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族文学丰富多彩,问世之早,数量之多,仅次于汉族。早在1300年前,藏族著名领袖松赞干布在时,就成功创制了藏文,从那时起撰写和编译了大量的历史、科技、宗教、文化、天文历算、医药卫生、语言文字等著作,形成了中外闻名的藏文化宝库,学术界称为“藏学”。
【关键词】藏族文学;历史时期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由于藏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央政权的强弱对藏族社会和藏族文学同样有深刻的影响,在梳理脉络的过程中会看到,藏族文学的发展与汉族文学、印度文学、尼泊尔文学相关,所以,一共将藏族文学分为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藏族文学”。这一时期主要有神话、诗歌传说、故事、史传文学、《巴协》等。在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的时代,青藏高原就出现了人口。按照藏族的神话来讲,藏族的祖先是由猕猴演变而成的,后来分成色、牟、董、东、查、楚,一共六个支系,经历了十个不同的时代,后来形成了四十小邦、十二大邦。原始社会的文学主要是诗歌和散文形式流传的神话和歌谣,藏族神话大体分为三类:关于大自然的神话、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关于劳动生产的神话。展现了对大自然奥秘和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充满瑰丽的幻想和想象,以深厚的现实生活和客观现实为基础。
吐蕃时期,文史哲学不分家,朴素自然,简洁明畅,多采用散文与歌谣间杂的文体,有很多被记载在敦煌莫高窟的卷宗里,遗失颇多,还有一部分的卜辞,在赞普略传里是诗歌和散文交织起来的“说唱体”,还有一些吐蕃以后的诗歌。如《西藏王统计》《贤者喜宴》等。传说主要分成三类:史事传说、人物传说和风物传说,故事方面有敦煌记载的藏语故事和史语故事,史语故事包括一般故事、婚姻爱情和赞美友爱互助的故事,其中一般故事受到印度文学的影响。史传文学则是围绕着战争与统一、人物刻画较为生动,叙事虚实结合。
《巴协》是藏族古代典籍中的重要名著,是巴·赛囊书写的,是吐蕃时期著名赞普赤松德赞的名臣。这本书描写的是赤松德赞和赤松德赞儿子两代的一个事迹,里面有唐蕃的友好交流、还有苯佛之争,还编译了《尚书》《春秋后书》《罗摩衍那》。
第二个阶段是分封割裂时期的藏族文学,吐蕃王朝自朗达玛死去后,陷入分封割裂的时期,奴隶制度已经解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分化与兼并,少数人成为农奴主,大多数人沦为农奴,宗教上形成了噶当教派,其他教派还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以寺庙为道场,传习佛法,讲授“五明”,可以分为“大五明”和“小五明”,具体内容为工艺学、医学、声律学、正理学、佛学和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相学,并利用文学进行宣传和辩驳。作家诗方面出现了两个流派《米拉日巴道歌》和《萨迦格言》;民间文学方面,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并广泛流传,它是由诞生史、降魔史和地狱之部组成,主要以分布本的形式出现,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米拉日巴道歌》作者是贡嘎坚赞,包含治国之道、处世哲学及其他。“伏藏”是“藏法的意思”,相传为吐蕃时期的人将著作埋藏在某些地方。有名的是《玛尼全集》和《柱下遗教》,《玛尼全集》包括经部、教习部和教诫部,《法王松赞干布传》《柱下遗教》《松赞干布王廿一行》,都是歌颂松赞干布事迹的,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动人的抒情长诗。这个时期有名的故事是《平官头》《长角的国王》,书面故事集《喻法宝聚》《萨迦格言注解》。此外,《藏文大藏经》里也有一些文學作品,同样有很多的诗歌、传说。
第三阶段是封建农奴制前期的文学。在汉文化的影响下,继承藏族写史的传统。民间文学方面形成了藏戏,诗歌和传记也大量涌现精品,如《宗喀巴诗集》《宗喀巴传》《唐东杰布传》,文学风格方面受到了印度《诗镜》的影响。《诗镜》主要包括文章体裁、意义修饰、文辞修饰及缺点,藏族学者进行补充、修正和发展,促使作家诗方面出现了与“道歌体”“格言体”鼎足而立的“年阿体”。历史文学分成三部分:王统世系史、贵族豪门家族史、宗教发展史。著作首推《西藏王统记》和《贤者喜宴》。
