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折麦布片含量的效果分析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折麦布片含量的效果.方法: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外标对照品法对依折麦布片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稀释剂(乙腈:水:冰醋酸?=?60:40:0.1),检测浓度为20?μg/m L,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84C+0.0049,浓度在5~30?μg/mL(r?=?0.9999)的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在8?h内稳定,RSD为0.64%;平均回收率为101.06%,RSD为0.33%.采用该方法测定3批依折麦布片,含量结果为98.15%~100.61%,与HPLC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经济,可用于依折麦布片的定量测定.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术前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气修补术的患儿100例,年龄2~6岁,ASA分级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患儿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稀释至0.4 ml)滴鼻,C组患儿术前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35 min后由父母陪同转入手术室进行麻醉诱导.入室前对患儿进行镇静评分和面罩诱导质量评分.记录患儿入室时、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预后转归相关的预测指标,为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防控、早期识别及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350例首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改良RANKIN是否≤3分,将患者分为生活功能转归良好组与生活功能转归不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临床、生化及影像学特征,进一步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导致患者生活功能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与存活患者出院时mRS评分的相关性,并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通过miR-548a-5p调控NF-κB在大鼠心力衰竭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心力衰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45%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丁基苯酞组(NBP)、模型组(Model)和假手术组(Sham),每组18只.将丁基苯酞溶解于大豆油中制备10?mg/mL丁基苯酞溶液.丁基苯酞组大鼠灌胃80?m g/k g体重,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灌胃等量大豆油.假手术组大鼠行同样的手术,但不结扎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25?m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14?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治疗效果,采用血清Hs-CRP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炎
目的:探讨口服鱼肝油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12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均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鱼肝油,观察两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生长体重变化.结果:出生时,两组早产儿平均体重、平均头围及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个月,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网膜病变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其中胰腺腺泡的损伤对AP的发展及预后起重要作用.mTOR/Akt信号通路可通过增加细胞自噬、降低细胞凋亡,加重胰腺损伤.该文章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综述mTOR/Akt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中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对运动功能等进行评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语调、语速、坐起走路姿势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例接受经颅磁刺激后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1例服药
由于小儿特殊生理及疼痛特点,小儿镇痛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指南推荐使用多模式镇痛,其中神经阻滞技术是重要组成部分.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是一项经典的神经阻滞技术.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背景下,TAPB因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加速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而被应用于儿科手术中.本综述围绕TAPB在儿科手术术后镇痛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镇痛效果的各个因素分别进行阐述.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对其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改善作用,分析PTH与NT-pro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作为试验组,对所有患者临床病症进行分析后,按照要求接受相应的治疗.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0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 T H与NT-proBNP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结合异丙托气泵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儿科治疗的86例哮喘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试验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结合异丙托气泵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肺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C-ACT评分均优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