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上无心云相逐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2437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桥人迹少,林静谷风闲。谁识孤峰顶,悠然宇宙宽。”这是宋人的一首小诗,诗里有荒莽的远古和静止的时间。品读袁绍明其人其画,亦如此境,静守一隅,云淡风闲,天地辽阔。袁绍明说:他要保持住一份寂寞的心境,一种孤往的精神!
  孙婵(以下简称孙):品读您的画,通常是荒山乱石间,有几棵杂树,数朵闲花,二间歪屋,一片变幻莫测的云,一个萧索寂寞的人,色彩艳丽而深沉,境界神秘且荒寒。您认同这样的解读吗?
  袁绍明(以下简称袁):中国画的一个很大特点即强调画外之意,不同的人对我的画也有着不一样的解读,比如有人在我的画中看到了浪漫和孤独,有的人看到了闲适和平静,有些人觉得古典,也有人觉得现代。我觉得都有其道理,画要有立体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玩味。我一直在似与不似之间把眼中的风景进行抽象、升华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内心的意境,使得岩上缭绕的云无心而出岫,只求岩间古木幽花自成馨逸,这就是我追求的。
  孙:有人说您画中人就是您自己,或立于门口,或静坐室内,或独自一人,或与三两只羊为伴,与那纷繁复杂的树石形成鲜明的对比,透出丝丝禅意和超脱的心境。您画中之境就是您心中的归隐之所吗?
  袁:画是储藏你思想的地方,画如其人,相由心生,说的意思差不多。我喜欢安静,悠闲,与现实保持点距离,这些都在我作品中可能有所体现,我内心世界并非灰暗,有许多许多的想法,是不是画里表现得很充分?不知道。我不是归隐之人,现实中太多的东西对我都有极大的诱惑,我认为我很世俗,我讨厌装高雅、装腔作势、装神弄鬼等等。
  我不善言辞,也不爱无效的交往,呆在自己的画室犹如世外桃源,池斋之中称皇帝,在这里,一切由我做主听我指挥,我喜欢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和有点孤僻的状态。我并非有意与他人、与社会拉开距离,更没有孤傲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在艺术上发现自我、做好自己、保持自己就很好了、足够了,事实上这样已是很难很难。
  孙:您如何定义自己的山水画风格?
  袁:我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风格,朋友说我画的山水既不像是南方的,也不像是北方的,我画山水时本来就没有地域山水的意识。我在画潜意识中的山水、心中的山水。我借助了传统山水画的工具材料,但与传统山水有了很多区别。其实,将我的画定义为水墨更为贴切,因为水墨涉及的范围更广,也更自由,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审美,大可以去做不同的尝试。我的观念可能更趋向于现代,但从不排斥古典的技巧,创作时把眼界放宽,你的表达只要能够适合于自己的审美就可以了。画家只能画出他能画的画。
  孙:不过无论是哪种风格,意境永远是山水画创作的灵魂所在,也是画家人格品质、学识修养的再现,亦是画家精神世界的表达。有人评论您的画是以虚幻、缥缈的意境打动了观者的心灵。
  袁:意境很重要,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不是模写对象。艺术家需要将“眼中之竹”赋予自己的色彩,化为“胸中之竹”,而胸中之竹必将展现出现实之竹所没有的意境,这种意境就是山水画之魂。
  孙:您现在的创作风格的形成受到过怎样的思想观念和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袁:我从幼时嗜画到上大学学艺术专业,毕业后又去做艺术学院的老师,后来读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又去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再到现在成为省画院的专职画家,数年来,写字画画已成为我的职业,更是生活习惯和精神寄托。我从小接受的都是西画的训练方法,这深深影响了我的思维和审美。就山水画而言,一方面水墨在宣纸上渗化的效果很让我着迷,另一方面传统山水画构图和用色我都不很喜欢,所以我只能将自己的西画思维与传统山水的成份杂揉在一起作画,跟着内心的感觉走。我学得很杂,创作起来自然不拘一格,我画画时,水彩、素描、版画等不同画种里的技巧都有可能被我随意拿来,只要自己感觉对了就行。我写字,二王的雅逸与民间的率性也可以融为一纸,像厨师作菜,各种调料全凭喜好随意添加,不过,作品整体的风格协调统一还是第一位的,各种不同的技法技巧最终要通过化学反应变成一个东西。
  孙:您在构图和用色上都不拘一格,能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请您谈谈您的创作体验。
  袁:闭门,铺纸,挥毫,毛笔在手中像花开放,线条像岩上漂浮的云捉摸不定。我作字画画,总是心无成竹,面对一纸空旷,一片茫然,像人就要开始的一生,有必然,有意料,而更多的是不可预知,我不知道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任随心性流淌。我看重意外、追求偶然的效果,每一张作品都有其不可重复性,连自己也决不可能复制。我甚至不喜欢古人的“随类赋彩”,山石树云可以是任一色彩,设色只根据画面的和谐或当时心情的变幻而不太讲道理或规则。
  孙:您的画作中题款也是一大特点。它既契合了画作主题,又深化了画作的意境。在这一方面您有怎样的创作意图?