《贤者喜宴》作者巴卧·祖拉陈哇,内有五大编、十七章,包络世间的形成、古印度简史、佛教发展及发展情况、印度王统、吐蕃王统史等,记载了达日年赛和他父亲钟年德日王的传说和一些地方风俗。《米拉日巴传》是一部纪传体小说,出现了宗喀巴、桑吉坚赞等宗教改革大师,次数就是桑吉坚赞所写。写作意图是。显示米拉日巴“苦修妙法”“即身成佛”教导人们信仰佛法,出家修行,以求解脱。《玛尔巴传》描写了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一生三次前往印度学法的生动事迹。作家诗有宗喀巴的诗,有赞颂、劝化、祝福等内容,有年阿派的特色,佛理哲理通俗易懂、精雕细琢,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再者,藏文《罗摩衍那》以印度有名史诗《罗摩衍那》的主要故事为情节,以诗歌形式写成的藏文叙体诗。《甘丹格言》第一部分区分贤者和愚人的区别;第二部分是详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性的。藏戏,是由唐东杰布发明的,这段历史主要反映藏戏与民间歌舞的关系、藏戏与民间艺人的密切关系以及与个别热心提倡者的关系,表现了民族团结,反映了现实斗争。
第四阶段是封建农奴制后期的文学发展。封建农奴制从全盛走向衰落,三大领主与广大农奴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清朝过问了边疆一些重要问题,西藏地方行政机关是以当时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为首的噶丹颇章掌握政教大权,要分为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后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沿着两条道路;一条是现实主义;一条依旧是传统文学,辞藻华丽的“年阿体”,诗歌和文学涌现了大量的反帝反封建。传统史学方面出现了《西藏王臣史》,记载了很多文化和传说,但是内容有所不同,比如,认为使节是松赞干布的化身,以及王妃抢夺金城公主所生孩子等,以及比斗法力的宗教神话、军事斗争等,是讲述西藏地方发展较为全面系统的书。《颇罗鼐传》记载了抗击准葛尔部的侵扰、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剥削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势斗争、佛教唯心主义思想等。 《多仁班智达传》是作者多仁?旦增班觉写他自己和其父班智达的自传体传记,记述了十八世纪百余年间的生活,有西藏贵族的生活,还有一些风俗习惯及一些一般人没有的个人经历。《诗镜释难妙音欢歌》以严肃认真和批判的态度对《诗镜》原著和及三个多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妙音语教十万太阳之光华》的写作方式与上部著作完全不同,为释疑而写诗,并对修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妙音语之游戏海》是优秀的《诗镜》的注释,把历代藏文《诗镜》注中不准确和曲解的部分加以纠正。《仓央嘉措情歌》展现了冲破清规戒律、不顾攻击责难而追求爱情,富于民歌风韵,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美诗篇。《水树格言》与《教诫集》,前者借鉴了《萨迦格言》,以水树为比喻,有较浓的生活气息;后者按照道歌的写法,以佛法要义为根据,宣扬宗教,劝人皈依佛法。《国王修身论》共二十一章,写了治理国家应注意的事项、国王自身修养和其他佛教事项。《卡切帕鲁训诫》用偈颂体写下有关教法、世俗因果、廉耻、慈悲、道德规矩等方面的训诫。
《忆拉萨歌》是抒发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怀念故土家乡及亲人的诗篇。格达活佛的诗歌表达了对党和红军的欢迎、拥护、怀念的情感。长篇小说《勋努达美》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郑宛达瓦》则贯穿着“因果报应”。寓言故事出现了《猴鸟的故事》《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莲苑歌舞》《茶酒仙女》等。
第五个时期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阶段,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建国以后主要是歌颂解放以后的喜悦心情和建设新西藏的热情,主要成就以诗歌为主,既有西藏活佛阿旺洛桑,诗人绕结巴桑,也有汉族的高平、汪成东、杨星火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说、散文、戏剧作品百花齐放,代表人物有伊丹才让、丹真贡布、扎西达瓦、益西泽仁、阿来等,具有鲜明的思想启蒙性,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营养。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当代藏族历史小说的热潮,《宗喀杰布》《雪域文人的来信》等,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创作手段很多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外界环境的繁荣和鼓励,为藏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描写对象,大体上朝着平民文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西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9).
