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个体冲突到校园欺凌的升级之路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解决冲突是每个班主任和教师不可回避的挑战。不同的冲突应对方式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有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增进情感,强化凝聚力,并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的则可能导致冲突双方无赢家,关系裂痕加深,并给学生的人生之路蒙上阴影。学生冲突的原因和表现方式复杂多样,困扰着许多班主任和老师。
  本刊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冲突解决教育项目组)开展的以“冲突解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累计收到稿件400余篇,经过初审→终审→查重三个环节,共评选出特等奖4人、一等奖16人、二等奖84人、三等奖77人。本刊将陆续刊登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
  在互联网与校园生活越来越难以切割的今天,校园欺凌就犹如我们生活中一个隐秘的角落:一个看似微小的个体冲突事件,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迅速发展为一场风暴。
  一、蝴蝶振翅,搅动风云
  S中学高一新生A与高三学生B在食堂排队打饭。B无意中碰倒了A手中的餐盘,致使A饭菜部分倾洒;见B似乎对此事毫不察觉,A于是报复性地将餐盘中剩下的饭菜泼到了B的背上,并快速离开。当B意识到自己被“袭击”时,A已不在现场,只好一个人默默打扫了食堂的地面,然后离开。
  S中学的每位学生均配备一台智能平板,彼时他们可以在学校内网的公告板块下相对自由地发表评论。“泼饭”事件便借助这一平台快速地在校内传播。在多数学生看來,A的行为纯属无理取闹;相比之下,B则显得大度绅士。于是,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A,并且逐渐失控……
  二、墨菲定律,罗生门下
  事后,我不禁反思:在整起事件的演变过程中,究竟是哪些选择造成了不良的后果?站在不同角色的视角考虑,更有助于我们认识事情的全貌。
  A作为“泼饭”事件的始作俑者,本可以选择用文明、理智的方式取得B的道歉,但他却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事实上,促使他做出糟糕选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容易急躁、冲动,是性格使然;他当时恰逢不快,借机发泄;家庭教育告诉他不能吃亏,要勇于“抗争”……那么,我们能说A是“有心为之”吗?不能。跳出这一瞬的选择来看,A并不是一个顽劣的学生。因此,若急于以“无理取闹、咎由自取”来定义A,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陷入“责备受害者”的误区。
  B在整起事件中的地位很微妙。在最初的摩擦中,他选择了默默承受、独自善后;尽管在事发第二天,他因备考之事没有及时按照学校要求发布声明,但我们能说其是“有意为之”吗?显然不能。即便舆论一直在维护他的利益,我们也不能判断他即为“加害者”,否则便很容易成为“阴谋论者”。
  那些在网上言语偏激以及实地参与了围观的学生,从概念上便是这次校园欺凌事件的加害者。站在他们的角度看,网络上的指责行为最开始是出于所谓道德的激愤,而好奇、跟风等因素促成了围观这一错误选择。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这种基于道德本能的“键盘侠”和“愤青”反应,为人师者能将其打入“蓄意闹事”之列吗?当然也不能。
  三、敞现交流,辨析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伟胜教授在《班级管理》一书中提出,班主任可依据“敞现、交流、辨析、提升”的民主型班级教育思路引导班级学生解决矛盾与冲突。这一教育思路,为身处事件中心的笔者提供了反思指引,使其后在处理很多个体冲突时,我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1.敞现——建立积极的冲突观
  我们发现,很多最终演变为校园欺凌的个体冲突事件,最初都潜藏在“隐秘的角落”。其实,学生的这一选择不难理解,因为在大多数学生眼里,“发生冲突”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是要被大人教训的。这种认知往往会耽搁处理个体冲突的最佳时机,导致冲突的升级。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及时引导学生正视、直面冲突,辩证地看待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减缓当事人及旁观者对于敞现冲突的排斥心理,进而预防事件的进一步升级。
  2.交流——寻找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
  冲突敞现后,学生一般不再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冲突事件感到羞于启齿。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代表阐述、分享、交流自己或所在小组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的交流不是单纯的说教、劝诫、安抚或争论,参与交流的老师或同学需对冲突事件的当事人有一定的了解,在共情的基础上用一种安全、和谐的氛围展开对事件的讨论;要着重围绕事件的诱因、冲突对方的立场、各自的行为后果等发表见解。这种交流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倾听、共情、需求表达及整合性协商等技巧,提高学生介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
  3.辨析——冲突背后的道德和价值引导
  这一环节是遏制冲突升级的关键。对于一起个体冲突,校园内的绝大多数学生处于旁观者的角色。他们对于冲突的态度和行动有时甚至会决定冲突的发展和走向。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青少年容易出现“非黑即白”的是非判断,且这种粗浅的判断往往会裹挟更多的人跟风站队——毕竟它能够满足人的归属感和表达欲。
  因此,在学生分享、交流关于冲突事件的看法后,我们一定要重视挖掘各种看法背后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标准和价值观的优劣。此时,我们必须跳出“就事论事”的范畴,通过更多有代表性的生活冲突,辨明不同条件下,不同评判标准的适用情景。
  4.提升——在与冲突的并存中实现共同发展
  多数情况下,冲突缘起于目标的不一致或对立,而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参与冲突的不同角色会围绕某个统一的目标或价值产生相近的认同。因此,成为教育契机的冲突事件,在经过价值观的澄清和辨析后,往往也会成为落实维系该价值观的班集体行为规范的良机。思想观念必须转化提升为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在案例事件发生后,学生与校方透过学生行为辨析会,对平板的规范使用达成了更高的一致。这意味着,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冲突处理能力的冲突教育,不仅有助于遏制个体冲突向群体冲突的升级,还可以推动学生集体的目标协同。因此,班主任和学校可以在化解个体冲突、遏制群体冲突的同时,找到实现集体共同发展的契机。所以,在引导学生明辨各种标准和观念后,我们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申、制定或完善相关的班级管理规范,使更多有可能造成个体或群体冲突的诱因消弭于无形。所谓下医治已病、中医治欲病、上医治未病,毕竟预防校园冲突和欺凌远胜于事后对其进行补救。
  [参考文献]
  [1]刘小会.中学生校园人际冲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0):76-78.
