有关书刊。李强和另一位同志按照刊物上介绍的电台线路图,拿着购买和拆下的零件,夜以继日地学习组装收报机和发报机,终于在1929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
  坚持不懈的精神
  从林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李强不仅是无线电专家,还是军工专家,同时他也是我国的外贸专家,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这些任务,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工作,李强是怎样圆满地完成这些任务的呢?
  林老师说,毛主席曾经亲自为李强题字“坚持不懈”,李强正是靠着坚持不懈、专注顽强的精神,才出色地完成了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了李强的事迹,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李强的精神,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你好,小朋友。欢迎你回到“魔法空间”。昨天我特意发了一封魔法密信给你,提前告诉你今天的习作魔法导师,我想你肯定很激动。这位大名如雷贯耳的导师就是游历天下,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你看,他来了!  “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你就是今天要跟我学习的小童子吗?免礼免礼!此次我受魔法师邀请,来“魔法空间”一游,觉得新奇、有趣,大开眼界。我平生心愿就是饱览山川,逍遥于天地之间。咦,你手中拿的是
期刊
一天,我坐在池塘边钓鱼,钓得正起劲时,突然有人敲我的背。我转头一看,哈,原来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激动地说:“你可以和我一起钓鱼吗?”他兴奋地说:“当然可以。”  说罢,他拿起鱼竿,套上鱼饵,投入水中,学着我的样子钓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已经钓了四条又肥又大的鲤鱼和三只河虾。大圣见我钓了这么多,有点着急了,他抓耳挠腮,撸起袖子不耐烦地说:“我要跳进河里抓鱼去了。”我立刻制止了他,说:“
期刊
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小小的动物园,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里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威武强壮的森林狼王,还有很多上蹿下跳的小猴子和叽叽喳喳的小鸟们。  上蹿下跳的小猴子,说的就是班级里的男孩子们了。课堂上,总会有几只不安分的小猴子在窸窸窣窣地“舞尺弄笔”,习惯性地开小差。小猴子们时而齐声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而如老僧坐禅般静静地入定,好像在默背课文,其实有几只小猴子已经神游天外了。  恰在此时,一只大熊猫猛然
期刊
真是好奇心害死猫,此时的我,一边哀悼着我损失的积蓄,一边看着我可怜的修正带,因为这是我本周弄坏的第三个修正带了。  这事还要从第一个修正带说起,那一天,文具店老板极力向我推荐一款修正带,说它非常坚固,不容易摔坏,我十分好奇。回家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拿出修正带就往空中一抛,只听“啪”的一声,修正带被摔得支离破碎,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第二个修正带的故事是这样的。订书钉翘起来了,情急之下,我
期刊
奶奶是老黃牛
期刊
暑假的一天,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参观沙家浜革命根据地。  走进沙家浜革命根据地,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叶飞将军关于建立沙家浜革命根据地战略意义的题词。再往前走,便是以郭建光、阿庆嫂等艺术形象创作的雕塑:新四军与阿庆嫂。爸爸笑着对我说:“这些展现的是一段传承不息的芦荡烽火啊!”  在庄严肃穆的沙家浜革命纪念馆,我有机会近距离参观了革命先烈们在斗争中使用过的大刀、土枪、衣物以及缴获的战利品等实物。读着介绍新四军
期刊
有两个男生,他们住在同一个屋子里,每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他俩从小衣服、裤子和鞋袜都是一模一样,甚至连长相都差不多。因此,经常有人把他俩搞混淆了,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他俩啊,是一对双胞胎!  这两兄弟刚出生的时候,糊涂的爸爸妈妈分不清楚他俩,怎么办呢?只能看头发了,哥哥的头发黑一些硬一些,弟弟的黄一点软一点。但是有一天因为天气太热了,爸爸给两个孩子理发了,变成两个大光头,结果到了晚上,妈妈给孩子洗澡
期刊
妈妈种的一棚香菜可以挖了,可是家里缺帮手,爸爸在外打工,妈妈要带八个月大的弟弟,我便自告奋勇帮妈妈“打工”。妈妈非常高兴:“祺祺,你挖的菜卖掉的钱就归你,算是你体谅妈妈的奖励。”我一听更来劲了,但第一天我差点就打退堂鼓了。天气特别热,不干活都流汗,何况是在闷得让人喘不过气的塑料大棚里挖菜。可一想到爸妈那么辛苦,我就什么都不顾了。  到了菜地,奶奶已经在挖了。我也赶紧拿起铲子,谁知手却不听使唤,好不
期刊
颠倒的世界里颠倒的诗  透明的天空在下蓝色的雨  三角形的月照着半圆形的山  倒立的树看着直立在地上的我  八岁的妈妈在给三十多的我擦汗  不想变老的我永远爱不愿长大的她  指导老师/张颖  我觉得这篇作文描写真实,感情真挚,其中挖香菜的动作、想偷懒但又想替家人分担的矛盾心理写得很生动。就是结尾仅写了自己物质上的收獲,没有过多写精神上的收获,我觉得这是这篇文章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若溪
期刊
妈妈送来小水桶  爸爸买来胡萝卜  爷爷捡来小树枝  我想要个雪人来做伴  老天公公却把太阳挂  现在  谁去把雪下下来  指导老师/顾文艳  图/吴雪瑶  編辑/鲜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