作者简介:王雪纯(1995-),女,漢族,山西省运城市人,西藏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关键词】藏族文学;历史时期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由于藏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央政权的强弱对藏族社会和藏族文学同样有深刻的影响,在梳理脉络的过程中会看到,藏族文学的发展与汉族文学、印度文学、尼泊尔文学相关,所以,一共将藏族文学分为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藏族文学”。这一时期主要有神话、诗歌传说、故事、史传文学、《巴协》等。在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的时代,青藏高原就出现了人口。按照藏族的神话来讲,藏族的祖先是由猕猴演变而成的,后来分成色、牟、董、东、查、楚,一共六个支系,经历了十个不同的时代,后来形成了四十小邦、十二大邦。原始社会的文学主要是诗歌和散文形式流传的神话和歌谣,藏族神话大体分为三类:关于大自然的神话、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关于劳动生产的神话。展现了对大自然奥秘和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充满瑰丽的幻想和想象,以深厚的现实生活和客观现实为基础。
吐蕃时期,文史哲学不分家,朴素自然,简洁明畅,多采用散文与歌谣间杂的文体,有很多被记载在敦煌莫高窟的卷宗里,遗失颇多,还有一部分的卜辞,在赞普略传里是诗歌和散文交织起来的“说唱体”,还有一些吐蕃以后的诗歌。如《西藏王统计》《贤者喜宴》等。传说主要分成三类:史事传说、人物传说和风物传说,故事方面有敦煌记载的藏语故事和史语故事,史语故事包括一般故事、婚姻爱情和赞美友爱互助的故事,其中一般故事受到印度文学的影响。史传文学则是围绕着战争与统一、人物刻画较为生动,叙事虚实结合。
《巴协》是藏族古代典籍中的重要名著,是巴·赛囊书写的,是吐蕃时期著名赞普赤松德赞的名臣。这本书描写的是赤松德赞和赤松德赞儿子两代的一个事迹,里面有唐蕃的友好交流、还有苯佛之争,还编译了《尚书》《春秋后书》《罗摩衍那》。
第二个阶段是分封割裂时期的藏族文学,吐蕃王朝自朗达玛死去后,陷入分封割裂的时期,奴隶制度已经解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分化与兼并,少数人成为农奴主,大多数人沦为农奴,宗教上形成了噶当教派,其他教派还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以寺庙为道场,传习佛法,讲授“五明”,可以分为“大五明”和“小五明”,具体内容为工艺学、医学、声律学、正理学、佛学和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相学,并利用文学进行宣传和辩驳。作家诗方面出现了两个流派《米拉日巴道歌》和《萨迦格言》;民间文学方面,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并广泛流传,它是由诞生史、降魔史和地狱之部组成,主要以分布本的形式出现,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米拉日巴道歌》作者是贡嘎坚赞,包含治国之道、处世哲学及其他。“伏藏”是“藏法的意思”,相传为吐蕃时期的人将著作埋藏在某些地方。有名的是《玛尼全集》和《柱下遗教》,《玛尼全集》包括经部、教习部和教诫部,《法王松赞干布传》《柱下遗教》《松赞干布王廿一行》,都是歌颂松赞干布事迹的,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动人的抒情长诗。这个时期有名的故事是《平官头》《长角的国王》,书面故事集《喻法宝聚》《萨迦格言注解》。此外,《藏文大藏经》里也有一些文學作品,同样有很多的诗歌、传说。
第三阶段是封建农奴制前期的文学。在汉文化的影响下,继承藏族写史的传统。民间文学方面形成了藏戏,诗歌和传记也大量涌现精品,如《宗喀巴诗集》《宗喀巴传》《唐东杰布传》,文学风格方面受到了印度《诗镜》的影响。《诗镜》主要包括文章体裁、意义修饰、文辞修饰及缺点,藏族学者进行补充、修正和发展,促使作家诗方面出现了与“道歌体”“格言体”鼎足而立的“年阿体”。历史文学分成三部分:王统世系史、贵族豪门家族史、宗教发展史。著作首推《西藏王统记》和《贤者喜宴》。
《贤者喜宴》作者巴卧·祖拉陈哇,内有五大编、十七章,包络世间的形成、古印度简史、佛教发展及发展情况、印度王统、吐蕃王统史等,记载了达日年赛和他父亲钟年德日王的传说和一些地方风俗。《米拉日巴传》是一部纪传体小说,出现了宗喀巴、桑吉坚赞等宗教改革大师,次数就是桑吉坚赞所写。写作意图是。显示米拉日巴“苦修妙法”“即身成佛”教导人们信仰佛法,出家修行,以求解脱。《玛尔巴传》描写了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一生三次前往印度学法的生动事迹。作家诗有宗喀巴的诗,有赞颂、劝化、祝福等内容,有年阿派的特色,佛理哲理通俗易懂、精雕细琢,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再者,藏文《罗摩衍那》以印度有名史诗《罗摩衍那》的主要故事为情节,以诗歌形式写成的藏文叙体诗。《甘丹格言》第一部分区分贤者和愚人的区别;第二部分是详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性的。藏戏,是由唐东杰布发明的,这段历史主要反映藏戏与民间歌舞的关系、藏戏与民间艺人的密切关系以及与个别热心提倡者的关系,表现了民族团结,反映了现实斗争。