  袁:我喜欢选些我喜欢的诗句题在画上,不是对画的注解,而是画意的延伸。我一直不喜欢太直白的东西,画不能直白,诗也不能。尽量给观众留一点空间,有些东西讲不清道不明让观众去想。
  孙:古人云:“书画同源。”您的艺术成就不止在画画方面,书法亦是一绝,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您的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一、二、三届流行书风展,全国二、三届新人新作展,全国首届刻字展,并在第三回大韩民国华虹(国际)书艺-文人画大展中获最高奖,在全国第一届风景名胜楹联展荣获特等奖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您有三件作品闯入中青展,其中《兰亭序印象》作为学院派的代表作,成为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并在书法界引发一场关于探索性新书法的学术讨论。陈振濂先生还为此撰文《兰亭序印象奇遇记》,刊发在《中国书画报》头版。跟我们讲讲您的代表作吧。
  袁:我的老师陈振濂先生是这样评价的:《兰亭序印象》的创作方式,是在笔法字形上完全取古典姿态,但在形式上却取新的构成方式,而在构思上则有较明确的立意,这可以说是学院派书法在全国性大展中的第一次亮相。……《兰亭序印象》与我们习惯中的书法概念相去甚远,它是具有反传统的精神意蕴的。   孙:您学书法是从何入手的?
  袁:我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书法,从小耳濡目染,竟也情有独钟,研笔习墨,如痴如狂。我学习书法与常人不同,不专一家,不固一体,全任趣味相投。我曾习过魏碑,也学过王羲之、米芾和何绍基,但却一炉共冶,与自身喜好和学养融合。1997年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研究生班,接受陈振濂等老师的全新教学模式的洗礼,进行有构思、有主题又有形式感的书法创作,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今后的创作影响颇大。
  孙:有人评论您的字既有传统的气息,又有敦煌民间书法的率意。您有怎样的创作体验?
  袁:我曾在《学书偶得》中说:“我之书法结体不循规范,率意行笔,擒纵由心;布局不求齐整。俯仰欹侧,转变悉异。虽不欲以狂怪为胜,却力争字间参差错落有致,向背高低,顾盼生情。欹中求正,险处求稳。以获灵性豁畅,天趣盎然,含蓄蕴藉,意态朴拙之艺术功效。”
  我在书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经典书法和敦煌民间书法都有涉猎,但一般人可能看不见,所以收藏我书作的人很多是搞书法的人。书法的高境界不是你写得像王羲之、颜真卿,或是楷书怎么见功力,功夫功力应是藏在作品背后,不显山露水的,我很看不起炫技的获奖作品,那些东西大多流于表面。书法应像心电图、脑电图一样是你内心的东西,且只属于你。我早些年是把字往好处写,后来是往险处写,现在是往“坏”处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当然心中是有数有节制的,古人讲“真放在精微”,如果乱写一通,那有点破罐子破摔了,肯定不高级。要看似不起眼,实则有巨大的积累就好。像二王、鲁公、宋四家、八大、弘一、鲁迅、谢无量等都是我极推崇和膜拜的对象,他们的高度和妙处我们大都还没读懂,也许只学一点皮毛而已。
  孙:我感觉您的画中体现出来的是平静和理性,而书作中更多的是放纵和自由。书和画比较起来,哪个更能表达您的情感?
  袁:画画更便于拓展,能把你所有的能力想法注入作品中;书法很抽象,表达情感更直接,书法中点画的长短精细、结体的大小参差错落都能直接对应情感的喜怒哀乐。总之,画画写字表达情感方式不一样,做到了内心自由、真实就对了。
  孙:今天的书画创作完全不同于古人,当下的艺术也遭遇市场,艺术家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很多人在为生计奔波,您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袁:我觉得古人的艺术或许是因为交通闭塞,信息短缺而成就的,即使现代,徐生翁一辈子都只是沉默寂寥地呆在绍兴,他写字,只是为了心灵的需要,没有另外的目的,用不着取悦别人,用不着迎合市场,用不着追逐时风,他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不和外界接触。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德国人康德一生也是深居简出、从未踏出过出生地柯尼斯堡半步。现在不一样了,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艺术创作需要融合,艺术作品需要市场,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促进艺术的发展。真正的大家,市场是会围着他转的,不要他去为了迎合市场而创作。我们无法左右市场,要做的是把所有的想法象说话那样表达出来,真正观照内心的感受,挖掘潜意识的东西。感动自己有可能会感染别人,市场可能会亲近你。物质上的富足会让你去追求精神上的东西,艺术创作会走得更远。
  袁绍明是一位兼具灵性与个性的艺术家,既将书法和绘画巧妙融合,又在形式构思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他凭着扎实的功底和对艺术的满腔热忱,在书画的笔墨语境中构建他的精神家园,彰显出独特的意蕴雅趣。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联)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一  “如是,诗歌就是我与这个世界的亲近和隔膜。我用语言诉说它,也许我始终无法进入它的心脏;哪怕融入它的心脏,可能又会觉得无言处才最心安。”{1}这段冯娜的自述很容易在其诗作中找到相应的例证,如《采石场》,她一面敏感于机械文明给予自然和人类的双重创伤,一面又在幻美之境中为理想赋行:“我多想一个漫长的雨季到来/对面山坡的石榴茶长出多余的枝蔓/石头的心事经不起推敲/植物覆盖它 流出眼泪”。无论题材与世
