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混交林的超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造马尾松混交林被认为是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的理想方法,但马尾松混交林的生产力是否具有超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目前仍不清楚.为此,通过收集已报道的26篇文献中50个马尾松混交林林分和树种水平的总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数据,分析马尾松混交林的超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上,马尾松混交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纯林.林分水平乔木层生物量超产44.8%,地上生物量超产49.4%,树种水平马尾松总生物量超产31.3%,地上生物量超产36.9%.混交林中马尾松树高和胸径相比纯林也得到了提高.与纯林相比,混交林中马尾松的树枝生物量分配增加,根生物量分配和根茎比减小,树高/胸高断面积比减小.同时,马尾松混交林的混交效应与林龄呈边缘显著正相关,但与初植密度、混交比例、保留密度、气候因子、小地形等因素均没有显著关系.由meta分析可得,混交林可以提高马尾松生物量的超产效应,促进马尾松的生长发育,优化马尾松林的林分结构.
其他文献
多阶段网络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集群,由于多阶段网络中可用路径多,分组的路由是一个组合优化难题.现有基于启发式的路由算法由于缺乏性能保证,严重影响分组传输延迟.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多阶段网络分组路由方法,使用一个新颖的策略迭代算法,通过学习的方式计算出最佳路由策略.算法通过在策略评估步骤中使用价值函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器,克服了强化学习方法中蒙泰卡罗(MC)或时间差分(TD)价值估计器样本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应对组合优化时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算法在策略改进步骤中将组合动作空间上的优化分解为各组成动作的序列优化,以
自从以白矮星太空军为首的星际反恐联盟军摧毁N斯博士的黑洞城堡后,按照地球的时间表来说,已过去20年了.rn话说20年前,周勇与叶兰战胜N斯博士后回地球休息了几年,便又返回白矮星的太空基地继续工作去了.
期刊
下切河谷的研究不仅可以正确划分地层、确立年代地层格架、判定沉积环境演变、探讨海平面变化规律,对碳氢化合物勘探开发、地质工程等重大国民经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下切河谷体系概念、特征、划分类型、研究历程和科学意义,着重论述了晚第四纪下切河谷的形成演化、层序地层格架和控制因素.晚第四纪下切河谷体系主要是海平面下降、河流向盆地扩展并侵蚀下伏地层的下切河流体系,在海平面上升时期被充填的长条状负向地形,以区域性的地层不整合面为底界.浪控型与潮控型下切河谷体系模式有许多不同之处:①前者存在河口砂坝、中央盆地、湾
传统的隐写方法依赖于难以构建的复杂的人工规则.基于富特征模型和深度学习的隐写分析方法击败了现有最优的隐写方法,这使得隐写的安全性面临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攻击的图像隐写策略的搜索方法,以寻找合适的隐写策略.隐写模型首先根据已知隐写算法初始化失真代价,然后建立含参的代价调整策略.对手模型区分载体和载密图像的分布,以发现潜在的隐藏行为.针对对手模型,利用定向对抗攻击得到相应的基于梯度符号的评价向量.在隐写模型与对手模型之间建立对抗博弈过程,据此搜索目标隐写策略.隐写模型和对手模型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
地质文化村建设是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地质实践,其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模式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为总纲,以“两山理论”、“乡村治理理论”等为指导,提出地质文化村建设应以“地质保护优先”+“科学合理利用”为核心宗旨,以“讲好地质故事”+“传承乡村文化”为发展动力,以“产业体系构建”+“村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内容,以“人才队伍建设”+“共建共享共赢”为建设方式,以“地质价值认同”+“基层组织建设”为根本保证,
岩溶型铝土矿中火山物质参与成矿的直接证据需要进一步明确.通过线路调查和剖面研究,在桂西大范围内的铝土矿及其早期的铝土质岩中观察到大量的火山灰,含量大于30%;火山灰种类有岩屑、晶屑、玻屑和火山尘,塑性—半塑性变形及刚性爆裂显著,自由降落为主,属原地—准原地沉积;火山灰易于分解为水铝石、高岭石、赤铁矿等微细矿物,屑状火山灰相对尘状火山灰更易于矿化,大量火山灰主要以直接铝土矿化作用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铝土矿和铝土质岩具有亲岩浆性,不活动元素图解判别及铝土矿测年数据显示火山灰原岩浆以碱性玄武岩为主,与岛弧
地质调查正在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需要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面向非结构化数据开展机器阅读和地质知识的自动提取.地学命名实体和关系联合提取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核心.本文采用基于大规模预训练中文语言模型的BERT—BiLSTM—CRF方法开展岩石描述文本命名实体与关系联合提取.首先,通过收集数字地质填图工作中的剖面测量和路线地质观测数据,建立岩石描述语料;然后,在岩石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岩石知识组成,完成岩石知识图谱命名实体与关系的模式设计,标注岩石语料;最后,开展岩石描述语料知识提取的深度学习训练和消融试验
从矿区土壤分离得到的罗尔斯通菌(Ralstonia Bcul-1)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广谱抗性,可在重金属铅含量为87.35 mg·kg-1的酸性土壤生长(pH 5.62).低浓度Pb2+可诱导部分重金属抗性基因表达,但高浓度Pb2+(>15 mg·L-1)则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在Pb2+胁迫下,一些蛋白质的表达同样受到诱导或者抑制.重金属抗性基因和抗性蛋白的表达使Ralstonia Bcul-1能够适应重金属铅污染的生存环境.在含Pb2+的液体培养基中(pH<6.50),Ralstonia Bcul-1菌体
对2019年3月—2020年2月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地表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环境因子对土壤热通量及其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地表土壤热通量年均日变化及季节日变化呈“S”型.受潮汐水淹环境影响,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热通量年均日变化曲线较旱地平缓,并且夜间比白天更为缓和,年均日变化最大差值为24.39 W·m-2,日变化特征中,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的反馈存在延时.因季风和沿海气流活动,春夏季节日均振幅比秋冬季节更加剧烈,全年热通量日振幅最大差值111.08 W·m-2.全年该
为研究闽江下游沿岸湿地植物硅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闽江下游沿线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0月设置6个采样点,对植物生物硅含量及储量分配比、植物根冠比和硅素转移系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闽江下游植物枯体生物硅含量普遍较高(6.88~70.60 mg·g-1),地下根系生物硅含量普遍较低(2.02~16.88 mg·g-1).(2)闽江下游植物生物硅含量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株高呈正相关关系.(3)闽江下游植物根系生物硅含量与土壤盐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根系生物量也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近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