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一棍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在原始初民社会里,男人看上了女人,只要一棍把她打昏,拖回洞里,大家从此就可以住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生活。
  一棍走天涯的时代已经变成考古学。男人想获得女人芳心,必須有一技傍身。那一技当然是指专业技能,最好是靠读很多书而获得的专业资格,而不是靠当学徒学回来的技能。
  渐渐地,一技傍身也是不足够的。男人想得到女人的垂青,最好还有一层物业、一车和一笔可观的积蓄,有物业的男人是最有安全感的。
  一技、一层物业、一车、一笔可观的积蓄,只是基本条件。
  男人要得到女人,还要有一颜不变的心。光是提供物质是不足够的,他必须让她觉得幸福。他必须承诺不会变心。他要很爱地,体贴她,照顾她。
  有了一颗不变的心,他还要严格遵守一夫一妻的制度,与她一生相依。
  今天的男人,为了把女人拖回洞里,先要苦学成材,然后要一技、一层物业、一车、一笔积蓄、一颗不变的心、一夫一妻,一生相依。最后,男人悲痛地发现,自己付出那么多,只换来晚上一宿。他们一定很羡慕祖先的那一棍。
  (韩光荐傅树清图)
其他文献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很不习惯的士司机的聒噪。那时刚去新单位就职,陌生的节奏和人际关系,仿佛不能确定的洪水随时能够淹没我。常常深夜才离开,拦一辆车,师傅跟我搭讪几句,见我不响应,便扭开电台。评书声洪亮饱满,像一颗硕大金黄的向日葵,立刻撑满了的士空间。  不听评书已经很久了。小时候,趴在床上听过《岳飞传》,喜欢得不行,睡里梦里也是一身白袍银槍、骑在白马上的岳飞,那是我们童年的白马王子。湖北虽然也有湖北评
期刊
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的病房里来了一位患脑瘤的男人,男人精神状态很好,完全不像别的病人遭此一击,万念俱灰。后来,在他积极配合我的治疗时,我才知道男人家里的一些情况。男人原本是一家公司的大老板,拥有美丽的妻子和漂亮的女儿,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可就在女儿9岁那年,妻子出车祸丧生,女儿由此也得了自闭症。男人为了给女儿治病,关掉了公司。几年过去了,女儿的自闭症治好了,可原来的乖乖女却变成了令人费解的小魔女。
期刊
沙鼠的焦虑 易 名    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这种沙鼠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个艰难的日子。因此,在旱季到来之前,沙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在自家的洞口进进出出,满嘴都是草根。从早起一直到夜晚,辛苦的程度让人惊叹。  但有一个现象却很奇怪,当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时,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仍然一分不停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这
期刊
我的一个叫王战飞的同学,当年读中学的时候,常常被我们这群优等生嘲笑,不仅成绩远远落在我们后面,还时常在上课的时候,成为大家醒脑的笑料。那时老师也都不屑理他,听他鼾声渐响,就一个粉笔头砸过去,他常瞥一眼老师,惺忪地嘟哝一句:干嘛打扰人家睡觉啊,就又倒头睡去。他对师道尊严如此轻慢,除了带给我们一时的小喜乐,也会让我们私下里有小小的敬佩,觉得这厮的满不在乎里,其实是有种不怯上的勇敢在的。但究竟还是不屑占
期刊
闲看标语    自打开始写“语文运动”,我对文字敏感起来。走在路上,看到有意思的标语,就用手机拍下来。久而久之,竟也积累了十几条。  在浙江大学的教学楼门前,写着这样一段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话是竺可祯先生当年说的,曾激励过几代莘莘学子。站在这个标语牌前,我开始胡思乱想,现在高等教育产业化了,学生是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費者,法律
期刊
每一只美丽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如果别人把茧剪开一道口,由茧变成的蝴蝶是不美丽的。  看了以上一段话,你一定以为它出自某一本生物学著作,其实不然,说出这段振聋发聩的名言的是一位备受不幸命运折磨的少年。  请看看这少年身上包裹的厚厚的“茧”吧。  还是小孩时,他相貌丑陋,患有严重的口吃。因为疾病,他左脸局部麻痹,他对别的孩子停落在他脸上的鄙夷目光也没有多少感觉;嘴角畸形,也许是
期刊
有个年轻人,进入大学后由于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他索性不再努力,经常逃课、喝酒、泡网吧,任由自己一天天地消沉下去。  偶尔去上课,也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教授见状,提醒他:“年轻人,要打起精神呦!”  “要精神有何用,将来还不是一样难就业,就业难!”年轻人脱口而出。  教授眉头紧蹙,沉思片刻,说:“下课后,你且随我来。”  那天下课后,他惴惴不安地跟着教授过大街穿小巷,来到一个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他满
期刊
同楼的老林,是拆迁户,住一楼,二室一厅。因大院临河,他为了节省菜金,就在河滩上辟了几畦菜地,种些青菜大葱什么的。  每天早晚,他除了在河滩上转悠,平时,常见他一台破板车摆在街口的树荫下,招揽零星活儿。老林的黑脸膛很阳光,整天乐呵呵的。  我们院都是管道煤气,惟独老林把煤气停了,烧柴火。平时他帮人拉货,包装箱和废旧家具,就成了他的柴火。一次闲聊,他说自己胃口好,中午不开伙,就两个馒头加开水。身边就一
期刊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毅然辞去薪金稳定的工作,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她是从寻找合作伙伴开始的。她不在熟人中寻,而是在陌生人中寻,通过培训来招聘挑选。陌生之间当然有一个建工相互信任的过程。  我應邀担任了第一节课的老师。那天开课时间到了,教室里却只有寥寥十几个人。我建议等等,她说不能,这样就伤害了准时的人,于是很果断地撤去讲台,将六七张课桌摆成一圈,座无虚席,上课了,  不断有迟到的学员进来,来一个就
期刊
我9岁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北方阿拉斯的城郊,和爷爷一起过圣诞——在那里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农场。  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几棵无花果树中的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我稍一碰就吧嗒一声折断了一枝。  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可是爷爷不答应。他说:“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是过冬之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说不定它正在养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