期刊
《春尽江南》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江南三部曲》的第三部,如果说前两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关注的是现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程,交织着人们渴望解放的梦想激情,在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中,呼应了宏大的历史运动;那么,《春尽江南》则是延续了这个家族的第三代的生存状态,审视了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时代,人们所面临的巨大焦虑和失衡,揭示了人类的理想情怀,已从精神深处退回到物化层面,诗性的光晕已被生存的本能所取代。 
期刊
沈从文1940年代的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乡土抒情小说”,以《长河》《雪晴》为代表;二是“文体实验”类作品,以《看虹摘星录》《烛虚》《七色魇》三部集子为代表;三是文论和杂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见诸笔端,延续了他感怀时局、关心民瘼的人文情怀。沈从文1940年代的“乡土抒情小说”,在延续他1930年代的抒情笔调的同时,融入了对湘西儿女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怀,因此呈现出了“写实
期刊
新世纪以来,我国长篇小说的创作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作品之多,不堪重负,即使是精品力作,也难免有遗珠之憾。然而,当我读到长篇小说《迷途》时,眼前不觉一亮,甚为吃惊。一是惊诧于作者对文学的孜孜以求,近年来其文学作品屡见报刊,且文体涉及面广,小说、散文、诗歌都颇有建树。二是惊诧于其居然敢以《迷途》为题?迷途原意是指迷失道路或者喻陟错误道路,常常被道德挪用为特定的人生存在状态。文学作品里以迷途为名的数不胜
期刊
遭遇拐卖的妇女被解救后迫于无奈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本是这陆离世界万千悲剧中的普通一桩,新闻浅薄的外壳早已剥蚀了大众的痛感,于事不关己的旁人而言不过是一句随口就来的谈资,几声唏嘘过后也就成了桌角上的一抹水迹。在贾平凹那里这一抹好容易挥发的水迹成了一把刻在他心上的刀子。后记里,贾平凹交代在他采风去过的许许多多的村庄里,看到脸色黑红,趔趔趄趄挖土豆回家的妇女、一边给小儿擦鼻涕一边骂邻居的女人、在集市上掉
期刊
关于“什么是小说”,一个很著名的说法盛行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那晚,站在领奖台上的他不无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小说是要讲个故事,”福斯特说,“对所有小说而言这都是至高无上的要素。”但是,这位英国作家随后又说:“我们越是深究故事(故事就是故事,请注意),越是将故事与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那些更加优美的层面剥离开,我们就越是觉得它实在不值得称道。”细思莫言的言外之意与福斯特的言
期刊
我看过很多散文作品,有很多作者的散文缺乏必要的文化积淀,始终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很难有那种“看山似山”或者“看山不是山”的旷达与联想,我觉得这只能说明我们很多作者的文化积淀还是欠缺了,或者说在创作上缺乏那种来去自由的融会贯通,这就使得自己笔下的散文没有张力。从焦红军的散文中,我却读出他内心潜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  他在《北大三老的旷世爱情》中,真实细腻地记录了张中行、季羡林、任继愈
期刊
贾平凹的小说往往有两副笔墨,一面是历史与现实的芜杂,人性恶、暴力纷争,杂乱破坏,一面则是传统文化的内蕴柔情,日常生活的琐细清欢,还有向上向善的人性人情美,这两副笔墨共同勾描作者对中国世相,乡土情状,人性人心的体察。《带灯》如此,《老生》如此,今年新出版的《极花》也是这样。《极花》看似故事寻常,情节简单,却在描述拐卖的境遇之下突显了诸种两难境地——主人公胡蝶被拐的经历是情、理、法的纠结冲撞,而拐卖事
期刊
抒情一直是中国诗歌的“根”。然而后现代解构思潮冲击甚至瓦解了诗歌的抒情性,在“个人化”转向的同时也将客观呈现推向了审美前沿。湘西女诗人柴棚却能在浪潮中专注自我,借助诗集《碎碎念》向读者呈递了独具个性的抒情诗行。她以俏皮诡秘的抒情主体、灵动活脱的抒情意象、随性跳跃的抒情结构,向读者活画了一个青春永驻的女诗人形象,并因此吸引了消费语境中浮躁而挑剔的读者。  一、俏皮诡秘的抒情主体  爱情是柴棚心仪的诗
期刊
艺术价值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价值的核心是个性,艺术个性从何而来?  艺术个性,既是基因,又是种子。  与生俱来无需外因成全推助地既爱且好,沉溺其中无欲无求,尽享其乐如同儿戏,即是艺术基因。古今中外艺术大家,无不备此,无不从幼儿始就基因外显。中国先贤谓之“情性”。  所谓种子,则是后天偶得,故千差万别,各各不同。因为不同,正是个性之起因。按弗洛伊德理论,个性种子的偶得,亦当在童年。以后的人生百态,都不
期刊