  [2]李伟胜.班级管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赵凤娟.美国中小学冲突教育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09):18-20+42.
  [4]邬欣言,谷晓晴.校园暴力的教育应对:国外冲突解决教育与同辈调解项目及启示[J].教育探索,2020(04):83-86.
  [5]庄玲玲.中小学班主任冲突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罗筠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黄光毅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中学政治高级教师。顺德一中领军教师,广东省第三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其他文献
“无为而无不为”是中国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做人做事遵循事物本身法则,顺应时代潮流,做到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就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和境界。  “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第57章),意思是我顺应自然,按事物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规则去做,不乱为,不妄为,老百姓就会自然转化。那么在教育中,我们是否可以顺应学生成长天性,无为而教,让其自
期刊
[摘要] 一年级新生刚刚迈入小学校园,需要一段适应过程。班主任可以色彩为载体,将行规元素融入其中。学生通过色彩感知,以游戏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通过色块搭配助力行规“潜神默记”,色点联结助力行规“外化于行”,色彩流动助力行规“内化于心”。  [关键词] 喜“形”于“色”;幼小衔接;行规养成;色彩密码  一年级新生从轻松自在的幼儿园,迈入行为习惯皆需规范化的小学校园,这是一个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生需要好老师,学校需要好老师,国家需要好老师,时代需要好老师。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一直坚守“潜心教育、贴地行思、乐于分享、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24字成长价值观。在班主任专业成长近22年的道路上,历经三个阶
期刊
[摘要]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教育的本真是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有社会担当的人。“真人教育”的实施路径在于课程本身,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本土文化,构建育人的两大课程——“真人课程”“研学课程”。在多彩课程的有效开展和熏陶下,探究学生成长和课程育人的真谛。  [关键词] 班级德育;真人教育;研学课程;学生成长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
期刊
[摘要] “家校合作理念”推动着家校关系从分离状态越来越朝向协同合作发展。然而目前中小学教育现状是,家校合作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相当大的问题。为了推动家庭与校方之间真正实现有效、深度合作,本文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就影响其家校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家长观念”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有关家校合作有效性提升的几个具体策略 ,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家校合作;
期刊
[摘要] 模块化教学理念,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自上而下分割成若干个模块进行教学,通过每个模块教学目标的达成来实现整个系统内容教学目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实施模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完成思维的拾级进阶。  [关键词] 模块化教学;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思维训练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是在学生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识,认识常见数量
期刊
[摘要] 从德育缘起,到德育实施、德育落实,再到德育延展,都有一个质朴而温情的原点——师道。那是最质朴的德育资源,最持久的德育保障,最温情的德育之心。教师之道、教育之道、教学之道、问学之道、尊师之道,道道相通。学以养德,行以示德,教以立德,言以载德,迈向质朴而敞亮的德育美好境界。  [关键词] 师道;师道显德;德育原点;质朴温情  一、浅析:“师道”内涵  当我看到“师道”二字,“师德”这个词语一
期刊
[摘要] 基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教学,在学生原生态认识的基础上整合单元内容,通过拓展认知领域、建构表格表征、建构图像表征、培养数学能力、建构算式表征,利用“三表、三图、三式”等研究载体,实现学生对正反比例的深度认知。  [关键词] 单元整合;多元表征;深度学习;正反比例  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探寻小学数学教材中“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的教学价值,进行单元整合,并充分利用
期刊
[摘要]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既不同于一轮复习课,更不同于新授课。为了让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有新意,学生有新味,有必要拔高其教学立意。本文通过学会追问的方式,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辨,尝试实现让历史复习课的教学立意更加高远的目标。  [关键词] 学会追问;历史二轮复习;教学立意  新高考要求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的教学立意要更加高远,体现出历史学科价值,给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
期刊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课程形态,强调在亲身参与中获得认知体验和实践经验,从而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品质等。深圳市宝安区安乐小学开发实施了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的“七彩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育学生良好个性为指向,以多方协同育人为路径,以多元性评价为保障,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及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 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