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hydromu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如信息化环境建设观念认识错位,资源整合及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滞后,培训质、量堪忧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探究出加强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教育信息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基础教育,而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农村人口眾多,农村教育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的教育质量。虽然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历经10多年的探索欲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从总体发展进程与普及程度上来看,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
  一、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重要性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尽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家喻户晓,但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教育信息化内涵较为系统的界定。西方学者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定义较为形象、具体,比如“IT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Online Education(在线教育)和Network-based Education(基于网络的教育)等等。而国内学者更加侧重于技术应用于资源开发的行动、过程和目的的内涵。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整合国内学者对其涵义的界定,本文界定如下: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内,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学习和教育管理,通过全方位运用,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模式和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小学教育面广量大。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农村学校占总数的90%以上,而农村中小学生占总数的80%。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受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对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有影响,还关系到我国小学教育的整体状况。农村小学教育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三个阶段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成绩是肯定的。农村小学一改以前的落后,有了良好的开端,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发展。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将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手段和重要措施。改善农村小学教育软环境,加快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是新时期的新的要求,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
  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推进,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是至关重要的,从本文对其涵义的界定,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包括“技术”和“教育”两方面的内涵[1]。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发展,基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现实发展,深入分析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中存在的困境,以便最大化地利用技术资源,深度革新农村小学教学管理。
  (一)信息化环境建设与观念认识问题错位
  自2000年以来,政府为重点支持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信息化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已经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据2004年的统计,政府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投入已达22.74亿元,建成2万多个教学光盘播放点,4.08万个卫星接收点,7000多个计算机房,覆盖西部地区25%左右,中部21%左右的农村中小学[2]。然而,目前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仍存在诸多忽视和误解。虽然在教学中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未得到任何改变,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小学教师还并未认清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内涵,将教育信息化简单地等同于实现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并未完全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化沟通机制和丰富资源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且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3]。
  (二)资源整合及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不高
  教育教学资源是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网络基础设施优势的重要条件。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一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等先进资源,但是从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来说,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仍存在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资源整合问题,目前的一些教学软件,功能单一,各学科之间不能互相结合,存在资源互不兼容的现象。其二基础设施和资源重建轻用,应用效率低下。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低效,既源于信息化理想需求与农村应试教育现实的冲突,也源于现行教育信息化推行模式与农村小学现实认识的矛盾。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博客,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电子书、移动设备、无线网络等信息化软环境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农村整体发展较城市比较落后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内容与农村教学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造成资源的可用性不强,应用效率比较低。
  (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滞后,培训质、量堪忧
  推进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与提升是关键所在。尽管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数量增多,但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4]。同时,农村小学面临信息技术师资严重不足的尴尬局面,据统计,全国中小学共有专兼职计算机教师7万名左右,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由于待遇差、职称评定受限制等原因,任课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有的还是其他学科改行的[3]。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教育信息化内容存在城市倾向,信息技术代表现代生活、现代文明,具有明显的城市优越性的价值取向。并且信息化教育内容也存在许多农村教育主体不熟悉的内容,如网页、博客、冲浪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采用,如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的农村小学,他们是全新事物。因此,开展以教师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师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对策探究
  (一)构建农村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软实力
  依据美国课程学家泰勒的观点,教育目标的确立应该依据三个因素:社会、学生和课程。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应基于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差异及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差异性而设定。细化信息技术目标在城镇之间实现,给农村学校以适度“宽容”。采用因地制宜的多样化推进模式,从而提升教育信息化的软实力。推行的模式大致可采用,硬件资源先到位,然后教师培训普及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后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不断整合软件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二)建立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提高信息化应用效率
  虽然现实情况中,不少农村小学告诉校园网建设多年,但网上没有教学资源,并未实现信息化管理,有的学校软件资源不兼容,操作困难,造成现代教育信息體系存在闲置不用、应用层次不深等现象。有些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仅是观摩课教室,典型的“面子工程”,有领导来时才使用。因此,为了规避这种形式主义,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绩效水平,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构建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从而避免了建设与应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形式化、低水平等现状,教师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应有所改革。培训目标上,更加注重实际运用,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资源整合,从而优化教学结果,提高教学质量。培训内容上,切合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培训重点,从以往技术培训转向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的方面,更加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提升整个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四)重视教育信息化教改课题的研究
  农村教育信息化有效推进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消解信息化与应试教育的悖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应用信息技术创建具有创新人才的新颖教学模式的目标,从而促进“教与学”方式产生根本性转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以农村教育为背景的信息化教改课题研究,并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农村教育的实践,加快整个小学教育的现代步伐。
  四、小结
  综上所述,从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出发,面对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需要从全局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出困境,提高整个小学教育的教学水平,夯实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推动整个农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70~73
  [2]曾水兵.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有效性:问题、归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5):56~59.
  [3]郑利霞.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8):69~72.
  [4]白玉霞.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54~55.
  [5]韦志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M].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7).
  (作者单位:山东东阿县刘集镇中心联校北耿小学 山东 聊城)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历史久远,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有必要把汉字书写规范的,而要真正把中国汉字书写好,就必须从小抓起,那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写好字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兴趣 养成习惯 严格督促 率先垂范 注重評价  一、从兴趣入手,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字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而兴趣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它有赖于教师采用恰当的手段去激发。我们必须注重激发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做好课堂导入对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需要走一条“有效、优效、高效”的道路,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 课堂导入 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育无疑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现代教学的需要。顾及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情感牵引者。  [关键词]课堂教学 感染艺术 情感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上课诙谐幽默,就如同绘声绘色的相声,使学生敬佩;有的老师上课语言精练,教学思路清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还有的老师善于用激情饱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即便如此,在现实教学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没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社交网络在国内发展迅速,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运用社交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新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社交网络的传播特点,探讨了运用社交网络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种模式,提出了一些运用社交网络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社交网络 传播学 “5W”模式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
期刊
[摘要]“学案导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同时, “学案导学”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依据学生自学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提供的反馈信息,确定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展
期刊
[摘要]课堂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是教学的一个缓冲;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师生进行双边活动;它也可使学生把握教学要点,明白课堂主旨,开启学生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一个很好的课堂导入,决定着一堂课的优劣。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一样,导入实际上就是第一印象,就是课堂内容引入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语文 课堂 导入 探究  课堂导入语本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好的导入语比所谓教学内
期刊
在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到实验教材的编写,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多方调动课堂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形式。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同行们的交流,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一、合理构建
期刊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所以就语文实践而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要着眼于
期刊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教学的侧重点。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激发兴趣 感受旋律 陶冶情操  古往今来,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来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呢?这是一个让老师家长都犯愁的难题。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朝秦暮楚飘忽不定。正如有的教师所言:兴趣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