第四阶段是封建农奴制后期的文学发展。封建农奴制从全盛走向衰落,三大领主与广大农奴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清朝过问了边疆一些重要问题,西藏地方行政机关是以当时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为首的噶丹颇章掌握政教大权,要分为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后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沿着两条道路;一条是现实主义;一条依旧是传统文学,辞藻华丽的“年阿体”,诗歌和文学涌现了大量的反帝反封建。传统史学方面出现了《西藏王臣史》,记载了很多文化和传说,但是内容有所不同,比如,认为使节是松赞干布的化身,以及王妃抢夺金城公主所生孩子等,以及比斗法力的宗教神话、军事斗争等,是讲述西藏地方发展较为全面系统的书。《颇罗鼐传》记载了抗击准葛尔部的侵扰、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剥削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势斗争、佛教唯心主义思想等。 《多仁班智达传》是作者多仁?旦增班觉写他自己和其父班智达的自传体传记,记述了十八世纪百余年间的生活,有西藏贵族的生活,还有一些风俗习惯及一些一般人没有的个人经历。《诗镜释难妙音欢歌》以严肃认真和批判的态度对《诗镜》原著和及三个多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妙音语教十万太阳之光华》的写作方式与上部著作完全不同,为释疑而写诗,并对修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妙音语之游戏海》是优秀的《诗镜》的注释,把历代藏文《诗镜》注中不准确和曲解的部分加以纠正。《仓央嘉措情歌》展现了冲破清规戒律、不顾攻击责难而追求爱情,富于民歌风韵,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美诗篇。《水树格言》与《教诫集》,前者借鉴了《萨迦格言》,以水树为比喻,有较浓的生活气息;后者按照道歌的写法,以佛法要义为根据,宣扬宗教,劝人皈依佛法。《国王修身论》共二十一章,写了治理国家应注意的事项、国王自身修养和其他佛教事项。《卡切帕鲁训诫》用偈颂体写下有关教法、世俗因果、廉耻、慈悲、道德规矩等方面的训诫。
《忆拉萨歌》是抒发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怀念故土家乡及亲人的诗篇。格达活佛的诗歌表达了对党和红军的欢迎、拥护、怀念的情感。长篇小说《勋努达美》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郑宛达瓦》则贯穿着“因果报应”。寓言故事出现了《猴鸟的故事》《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莲苑歌舞》《茶酒仙女》等。
第五个时期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阶段,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建国以后主要是歌颂解放以后的喜悦心情和建设新西藏的热情,主要成就以诗歌为主,既有西藏活佛阿旺洛桑,诗人绕结巴桑,也有汉族的高平、汪成东、杨星火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说、散文、戏剧作品百花齐放,代表人物有伊丹才让、丹真贡布、扎西达瓦、益西泽仁、阿来等,具有鲜明的思想启蒙性,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营养。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当代藏族历史小说的热潮,《宗喀杰布》《雪域文人的来信》等,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创作手段很多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外界环境的繁荣和鼓励,为藏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描写对象,大体上朝着平民文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西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9).
作者简介:王雪纯(1995-),女,漢族,山西省运城市人,西藏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